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杀灭菊酯、溴氰菊酯、二氯苯菊酯醚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击倒快、杀虫广谱,对光热稳定等优点, 能够更替有机氯,有机磷等高残留剧毒农药,在国内外正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防治农、林害虫。枣尺蠖(Sucra jujuba Chu)又  相似文献   

2.
溴氰菊酯     
溴氰菊酯属第三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杀虫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长、杀虫作用快、杀虫活性高的特点。有极强的胃毒和触杀作用、且拒避作用。可广泛用于防治棉花、果树、蔬菜、烟草、茶叶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全球仅有法国和印度生产,国内一直依赖进口,本公司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发了全流程合成溴氰菊酯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产品的开发成功对促进农业生产、降低农业成本、减轻污染、改善环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杀虫广谱、高效,低残留,对人畜安全等许多优点,近年来发展很快,用量也迅速增加,国内外已有20余个品种先后投放市场,新品种仍在不断增加,由于该类农药品种不同,特性各异,加之一药多名、多型、多产地,给农药的生产应用带来了不少困难。下面就国内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品种、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分别作一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溴氰菊酯(敌杀死Deis)是一种拟除虫菊酯。化学名称(S)—氰基—m—苯氧基甲(1R,3R)3(2.3—二溴乙烯—2.2—2甲基环内烷—羧酸盐。由法国鲁色—龙克拉夫公司提供剂型2.5%乳剂。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赤松毛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程度,作者采用微量点滴法,选择溴氰菊酯药剂,对赤松毛虫进行了初步测定。测定结果表明,LD_(50=0.1134±0.00031;毒力基线关系式为y=3.5+0.73x(S_误=0.3126)。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马尾松毛虫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荣兰  黄国洋 《林业科学》1989,25(5):472-476
由于化学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历史较久,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产生了抗药性,拟除虫菊酯类新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良特性,但自1981年使用以来,其杀虫效果不断降低,而用药量逐渐增加。我们自1984—1986年对全省12个县、20多个地方作了马尾松毛虫抗药性监测工作。结果表明:松毛虫对拟除虫菊酯类的抗药性与过去使用有机氯、有机磷等农药的量成正相关,合理控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用量能延缓抗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科学地防治美国白蛾,弄清美国白蛾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程度,以便为美国白蛾抗药性规律的研究奠定基础,我们于1991年8月进行了美国白蛾对溴氰菊酯敏感度的测定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是双重危害牧草、蔬菜、农作物、花卉等农林牧植物的重要害虫,为揭示呼和浩特市地区紫花苜蓿上分布的花蓟马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应用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阿维菌素类和有机磷类等9种杀虫剂对其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1)拟除虫菊酯类,DLT品系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氰戊菊酯的LC50值分别是10.54 mg/L、4.78 mg/L、1.21 mg/L、5.39mg/L。HLT品系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氰戊菊酯的LC50值分别是1.20 mg/L、2.50 mg/L、0.19mg/L、2.39mg/L;(2)新烟碱类,DLT品系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LC50值分别是10.57 mg/L、1.35 mg/L。HLT品系对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LC50值分别是4.55 mg/L、5.52 mg/L;(3)阿维菌素类,DLT品系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LC50值分别是2.46 mg/L、1.51 mg/L。HLT品系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LC50值分别是1.03mg/L、0.65mg/L;(4)有机磷类,DLT品系和HLT品系对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辛硫磷的LC50值分别是1.18 mg/L、17.43 mg/L。结论:呼和浩特市周边紫花苜蓿植种区内花蓟马对辛硫磷已产生抗性;尚未对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和阿维菌素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其中,对联苯菊酯、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杧果在近年有较大面积种植,但其嫩梢及花蕾受到杧果横线尾夜蛾幼虫的严重为害,连成芒果减产。为此,采用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及具有内吸性的呋喃丹进行防治试验,其结果:1.2.5%溴氰菊酯5000倍液、20%杀灭菊酯7 500倍液,20%马氰菊酯2 000倍和3 000倍液对该虫的防治效果都好,均极显著优于呋喃丹;2.2.5%溴氰菊酯7 500倍液的效果也好,显著优于呋喃丹;3.20%杀灭菊酯5 000倍液和两种用量的呋喃丹的效果不好。20%杀灭菊酯5 000倍液的效果反而比7 500倍液差,原因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0.
拟除虫菊酯毒笔作为一种新的杀虫剂型,是根据我国北方地区松毛虫冬季下树、春季上树的习性,选用高效低毒、击倒力强的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为主剂,以石膏、滑石粉等为载体,采用机械混合法研制而成的。1983年春,  相似文献   

