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易中华 《中国猪业》2008,3(12):50-53
多年来,一直都假定植物性饲料中有1/3的磷对单胃动物具有生物学利用率。因为植物性饲料中有2/3的磷以植酸磷形式存在,而其余1/3是以非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缺乏植酸酶,通常假定植酸磷完全不能被单胃动物利用;反之,非植酸态磷则完全能被利用。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一直都假定植物性饲料中有1/3的磷对单胃动物具有生物学利用率。因为植物性饲料中有2/3的磷以植酸磷形式存在,而其余1/3是以非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缺乏植酸酶,通常假定植酸磷完全不能被单胃动物利用;反之,非植酸态磷则完全能被利用。其实这只是一种粗略的假说。传统的有关植物性饲料中磷的生物学利用率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饲料工业的发展,准确评定饲料有效磷的含量对磷的利用和需要量的确定至关重要。有效磷评定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斜率比法(Slope ratio assay),通过测定被考查磷源相对于标准磷酸盐差异而确定其相对生物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磷和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磷 (Phosphorus)是动植物体内的必需矿物元素 ,在动物体内磷不但是骨骼组织的必要成分 ,而且在其他代谢功能的正常发挥中起重要作用。由于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 ,而单胃动物体内缺乏植酸酶或酶的活性不高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是按照植物性饲料中磷的有效率为总磷的 1 /3的假设来进行饲料配方 ,有的甚至忽略不计 ,而用无机磷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量 ,这样势必造成磷源的浪费 ,导致磷的过量排泄。事实上 ,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以植酸磷和非植酸磷两种形式存在 ,非植酸磷并非 1 0 0 %为动物所利用 ,植酸磷的含量也不是简…  相似文献   

4.
磷是畜禽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组成的畜禽日粮中含有丰富的总磷,其中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但由于单胃动物缺乏内源性植酸酶,饲料中的植酸磷基本不能被单胃动物直接  相似文献   

5.
磷是各种畜禽必不可少的矿物元素之一,如果日粮中缺乏磷,会导致畜禽生长发育缓慢,出现骨骼病变,生产性能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等一系列变化。畜禽常用的植物性饲料中约有60%~80%的磷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猪、鸡等单胃动物体内缺乏内源植酸酶系统,不能充分利用植酸磷中的磷,约2/3  相似文献   

6.
1饲料中为什么要添加植酸酶植物性饲料中约有70%的磷以植酸的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中缺乏植酸酶,而导致植物性饲料中总磷的消化率降低,只能达到30%左右,同时植酸还与氨基酸、微量元素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影响了这些营养物质的吸  相似文献   

7.
植酸酶对肉鸡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性饲料是家禽饲料中的主要成分。植物性饲料中三分之二的磷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的消化道内缺少植酸酶,以植酸形式存在的植酸磷很少被单胃动物所利用。一方面,饲料生产中需要添加价值昂贵的商品磷源,另一方面,由于动物(特别是单胃动物)不能或很少利用植物饲料中的植酸磷,大量未被动物吸收利用的植酸磷随粪便排出体外,既造成了磷资源的浪费,同时又给环境造成了污染。畜禽粪便中磷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一些国家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Nelson(1968a)首次报道了添加植酸酶可提高仔鸡对磷的利用率,但当时由于植酸酶的提取成本高、产量少、植酸酶的研究与应用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近些年来,非植酸磷对环境的  相似文献   

8.
植酸的抗营养特性和植酸酶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磷是动物机体必需矿物元素 ,虽然存在于动物性饲料中的磷大部分能被动物体吸收利用 ,但由于其价格昂贵 ,限制了在饲料中的使用。存在于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大部分以植酸或植酸盐的形式存在 ,而单胃动物体内缺乏分解植酸的植酸酶 ,造成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仅有 1 /3或更低 ,为了补充有效磷的不足 ,必须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酸盐 ,这一方面浪费了昂贵的磷矿资源 ,而无机磷资源在世界上已处于匮乏状态 ;另一方面增加了环境中磷的排放量 ,使日益恶化的环境雪上加霜。单胃动物饲料中通过添加植酸酶 ,可以提高饲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 ,减少磷的排出对环境的…  相似文献   

9.
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植酸盐中的磷只有1/3能被单胃动物吸收利用。有许多文献报道,添加植酸酶可提高植酸盐中磷的生物学利用率和微量元素钙和锌的生物利用率,并且能改善肉仔鸡品质,提高增重速度。  相似文献   

