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的差异.[方法]以迪甜6号为材料,研究甜玉米一年一茬、一年两茬栽培以及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5种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结果]甜玉米一年两茬栽培以及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种植效益均高于甜玉米单作;一年两茬种植效益最高,两茬合计93 937.5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8 480元/hm2,纯收益增加41 610元/hm2;小麦复播甜玉米模式较小麦单播模式收益增加39 060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3 560元/hm2,纯收益增加25 500元/hm2;甜玉米间作马铃薯种植效益为71 460 元/hm2,套播辣椒种植效益63 750元/hm2.[结论]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存在极显著差异.农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间套种模式,提高甜玉米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的差异。[方法]以迪甜6号为材料,研究了甜玉米一年一茬、一年两茬栽培、以及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5种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结果]甜玉米一年两茬栽培、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种植效益均高于甜玉米单作。一年两茬种植效益最高,两茬合计93 937.5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8 480元/hm2,纯收益增加41 610元。小麦复播甜玉米模式较小麦单播模式收益增加39 060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3 560元/hm2,纯收益增加25 500元。甜玉米间作马铃薯种植效益为71 460元/hm2;套播辣椒种植效益63 750元。[结论]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存在极显著差异。农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间套种模式,提高甜玉米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3.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气候温暖,降水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适合粮食/蔬菜一年多季集约化种植。近年来为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农业,解决粮菜争地矛盾,邹城市积极开展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探索集成春马铃薯—半夏玉米—秋马铃薯种植模式。该模式1年3种3收,春马铃薯实行地膜小拱棚双膜栽培,亩产量较单膜覆盖增加30%以上,还可提早上市20~30天。  相似文献   

4.
分析甜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及效益。将迪甜6号当作试验材料,探究甜玉米和蔬菜(辣椒与马铃薯)间作、小麦复种甜玉米、1a2茬与1a1茬几种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甜玉米的栽培模式按照经济效益高低依次排列为1a2茬、甜玉米间作辣椒、甜玉米间作马铃薯、小麦复播甜玉米和1a1茬,获得收益分别为95246.29、68142.2、66508.65、56723.5和35882.06元/hm~2,而且不同模式间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一年两茬模式的总效益比1a1茬高61364.23元/hm~2;小麦复种甜玉米的效益比小麦单种高出39086.5元/hm~2。甜玉米的几种不同的栽培模式获得的经济效益差异较大,农户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间套种模式,使甜玉米的栽培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武汉市江夏区成功示范了小白菜—春甜玉米/菜用甘薯/秋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6~8月高温季节甜玉米对菜用甘薯可起到遮荫作用,避免了薯尖老化,有效改善了菜用甘薯的食用品质.11月播种小白菜,次年3月上旬以前上市,正好利用了冬闲田生产一茬蔬菜.2014年示范面积达100 hm2,小白菜产量达15 000 kg/hm2,产值15000元/hm2;甜玉米产量90 000个/hm2,产值90 000元/hm2;菜用甘薯产量达45 000 kg/hm2,产值135 000元/hm2,全年实现总产值240 000元/hm2.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在达州常年种植面积约9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占四川省马铃薯总面积的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大面积种植的马铃薯品种退化严重,生产水平较低,致使马铃薯平均亩产仅1500公斤左右。为了提高马铃薯单产,增加粮食总产,我们进行了马铃薯栽培模式研究,以深松土、起垄深施肥和合理密植技术为主的马铃薯垄作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据达州市农科所试验,垄作栽培比常规畦作栽培增产15%以上,比沟栽增产4%以上,商品薯率提高20%以上。主要技术要点:一、选用适宜品种海拔600米以上区域适宜推广种植秦芋30号、LK99、鄂薯3号、川芋56、克星1…  相似文献   

