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烟嘧磺隆是用于玉米苗后除草剂.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但对大部分阔叶杂草防效差。2,4滴-丁酯是激素类型除草剂,对阔叶杂草防效极强,而且在土壤中持效期短。两者混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交系玉米地除草剂和安全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交系玉米是玉米制种的亲本材料,自交系玉米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造成玉米制种地长期依赖人工除草,生产成本高;筛选可用于自交系玉米地的除草剂或安全剂对提高玉米制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乙草胺、莠去津、2,4-滴丁酯和砜嘧磺隆6种玉米地除草剂单剂及添加复硝基酚钠或芸薹素内酯混剂处理5个自交系玉米品系,分别在药后10、20、30d目测药害情况,并于药后30d测定玉米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结果表明:自交系品系‘K1-1’、‘40’、‘522’对烟嘧磺隆、硝磺草酮、乙草胺、莠去津、2,4-滴丁酯和砜嘧磺隆不敏感,可在田间施用这些除草剂;但品系‘37’和‘10’对这些除草剂很敏感,施用后易产生药害。增施复硝酚钠会加重供试除草剂对品系‘37’和‘10’的药害,而增施芸薹素内酯可缓解硝磺草酮、乙草胺、莠去津和2,4-滴丁酯对品系‘37’和‘10’的药害。进一步检测发现,芸薹素内酯可缓解硝磺草酮、乙草胺、莠去津和2,4-滴丁酯对品系‘37’和‘10’地上部鲜重和株高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自交系玉米地除草剂和安全剂的选择要因品种类型而异,要针对具体的品系研究专用的除草剂和安全剂组合。  相似文献   

3.
文摘     
2,4-滴丙酸和2甲4氯丁酸防止苹果后期落果的效果(冢原-幸等,[日本]《Journal ofJapanese Society of Hortiscience》(日文),1990,59(1):107~114)经筛选,发现2,4-滴丙酸和2甲4氯丁酸具有防止苹果后期落果的作用,本文就应用试验的有效使用方法和影响药效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试验地点设在长野县果树试验站。供试品种为津轻.斯塔金红苹、红玉、  相似文献   

4.
通过施用2,4-滴丁酯防除谷田杂草试验,筛选出70%2,4-滴丁酯750 g/hm2对以马泡为优势杂草的谷田防效较好,鲜重防效为80.5%、株防效为77.85%。对以马齿苋、苋菜、鉄苋菜等杂草,以70%2,4-滴丁酯450 g/hm2效果较好。70%2,4-滴丁酯300~750 g/hm2对牵牛花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40%2,4-滴丁酯·扑草净·乙草胺乳油的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液相色谱法测定2,4-滴丁酯.扑草净.乙草胺乳油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此方法采用甲醇和水为流动相,使用C18柱、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标准偏差分别为2,4-滴丁酯0.06,扑草净0.04,乙草胺0.05;变异系数分别为2,4-滴丁酯0.50%,扑草净0.67%,乙草胺0.23%。经验证其添加回收率分别为2,4-滴丁酯99.94%,扑草净99.99%,乙草胺100.02%,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3、0.999 0、0.999 2。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不同积温带的3个大豆主栽品种‘东农52’、‘合丰55’、‘黑河48’为材料,运用盆栽试验方法,在大豆播后苗前施用不同剂量的2,4-滴丁酯进行土壤处理,探讨了2,4-滴丁酯对不同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4-滴丁酯对供试3个大豆品种的百粒重均无影响;2,4-滴丁酯造成大豆减产的处理,大豆单株粒数必然减少,而单株荚数、有效荚数不一定减少,造成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大豆单株粒数减少。可见,施用2,4-滴丁酯是否造成大豆减产可通过调查大豆单株粒数进行评判;供试3个大豆品种对2,4-滴丁酯的敏感性不同,2,4-滴丁酯施药量达1 080 g/hm2时引起‘黑河48’减产,达1 620 g/hm2时引起‘东农52’减产,达2 160 g/hm2时才引起‘合丰55’减产。供试大豆品种对2,4-滴丁酯的敏感性顺序为:‘黑河48’>‘东农52’>‘合丰55’。  相似文献   

7.
