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动物疾病适时、准确的诊断是动物疾病治疗和防制的前提,关系到畜禽健康、畜牧业经济效益及公共卫生等各个方面。在生产实践中,亚临床感染、非典型症状及混合感染等情况的存在,使许多动物疾病不能单靠临床症状确诊,其中实验室检验和诊断工作必不可少。另外,动物疫病、疫情监测和免疫抗体的检测同样离不开实验室检验工作。因此,动物疾病实验室检验在兽医临床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鸡毒霉形体(MG)感染后,往往很少表现临床症状,当与其它病原协同感染时,即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这就为其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所以,在MG感染的诊断中,往往要通过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再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资料达到确诊的目的。1病原的分离鉴定MG的分离鉴定是诊断本病最可靠的方法,也是最经典的方法。但该方法存在操作复杂、工作量大、时间长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畜禽临床诊断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诊断某养殖场新引进鸭死亡的病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病原核酸PCR检测,确诊为鸭瘟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畜禽养殖场疾病流行性情况复杂,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相当普遍,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呈非典型化趋势,兽医实验室检测对于畜禽疫病诊断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兽医人员对畜禽养殖场实施定期疫病和免疫水平监测,是减少畜禽疫病发生、流行和蔓延,降低经济损失,确保畜牧业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兽医临床样品的采集和送检是保证兽医实验室各项检测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前提和基础,兽医临床样品送检过程中的规范性也直接关系到兽医实验室各项检测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便利,畜禽交易半径扩大,畜禽疾病流行机会增加,提高了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在疫病防控工作中,仅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手段已经不能对疫病做出准确的诊断,兽医实验室诊断技术已成为判定动物疫病的重要依据。各级加强了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对动物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有较高的要求,所以,畜禽血液的采集、血清的规范分离、保存是获得准确的实验室诊断、监测结果、疾病确诊的基础,对及时做出诊断结论,迅速采取相应防  相似文献   

6.
一例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市开福区某种猪场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根据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判定初步诊断为猪传染性肠胃炎;通过RT-PCR病原检测、阻断ELISA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手段检测,确诊为猪传染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7.
四川某猪场发生10日龄内仔猪严重腹泻、呕吐疫情,发病率达80%,死亡率高达70%。为确诊病原,无菌采集腹泻致死仔猪的肝脏、十二指肠内容物及肠系膜淋巴结进行实验室检测。经分离、培养和鉴定,在十二指肠内容物中分离到大肠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大肠杆菌可在12小时左右致死小鼠。对提取的肠系膜淋巴结总RNA进行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病毒的特异性RT-PCR检测,结果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为阳性。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检测综合判定本次疾病流行的主要病因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继发大肠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近期,在一些地区流行一种以结膜发炎,眼睛羞明流泪,冠、趾等部位有结痂,中后期生长不良,鸡体消瘦,死淘率较高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鸡痘。  相似文献   

9.
《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系全国性兽医科技情报刊物。主要内容:报导国外畜禽内科、外科、产科疾病的发生原因和诊疗经验,报导国外畜禽传染病,寄生生病的病原、流行情况、病理发生、病理变化、临床症状及防治技术,以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兽医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诊临床上发生的具有传染性肺炎特征的肉牛疾病,试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理切片观察、实验室病原分离、病原形态观察对该病进行了初步诊断.结果表明:从采集的病料中分离具有支原体典型形态特征与菌落特征的病原微生物.说明该病为牛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牛传染性肺炎.  相似文献   

