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准确测算粮食丰产工程区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以河北省为例,利用粮食生产的微观调研数据对粮食科技丰产工程区和非工程区的粮食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得出结论粮食丰产工程区的粮食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高于非粮食丰产工程区,粮食丰产工程区在促进粮食生产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唐维民 《耕作与栽培》2009,(6):57-58,60
人增地减和居民粮食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粮食问题始终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大事。由于近年粮食生产出现结构性、区域性及阶段性过剩,生产农户增产不增收,生产效益大幅下滑,极大挫伤了农户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迫使农民减少生产投人及放松生产管理,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技术应用推广出现不良倾向和下滑趋势,粮食生产总量及平均单产徘徊不前,严重威胁粮食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中国粮食生产受经济发展挤占的过程。本研究以全国最大粮食主销区广东省为例,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SDM回归方法对121个县级区域进行空间计量分析,探讨近20年粮食生产变化与区域演变。结果表明:广东省粮食产量空间分布并非随机,而是呈现出逐渐增强的空间集聚性。粮食生产区域变迁受到劳动力转移与资本化的双重驱动,一方面,粮食生产依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出水平的支撑仍然是目前广东粮食主产区得以存在的主要条件;另一方面,资本进入农业通过推拉作用使粮食产业发生转移。本研究认为要重视粮食生产的地域格局特征对粮食生产政策制定的影响,一方面要科学划定粮食产销县,另一方面要审慎划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功能区。  相似文献   

4.
要闻     
《种业导刊》2012,(5):34-35
农业部:力争粮食产量2012年稳超0.53万亿公斤农业部发布的《2012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方案》称,2012年要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推动力量向粮食生产汇聚、资源向粮食生产集中、政策向粮食生产倾斜,立足抗灾夺丰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技资讯     
《新疆农垦科技》2012,(4):4-5,2
农业部2012年力争粮食产量统计分析——农业部发布的《2012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方案》称,2012年要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推动力量向粮食生产汇聚、资源向粮食生产集中、政策向粮食生产倾斜,立足抗灾夺丰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2年的目标任务是  相似文献   

6.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省农委认真分析了贵州省粮食生产实际情况和多年来抓粮食生产的经验,提出了“走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的道路,以科技为支撑抓好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粮食问题事关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松辽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承担着国家粮食生产的重任。本文运用松辽流域1986-2008年的粮食生产数据,采用非参数M alnquist指数方法,分析转型期的松辽流域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松辽流域粮食生产资源投入要素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技术效率变化率偏低,规模效率是制约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率;规范土地转租行为,同时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粮食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生产核心区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区域,通过归纳国内外有关粮食生产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出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发现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研究角度,在分析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现代农业发展内涵、模式和评价的基础上,认为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采用何种发展模式、如何进行评价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为实现不同区域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均衡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江苏省通州市粮食生产和需求情况,分析了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背景下,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承载着中国粮食的重要供给的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发展,其形势依然严峻,粮食丰产问题仍值得关注。分析了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河北省利用现代农业手段改变粮食生产条件创新粮食生产技术从而达到粮食产量提高的实践经验,对中国粮食生产尤其是主产区依靠现代农业实现丰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明确粮食单产变化的贡献因素,为保障贫困山区粮食安全提供应对策略。以云南为例,根据1989—2018年的粮食生产数据,利用RLI模型,构建粮食单产变化的因素分解模型,从作物和区域2个角度对云南粮食单产变化的贡献因素进行分解测算。结果显示,云南粮食单产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单产变化的稳定性有所增强。云南粮食增产的首要贡献因素是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的提升,平均贡献率达82.21%,但结构效应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从作物角度看,玉米和薯类的综合效应最大,贡献率达134.89%。从区域角度看,保山市、昭通市、西双版纳州、文山州、临沧市和德宏州发挥主导作用。贫困山区省份的各级政府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时,要妥善处理产业扶贫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关系,优化贫困山区粮食生产优势区域的产业结构,加大贫困山区粮食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完善贫困山区粮食技术推广体系,增强贫困山区粮食储备与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主要杂粮优势区域布局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河北省是杂粮生产大省,其杂粮布局模糊、优势区域不明显、种植分散等突出问题,一直是制约河北省杂粮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生产聚集度分析,明确了河北省主要杂粮生产的区域,即48个县(市、区)为杂粮生产大县;采用比较效益模型(密切值法)分析河北省主要杂粮作物及区域比较效益,然后结合两者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河北省主要杂粮优势区域布局方案:(1)谷子在太行山区、燕山西部地区、黑龙港地区适时适地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抗旱高产品种、富硒保健品种、优质简化栽培品种等冀谷系列品种。(2)绿豆在太行山区、燕山山区、黑龙港地区、重点发展适合本地的优质高产、出口型绿豆品种;红小豆在太行山区、张承秦地区及迁安、迁西、黑龙港地区、山前平原地区重点发展适宜的优质高产、出沙率高、出口型品种。(3)甘薯在太行山区重点发展淀粉型品种、高产早熟品种。燕山丘陵区发展淀粉型品种、鲜食型品种、高产早熟品种。(4)高粱在太行山区、黑龙港地区发展饲用型和酿造高粱,滨海平原区重点发展酿造品种、饲用品种和能源品种。  相似文献   