2,4-滴丁酯原药及其杂质GC-MS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2,4-滴丁酯原药进行分离鉴定.得到2,4-滴丁酯及其10个杂质质谱图,分析这些质谱图,推断出各自的结构;并总结2,4-滴丁酯质谱裂解规律及10个杂质的质谱特征,指导2,4-滴粪化合物常规分析和残留分析。本文还对某企业的2,4-滴丁酯原药的杂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行业标准中所限制的游离酚质量分数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2,4-滴丁酯国家标准(GB22601-2008)明确规定: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化工行业标准HG2320-1992《2,4-滴丁酯乳油》作废。即2009年6月1日以后生产的2,4-滴丁酯乳油产品,应按照国家标准(GB22601-2008)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9.
除草剂防除狗牙根草坪阔叶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L9(34)正交表设计方案对56%2甲4氯钠、14%水花生净乳油及10%新得力三种除草剂混用的最佳配比,防除狗牙根草坪阔叶杂草,可扩大杀草谱,增强药效,降低残留。56%2甲4氯钠单剂防除猪殃殃的效果不理想,但与10%新得力混用,防除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80%烟嘧磺隆WP、25%砜嘧磺隆DF、15%甲基磺草酮SC、10%硝磺草酮SC、10%硝磺草酮SC+80%烟嘧磺隆WP混用对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及凹头苋、酢浆草等阔叶杂草防效优良。除70.5%哈利WG、42.5%氯氟比氧乙酸+2甲4氯EC观察到玉米根部有联合成板根的药害症状外,其余试验药剂未见对玉米有明显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麦田杂草以播娘蒿和麦瓶草为优势种,常混生为害。近年来,大面积施用2甲4氯和2.4-滴,有效地控制了播娘蒿的密度,但对麦瓶草效果较差,而据我们初步试验,甲磺隆对麦瓶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为此于1990年春季,在冬小麦田进行了2甲4氯和甲磺隆混用的初步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2,4-滴丁酯对不同品种玉米安全性,结果表明,在苗后施用,不同品种玉米对2,4-滴丁酯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哲单37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对恶性杂草苣荬菜防除效果好的除草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对14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苣荬菜的防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施药后30d,辛酰溴苯腈25%乳油株数防效最高为90.0%;其次为2,4-滴丁酯72%乳油和二氯吡啶酸30%水剂,株数防效分别为86.7%和84.4%,鲜重防效分别为94.1%的93.4%;氯酯磺草胺84%水分散粒剂和苯唑草酮30%悬浮剂的鲜重防效也良好,分别为92.4%和91.7%。结论显示,辛酰溴苯腈25%乳油、二氯吡啶酸30%水剂、2,4-滴丁酯72%乳油、氯酯磺草胺84%水分散粒剂、苯唑草酮30%悬浮剂对苣荬菜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麦田阔叶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风险、降低除草成本、增加药效,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对2甲4氯钠与双氟磺草胺混配的除草活性及对小麦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283.5 g a.i./hm~2处理下二者混配对播娘蒿、猪殃殃防效分别为97.57%、88.27%;二者混配在播娘蒿、猪殃殃2种杂草与小麦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6.07、2.34。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甲4氯钠与双氟磺草胺混用后可以提高对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同时对小麦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梁林  潘金菊  刘伟 《农药学学报》2012,14(6):659-663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同时快速检测玉米及其土壤中烟嘧磺隆和2甲4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甲酸[V(乙腈):V(甲酸)=99.9:0.1]提取,C18基质固相分散(DSPE)净化后,采用UP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烟嘧磺隆和2甲4氯进样质量浓度与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在0.005~0.1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烟嘧磺隆和2甲4氯在不同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4.6%~98.0%和81.3%~100.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1%~3.4%和1.7%~10.5%,定量限(LOQ)均为0.005 mg/kg。