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社会急需具备土壤测试及治理技术的专业人员。北京林业大学针对园林、风景园林、水土保持等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土壤学实验"课程,以培养社会急需的能够从事土壤学及相关研究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土壤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考核不全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一是更新实验项目,充实教学内容;二是改革教学方法,综合运用PBL、TBL教学法提升教学效果;三是改革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是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些改革措施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了能进行土壤测试及土壤治理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和考核形式4个方面阐述了"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积极思考,从而推动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湿地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以培养湿地领域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当前,"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课程教学缺少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二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缺少创新性。基于此,提出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首先,在科学设置理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预设专题研讨环节,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其次,在加强实习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设课程实验的展示与汇报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最后,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促进了课程教学效果,也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提供了锻炼平台。  相似文献   

4.
当前,"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迫在眉睫,其原因是我国本科教学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课程产生了较大冲击,使得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大幅压缩;教学内容较陈旧;教学手段跟不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就业单位希望"淘"到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无需较多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技术型人才。构建了新的"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基于现场教学的昆虫标本采集及其制作、基于现场教学和"互联网+"昆虫标本的鉴定、基于虚拟仿真+实操的昆虫生物生态学特性观察、基于虚拟仿真的害虫预防控制技术的实践。在"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将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性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性的探究式学习、兴趣目标驱动的自主型学习和面对面互动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问题驱动的师生互动型教学策略,兴趣目标驱动和问题驱动的师生互动型教学策略。经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构建的"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改革后学生的平均实践总成绩增加了12%,理论课程考试成绩的优良率由改革前的76%提高至88%。这些成绩为"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继续改革增添了信心。  相似文献   

5.
园林生态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促进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培养具有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北京农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与风景园林专业实践脱节、任课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体系、任课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要明确核心教学内容,增加实践应用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强化案例式教学,增加专题讲座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考核方式应采取期末笔试结合自主学习、课堂参与、课后复习与作业完成情况的多元化考核方式;任课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要通过理论学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完善。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能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风景园林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林火生态学"是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消防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缺少综合实践教学等问题。近年来,"林火生态学"课程教研组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对"林火生态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在理论教学方面,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实践教学方面,利用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引导学生开展基础和创新实验。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强化综合实习训练。实践表明,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协调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森林食品加工与利用”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特色专业课程。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和森林食品的生态性、认证性及可持续性等特征,通过分析“森林食品加工与利用”课程教学存在的缺少专有教材、课程教学内容与相关学科知识缺少有机融合、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实际问题,探讨了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一是将专业基础知识和食品科学研究热点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前提开展教材建设;二是采取跨学院辅修的形式将课程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有机融合;三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科研融入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利用科研平台,强化学生对森林食品的生态性、认证性及可持续性的认知。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对森林食品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每年参与森林食品相关科研活动的学生人数递增10%,选择与森林食品相关的毕业论文或设计的学生占当年本科毕业人数的70%。  相似文献   

