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2个野生樱桃李品种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2个野生樱桃李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上升。(2)2个野生樱桃李品种的抗旱性随土壤水分的不同而有异,胁迫程度较轻时抗旱性依次为:樱桃李2樱桃李1对照1;随胁迫的加剧,抗旱性则为:樱桃李1樱桃李2对照1。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秋季自然降温对野生樱桃李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方法]在秋季自然环境降温期间,以5种不同类型的野生樱桃李和中国李寺田实生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叶片内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通过相关性和方差分析,秋季自然环境降温期间,对照中国李寺田实生抗寒能力比野生樱桃李强;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于野生樱桃李来说,认为在秋季自然环境降温期间,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相对较密切,其次是可溶性蛋白,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不明显.[结论]野生樱桃李的抗寒性与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在土壤持续干旱胁迫下,研究了杨树品种‘2025'及其2个芽变品种‘全红杨'、‘中红杨'当年生嫁接苗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及关系,并进行了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持续,三者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大,‘全红杨'始终高于‘中红杨'和‘2025'。三者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总量有减少的趋势,但可溶性糖含量均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与质膜相对透性成显著正相关(1|r|≥0.7),这有利于植株适应干旱胁迫和抗旱能力的获得;‘2025'叶片脯氨酸的变化与质膜相对透性呈显著正相关(1|r|≥0.7),膜系统相对稳定。3个品种各生理指标对照组和处理组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经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抗旱能力为‘2025'‘中红杨'‘全红杨',但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可知:游离脯氨酸是反映3个杨树品种抗旱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抗旱性不同的豫豆6号和周豆11号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下花荚期大豆叶片渗透调节能力与大豆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渗透调节物质中可溶性糖(WSS)、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加,质膜透性也不断增大,且抗旱性较强的豫豆6号WSS和游离Pro含量高于抗旱性较弱的周豆11号,而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小于周豆11号。  相似文献   

5.
甘蔗抗旱性与叶片某些生理、生化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抗旱性不同的 3个甘蔗品种的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细胞质膜透性和叶片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抗旱性品种间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存在极显著差异,都表现出品种的抗旱性越强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越低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没有表现出品种间的差异和一致的变化趋势。因此,可以认为叶片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可作为甘蔗抗旱性育种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源膏桐在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以不同种源膏桐实生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自然干旱胁迫下水分饱和亏缺、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红河、永涛和元阳3个种源膏桐的叶绿素含量逐渐缓慢降低,至胁迫末期,分别为对照的76.85%、53.61%和45.66%;饱和水分亏缺、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后3个指标的增幅明显,至胁迫末期,分别为对照的465.19%、429.98%和554.85%,615.22%、627.33%和786.25%, 232.00%、305.13%和294.74%.综合分析认为,3个种源膏桐的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红河、永涛、元阳.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种源膏桐实生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自然干旱胁迫下水分饱和亏 缺、质膜 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干旱胁迫 时间的延长,红河、永涛和元阳3个种源膏桐的叶绿素含量逐渐缓慢降低,至胁迫末期, 分别为对照 的76.85%、53.61%和45.66%;饱和水分亏缺、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和 可溶性 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后3个指标的增幅明显,至胁迫末期,分别为对照的465.19%、 429.98% 和554.85%,615.22%、627.33%和786.25%, 232.00%、305.13%和294.74%。综合分析认 为,3 个种源膏桐的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红河、永涛、元阳。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洛麦9133和济麦21幼苗根系和叶片渗透调节和保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苗根系和叶片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叶片SOD、POD活性均随土壤干旱胁迫的加剧而呈增加趋势。这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幼苗通过增大根系和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来适应干旱逆境,以提高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以野生和栽培蒲公英为材料,采用PEG(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土壤干旱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EG溶液对蒲公英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质膜透性、保护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蒲公英在抗旱适应性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PEG浓度的增加,野生蒲公英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幅度,质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程度均小于栽培蒲公英,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强于栽培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云南松苗木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松苗木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探讨不同干旱胁迫天数对云南松苗木渗透调节物质与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云南松苗木质膜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变化幅度因干旱胁迫程度、渗透调节物质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不同干旱胁迫天数处理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差异极显著,丙二醛含量差异显著,脯氨酸与质膜相对电导率含量差异不显著。渗透物质调节能力表现为可溶性糖脯氨酸,云南松苗木抗旱性相关性次序为丙二醛质膜相对电导率,云南松苗木脯氨酸与质膜相对电导率变化对干旱胁迫处理响应较弱。在干旱胁迫下云南松苗木膜伤害与渗透调节、酶保护同步进行,具有一定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对辣椒幼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抗旱性的辣椒(8093号、遵椒2号、8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辣椒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的加剧,3种辣椒的株高、茎粗、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呈上升趋势;3个材料相比,抗旱性强的品种(8093号)在重度水分胁迫下的茎粗与株高比值大,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小,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幅度大,有利于减少水分胁迫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土壤逐渐干旱过程中长寿花叶片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在土壤逐渐干旱胁迫过程中,长寿花生理生化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选取相对含水量、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4项指标,研究了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相对含水量下降,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上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分析甘蔗不同时期及品种的抗旱性差别,为甘蔗抗旱性评价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GT28、GT21及ROC22 3个甘蔗品种为材料,在桶栽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株高和其他7个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供试品种的抗旱性.[结果]在反复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同甘蔗品种的生长势、叶片水势及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增大;生长势、叶片水势、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在苗期变化幅度较大,而丙二醛含量、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在伸长期变化较明显.不同品种中,以GT21叶片水势、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细胞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和POD活性相对较低,而ROC22株高、细胞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POD活性较高,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稍低于GT21,叶片水势较低.供试3个甘蔗品种的整体抗旱性强弱的排序为GT21>ROC22>GT28.[结论]干旱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变化差异明显,苗期与伸长期反复两次干旱胁迫处理没有表现出一致明显的累积影响效应,应用隶属函数法能更加准确全面评价甘蔗品种的抗旱特性.  相似文献   

