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陈建林 《科学养鱼》2006,(11):59-59
甲鱼养殖是我国特种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殖模式主要有温室加温养殖和外塘生态养殖两种。对甲鱼养殖危害较大的疾病有白斑病、穿孔病、白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稚鳖养殖阶段的疾病主要是白斑病,其发病率高,病情蔓延迅速,死亡率高,如不迅速有效地治疗,会产生很大的损失。一  相似文献   

2.
鳊鱼在以往的养殖过程中常以配养的形式进行养殖,近几年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开始以鳊鱼为主养搭配部分鲢鳙鱼进行养殖,但在以鳊鱼为主养且高密度养殖时切要注意鱼病的防治工作。福建省古田县水产场曾在2001年的7月份暴发了大量鳊鱼发病死亡情况,经检查分析为细菌引起的出血性鱼病。一、病态特征:病鱼在池里不安、散游,背鳍露出水面,不到食台觅食,经几小时后死亡。发病初期每天死亡10尾~20尾,随着病情的发展日趋严重,高峰时每天死亡60尾~70尾。二、病鱼症状:病鱼各鳍条基部充血,鳃部红肿、肛门红凸、肛门附近腹部两…  相似文献   

3.
一、11月病害发生情况 2012年11月,危害广西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有对虾偷死病,鱼细菌性出血性败血症、溃疡病、烂鳃病、水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肝胆综合症和鳖穿孔病11种,因病害造成养殖动物死亡重量175.6万千克,经济损失2383万元,其中对虾130.8万千克,经济损失1830.9万元.  相似文献   

4.
刘德双 《齐鲁渔业》2007,24(12):48-48
细菌性肠炎病一般表现为养殖鱼类食欲不振、离群独游、肛门红肿等症状,轻压腹部有黄或黄带红色的液体从肛门处流出,解剖可见肠部红肿,并有糜烂之炎症。此病主要发生在4~9月份,下面主要介绍几种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清旭 《科学养鱼》2007,(11):76-76
一、爱德华氏菌病1.症状:爱德华氏菌病分肾脏型和肝脏型2种。肾脏型症状为肛门红肿突出,以肛门为中心的肾脏部位膨胀、肿大,皮肤软化,肌肉坏死溃烂,挤压腹部有腥臭的脓血状液体流出,肾脏有化脓性症。肝脏型表现为前腹部肿大,皮肤软化,周围充血或出血,肌肉坏死,有时穿孔露出肝脏,肝脏有化脓性炎症。有时这2种类型的症状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6.
一、4月份病害流行情况 2013年4月,危害广西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有出血性败血症、赤皮病、烂鳃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锚头鳋病、孢子虫病、鱼鲺病、斜管虫病、车轮虫病、水霉病、缺氧、农药中毒和鳖穿孔病、疖疮病、红底板病及对虾偷死病18种,因病害造成养殖动物死亡重量34万千克,经济损失281.8万元,其中对虾偷死病29.8万千克,经济损失238.5万元.  相似文献   

7.
一、12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捎分析,12月份监测磍类病害的发病范、发病率与死亡均大幅降。主要病害昉鱼类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水霉病、溃疡病、疖疮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鳖腐皮穿孔病、  相似文献   

8.
8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8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罗非鱼链球菌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鳖腐皮穿孔病和白底板病、对虾自斑病、红体病、托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成鳖养殖生产过程,是利用室外高温季节在成鳖池中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由于投饵量大,饵料蛋白质含量高,残饵和排泄物在水中积存、腐烂、变质,导致水质恶化,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加上换水很少,病源体大量滋生引起多种鳖病的发生,特别是“穿孔病”发病率很高,不但影响了成鳖的生长和成活率,而且严重影响了成鳖的质量,次品率很高,从而影响了成鳖养殖的经济效益。1994年我场成鳖由于“穿孔病”引起的次品鳖达33%以上,有个别池高达67%。针对这种情况,1995年我们采取以防为主,积极治疗的方针,抓住水质管理这个中心环节,应用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鳖的次品率控制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10.
《内陆水产》2009,(11):36-38
12月份将进入冬季的大雪和冬至时节,气温和水温将会逐步降低,养殖投喂开始减少或已停喂,水质开始转好,同时水体中各种微生物包括病原菌、寄生虫等因水温关系会受到抑制或被淘汰,因而各种鱼类疾病的发生情况将会进一步好转。预测12月份水产养殖病害会比11月份略有下降。病害将以白斑病、红腿病、托拉病、偷死病、烂鳃病、水霉病、孢子虫病、车轮虫病、隐核虫病、红底板病、白底板病、白点病、疖疮病、腐皮穿孔病等为主。热带鱼类及甲鱼等养殖品种要做好越冬防寒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与渔业》2009,(6):25-25
5月病害发生情况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5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溃疡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指环虫、车轮虫、锚头鳋、鳖腐皮穿孔病和白斑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和本尼登虫、虾类白斑病、红体病和托拉病等。湛江市报告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比较严重,已有1000多个网箱养殖鱼类发病,死亡的主要是鱼苗,死亡率达到25%。有些地区的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病率达到65%、死亡率达到38%,南美白对虾红体病发病率达到70%、死亡率达到50%,草鱼出血病发病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12.
正细鳞鲑是国产名贵的冷水性鱼类,也是列入农业农村部珍稀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计划的鱼类,主养区在东北和华北地区。由于苗种成活率低,因此各养殖场的养殖规模都不是很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稚鱼对人工饵料的不适应性,二是早期发生不明原因死亡。2017年7月,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实验养殖的细鳞鲑鱼苗突发大规模死亡,典型症状为:眼球凸出,鳃盖边缘、鳍条基部充血,部分病鱼肛门红肿。为了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甲鱼的温室养殖中,发病率比较高,如疖疮病、穿孔病、腐皮病、烂甲等等。近来又出现一种新的疾病。该病主要危害的是规格在250g以上的温室甲鱼,对室外亲鳖也有一定危害。 该病发病初期,甲鱼体表无明显症状,只是腹甲  相似文献   

