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rs (Keng)Keng.f),属禾本科竹亚科,是金佛山特有植物,世界稀有竹类,其竹笋味美嫩脆,闻名中外。该文通过对金佛山方竹的采种、育苗、造林试验研究,得出结论:金佛山方竹可以通过人工繁殖造林,更新进入开花期的成熟林,并经过人工种植驯化,将其生长的海拔线降低200m。  相似文献   

2.
金佛山方竹笋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金佛山方竹中心产区的305个金佛山方竹个体特征值为基础,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建立方竹笋重与笋径的数学模型,并编制方竹笋经产量表。  相似文献   

3.
金佛山方竹为贵州特产,大多生长于高山丛林中,生长时间均为每年的9月中旬到10月上旬.基于金佛山方竹的生物学特性,对它的营养成分、采收时间、采笋和加工等进行了阐述,并对方竹笋的深加工技术和方法作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施肥量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施肥量的复合肥对金佛山方竹发笋株数和产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发笋地径的促进作用较小,但是相对于未施肥,其发笋的地径也有一定的增加;不同留竹密度对其发笋株数、地径和发笋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留竹密度在2.3~2.5万株·hm-2,复合肥使施用量1~1.5 t·hm-2(0.1~0.15 kg·m-2)能有效促进方竹的发笋株数,增大发笋地径,从而提高发笋产量;留竹密度太多或者太少,施肥量太高都对提高方竹笋产量无益.  相似文献   

5.
<正> 金佛山方竹(以下简称方竹)[Ch utilis(Keng)Kern f.]为禾本科竹亚科植物,高6~10 m,地径2~6cm,仅分布于贵州的仙人山、柏芷山和重庆的金佛山等地。生长在海拔1 300~1 600 m的山坡阴湿沟谷地。  相似文献   

6.
廖雄 《绿色大世界》2009,(4):58-58,62
金佛山方竹为贵州特产.大多生长于高山丛林中,生长时间均为每年的9月中旬到10月上旬。基于金佛山方竹的生物学特性,对它的营养成分、采收时间、采笋和加工等进行了阐述,并对方竹笋的深加工技术和方法作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盐津县金佛山方竹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佛山方竹是高寒山区特有经济竹类.本文探讨了金佛山方竹的育苗、栽植、抚育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措施,期望能为今后金佛山方竹的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天然金佛山方竹林为对象,研究不同钩梢强度对金佛山方竹笋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钩梢对金佛山方竹笋笋径增大有促进作用,在1/4钩梢强度下立竹发笋笋径最大,平均笋径为24.55 mm。钩梢会导致金佛山方竹发笋周期延长,延长时间约6 d。金佛山方竹发笋数量随钩梢强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1/3钩梢强度下金佛山方竹笋产量最高,为6 546.12 kg/hm2,相较不钩梢立竹笋产量增加26%;1/2钩梢强度笋产量最少,仅为3 776.92 kg/hm2,相较不钩梢立竹笋产量减少了27.3%。在金佛山方竹林经营过程中可采用适度钩梢以提高竹林经营产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人造金佛山方竹纯林、方竹针叶混交林和方竹阔叶混交林近十年的定位观测研究发现方竹混交林能够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以方竹阔叶混交林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金佛山方竹残次林改造产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结果表明:对贵州省桐梓县金佛山方竹残次林进行改造后,其竹笋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采株数和径级都有效明显的增大。  相似文献   

11.
金佛山方竹育苗与造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佛山方竹是黔北特有的高山复轴混生竹种,是一种优良的笋材兼用竹种.系统总结出金佛山方竹的苗木培育、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和采伐更新经营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南川方竹笋特殊品质形成原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从金佛山方竹的产地和自然条件阐述了南川竹笋的理化感官特色、形态特征、营养成分与产地的关系和产地植被特征。  相似文献   

13.
金佛山方竹笋用混交林混交树种选择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试验研究了金佛山方竹纯林、方竹针叶混交林、方竹阔叶混交林在竹林生长及竹笋产量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方竹混交林能够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其中,方竹阔叶混交林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金佛山方竹适生土壤特性及其形态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章实地调查了原生地金佛山方竹的形态多样性及其适宜生长地区的土壤特性。结果表明:1)金佛山方竹适应的土壤范围较广,可适应大娄山区pH值4.0~8.0的各类型土壤;2)金佛山方竹形态多样性表明其天然林是天然杂交群体;3)金佛山方竹特殊的叶形、秆形以及丰富多彩的笋箨及鲜笋颜色,为选育观赏型竹种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可为扩大金佛山方竹种植面积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佛山方竹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金佛山方竹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基础上,介绍了金佛山方竹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竹类植物种群扩散效应是生态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在黔中地区,采用单一繁殖体同地种植方法,持续10年观察了金佛山方竹和毛金竹的种群扩散效应,对比了二者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随着栽植时间的增长,2个竹种的繁殖生长呈现如下变化:1)年出笋日数及出笋最远距离逐年增加,毛金竹的相应值较高,竹种间出笋日数的年分布曲线差异极显著;2)年出笋量、竹笋平均地径及最大地径逐年增加,竹笋密度呈“快速增加—快速降低—平缓稳定”变化态势,除金佛山方竹的竹笋密度较高外、毛金竹的其他指标较高,竹种间出笋量及竹笋密度的年分布曲线差异极显著;3)年新竹数量、平均地径、竹高及胸径处节间长度、以及竹鞭粗度和竹秆基部第1节环竹根数量值逐年增加,成竹率呈“缓慢降低—平缓稳定”变化态势,新竹密度呈“快速增加—快速降低—平缓稳定”变化态势,除金佛山方竹的新竹密度较高外,毛金竹的其他指标较高,竹种间成竹率差异显著、胸径处节间长度及竹秆基部第1节环竹根数量值差异极显著,新竹数量及密度、平均高度及胸径处节间长度、成竹率及竹秆基部根数量的年分布曲线差异极显著;4)平均竹笋质量和出笋时间的负相关极显著,相应值的种间差异显著,毛金竹平均竹笋质量较高。总体而言,毛金竹的种群扩散效应优于金佛山方竹。  相似文献   

17.
浅谈金佛山方竹的开发利用张祥德(南川市林业局南川市金佛山方竹是著名的“金山四绝”之一,即银杉、方竹、杜鹃王、大茶树,亦是我国竹类资源中一个较为独特的品种,其杆呈园角四棱形故又名四方竹,分布于金佛山海拔1400m~2200m的地段,总面积10万亩,总蓄...  相似文献   

18.
金佛山方竹在重庆市、贵州省部分地区有分布,集中于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贵州省桐梓县柏芷山、贵州省遵义县仙人山等高海拔山区。其传统经营历史悠久,为竹类资源中最好的笋用竹之一,目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提出金佛山方竹林的资产评估方法,对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提高金佛山方竹生态效益及其林副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地区金佛山方竹人工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研究金佛山方竹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开展了金佛山方竹的种子繁殖技术、造林技术及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金佛山方竹低产林改造和人工栽培管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金佛山方竹的生物学特性,对它的营养成分、方竹的采收、时间、采笋和加工进行了阐述。并对加大方竹笋的深加工技术作了研究和探讨,为提高林副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