14.
野生樱桃李枝条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利用电导法对7种不同类型的野生樱桃李休眠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电解质渗出率进行了测定,并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野生樱桃李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野生樱桃李枝条组织的电解质渗出率变化幅度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即"S"形曲线增长;野生樱桃李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25.33~-30.25℃;不同类型间的抗寒性不同,主要集中在-28℃左右;而对照中国李寺田实生的LT50在-35℃左右,比野生樱桃李抗寒性强.  相似文献   

15.
两个黑加仑品种耐NaCl胁迫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加仑品种世纪光和世纪星为材料,盆栽扦插幼苗分别经0,50,100,150和200 mmol/L NaCl浓度处理15 d,在胁迫处理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取样并测定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及质膜相对透性。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大和胁迫时间增加,世纪光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世纪星在第5天至第10天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虽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远低于世纪光,在第15天各处理浓度的含量则开始下降,150,200 mmol/L浓度处理下的含量,相比CK分别下降了7.8%,16.6%和3.4%,20.0%;两个品种的质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也随NaCl胁迫时间和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世纪光经200 mmol/L NaCl浓度处理15 d后,质膜相对透性未超过50%,而世纪星经150 mmol/L浓度处理15 d时其质膜相对透性就超过了50%,达到了半致死程度。说明黑加仑世纪光在NaCl胁迫环境下具有较强的有机渗透调节能力,其耐盐性强于世纪星。  相似文献   

16.
以引进的18份羊茅属(Festuca L)为材料,在苗期持续干旱胁迫下,研究其生理指标变化,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脯氨酸、可溶性糖、细胞质膜透性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大而显著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则显著递减。膜系统受损程度与叶片保水和抗旱性呈负相关。干旱胁迫限制了植株的生长发育,所试材料地上、地下生物量及高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抑制程度因不同材料基因型而有所不同。羊茅属材料抗旱性与生物量、株高呈正相关。采用隶属函数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18份羊茅相对抗旱的材料是8,9,12,对干旱相对敏感的材料是5,6,15。  相似文献   

17.
聚乙二醇6000胁迫下滨麦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禾本科植物滨麦(Leymus mollis)为材料,用聚乙二醇6 000(PEG 6000)模拟土壤水分胁迫,对滨麦生理生化反应等抗旱性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滨麦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增加,保护酶活性在轻度胁迫下升高,而中度或重度胁迫下活性降低或不变.  相似文献   

18.
4个葡萄品种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4个葡萄品种扦插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葡萄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对4个葡萄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葡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都明显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则明显增加;4个品种的抗旱性随土壤水分的不同而有异,中度水分胁迫时,抗旱性依次为:玫瑰香>红提>京秀>巨峰;严重水分胁迫时,抗旱性则为:玫瑰香>京秀>红提>巨峰。  相似文献   

19.
以红瑞木(Cornus alba)、红王子锦带(Weigela florida)、麦李(Prunus glandulosa)、辽东水蜡(Ligustrumobtusifolium)、杞柳(Salix integra)、忍冬(Lonicera maackii)6种绿化灌木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水分胁迫对6树种叶绿素相对含量值(DSPA)、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摩尔质量浓度、游离态脯氨酸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影响,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6树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6树种的抗旱能力均较强,只是适应干旱的方式不同,其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彩叶杞柳>辽东水蜡>红瑞木>红王子锦带>麦李>金银忍冬。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不同种接骨木无性系的抗旱性,探讨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提供材料。采用盆栽法进行自然干旱胁迫试验,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处理下各无性系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无性系PT-1的生物量增量最大,PT-2的根冠比最大。在干旱胁迫逐增情况下,细胞膜透性逐增,当干旱达到中、重度时,无性系PT-1和PT-2的细胞膜透性最小。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均随干旱程度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随干旱胁迫增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均随之增大。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无性系PT-1的可溶性糖含量最大。主成分分析得出,各无性系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为:XY-2、JY-1、XY-1、XY-3、PT-1、PT-3、PT-2。其中,XY-2、JY-1具有较强抗旱性,可初步作为抗旱材料进行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