14.
3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由于受寒潮影响,水霉病感染率上升,局部地区养殖鲮鱼水霉病发病率达到64%。感染水霉病较严重的有草鱼、鳗鲡、罗非鱼、鲫鱼、鲢鱼、鲈鱼、鳙鱼、鲮鱼、锦鲤、笋壳鱼、黄颡鱼等11个品种,但死亡率尚不高。其他病害有鱼类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锚头鳋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鳖腐皮穿孔病和红底板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15.
<正>纤毛虫病是鳖、虾、蟹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病之一,但养殖对象被寄生后不会直接死亡,故而容易被忽视。该病可引起鳖食欲不振、机体消瘦、生长缓慢,影响鳖的生长发育。鳖被大量纤毛虫寄生后不加以治疗,会继发细菌感染,诱发腮腺炎、腐皮病、穿孔病和红脖子病等常见疾病,造成死亡和影响商品价值,所以在病情发生早期要积极防治。现将1例中华鳖稚鳖感染纤毛虫病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6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6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和刺激隐核虫病、甲鱼烂爪病、腐皮穿孔病和白底板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17.
<正>一、材料与方法1.鱼病样本采集2011年8月6日,济宁市某养殖池塘黄颡鱼暴发"红头病",陆续有黄颡鱼死亡。鱼体典型特征为:头部发红,伴随腹部膨大,鳍条、下颌、鳃盖、腹部可见细小的充血、出血斑,肛门外突,剪开腹腔内有大量含血或者清亮的液体,肝肿大、变白,严重者头顶穿孔,头盖骨裂开。2.仪器与试剂仪器:无菌工作台、显微镜及显微成像系统、API生理生化试剂条、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试剂:营养琼脂培养基、MHA培养基、革  相似文献   

18.
<正>8月,山东的高温、多雨季节到来,水产养殖动物进入生长旺盛期,投饲量的增加使得残饵、排泄物增多,养殖水质多变、易恶化,容易引发水产养殖动物的各种疾病。一、病情预测1.淡水鱼类: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锚头鳋病等,细菌性败血症有局部暴发流行趋势,重点关注内陆淡水养殖区域。2.海水鱼类:易发生腹水病、盾纤毛虫病等,重点关注沿海鲆鲽类主养区。3.甲壳类:易发生白斑综合征、红体病、纤毛虫病等,重点关注虾蟹精养区。4.刺参:持续高温和强降雨易导致刺参受灾死亡,重点关注沿海刺参室外养殖池塘及底播增养殖区。  相似文献   

19.
金晟 《科学养鱼》2001,(5):46-47
到了炎热的夏季,气温和水温都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鱼塘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大量繁殖,而此期间,池塘水质也极易恶化,造成鱼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被病原体感染。因此,夏季是鱼病发生的又一次高峰。所以,夏季的防病治病工作是极为重要的。这个时期常发的细菌病有肠炎病、白头白嘴病、烂鳃病、赤皮病等。  一、肠炎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是我国养殖鱼类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 4~ 9月,草鱼、青鱼最易得此病。高密度养殖的鲤鱼、鲫鱼也常患此病。  患肠炎病的病鱼腹部膨大显红斑,肛门外…  相似文献   

20.
正日本人工养殖的鲫鱼、鲤鱼和红鲤鱼等成鱼发生"穿孔病",将病鱼放入光合细菌(109个/毫升)5倍稀释液中药浴5分钟,之后在光合细菌500倍稀释液的水槽中放养5~7天,病鱼皮肤上的溃烂大多被治愈。在国内,以微生物作为水产菌种饵料或饲料添加剂在防治疾病、抗逆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