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麦叶片出生与穗分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小麦冬性品种京411和春性品种扬麦158为材料,于9月30日(早播)、10月30日(适期播种)和3月2日(晚播)分期播种。研究得出,叶龄与穗分化时期的对应关系因品种、播期而异;叶龄余数与主要穗分化时期的关系在适播条件下品种间十分接近;叶龄指数与穗分化的关系因品种而异,但不同播期间差异较小。结果初步揭示了小麦叶龄、叶龄余数、叶龄指数与穗分化进程的相互关系,为作物栽培调控和生长模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麦幼穗分化进程与植侏外部开矿关系密切,1997年对5个大麦品种(品系)、不同播期的幼穗分化与叶龄、叶龄余数和叶枕距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幼穗分化各阶段的叶龄基本一致,不同品种同一播期幼穗分化各阶段的叶龄有明显差异,弱春性品种主茎总叶数较多,幼穗分化起步迟,进程慢,春性品种主茎叶数较少,幼穗分化起步早,进程快。应用叶龄、叶龄余数和叶 距等指标来判断幼穗分化各阶段,对于采取  相似文献   

3.
 大麦幼穗分化进程与植株外部形态关系密切,1997年对5个大麦品种(品系)、不同播期的幼穗分化与叶龄、叶龄余数和叶枕距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幼穗分化各阶段的叶龄基本一致,不同品种同一播期幼穗分化各阶段的叶龄有明显差异,弱春性品种主茎总叶数较多,幼穗分化起步迟,进程慢,春性品种主茎叶数较少,幼穗分化起步早,进程快。应用叶龄、叶龄余数和叶枕距等指标来判断幼穗分化各阶段,对于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促进小穗分化和小花发育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6个玉米新品种叶龄指数与穗分化关系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6个玉米新品种为材料,连续2a进行春夏播玉米的叶龄指数与穗分化回归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叶龄指数与雄穗分化期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均达极显著水准。依据叶龄指数的观测值来预测雄穗分化期,可为玉米指标化高产栽培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根据。  相似文献   

5.
12个玉米新品种叶龄指数与穗分化关系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个玉米新品种为材料,连续2 a进行夏播玉米的叶龄指数与穗分化回归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叶龄指数与雄穗分化期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播期对夏谷幼穗分化及叶龄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夏谷品种幼穗分化进程及各分化阶段与叶龄指数之间的关联,为谷子生产调控和生长模拟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试验基地,以抗拿捕净除草剂夏谷品种济谷16和糯性新品种济谷18为材料,于2015年4月29日至7月8日设置8个播期处理,处理间隔为10 d。60万株/hm2大田生产条件下按播期顺序种植试验小区。在5叶期,每个小区内标记生长均匀一致的谷子植株120株,之后到抽穗每隔1—2 d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3—5株,在OLYMPUS SZX16数显体视显微镜下剥去样品苞叶至露出完整幼穗,进行系统观察与拍照,并详细记载不同播期条件下2个品种在各幼穗分化阶段的叶龄以及成熟期植株的总叶片数。【结果】播期和品种对夏谷幼穗分化的方式及形态特征没有影响,依据营养生长期、生长锥伸长期、枝梗分化期、小穗刚毛分化期和雌雄蕊分化期等5个幼穗分化阶段的特点,以济谷16的系列穗发育图片为例,清晰完整的描述了夏谷幼穗发育过程。播期对谷子生育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幼穗分化时期的起始时间和持续天数的变化引起。随着播期的推迟,幼穗分化时期的起始时间提前,由出苗后32 d变为22 d左右;幼穗分化过程的持续时间缩短,由28 d变为19 d左右;谷子生育期缩短,由109 d变为83 d左右。在不同的幼穗分化时期,叶龄和叶龄指数随播期的推迟变化趋势不同,而叶龄指数与幼穗分化时期在不同播期间保持着更为稳定的对应关系。2个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幼穗分化阶段与叶龄指数均符合直线回归关系,R2值在0.977—0.997,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幼穗分化期Y依叶龄指数X的直线回归方程通式为:Y=b X+a,且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对应的直线回归方程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济谷16、济谷18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幼穗分化时期与叶龄指数的直线回归关系不可以用共用的直线回归方程来表示。【结论】2个夏谷品种幼穗分化发育形态基本一致,但播期对2品种幼穗分化的影响有所不同。播期造成的幼穗分化时间的差异是影响谷子生育期的主要原因。根据植株外部叶龄状态判断谷子幼穗分化时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香蕉各叶龄期叶片、假茎、球茎等有关性状变化,将香蕉抽蕾前植株的生育进程按叶龄分成两个阶段,即叶龄余数大于10为营养生长阶段,叶龄余数10~0为果穗分化阶段。两个阶段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营养生长前期(叶龄余数≥20),营养生长中期(叶龄余数19~15),营养生长后期(叶龄余数14~11),花孕育期与花序分化期(叶龄余数10~7),花器各原基分化与发育期(叶龄余数6~1),孕蕾期(叶龄余数0)。叶片红褐斑的出现与消失、吸芽的发生、球茎膨大与一定的叶龄同伸或同步;香蕉果穗分化与密层叶的出现、叶柄摺扇形排列、叶顶端皱褶的出现等具有一定的同伸性或同步性。  相似文献   

8.
以2个杂交谷子新品种为材料,连续两年在田间自然播种条件下进行杂交谷子叶龄指数与穗分化时期回归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叶龄指数与穗分化时期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的检验达极显著水平.可利用回归方程,依据叶龄指数的观测值来预测穗分化时期.  相似文献   