7.
<正>1、选地、施基肥选择有排灌条件,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种植为宜。一般要求采取隔离种植:为保证甜玉米的食用品质,在选地种植时,要与其它普通玉米品种严格隔离,目的是为了防止互相串粉而影响品质。隔离方法生产上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以空间隔离为好。2、选择优良杂交种。甜玉米优良杂交一代种子增产潜力大,抗性强,适应性广,比普通玉米增产30%-50%,为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应根据各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甜玉米品种。作加工用的甜玉米宜选用普通甜玉米品种;用于水果食用的甜玉米宜选用超甜玉米品种;作蔬菜食用的玉米宜选用多穗型甜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1选地选择有排灌条件,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种植为宜。一般要求采取隔离种植:为保证甜玉米的食用品质,在选地种植时,要与其它普通玉米品种严格隔离,目的是为了防止互相串粉而影响品质。隔离方法生产上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以空间隔离为好。2种子优选甜玉米优良杂交一代种子增产潜力大,抗性强,适应性广,比普通玉米增产30%~50%,为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应根据各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甜玉米品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不同管理条件下的复种效益,于广州市钟落潭镇梅田村基地开展了甜玉米(Zea mays L.)一年三熟不同氮肥用量、间作复种模式研究,并于成熟期测产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冬种马铃薯间作甜玉米在5∶5的行比下取得最高经济效益为29 217元/hm2,早种甜玉米在N2(225 kg/hm2)处理下取得最高经济效益为16 510元/hm2,晚种甜玉米在N3(300 kg/hm2)处理下取得最高经济效益为30 477元/hm2,一年的经济效益最高可达76 204元/hm2。适宜的氮肥用量及间作模式有利于提高甜玉米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甜玉米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个甜玉米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宜河西走廊种植的丰产、商品性好、品质优、早熟甜玉米新品种甜2088。其鲜穗(带苞叶)折合产量为33 891.75 kg/hm2,较对照品种甜单21增产28.7%,是早春栽培提前上市、抢占早期市场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甘薯连作种植土壤肥力下降、产量降低等问题,以连作甘薯为对照,研究甘薯、玉米间作不同条带比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明确甘薯、玉米间作适宜的条带比。结果表明,甘薯、玉米间作栽培较连作甘薯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的全氮、有机质含量,促进了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甘薯、玉米间作栽培较连作甘薯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其中,间作4∶1条带比处理中的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较4∶2条带比处理分别提高2.46%、8.42%、13.43%;间作4∶1条带比栽培模式具有间作优势,4∶2条带比无间作优势,间作体系中甘薯的种间资源竞争力弱于玉米。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间作方式栽培时甘薯产量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全氮、全磷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甘薯/玉米种植4∶1条带比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种植甜玉米的经济效益提高,近几年甜玉米的面积也不断扩大,甜玉米的特性和特殊用途决定了它在栽培上某些环节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在栽培中应加以注意。1.栽培方法1.1选种:选用甜玉米品种还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甜玉米品种本身应具备各种潜力。第二,适宜采收期甜玉米子粒硬度适宜、香味纯正、质地柔软、种皮薄等特点。第三,果穗均匀,  相似文献   

13.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法,在城固县开展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固县马铃薯最佳栽培密度为67 500穴/hm~2,商品薯产量可达27 114.0 kg/hm~2,纯收入可达24 771.0元/hm~2,栽培密度过大或过小对产量都有较大的影响。播种规格为用1 m宽的地膜种植2行,行距45 cm,穴距33 cm;2 m宽的地膜种植4~5行,等行距种植,行距45 cm,穴距30 cm。  相似文献   

14.
半干旱区马铃薯不同机械覆膜方式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机械覆膜方式栽培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的试验研究,探索了马铃薯不同机械覆膜方式栽培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以联合作业机起垄侧播一体化栽培技术为最好,产量为30 866.67 kg/hm2,较不覆膜增产20.95%。由此确定了适宜半干旱区地膜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春季甜玉米和四季豆轮作高效栽培模式适宜在海拔500 m左右的浙西南山区推广,具有较高的种植效益.总结该模式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鲜食甜玉米地膜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鲜食甜玉米的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多。针对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现状,通过地膜栽培优质鲜食甜玉米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显著的。本文浅析了地膜栽培鲜食甜玉米的栽培过程,包括选地、整地、选种和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并介绍了病虫害的防治。为种植户大田种植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滨海县以农民增产增收为抓手,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根据本县土壤特性,发展马铃薯—甜玉米—大白菜立体种植模式。在同一田块种植马铃薯、甜玉米和大白菜,利用各自不同  相似文献   

18.
甜玉米与薄荷间作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探讨甜玉米与薄荷间作优化栽培模式,进行了4种不同宽窄行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甜玉米与薄荷按2∶3宽窄行种植,玉米种植密度5.7万株/hm~2,薄荷种植密度23.979万株/hm~2,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区鲜食甜玉米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出适宜广东省种植的甜玉米新品种,对3个引进的甜玉米进行了春播试验。结果表明,秦龙一号、万甜2000、绿色先锋的产量分别为12 105.45、11 464.05、11 149.05 kg/hm^2,比对照增产19.84%、13.49%、10.48%,且各品种的抗病性和抗倒伏较强,适应性好,可在广东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种植甜玉米的经济效益提高,甜玉米的特性和特殊用途决定了它在栽培上某些环节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在栽培中应加以注意。1.栽培方法1.1选种选用甜玉米品种还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甜玉米品种本身应具备各种潜力。第二,适宜采收期甜玉米子粒硬度适宜、香味纯正、质地柔软、种皮薄等特点。第三,果穗均匀,苞叶长不露尖、结实饱满、子粒排列整齐、穗轴最好白色。第四,生育期适宜,种子发芽率高,拱土能力强。第五,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