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以天农青饲1号、天农青饲2号、苏丹草185和苏丹草175四种饲用高粱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其茎秆粗纤维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下所有品种的粗纤维含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总体上施用氮肥后能够显著提高粗纤维的含量,但不同品种对施氮的反应有所不同,天农青饲2号和苏丹草175的粗纤维含量随着施氮量的递增而有规律地递增,而天农青饲1号和苏丹草185某些发育阶段与之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天农青饲1号、天农青饲2号、苏丹草185、苏丹草175和623A五种饲用高粱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其粗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时粗脂肪随着生育进程含量不断增加,呈递增趋势.施用氮肥后天农青饲1号、苏丹草175和623A呈现出"升-降-升"的变化.在成熟时不同处理中母本623A的粗脂肪含量都极显著高于父本及杂交种,但父本和杂交种间差异不显著.两个杂交种均表现出负向的杂种优势,并且在N1和N2处理时都表现为负向中亲优势,在N3处理时也都表现为负向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施氮水平时饲用高梁茎秆品质性状积累规律的影响,为饲用高粱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参考。[方法]以饲用高粱品种天农青饲1号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研究氮肥对各品质性状积累的影响。[结果]4个处理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都随生育进程不断增加,粗纤维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则不断降低。粗蛋白含量随着施氮量的递增而递增,超过桌临界点时,又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粗纤维含量从拔节后24~52d随施氮量的递增而递增;不同处理间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施用氮肥可改进饲用高粱茎秆的品质,施纯氮28.0kg/hm^2时,品质性状的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施氮水平时饲用高梁茎秆品质性状积累规律的影响,为饲用高粱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参考。[方法]以饲用高粱品种天农青饲1号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研究氮肥对各品质性状积累的影响。[结果]4个处理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都随生育进程不断增加,粗纤维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则不断降低。粗蛋白含量随着施氮量的递增而递增,超过桌临界点时,又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粗纤维含量从拔节后24~52d随施氮量的递增而递增;不同处理间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施用氮肥可改进饲用高粱茎秆的品质,施纯氮28.0kg/hm^2时,品质性状的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对不同饲用高粱品种茎秆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饲用高粱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研究了施氮量对其茎秆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随生育进程不断增加,均在拔节后52d达到最高值,粗纤维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个品种粗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递增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N2处理时达到最高值;粗纤维含量随施氮量的递增而递增;在乳熟期和蜡熟期,3个品种粗脂肪含量N3与N0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粗蛋白和粗纤维存在正向超亲优势或正向中亲优势,二者超亲优势最高分别可达55.35%和2.99%;粗脂肪则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或负向中亲优势。施用氮肥可改进饲用高粱的品质,每公顷施纯氮280kg时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耀青2号'为材料,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腊熟期生物产量及粗蛋白等品质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生物产量、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施氮量225 kg/hm~2时达最大,粗纤维含量在施氮量150 kg/hm~2最大。生物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品质含量总体上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综合施氮量和密度处理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在扬州地区种植青贮玉米‘耀青2号'适宜的施氮量为225 kg/hm~2、密度为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苏丹草、高丹草生物性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6个苏(高)丹草品种生物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苏丹草、高丹草品种及不同收割时期其产量及产量构成都具有显著差异。饲草产量在秋季前都以直线增长,进入秋季后增长速度下降。苏丹草类的生长速度和分蘖、再生能力总体上优于高丹草。综合试验结果来看,以苗期青饲为目的,宜选择4、5、6号品种;抽穗后收割利用的,则以选择4、1号品种较好;2号品种是青贮利用最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天农青饲1号高梁-苏丹草杂交种麦茬复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粱与苏丹草种间远缘杂交的方法选育的天农青饲1号高粱一苏丹草杂交种,是粮、饲、糖兼用作物。在无霜期145d的地区,进行麦茬复种栽培,可有效缓解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争地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粮食安全与饲料安全,是促进农牧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粮饲兼用玉米粗纤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散粉至乳熟期,各器官粗纤维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器官间以茎鞘粗纤维含量最高,叶片和雌穗相差不大。随着密度、施氮量和施磷量增加,叶片、茎鞘中粗纤维分配量呈下降趋势,而雌穗中粗纤维分配量以中等密度和施氮、磷量水平下较低。从营养品质角度考虑,呼和浩特地区粮饲兼用型玉米适宜的收获期为乳熟末期,优化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5200 ̄5700株/hm2,施氮量(纯氮)260 ̄330kg/hm2,施磷量(P2O5)110 ̄150kg/hm2。  相似文献   

10.
用高粱与苏丹草种间远缘杂交的方法选育的天农青饲1号高粱-苏丹草杂交种,是粮、饲、糖兼用作物。在无霜期145d的地区,进行麦茬复种栽培,可有效缓解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争地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粮食安全与饲料安全,是促进农牧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使青贮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优质栽培,扩大推广面积,现以3个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总糖和粗纤维含量差异明显,高油青贮品种高油115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高于专用型青贮品种龙育6号和粮饲兼用型品种中...  相似文献   

