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为了开发家蚕雄蛾保健食品并建立可控的原料质量标准,研究对家蚕雄蛾的睾酮和β-蜕皮激素2种活性成分进行联合提取及检测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70%乙醇作提取溶剂对家蚕雄蛾中的睾酮和β-蜕皮激素进行联合提取,能够有效获取2种活性成分,解决了因蛾体含有大量油脂给样品处理带来的困难,更加符合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检测波长为242 nm,样品溶液质量浓度20~70μg/m L的线性范围内,测定未交配家蚕雄蛾提取液中的睾酮与β-蜕皮激素的质量比分别为5.82μg/g和17.08μg/g,该检测方法的样品回收率分别达到98.59%和98.35%,可用于家蚕雄蛾原料及其提取液中2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速溶蜂花粉的抗疲劳作用,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速溶蜂花粉21d后,进行负重游泳实验,分别测定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运动后的肝糖元、血乳酸和血清尿素氮含量。结果表明:速溶蜂花粉可以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减少肝糖元消耗,降低血乳酸和血清尿素氮含量。破壁蜂花粉的抗疲劳效果显著,速溶蜂花粉的中高剂量组具有显著效果,其中高剂量组(5g/kg)抗疲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梅花鹿“晃腰病”的血清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子吸收光谱法与极谱法对78只“晃腰病”病鹿血清微量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其血清Cu含量,雄5.88±1.23μmol/L,雌5.56±1.32μmol/L,与健康鹿相比,显著降低(P<0.01);在整个病程中,血清Cu含量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血清Fe含量,雄31.64±5.74μmol/L,雌27.12±6.99μmol/L,明显高于健康鹿(P<0.01),且随着病程的推移而逐渐升高;血清Zn(雄14.54±3.25μmol/L,雌11.62±3.97μmol/L)、Mn(雄0.25±0.05μmol/L,雌0.24±0.06μmol/L)含量显著高于健康鹿(P<0.01);Mo、Co、Cd、As、Ag含量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人参茎叶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疲劳性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人参茎叶多糖低剂量组(L组0.12 g/kg)、人参茎叶多糖中剂量组(M组0.24g/kg)、人参茎叶多糖高剂量组(H组0.36 g/kg),每天灌胃量为0.4 mL。随后测定碳粒廓清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等指标。结果:人参茎叶多糖显著增加了L、M、H组的校正廓清指数(P0.05)、CD4~+和CD8~+所占的比例(P0.05或P0.01)以及小鼠游泳的力竭时间(P0.01)等。结论:人参茎叶多糖能显著提高昆明小鼠的免疫功能和抗疲劳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磷酸水解的方法将柞蚕丝分别水解4 h和6 h后,得到不同分子质量的1号柞蚕丝肽和2号柞蚕丝肽。将2种柞蚕丝肽分别按照低、中、高3个剂量[1.0、2.5、5.0 g/(kg·d)]给小鼠连续灌胃给药30 d,测试各试验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及小鼠血清中尿素氮与肝糖原的含量,评价柞蚕丝肽抗疲劳的功效。与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的对照组(CK)相比,除2号柞蚕丝肽中剂量[2.5 g/(kg·d)]试验组外,其他试验组小鼠的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5);1号柞蚕丝肽3个剂量试验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均极显著延长(P0.01),2号柞蚕丝肽3个剂量试验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也呈现延长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1号柞蚕丝肽和2号柞蚕丝肽都能降低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氮水平,其中低剂量组的效果要好于高剂量组,且1号柞蚕丝肽低剂量试验组的效果极显著(P0.01);1号柞蚕丝肽、2号柞蚕丝肽各剂量试验组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制备的2种柞蚕丝肽均有增强小鼠抗疲劳能力的趋势,且分子质量较大的1号柞蚕丝肽优于分子质量较小的2号柞蚕丝肽。  相似文献   

6.