9.
黑贡868幼穗分化进程与其相应的形态指标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贡868水稻品种的幼穗分化进程及其相应的形态指标的研究总结出:黑贡868的叶龄可作为判断幼穗雌、雄蕊形成期以前各个时期的依据。幼穗长度是估测幼穗发育时期的简便方法。主茎伸长节间趋势可作为幼穗分化进程的辅助指标。而采取叶龄、幼穗长度和主茎伸长节间趋势等多种形态指标,综合分析鉴别幼穗分化进程,结果才能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1)地膜玉米中单2号雄穗和雌穗分化历时分别为 34,26 d时,分化始期的可见叶和叶龄分别为 8.8,6.5和 11.0,7.7。与露地玉米相比,雄穗分化期缩短 16 d,雌穗分化期缩短12人在穗分化的前期和中期,地膜玉米的叶数均显著多于露地玉米。(2)地膜玉米雌雄穗分化期的对应关系与露地玉米基本一致。(3)地膜玉米要求栽培措施比露地玉米早而及时。前期和中期管理的叶龄值比露地王米多1,后期与露地玉米基本一致。(4)地膜玉米各分化期的叶面系数均显著大于露地玉米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玉米品种叶长和叶面积的节位分布,符合y=a+bx+cx2的二次方程变化特征。叶片———叶鞘———节间三元结构的同伸节位随玉米生育阶段的推进而增大。杂交玉米地下节根发生的最高层位可用R=12(L-1)的式子进行叶龄模式预测;地上部雌雄穗分化的每个阶段可用y=-0.0374(x-20)2+10的方程式进行叶龄模式预测。应用叶龄模式预测,其效果同观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川贝母叶高效诱导愈伤组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川贝母的叶为外植体快速诱导愈伤组织,生产出大量有效组分含量高的组织培养物,为提高川贝母植物资源利用率奠定基础。通过比较川贝母叶的不同叶龄、形态部位、接种方式和培养温度对其愈伤组织产生的影响,获得川贝母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结果得出,选取生长7 d左右的叶的形态学下端为外植体,采用叶基部直接插入培养基的接种方式,在变温的条件下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为95.20%。  相似文献   

13.
牛歆雨  刘林  张良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40-13741,13745
[目的]研究盆栽葡萄的光合特性。[方法]以夏黑和绯红盆栽葡萄为试材,在室内阳台对夏黑葡萄光合速率日变化,不同叶位、不同品种、不同叶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节间长度和叶面积。[结果]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不相同,中间叶位的光合速率最高,不同节位的节间长度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相关性不大,但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相关度较高,室内盆栽葡萄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叶龄不同净光合速率也不一样,叶龄在32 d时净光合速率最高,夏黑和绯红葡萄品种光合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盆栽葡萄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研究杂交水稻新组合浙优18的适宜秧龄.[方法]通过相同播期、不同秧龄移栽处理,调查其对浙优18的生育期及产量影响.[结果]浙优18的始穗期、齐穗期随秧龄增长而延迟,并对分蘖及成穗产生较大影响,同时秧龄影响浙优18的叶龄增长动态,尤其在生育早期表现为秧龄长叶龄指数增长慢.但在秧龄45d范围内,对产量未造成较大影响.[结论]浙优18秧龄弹性较好,有利于大面积推广生产.  相似文献   

15.
谷子是短日照作物,短日照处理可以减少单株叶片数,促进出叶速度,从而提前抽穗,缩短育种进程。谷子在五叶期时,给予8h短日照光周期处理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玉米叶龄指数与穗分化及外部形态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3个玉米品种晋单45号、忻0003-1×忻9814-3-1、忻单226叶龄指数与穗分化及外部形态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雄穗分化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穗分化与外部形态互相协调生长;晋单45号与忻0003-1×忻9814-3-1主茎总叶片数大体相同,幼穗分化时期基本一致;3个品种相同的穗分化阶段的叶龄指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Makino)叶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绞股蓝叶龄的增加与茎叶生长和皂甙含量呈正相关。绞股蓝采收期应定在400叶龄以上为好。利用叶龄这一指标可以对绞股蓝的种植进行科学管理,其方法简单易行,对实际生产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烟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其中部叶发生后50、55、60、65、70、80 d时分别取样,测定不同成熟度叶片的物理特性和叶片中烟碱、总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结果]65 d叶龄的叶片烘烤后平衡含水率和填充值最大,分别为18.33%和3.58 cm3/g,其他物理性状也较好。鲜烟叶中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着叶龄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烘烤后烟叶中烟碱含量略有下降,总糖、还原糖含量明显增加。鲜烟叶中总氮含量随着叶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烘烤后略有下降。65 d叶龄的叶片总氮与烟碱含量之比和钾、氯含量之比比较适宜。[结论]烤烟中部叶片的最佳采收时间是65 d叶龄。  相似文献   

19.
陕南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南不同熟期类型水稻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的研究,总结了陕南3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主茎总叶片数及生育期特性,找出了各类型品种叶龄与生育进程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了适合陕南地区正确的叶龄诊断技术,建立了3种类型水稻品种的生育时期与叶龄的数据指标,从而为陕南地区制定水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4月266播种的春红麻和5月27日播种的夏红麻于不同叶龄期取样的观察结果表明:纤维细胞的慢速分化期,春、夏红麻均在9叶龄前;快速分化初期,春、夏红麻分别为9~13和9~17叶龄;分化盛期分别在13~50和17~60叶龄:此后为纤维细胞分化后期。为加速纤维细胞分化,旺长肥应于9叶龄左右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