12.
探讨黄瓜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类活性与果实氮化物含量的相互关系,为黄瓜氮素的高效利用和品质优化提供依据。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氮肥用量对黄瓜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和结果盛期果实氮化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25~375 kg/hm~2施氮情况下,随施氮量增加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和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的活性逐渐升高,处理间差异显著,施氮量超过375 kg/hm~2其酶活性增加不明显且有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间酶活性大小依次为津优35号、园丰元6号、永昌9618,博特202,其中津优35号与园丰元6号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与永昌9618和博特202差异显著。果实中氮化物的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提高;施氮量为375 kg/hm~2时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及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增加到450 kg/hm~2时3种氮化物含量均下降,而硝酸盐含量持续增加;在525 kg/hm~2时含量最高,津优35号硝酸盐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低,可溶性蛋白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博特202与之相反。相关分析表明,果实中硝酸盐含量与NR和G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GPT和GOT无显著相关关系;可溶性蛋白和粗蛋白含量与4种酶类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品种间果实氮化物的差异是氮素吸收同化综合作用的结果。选择氮素吸收同化能力强的品种,既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又可改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钴水平对紫花苜蓿鲜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硫酸钴显著(P<0.05)提高了苜蓿鲜草产量,其中施钴量为300mg/kg的处理效果最好,比对照CK产量可以提高25%。同时显著能够提高苜蓿叶茎比。不同施钴水平对苜蓿营养成分的含量影响不同,苜蓿粗蛋白及磷含量随随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对苜蓿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粗脂肪则随着施钴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施钴水平对紫花苜蓿营养物质产量影响不同,其中粗蛋白、粗灰分、磷和无氮浸出物产量均以Co2处理300mg/kg最高,都要显著高于对照,粗纤维、钙产量也以Co2处理最高,但与CK没有显著差异,粗脂肪产量则以Co1处理100mg/kg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小黑麦饲草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对小黑麦6个亲本的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粗纤维、水分和无氮浸出物6个饲草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D04-1、新小黑麦1号的一般配合力较好,可作为改良饲草品质的骨干亲本,新小黑麦1号×新小黑麦3号、04草鉴3×新小黑麦4号、04草鉴3×H03-7这3个组合的SCA效应值在饲草品质的4个性状上均表现正向效应,可作为优质育种的重点组合.  相似文献   

15.
棉铃对位叶氮浓度与纤维品质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棉铃对位叶氮浓度与纤维品质指标的关系,为不同开花期棉铃纤维品质形成的氮素营养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高品质棉(科棉1号)和常规棉(美棉33B)品种为材料,分别于江苏南京(118°50′E,32°02′N,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和江苏徐州(117°11′E,34°15′N,黄河流域黄淮棉区)设置不同氮素水平(低氮:0 kgN?hm-2;中氮:240 kgN?hm-2;高氮:480 kgN?hm-2)试验,研究棉铃对位叶比叶重(LMA)、氮浓度(单位干重氮含量,NM;单位叶面积氮含量,NA)对氮素水平的响应,并初步探索了棉铃对位叶NA与纤维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1)棉铃对位叶NA蕴含了NM和LMA的双重信息,具有对氮素水平及开花期均较为敏感的特性,在氮素处理间差异性达显著水平,随开花期的推迟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2)随着棉铃对位叶NA平均值的增加,棉纤维品质关键指标(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的变化趋势均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3)低氮与中氮处理间棉铃对位叶NA平均值的差距随着开花期的推迟逐渐扩大,而高氮与中氮处理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相应氮素处理间纤维比强度和马克隆值的差距亦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结论】棉铃对位叶NA与棉纤维品质指标的关系密切,可作为今后从氮素营养角度实时监测预报棉纤维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甘蔗渣和胶厂废水。[方法]设处理Ⅰ(物理→化学→EM菌)、处理Ⅱ(物理→化学→酵母菌)、处理Ⅲ(物理→化学→混合菌)、处理Ⅳ(化学→物理→EM菌)、处理Ⅴ(化学→物理→酵母菌)、处理Ⅵ(化学→物理→混合菌)6种处理,研究蔗渣过滤前后胶厂废水的全氮含量变化和蔗渣不同处理前后的粗灰分、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变化。[结果]经6种处理,蔗渣过滤后胶厂废水总氮含量明显降低(近50%),蔗渣处理后粗纤维、粗灰分、粗蛋白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处理Ⅱ的粗纤维含量为最低;处理Ⅱ和处理Ⅵ的粗蛋白含量达到基本相同水平;处理Ⅲ和处理Ⅵ的粗灰分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6种处理中,效果最好的是处理Ⅱ。[结论]蔗渣过滤胶厂含氮废水的生物发酵产物能满足热带地区常见牧草的营养元素要求,可开发作为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17.
以冀花9742、冀花7号、冀花9801、冀花6号、冀花4号、冀花5号和冀花2号为试材,对花生秧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生秧的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冀花2号粗蛋白含量最高,冀花5号粗脂肪含量最高,冀花980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冀花6号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最高。综合分析认为,冀花2号和冀花6号花生秧的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