家蚕雌蛾粉对四氧嘧啶模型小鼠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家蚕雌蛾的药用价值,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法建立抗氧化模型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家蚕雌蛾粉,通过对小鼠血清及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生化指标测定,研究家蚕雌蛾粉的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家蚕雌蛾粉可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及肝脏的MDA含量,高剂量组(8 g/kg)的MDA含量降低至正常对照组的水平,家蚕雌蛾粉还可提高模型小鼠血清及肝脏的SOD、GSH-Px活性,中剂量(4 g/kg)、高剂量组的提高幅度达极显著水平。实验结果提示家蚕雌蛾粉具有明显的体内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党参对小鼠抗疲劳及耐缺氧的作用。方法:取小鼠160只,随机均分16组,每4小组为一组实验组,共4组实验组。实验组Ⅰ分别为对照组(口服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Ⅱ试验组分别以5.0g/kg(低剂量)、10.0g/kg(中剂量)、20.0g/kg(高剂量)给小鼠口服党参水煎液和腹腔注射党参水煎醇沉液,1次/d,连续给药3d,最后一次给药后30min,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党参水煎醇沉液各剂量组负重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显著延长(P<0.01),口服党参水煎液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党参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能够提高小鼠抗疲劳、耐缺氧的能力,而水煎液口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梅花鹿“晃腰病”发病鹿场饲料种植地土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鹿“晃腰病”发病鹿场饲料种植地土壤属于暗棕壤。土壤pH值:亚表层6.08±0.20,深层6.13±0.12,比双阳县健康对照鹿场饲料地稍低;土壤腐殖质含量丰富,亚表层3.68±0.47%(高于对照土壤,P<0.05),深层2.91±0.59%;土壤Cu含量:亚表层0.53±0.37mg/kg,深层1.05±0.20mg/kg,显著低于对照土壤(P<0.01),表明该饲料地相对贫铜,尤其是亚表层土壤有效Cu含量降低,直接影响饲料作物对Cu的吸收而造成饲料植株Cu含量降低。土壤Fe含量变化不显著。土壤Zn(亚表层2.78±0.60mg/kg,深层2.67±0.37mg/kg)、Mn(亚表层81.18±11.41mg/kg,深层70.57±11.72mg/kg)显著高于对照土壤(P<0.01),表明饲料及饮水中Zn、Mn含量明显高是由于土壤高Zn、Mn造成的。土壤Mo含量:亚表层56.50±32.95μg/kg,低于对照土壤(P<0.05),深层59.25±8.10μ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广枣黄酮抗小鼠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广枣黄酮分两个剂量组即1.0,2.0g·kg-1给实验组小鼠灌胃,对照组为生理盐水。30天后小鼠游泳造成运动性疲劳,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BUN)、肝组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结果:与运动对照组相比,小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延长,BUN、MDA指标明显下降,SOD活性显著升高。结论:广枣黄酮能显著提高小鼠的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3种中药复方的抗氧化和抗疲劳活性。通过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进行测定来检测3种中药方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小鼠负重游泳试验模型对小鼠体内的血乳酸(BLA)和血清尿素氮(BUN)的含量和清除率进行测定,也对小鼠体内肝糖原(LG)和肌糖原(MG)的含量和回复率进行测定,检测这3种中药方剂的抗疲劳作用;对运动后小鼠肝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检测对运动后小鼠的体内抗氧化功能。结果表明:3种中药方剂均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抗疲劳作用和对运动后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效果明显(P0.05),其中复方人参的抗氧化活性最好(P0.01),复方红景天的抗疲劳效果最好(P0.01)。这3种中药复方都有显著的抗氧化与抗疲劳活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比例螺旋藻多糖与银杏叶提取物复合后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将螺旋藻多糖(PSP)与银杏叶提取物(GBE)按不同比例复合,以200 mg·kg~(-1)·d~(-1)剂量分别灌服小鼠,给药14 d后造小鼠疲劳模型。通过检测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清乳酸、血清尿素氮含量、肝脏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及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指数变化,观察复合螺旋藻多糖的抗疲劳效果。结果发现供试药物均可显著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减少运动过程中乳酸和血清尿素氮的产生、加速乳酸的消除,还可增加肌糖原和肝糖原储备。另外,灌服供试药物对小鼠的体重增长、肝脏指数、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提高小鼠的心脏指数和脾脏指数(P0.01)。结果可知试验的供试药物均可显著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延缓疲劳的产生或加速疲劳的消除,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PSP与GBE以1∶1和2∶1比例复合使用对提高小鼠的抗疲劳能力能产生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梅花鹿茸保健饮品抗疲劳作用机理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梅花鹿茸保健饮品抗疲劳作用的机理,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蒸馏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30d。测定小鼠的脏器指数,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脂肪酶(LPS)活性及血液中血乳酸(BL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梅花鹿茸保健饮品各个剂量组小鼠的肝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乳酸脱氢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梅花鹿茸保健饮品可以明显影响受试小鼠体内各种酶的功能,加速受试小鼠疲劳的恢复,具有明显的抗疲劳功效。  相似文献   

13.
