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 0 0年 11月 2 0日 ,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 2 0 0 0 /117号文颁布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第Ⅰ类 :在越南领土尚未发生的对植物资源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昆虫  1 Anastrephafraterculus(Wiedemann) 南美按实蝇2 Anastrephaludens(Loew) 墨西哥按实蝇3 Ceratitiscapitata(Wiedemann) 地中海实蝇4 Bactroceratryoni(Froggatt) 昆士兰果实蝇5 Bactroceratsuneonis(Miy…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宜在大冶市生态环境条件下栽培的高抗、优质、高产的早稻当家品种,从2001年开始,对引种的优质早稻品种进行纹枯病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协优402发病最轻,抗性排名第1;其次是株两优02和金优402,分别排列第2和第3;发病最重是舟903。产量最高是金优402,排名第1;株两优02和金优152并列第2;协优402排名第3;产量最低是舟903。从对纹枯病的抗性和产量等综合来看,协优402、金优402和株两优402较适宜在大冶种植。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72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第四条和第七条的规定,为防止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4.
瑞丽桔小实蝇、瓜实蝇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在瑞丽,桔小实蝇一年发生5-6代,以第5代和第6代成虫越冬,完成一个世代需要120-150天。瓜实蝇一年发生7-8代,以第7代和第8代成虫越冬,完成一个世代需要90-120天。温度影响卵、幼虫及蛹的历期,湿度影响羽化率。用不同寄主饲养桔小实蝇,其产卵量、孵化率、幼虫成活率及幼虫历期具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瓜实蝇、桔小实蝇、南瓜实蝇在广州地区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Steiner诱捕器和灯笼式诱捕器,内放有诱捕剂cue-lure或methyl eugenol和化学农工马拉硫磷混合物的棉芯,在广州地区6个不同生境,从1989-1992年,连续诱捕结果表明,3种果实蝇的自然种群密度依交为瓜实蝇、南瓜实蝇和村小实蝇,它们每年有两个密度高峰,瓜实蝇和桔小实蝇的第1个高峰出现的1-3月;第2个高峰出现在7-11月上旬,第2个高峰比第1个高峰的密度大。南瓜实蝇的第1  相似文献   

6.
《生物防治手册:原理与应用》(Handbook of Biological Control: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由美国圣迭戈的Academic Press于1999年出版,从创意到完成历时10余年。主编为Thomas S.Bellows,T.W.Fisher,由加州大学的22位学者扩大到英国、荷兰、以色列等国62位在生物防治领域从事研究和教育的专家编撰而成。该书共分5大部分,以第Ⅱ、Ⅲ和Ⅳ部分为重点。第1部分概要论述了降低害虫种群和种群调节机制,从单种种群到种间竞争、寄主与寄生物、寄主与病原物、多物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2,即第2章,下同)。第Ⅱ部分的12章除第3章论述分类学与生物防治的关系外,其余章节具体讨论各主要生物防治方法,从传统生防(4~7)、天敌评价(8~10)到天敌淹没释放(11)、遗传改良(12)和天敌保护利用(13,14)等。第Ⅲ部分分别对害虫天敌,  相似文献   

7.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s)是昆虫体内一类非常重要的蛋白酶抑制剂,具有调节昆虫免疫反应的功能。为研究Serpin1对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侵染飞蝗Locusta migratoria的影响,从飞蝗体内克隆了serpin1基因,经原核表达获得Serpin1蛋白;以飞蝗为试虫,通过饵剂饲喂的方法,测定了Serpin1蛋白对绿僵菌菌株IMI330189毒力的影响,并检测了绿僵菌IMI330189单独处理、Serpin1单独处理、绿僵菌IMI330189与Serpin1混合处理情况下飞蝗体内保护酶POD和SOD的活力。结果表明,在Serpin1与绿僵菌IMI330189混合饲喂3 d后,飞蝗的累计死亡率开始低于绿僵菌单独处理;到第8 d,绿僵菌IMI330189单独处理飞蝗累计死亡率达到100%,而Serpin1与绿僵菌IMI330189混合处理累计死亡率为84.31%,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OD和SOD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绿僵菌IMI330189单独处理时飞蝗体内的POD活力在第2 d和第3 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在第5 d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绿僵菌IMI330189与Serpin1混合处理后飞蝗体内的POD活力在第3 d和第5 d较对照组和绿僵菌处理组显著升高,而在第1 d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绿僵菌处理组。绿僵菌IMI330189单独处理及绿僵菌IMI330189与Serpin1混合处理时,飞蝗体内的SOD活力在第1 d、第3 d和第5 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在第2 d时较对照显著降低,且绿僵菌IMI330189与Serpin1混合处理组在第2 d和第3 d时较绿僵菌IMI330189单独处理组显著升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Serpin1能够通过调节飞蝗体内POD和SOD的活性,有效抑制绿僵菌IMI330189对飞蝗的侵染。本研究为揭示Serpin1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温度对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室内测定17、21、25、29和33℃温度下星豹蛛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和繁殖力,并构建其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利用构建的生命表分析不同温度下星豹蛛的存活率、繁殖力、寿命期望、繁殖值和种群参数。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7~33℃时,随着温度升高星豹蛛成蛛前发育历期呈先缩短后延长的趋势,当温度为25℃时,星豹蛛雌、雄成蛛前发育历期最短,分别为47.8 d和50.5 d;当温度为17、21、25、29和33℃时,星豹蛛雌成蛛第1次繁殖分别于第108天、第63天、第57天、第46天和第60天开始;在17~33℃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星豹蛛种群特定年龄净繁殖力先升高后降低,29℃时达到最高;在17~33℃范围内,星豹蛛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净生殖率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5℃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4 d-1、1.04 d-1和9.95;在25~33℃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平均世代周期则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25℃时出现最小值,为54.8 d。表明25℃和29℃分别是星豹蛛种群增长和繁殖的最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9.
第四代棉铃虫将大发生7月27~28日我站召开了各地、市、足二十四个主要产棉县(市)(含棉铃虫监测站)测报会议,对第四代棉铃虫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据会上反映三代棉铃虫发生实况,结合棉花长势、天气预报和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预计第四代棉铃虫全省大发生,...  相似文献   