13.
粮食问题和农民增收问题一直都是中国“三农”问题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新冠疫情下,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更为紧迫。本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利用2009—2018年云南省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这5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数据来测算其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以揭示云南省及其16个州市间主要粮食作物强、弱比较优势的变动规律。研究发现:10年间,薯类、豆类和玉米这3种粮食作物同时具有较强的平均规模、效率和综合比较优势,而稻谷和小麦的平均规模、效率和综合比较优势均较弱,而且各个州市的强弱优势粮食作物不尽相同。因此,建议云南省利用此结果对全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进行合理布局和安排,发挥各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和产量优势,以求最大限度地促进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增收增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植物保护减灾对粮食生产产值、农民收入、粮食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保护对我国粮食生产的经济影响日益增强,植保减灾水平也不断提高。植保减灾的挽回粮食产值对农村居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均大于有害生物危害造成的负面影响。植保减灾成效还与当年的和上年的粮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后就增强植保减灾能力,促进我国粮食生产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磁化水处理应用于农作物的生产实践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国内外科研人员在开发磁化水的基础上开展了磁化水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诸多研究,比较了磁化水与普通水灌溉对种子发芽、秧苗生长素质、田间相关农艺性状及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异同,表明磁化水对水稻生长发育调控和土壤改良效应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系统总结,发现磁化水对水稻及其他农作物表现出的差异主要集中于土壤特性、生长指标、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性状、产量及品质方面,同时磁化水灌溉影响水稻及其他农作物的生理特性。研究结果为磁化水灌溉在农作物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夏季干旱期间贵州农业气候资源优劣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飞  谷晓平  熊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9):205-209
为定量评估夏季干旱期间光照、热量和水分农业气候资源对粮食作物的客观影响,采取粮食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评估方法,对比分析夏季干旱期间粮食生产潜力相对于气候平均状态的偏差,客观定量地分析夏季干旱期间贵州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和劣势。研究表明:夏季干旱背景下,贵州水稻、玉米光温生产潜力相对于正常气候年份普遍偏高10%左右,光照和热量资源优势明显;而水稻、玉米光温水生产潜力却普遍偏低30%~40%,水分资源劣势限制了作物生长。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满足干旱期间农作物的水分需求,良好的光照和热量条件可更加有利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籽粒苋优异性状相关基因的发掘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拓宽籽粒苋基因资源,本研究归纳了籽粒苋在作物分子育种中的作用,包括籽粒苋品质、抗性、高产、节水特性及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利用;籽粒苋的富钾特性及富钾基因型筛选;籽粒苋富镉特性及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潜力。认为随着现代种植业的设施化、机械化、集约化,农作物种类和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减少,特有基因资源容易流失,遗传基础日益贫乏。开拓、保护、利用籽粒苋这一新型的基因资源,对于农作物品种设计和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配方施肥就是合理供应和协调作物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从而达到提高和改善产品品质、减少肥料浪费和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普及,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Radiation use by oil seed crops — a comparison of winter rape, linseed and sunflower For the production of grain crops rich in oil, winter rape, linseed and sunflower are similarly suitable at many arable locations. We wanted to compare the extent to which radiation (PAR) is intercepted and utilized by the individual species for dry matter and yield production. For this purpose, a 2‐year field experiment comprising the factors genotype, N fertilization and soil tillage was conducted. For five phases of crop development, growth rates (CGR, RGR and NAR) and PAR utilization were calculated. At full ripeness, total dry matter, grain, oil and energy yields, the crop‐ and year‐specific PAR supply, its interception and utilization for dry matter production and the resulting energy binding were determined. Due to the different individual vegetation periods, the PAR supply of the crops differed. The crop assimilation areas also differed, with values for winter rape and sunflower higher than those for linseed. The yield productivity of winter rape and sunflower was also higher than that of linseed. N fertilization increased yield to different extents for the different crops. On average, winter rape and sunflower produced the same amounts of dry matter and energy yield. Due to a higher harvest index, sunflower had the highest grain yield, and because the oil concentration in grain was comparatively high sunflower produced the highest oil yield, too. Under cool and wet climate conditions, however, the productivity of sunflower is offset by a relatively high yield risk because of uncertain ripening. The highest PAR utilization by linseed did not compensate for its very short vegetation perio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lowest PAR interception.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动筛选器法和手筛法,并且结合感官检测对入境粮食作物进行了杂质检测,为口岸粮食作物快速检测提供借鉴,提高我国进口粮食作物质量和安全的监管水平,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粮食进出口贸易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