Some aspects of glucose homeostasi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toad Bufo gutturalis. Normal blood glucose and liver glycogen levels were determined and glucose tolerance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laboratory acclimatized toads. The mean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in such animals fasted for 48 h was 2,94 ± 0,65 mmol/l and 8,8 ± 2,62% of the wet mass of the liver consisted of glycogen. The rate of removal of glucose from the blood was directly dependent on the dose of glucose administered; the greater the dose the faster the removal rate. The renal threshold for glucose is between 3,22 and 5,64 mmol/l blood glucose.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剂量(10、30、50mg/kg)的小花棘豆总黄酮给小鼠灌胃,观察其对小鼠游泳能力的影响,待小鼠力竭后测定其13项血液生理指标,血液和器官组织的相关酶活性以及中间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添加小花棘豆总黄酮可延长小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降低机体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百分数,提高血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数、中值细胞百分数、粒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有效提高了小鼠血清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肌酸激酶的活性;降低了脂褐素、丙二醛、乳酸和尿素氮的含量,增加了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含量。说明小花棘豆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损伤功效。  相似文献   

15.
阿胶泡腾颗粒对小鼠造血功能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阿胶泡腾颗粒对小鼠造血功能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通过制造盐酸苯肼型贫血小鼠模型,考察了阿胶泡腾颗粒对贫血小鼠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通过负重游泳试验、肝指数及肝糖原含量的测定,考察了阿胶泡腾颗粒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阿胶泡腾颗粒能使盐酸苯肼型贫血小鼠的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回升,与空白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合理地使用桑园杀虫剂,采用Jackkn ife统计推断技术,在16 L、(30±1)℃、RH 75%±10%,8D、(20±1)℃、RH 65%±15%的条件下,对寄主为桑树的朱砂叶螨种群水平上的亚致死效应进行了研究。朱砂叶螨成螨经杀螨剂“克螨特”亚致死剂量(60.83 mg/L)处理后,成螨寿命降低,雌螨总产卵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组内禀增长率(0.272 0±0.007 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0.338 6±0.005 5)。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探讨柠檬酸、Ca2+及二者联合对小鼠肝脏潜在毒性。将体重(20±2)g的昆明系小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柠檬酸低、中、高剂量组,Ca2+低、中、高剂量组,柠檬酸联合Ca2+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经腹腔注射途径作相应处理,0.2 mL/只,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2次,第2次注射7 d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血清中GOT和GPT的活性。结果显示,各组GO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GPT活性相比,钙高剂量组GPT活性升高51.66%,差异显著(P<0.05);钙中剂量组GPT活性升高42.63%,差异显著(P<0.05);联合高剂量组GPT活性升高35.32%,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Ca2+能引起肝脏细胞损伤,与柠檬酸联合后,降低了其对肝脏的毒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及乳脂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600±29)kg、胎次2~3胎、泌乳期(158±3)d及泌乳量(22.8±1.8)kg/d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15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5头,进行为期40 d的饲养试验,其中1~9 d为预试期,10~40 d为正试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96和160 g/(d·头)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2个试验组的产奶量(第24、31和40天)、乳脂率、乳脂产量、乳蛋白率、乳蛋白产量、非脂固形物含量以及乳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个试验组的乳脂中CL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7%和38.6%,其中试验2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适量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提高其乳脂中CLA含量,从而优化乳脂中脂肪酸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