11.
侧柏毒蛾的飞机化学防治,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采用敌百虫,虽然它具有高效、低毒、价格低廉等优点,但长期用单一品种的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飞机喷洒浓度由80倍提高到60倍.因此迫切需要选择新的农药来代替,或与敌百虫交替使用,以克服其抗药性.1980年我们选用三种拟除虫菊酯类新农药对侧柏毒蛾进行了室内药效筛选试验,1981年春结合飞机治虫,用溴氰菊酯(又名敌杀死)进行喷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北方松毛虫幼虫下树越冬的习性,选用高效低毒、击倒力强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用机械混合法研制成毒笔,于1982—1983年对松毛虫上、下树幼虫进行毒杀试验,杀虫率一般90%以上。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速灭杀丁(Sumicidin),一般叫做芬华里莱德(fenvalerate),化学名称为:α—氰基—m—苯氧基苯甲基—α—异丙基—P—氯苯酯酸盐。结构式为: Cl—CH—CO·O—CH O CH CN CH_3 CH_3 它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高效、低毒、广谱性的一种新型拟除虫菊酯系杀虫剂。 速灭杀丁具有强而广的杀虫效力,可用于防治对有机氯、有机磷和氨茎甲酸酯农药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对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有效。对柑桔潜叶蛾、桔蚜、  相似文献   

14.
对江西高安等16个县、市林区的马尾松毛虫用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用点滴法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江西林区马尾松毛虫对溴氰菊酯的耐药力有明显提高,其中高安、贵溪林区马尾松毛虫的抗数达到了低抗水平,马尾松毛虫对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尚未产生抗性,室内用以上3种拟除虫菊酯与增效磷(SV1)按1:0.5、1:1、1:3、1:5T 1:10的比例混配,用点滴法对马尾松毛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增效磷与拟除虫菊酯混配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且随着SV1比例的提高,增效作用增强,用4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2.5%溴氰菊酯、20% 酯、2.5%三氟氰菊酯和10%氯氰菊酯)加增效磷按不同混配比进行林间防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增效与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混配有极显著的增效作用,林间防治松毛虫以溴氰菊酯+SV1(1:5)、氰戊菊酯+SV1(1:3-1:5)、三氟氰氯菊酯+SV1(1:3-1:5)以及氯氰菊酯+SV1(1:5)稀释8000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高大松林的马尾松毛虫防治,曾因六六六粉、甲六粉的禁止使用一度成为难题.林间杀虫烟剂又往往受气流的影响,效果不稳定。1990年《广西林业科技》介绍了敌杀死杀虫粉剂的研制情况,为林虫防治提供了一个新的粉剂品种。博白林场从1990年春起,在应急防治林区松毛虫时,除配制和使用敌杀死(溴氰菊脂)杀虫粉剂外,还研制并使用了新品种——安绿宝杀虫粉剂,杀虫效果均在95%以上。安绿宝又称氯氰菊脂、灭百可、兴棉宝、睛二氯苯醚菊脂。它是拟除虫菊酯类的广谱性杀虫剂,具有强烈的触杀和  相似文献   

16.
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杀虫谱广、对环境影响小、使用安全等特点,近年来在我区广泛应用。但此类农药均乳剂(或乳油)兑水稀释进行防治,在森防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效率低,用工量大;喷幅小,漂移性差,易造成漏喷,射程低  相似文献   

17.
将阻隔用长效缓释剂按一定比例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混配成长效阻杀剂 ,用于防治松毛虫等有上下树习性的森林害虫 ,不仅具有杀虫持效期长、杀虫效果高、不污染环境、少杀伤天敌、耐雨水冲刷、抗沙尘污染、使用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而且防治作业和防治效果不受地形环境、气象因素、树木高度、林分郁闭度、虫口密度等条件的限制和影响 ,能有效控制松毛虫的猖獗危害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毛虫是江苏森林的主要害虫.长期以来,在防治工作中、均采用二二三、六六六等有机氯类农药,松毛虫对该类农药的抗性越来越大,严重污染环境,常引起鱼、畜大量中毒死亡,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自1983年初我们进行新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筛选工作.通过20多种农药品种对松毛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了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20%氯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新农药对马尾松毛虫有特高的杀伤效果,进行林间药效试验,杀虫效果在90%以上.为此,1984年4月在高淳县游山林管会进行了飞机低量喷洒药效试验,杀虫效果均达99%以上.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一)供试农药品种 2.5%溴氰菊酯(法国进口)、20%杀灭菊酯(日本进口)、20%氯氰菊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45%马  相似文献   

19.
第一菊酸乙酯由南京新马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第一菊酸乙酯,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可以用来合成丙烯菊酯、胺菊酯、溴氰菊酯等,我国一直没有第一菊酸乙酯商品,制约了国内卫生用拟除虫菊酯的发展。目前,该公司已完成了中试鉴定,并建成了150吨/年...  相似文献   

20.
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具有高效、杀虫谱广、对环境影响小,使用安全等特点。目前菊脂类农药均以水剂稀释进行防治,在森防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效率低,一台杀虫机3人作业一天只能喷30—35亩;水剂喷幅小,漂移性差,易造成漏喷,留下隐患;对山高、坡陡、水源缺乏以及树木高大的林分无法施用。为克服上述缺点,适应我区森防的需要,笔者等于1988年7月选用溴氰菊脂乳油和工业用滑石粉加工制成粉剂,对松毛虫第一代5—6龄虫和第二代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