10.
第四届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纪要1994年10月26日~29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四届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到会的有农业、化工、卫生、环保、商业、林业、商检部门及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农药专家,共有32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委...  相似文献   

11.
1.什么叫农作物种子?《种子法》第2条第2款对种子作了定义:“本法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子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相似文献   

12.
几种农药在露地黄瓜上的残留降解动态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露地黄瓜栽培中。喷施毒死蜱、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吡虫啉、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和王铜等农药的残留降解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在黄瓜果实中的残留量和降解速度有很大差异。在杀虫剂中.甲氰菊酯在喷药后第1d的残留量最大,其后的降解速度较快;毒死蜱残留量位居第二,其降解速度比较稳定;氯氰菊酯在喷药后第1d的残留量超过标准.但第3d以后就检测不到其残留:吡虫啉在施药后第1d的残留量最低,降解速度也比较稳定。在杀菌剂中.甲基硫菌灵的降解速度较快,百菌清和王铜的降解速度较慢。无论是杀虫剂还是杀菌剂,施药后在黄瓜上的残留量随喷药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
拟垫跗螋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垫跗螋是为害造纸原料获和芦的害虫(蚜虫、蓟马、螨等)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湖南洞庭湖区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和若虫在残杆、渣叶和土缝中越冬。成虫寿命第1低约4个月,第2代连越冬达10个,雌雄性比约5:4。雌雄均可多次交尾,有的雌虫产卵后又可交尾。每头雌虫的产卵量平均39.3粒。卵期平均6.5天。若虫期第1低近4个月,第2代连越冬的9个月。大田消长主要受地势高低、洪水、农药、食物等因素影响。并对保护利  相似文献   

14.
观察球型芽孢杆菌2362和苏云金杆菌H-14杀灭蚊虫幼虫效果。方法:小型孽生地现场试验。结果:现场实验结果显示,Bs.2362按10mL/m^2施药,第3d、7d校正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4.44%和92.86%;水沟中按20mL/m^2施药,第3d、7d校正密度下降率分别为99.68%和100%。Bt.H-14按10mL/m^2施药,第3d、7d校正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3.33%和61.55%;水池中按20mL/m^2施药,第3d、7d校正密度下降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5.
东海 《上海茶叶》2006,(1):27-27
国际茶与咖啡展由美国《茶与咖啡》杂志社主办,每年一次,去年9月11日-13日在德国汉堡市举行第八届,第九届定于2006年9月在上海举办,世界将有十多个国家的数百家茶和咖啡的生产商、进出口商、包装商和机械制造企业参展。  相似文献   

16.
直播稻田杂草萌发规律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定点调查表明,在浙江宁海直播稻田杂草萌发有3个高峰。第1峰在播后10~20d,以禾本科、莎草科杂草为主;第2峰播后30~50d,以阔叶杂草为主;第3峰播后60~75d,以藻类为主。第1、2峰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大,必须尽早开展综合治理控制草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麦蛾茧蜂对粉斑螟的防控潜能,研究了在30℃和相对湿度75%条件下,以粉斑螟为自然寄主连续饲养的第1世代、第20世代、第40世代、第60世代、第80世代的麦蛾茧蜂对末龄粉斑螟幼虫的功能反应模型,评估了实仓空间中麦蛾茧蜂对粉斑螟幼虫的实际控制能力和持续防治潜能。结果表明,不同世代的麦蛾茧蜂对末龄粉斑螟幼虫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II模型,对粉斑螟的麻痹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室内试验表明,随着寄主密度的增加,麦蛾茧蜂对粉斑螟的麻痹量逐渐增加,寄生率没有明显规律,搜寻效应逐渐降低。实仓空间试验表明,在长39.5 m、宽14.7 m、高2.7 m的空间中,设置1个释放点,麦蛾茧蜂能够在3 d内控制空间中的全部粉斑螟幼虫(720头)。研究结果证明,麦蛾茧蜂对粉斑螟的防控潜力大,在食品加工场所和仓储环境的绿色防控中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玉米穗期害虫种群变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夏玉米面积的扩大,玉米穗期害虫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桃蛀螟和玉米螟为玉米穗期优势种群,有3个发生高峰;高粱条螟和棉铃虫为非优势种群,有2个发生高峰;粘虫为间歇性害虫,有一个发生高峰。混合种群有3个高峰,第1高峰在春玉米的抽雄开花至灌浆中期,第2高峰在早播夏玉米的灌浆初中期,第3高峰在晚播夏玉米的灌浆初中期。混合种群密度以第1高峰最大,第3高峰最小。根据种群变动规律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于1997年11月25日至2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出席本届年会的有第六、第七届理事、顾问和有关人员共89人。河南省张以祥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范濂副主任、省科协...  相似文献   

20.
预计我区稻飞虱第三代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稻飞虱(包括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第三代系危害广西早稻的主害代,其盛发期与早稻抽穗期吻合,对产量构成直接威胁。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发布的《病虫情报》,今年我区稻飞虱第三代的发生概况是:①大部分县份的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