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内寄主体外测定了8种大豆田常用除草剂对大豆孢囊线虫(SCN)(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2龄幼虫(J2)存活率及卵孵化的影响,同时测定了乙草胺和2,4滴丁酯+异丙草胺对温室和田间SCN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供试除草剂对大豆孢囊线虫J2均有不同程度的致死作用,其中以乙草胺、2,4滴丁酯+异丙草胺和嗪草酸甲酯处理效果最好,24 h死亡率分别达99.33%、99.33%和89.33%;乙草胺、2,4滴丁酯+异丙草胺、嗪草酸甲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处理7 d,J2的死亡率均达100%,精喹禾灵、精吡氟氯禾草灵和三氟羧草醚处理的死亡率分别为91.33%、81.33%和79.33%;所有除草剂对孢囊孵化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2,4滴丁酯+异丙草胺的抑制作用最强,孢囊孵化率仅为1.25%;乙草胺和2,4滴丁酯+异丙草胺对温室和田间SCN的繁殖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豆根系生长均无不良影响。不同除草剂对大豆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登记用量分析我国四大主粮作物田除草剂的登记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除草剂合理减施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于2019年7月3日自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我国四大主粮作物——小麦、水稻、玉米和马铃薯登记的除草剂,并对这4种作物田登记除草剂单剂(含原药)及混剂的条目数量进行整体分析,并对所有单剂有效成分以及不同剂型的登记条目数量进行分析,筛选出高用量单剂有效成分,分别从剂型和防治对象上进行用量分析,再将用量最高的4种有效成分、3种作物和3种防治对象进行组合,对已登记的组合进行用量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成分用量最大值、均值和范围排序均依次为水稻田、小麦田、玉米田和马铃薯田,并选出15种高用量单剂有效成分,其中2甲4氯钠、2,4-滴钠盐、苯磺隆、丙草胺、丁草胺、2,4-滴二甲胺盐和2甲4氯二甲胺盐等存在用量差异大、异常高值点多的问题;登记除草剂单剂有效成分用量最高的剂型为可溶粉剂,用量最高的防治对象为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2甲4氯钠-水稻-阔叶杂草和2甲4氯钠-水稻-莎草科杂草组合用量差异大且离群高值点多,究其原因可能与剂型、厂家有关。为减少除草剂用量,建议在最低有效剂量研究基础上,选择有效成分用量较低的除草剂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嘧菌酯等杀菌剂及其混配制剂对赤眼蜂的毒性,评价含嘧菌酯混配制剂的风险性,本文采用管测药膜法测定了嘧菌酯等杀菌剂及其混配制剂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的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杀菌剂单剂中,以嘧菌酯和百菌清对玉米螟赤眼蜂的毒性最高,LR50分别为1.31×10-4和9.59×10-4a.i.mg/cm2,为高风险药剂;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对玉米螟赤眼蜂的毒性较低,LR50分别是2.34×10-3、4.83×10-3和2.60×10-3a.i.mg/cm2,为中等风险性药剂;戊唑醇和烯酰吗啉的毒性最低,为低风险性药剂。在混配制剂中,只有嘧菌酯·百菌清对玉米螟赤眼蜂不安全,LR50是1.85×10-3a.i.mg/cm2,为高风险性药剂;嘧菌酯·己唑醇、嘧菌酯·烯酰吗啉和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对玉米螟赤眼蜂的毒性较低,LR50分别是8.96×10-4、3.17×10-3和1.65×10-2a.i.mg/cm2。嘧菌酯·丙环唑和嘧菌酯·戊唑醇对玉米螟赤眼蜂安全。两种杀菌剂混用对赤眼蜂生态风险性取决于单剂本身的毒性大小和在混剂中所占比例,嘧菌酯和高风险药剂混用,其混剂的风险性高;嘧菌酯和低风险药剂混用,其混剂的风险性会低于嘧菌酯。因此,在大田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害虫时,应避免高风险杀菌剂的使用,以避免对赤眼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正>2,4-滴丁酯为苯氧乙酸类激素型选择性除草剂,对双子叶杂草敏感,对禾本科植物相对安全。因其在使用过程中有较强的挥发性,药剂雾滴可在空气中飘移较远,从而对周边敏感农作物或树木产生影响,易导致药害事故。近年,因2,4-滴丁酯产生的药害接连不断,并有上升趋势,引发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者之间的纠纷、群众上访,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危害。一些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和农药使用者呼吁禁止或限制2,4-滴丁酯的使用。为此,在归纳总结了2,4-滴丁酯使用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药害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的建议,供大家讨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多年生恶性杂草问荆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荆是一种多年生难防杂草一虽然报道问荆的文献较多,但目前还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采用强传导性的除草剂品种,如2甲4氯、2,4-滴、草甘膦等,并将化学防除和其它防除方法有效结合起来才可能有效地防除问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