8.
林学专业的森林康养方向是近年来为满足“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人才需求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而新设的培养方向,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满足我国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需求。“森林生态学”是林学专业(森林康养班)的核心课程,教学重点关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间及其与森林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时涉及生物学、环境学和森林经营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内容繁杂、课程案例缺乏专业衔接、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等问题。提出了林学专业(森林康养班)核心课程“森林生态学”的教学改革举措:依据专业需求与培养目标,调整优化理论教学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理论教学内容与专业的衔接度,充分发掘和填补专业案例库;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和森林康养基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并开展特色实践教学活动。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内容与林学专业(森林康养班)的契合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了学生对专业的自信心和使命感,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木材改性"课程的特点,结合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木材改性"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首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要突出教学重点,关注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结合课外作业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第四,改革课程考试方式,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生态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以北京林业大学"梁希实验班"的"生态学"课程为例,分析了"生态学"课程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从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运用视频、书籍等资料辅助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对"生态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改革实践,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营造了浓厚的生态学学习氛围,加深了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财务管理"是高等教育财会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应用性较强。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偏离实际的发展、教师缺少实践经验等问题提出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首先要完善教学内容;其次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第三,应开展案例教学;第四,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第五,应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研究水平,以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态学是以植物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是植物科学、生态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基础课。针对传统"植物生态学"课程存在的知识结构零乱、教学内容繁杂、基础理论比重过大且内容陈旧、缺乏自身特色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实习3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遵循"宏观着眼,层层解剖"的原则优化"植物生态学"课程的教学结构;结合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北京市区域的资源特色来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校内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构建教学互动的植物生态学实践教学模式等。通过"植物生态学"的课程的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不仅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关键,也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森林土壤学"是江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森林土壤学"课程教学存在的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等问题,教学团队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一流课程建设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实训、考核评价"4个维度对"森林土壤学"课程进行了实践探索。首先,打造"知识要点、科技前沿、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优质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同行同向;其次,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优化课程实验和实习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实现理论教学与创新创业等实践环节的有效贯通;最后,建立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相配套的多元化、过程化、能力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保障一流课程改革的成效。实践表明,以一流课程建设理念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后,在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农林高等院校林学专业"金课"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14.
针对"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存在的课程教学目标与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不匹配、教学内容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差、考核结果不能实时反馈以及教师专业背景与课程知识不匹配等问题,基于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一是围绕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完善教学内容;二是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方式;三是将覆盖课程知识的课堂测验纳入考核体系;四是加强任课教师对相关学科和行业背景的学习和了解。同时,以2014—2017级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为基础,对课程教学质量和改革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块化"教学能够有效弥补教学内容缺少系统性的缺陷,而线上课堂测验的考核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课程教学改革不仅促进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与农科专业的学习存在严重脱节,导致农科大学物理教学无法突破质量"瓶颈"。为此,对农科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深入探索,初步构建了农科大学物理"4443"教学新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调整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搞好教学内容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有机结合、教学案例新颖性与专业针对性有机结合、教学方法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课程考核理论知识与综合能力考核有机结合的"四个结合";采取教学任务目标约定、教学团队集体授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研究协同攻关等"四项措施",保障教学团队的建设;推进课堂教学形式由灌输式转变为研究式、由学生单纯接受知识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考核方式由单纯的期末笔试转变为以课堂讨论、论文写作等平时考核为主,课程实验由验证性的简单操作转变为设计性自主实验等"四项改革",改进教学方法。"4443"教学新模式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农科大学物理教学中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不一致、计划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学生学习兴趣与课程教学内容不符的"三大矛盾";并取得了"四大收获",即教学理念得到升华,课程教学目标得到科学定位,课程建设取得较大成效,系列教材的建设日臻完善,教学团队建设得到加强,学生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和探索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研究生课程教学为例,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具有行业特色的教学案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课程考核不尽合理等问题,结合学科的林业行业背景特色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教学的改进、多元化课程考核的实施等4个方面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同时,从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基于"互联网+"优化教学模式、以CDIO理念为指导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等方面着手进行了改革实践。"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取得了以下良好效果:一是引入教师团队的林业监测科研案例和物联网前沿技术专题,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二是引入项目驱动式教学、翻转式课堂等,优化了课堂教学方式;三是增设综合设计型实验和企业实习等,完善了实践教学环节;四是建立全面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效提升了其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精品课程建设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从课程建设思路、建设成效、建设特色3个方面阐述了"森林营造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强调要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项目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任务驱动、工作导向式"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提高了"森林营造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水工艺仪表与控制"是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针对目前高等林业院校"水工艺仪表与控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缺少对林业生态环境的认知、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探讨了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高等林业院校"水工艺仪表与控制"课程案例式教学的实施方法:一是选取与"林"相关的教学案例;二是通过典型教学案例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三是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案例教学。课程教学结束后,针对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给排水专业已完成"水工艺仪表与控制"课程学习的大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3%的学生对案例式教学表示肯定;50%的学生认为案例式教学提高了他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激发了他们对课程学习的热情;通过林业工程相关案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了高等林业院校学生的专业使命感。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现代农业的发展急需具有良好数理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大学物理"课程对奠定学生的数理基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时少、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与后续专业课程脱节等问题,在明确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增""减",优化教学内容;其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第四,将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生态学"是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基础课程之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理论讲授比重大和实践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此问题,需要构建以人为本的新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来构建的,包括策略性提问、开展游戏活动、组织校园观测、进行学术前沿讲座、经典文献研讨、案例讲析、课堂交流、网络教学等。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以"生态学群落演替理论"教学内容为例,阐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并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