10.
肉鸡饲料添加植酸酶,能大大改善磷的有效率,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肉鸡生长率,降低排磷量,减轻粪便污染。植物性饲料是构成鸡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植物性饲料中含的植酸磷有2/3不能被利用。鉴于所有单胃动物对植酸磷的利  相似文献   

11.
在大多数植物性饲料中植酸含量很高,有70%磷是以植酸的形式存在的,对于单胃动物来说因为消化道缺少分解植酸的酶类,无法利用植酸中的磷。目前多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植酸酶,以提高植物饲料磷的利用率。但种种原因导致植酸酶添加效果不够理想,目前大多观念认为植酸酶活性不同程度地受到饲料中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植酸酶在体外条件下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酸存在于谷物的籽实中,是磷的贮库.种子中大约有2/3的磷是与肌醇结合成植酸,称为植酸磷.植酸酶能水解植酸释放出磷、钙等矿物质元素.单胃动物消化道内不含有植酸酶,因此无法或不能很好地利用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磷,所以需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酸酶(Phytase)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一个品种,得到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畜禽饲料中的主要成分是植物性饲料,其中70%以上的磷元素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一方面,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内缺少植酸酶,以植酸形式存在的植酸磷很少能被利用;另一方面,饲  相似文献   

14.
常用植物性饲料中60~70%以上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很难为单胃动物利用,饲粮中通常加入无机磷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由于大量植酸磷不能为单胃动物消化利用,导致相当数量的磷由粪排泄,严重污染环境,尤其是世界上土地和水资源匮乏而牲畜饲养密度较大的地区。 植酸酶是一种能把正磷酸根基团从植酸盐中裂解  相似文献   

15.
磷是动物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大部分以植酸或植酸盐的形式存在。而单胃动物肠道粘膜中的内源性植酸酶及肠道微生物产生的植酸酶活性很差(Ravindran V等,1995),缺乏分解植酸的植酸酶,造成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仅有1/3或更低。日粮中的磷只有很小部分沉积到体内和畜产品中,其余部分从粪便中排出。为了补充有效磷的不足,必须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酸盐。然而高密度畜禽养殖时,动物排泄物中的磷导致地下水、土壤污染以及水源富养化污染。  相似文献   

16.
单胃动物应用植酸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酸酶 (六磷酸肌醇磷酸脂水解酶 ,Phytase ,myo -inositol -hexaphosphatephosphohydrolase)是一种能降解植物性饲料中植酸及其盐类的磷酸酯酶。畜禽饲料以植物性饲料为主 ,其常规植物性饲料中约有 60 %~ 80 %的磷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于稳定的植酸盐复合物中。由于猪、鸡等单胃动物体内都缺乏内源植酸酶系统 ,不能充分利用植酸磷中贮藏的大量磷和肌醇。据报道 ,约2 /3的植物饲料磷不能被消化吸收 ,随粪便排出体外 ,既浪费了资源 ,又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近年来 ,人们对养殖业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7.
影响植酸酶作用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继能量、蛋白质之后的第三贵的养分,动物日粮中磷主要是以植酸或植酸盐的形式存在,猪禽等单胃动物体内不分泌消化植酸的植酸酶,对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消化能力差,磷的利用率低。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植酸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基因工程生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畜牧生产中,磷对于家畜来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矿物质,谷物饲料中也含有相当比重的磷,其中1/3的磷以可消化的无机磷存在,而2/3的磷是以植酸钙镁(植酸)的形式存在.动物尤其是单胃动物,肠道内不含有水解植酸的酶,因此造成磷的浪费.植酸酶作为一种添加剂应用于饲料生产的市场很大.  相似文献   

19.
动物常规植物性饲料中约有60%~70%的磷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于稳定的植酸盐复合物中,这些磷只有在植酸分解酶的作用下才能游离出来供动物吸收利用。单胃动物除成年禽外消化道中缺乏植酸酶,因而对植酸磷的利用率极低。许多研究证明,猪只能利用玉米中磷的10%~20%,豆饼中磷的25%~35%,家禽除成年禽外对植酸磷的利用率还略低于猪。饲料中大量的植酸磷不仅不能被利用而随粪便排入环境,造成  相似文献   

20.
单胃动物消化道内缺乏内源性植酸酶,在饲料生产中植物性饲料所占比例一般在90%以上,而饲料中的磷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很难被机体吸收利用。资料表明,猪对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为50%,鸡的利用率为30%。为了预防单胃动物的磷缺乏,必须向饲料中添加骨粉或磷酸氢钙等来补充饲料中的有效磷含量,磷酸氢钙含量虽高,但其含氟量一般都超标,长期使用会影响家畜家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