11.
猪场免疫抑制因素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5月份以来,华东某省部分地区猪场相继发生以“无名高热”为特征的疾病。随后中南地区部分猪场也相继发生。流行速度快,流行范围广,这是自2002年发现无名高热以来影响最大,损失最严重的一次疫情。通过对发病原因、流行病学、解剖症状、实验室检测等方面的调查,基本确定本次疫情以猪瘟(H C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 RSV)、肺炎支原体(M H)为主,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导致疫情的流行。在病源上与导致猪呼吸道综合征(PR D C)的病原基本一致。但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染疫猪场检测出的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均存在差异。在调查和分…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病毒通用型金标检测试纸条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兽医基层工作人员能够快速诊断口蹄疫病原,与其他传染病做鉴别诊断,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区分它们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本试验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将纯化的Asia 1/China/05流行毒株12S偶联抗原的兔抗体制备免疫胶体金,喷免疫胶体金于玻璃纤维制成金标垫。将纯化A/AF72流行株12S偶联抗原的兔抗体和适量O/China/99流行毒株12S偶联抗原的兔抗体混合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带。将羊抗兔抗体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的不同区域作为质控带,并组装成口蹄疫病毒通用型金标检测试纸条。利用其对阴性参考样品、各型阳性参考样品、已知背景的田间样品进行检测。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试纸条方法敏感性高、可检测到病毒最低含量为0.98×104 LD50;特异性试验显示:在检测与口蹄疫临床症状相似病原———猪水泡病病毒(SVDV)、水泡性口炎(VS)、水泡性疹(VES)抗原时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显示:不同批次间、同一批次内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符合性试验显示:检测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已确定口蹄疫病毒血清型的样品90份,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6.70%、100%。本试验研发的口蹄疫病毒通用型金标检测试纸条具有很好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符合性,适合国内流行的口蹄疫病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兽医基层工作人员能够快速诊断口蹄疫病原,与其他传染病做鉴别诊断,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区分它们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本试验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将纯化的Asia 1/China/05流行毒株12S偶联抗原的兔抗体制备免疫胶体金,喷免疫胶体金于玻璃纤维制成金标垫.将纯化A/AF72流行株12S偶联抗原的兔抗体和适量O/China/99流行毒株12S偶联抗原的兔抗体混合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带.将羊抗兔抗体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的不同区域作为质控带,并组装成口蹄疫病毒通用型金标检测试纸条.利用其对阴性参考样品、各型阳性参考样品、已知背景的田间样品进行检测.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试纸条方法敏感性高、可检测到病毒最低含量为0.98×104 LD50;特异性试验显示:在检测与口蹄疫临床症状相似病原——猪水泡病病毒(SVDV)、水泡性口炎(VS)、水泡性疹(VES)抗原时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显示:不同批次间、同一批次内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符合性试验显示:检测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已确定口蹄疫病毒血清型的样品90份,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6.70%、100%.本试验研发的口蹄疫病毒通用型金标检测试纸条具有很好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符合性,适合国内流行的口蹄疫病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李龙  章叶恩 《养猪》2007,(3):75-77
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已经成为当前猪传染性疾病流行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显著上升,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造成了临床症状的不典型,为诊断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临床上,我们已经很难简单地将几个症状组合起来就判定是什么疾病。在2006年的所谓“无名高热病”风暴中,大多数是由于误诊或诊断不及时,没有确诊是什么病  相似文献   

15.
李晓丽 《兽医导刊》2022,(5):241-242
实验室检测数据在确诊疫病、检测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评估疫苗免疫效果和检测母源抗体水平及动物疫病净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随着动物疫病种类多发,临床症状愈加复杂,实验室检测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本文简要叙述了现阶段BSL-2实验室开展的主要检测工作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呼吸困难、咳嗽、咳出血样黏液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低,对鸡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影响较大。该病可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进行确诊,同时还要做好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做好常规免疫,对病鸡及时治疗。现主要介绍其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断要点,并提出防控措施,以期为广大养鸡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养猪生产中,由于亚临床感染、非典型感染及混合感染的存在,许多猪病若单凭临床症状分析则很难确诊。采用实验室检测、诊断技术对猪病的确诊就显得尤为重要。适时的、准确的诊断是猪病预防和控制的关键。通过实验室检测、诊断,一方面可以确定病原和猪体之间的关系,明确猪体(群)疫病存在状况,进而达到疫情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王潇娣  朱玲 《养猪》2011,(5):97-97
2011年8月,四川某猪场仔猪发生严重的腹泻症状,猪只病初体温升高、下痢、厌食,精神不振,呼吸困难,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倒地四肢划动,最后衰竭死亡,死亡率高。解剖后可见肝脏有明显的灰白色坏死灶,脑部充血明显。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可初步判定为伪狂犬病,但是无法确诊。无菌采集病猪的脑组织进行实验室病原检测,以弄清发病原因,提供更加丰富、完善的研究材料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6年3月,广东茂名某鸭场雏番鸭出现大量死亡,死亡雏番鸭多呈运动失调、角弓反张症状。解剖死亡雏鸭可见肝脏点状出血、肾脏肿大出血。初步诊断疑似鸭病毒性肝炎。采集病死鸭肝脏、脾脏等组织,分别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病毒RT-PCR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品能扩增出约321 bp大小的鸭甲型肝炎病毒特异性引物条带,细菌分离为阴性。结合临床剖检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群雏番鸭发病的病原为鸭1型甲肝病毒。  相似文献   

20.
2022年3月,河南省某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发生一起新生犊牛腹泻病例,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的基础上,采集6头腹泻犊牛的新鲜粪便进行了寄生虫卵检查、小球隐孢子虫、牛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大肠杆菌K99抗体检测,血液样品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检测,组织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结果表明牛轮状病毒抗原6头阳性,阳性率100%;冠状病毒抗原4头阳性、2头阴性,阳性率66.7%;其他病原均为阴性。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牛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根据诊断结果,采取了改善饲养管理、补液、收敛、止泻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临床防治犊牛腹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