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恒河猴免疫器官中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与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甲苯胺蓝,阿尔辛蓝-藏红组化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恒河猴胸腺,淋巴结和脾脏中的肥大细胞在形态,大小,染色特性和超微结构等方面存在异质性,胸腺实质和间质中的肥大细胞均为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淋巴结和脾脏间质中的肥大细胞也为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但其实质中的肥大细胞多呈小圆形,这些器官中的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均表现出异染性;但阿尔辛蓝-藏红染色绝大多数呈蓝色(阿尔辛蓝阳性),偶见呈红色(藏红阳性)或红蓝混合色的(双阳性),电镜下,细胞表面光滑或有少许突起,胞质内含较丰富的细胞器,以及均质状高电子密度和中等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  相似文献   

2.
淋巴器官中的肥大细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淋巴器官中肥大细胞的研究一直是肥大细胞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肥大细胞在淋巴器官中的形态、分布、异质性及肥大细胞与免疫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对淋巴器官中肥大细胞的研究一直是肥大细胞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肥大细胞在淋巴器官中的形态、分布、异质性及肥大细胞与免疫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雌性牛蛙卵巢·输卵管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雌性牛蛙卵巢、输卵管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形态及分布。[方法]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结果]卵巢中肥大细胞分布在卵泡之间,卵泡的白膜上亦见;肥大细胞的形状多样,大小不等,在白膜上的以呈长椭圆形为多见,在卵泡之间的呈圆形、锥形、椭圆形等。输卵管中的肥大细胞均在黏膜层、肌层及外膜层分布,肥大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结论]为丰富和发展两栖动物的生殖内分泌学理论及其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牛蛙肥大细胞超微结构及其与外周神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类和动物肥大细胞的超微结构已有一些报道。不同进化水平的物种,其肥大细胞的超微和亚微结构具有种属差异性,而且即使在同一机体内,不同部位的肥大细胞其超微结构也可表现不同。在人的肺及胃黏膜中的大多数肥大细胞颗粒均具有独特的亚微结构,其由多个呈旋涡状排列的筒状结构组成,其余组织中的肥大细胞颗粒则主要呈电子致密均质状,前者仅含有类胰蛋白酶的T肥大细胞(MC^T);后者同时含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TC肥大细胞(MC^TC),这种结构特征可以作为区别两类不同表型肥大细胞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对猪回肠肥大细胞与肠道淋巴组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粘膜型肥大细胞(MMC)数量较多,散布于固有膜中,与淋巴细胞共存。根据胞体形态的不同,将粘膜型肥大细胞分为两型,即I型-MMC和Ⅱ型-MMC。结缔组织型肥大细胞(CTMC)数量较少,但在数量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中以Peyer结周围最多,而肌间结缔组织中最少。此结果显示,肥大细胞在猪回肠壁内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而这正是其发挥不同作用的免疫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4,(6):81-84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MTB)、阿尔新蓝-藏红O(AB/SO)、甲基绿-派洛宁(MG-P)、天青Ⅱ-伊红-瑞氏混合液等4种组化染色技术进行染色,并用小鼠抗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AAl通过ElivisionTM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虎纹蛙舌头肥大细胞进行染色。结果表明:虎纹蛙舌头中的肥大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虎纹蛙舌组织中分布有大量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固有层的结缔组织中和舌头腺体之间,肌层也可见到大量的肥大细胞,并且有沿血管分布的特点。在用ElivisionTM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中,单克隆抗体AAl与虎纹蛙舌头组织中肥大细胞中的类胰蛋白酶有良好的交叉反应。类胰蛋白酶阳性细胞数量很少,分布于舌组织固有层和腺体之间。而人胃癌间质中可见多量类胰蛋白酶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8.
牛肥大细胞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头成年黄牛的空肠粘膜固有肥大细胞及粘膜下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未发现它们之间有明显的超微结构差异,牛肥大细胞的胞浆颗粒含有电子密度比较一致的无定形颗粒状基质。未发现特殊的亚结构。  相似文献   

9.
应用常规甲苯胺蓝(RTB)、改良甲苯胺蓝(MTB)、醛品红-阿利新蓝(AF- AB)、阿利新蓝-高碘酸雪夫氏反应(AB - PAS)等组化染色法证实,在广西三黄鸡胸腺、腔上囊的实质中存在大量的肥大细胞,不同器官中的肥大细胞各有其分布特点,并且在形态大小、异染性、颗粒的黏多糖成分、染色特性等方面具有异质性,表明鸡胸腺和法氏囊中的肥大细胞可能存在不同的亚型.  相似文献   

10.
鸡淋巴器官中肥大细胞异质性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应用常规甲苯胺胺蓝、长时间甲苯胺蓝、阿利新蓝-藏花红、醛品红-阿利新蓝、阿利新蓝-高碘酸雪夫氏反应等组化染色法证实,在鸡胞腺、脾脏、腔上囊等淋巴器官的实质中存在大量肥大细胞,不同器官中的肥大细胞各有其分布特点,表明鸡淋巴器官中的肥大细胞可能存在不同的亚型。  相似文献   

11.
鹅胸腺肥大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表明,鹅胸腺实质内存在大量的肥大细胞,它们主要分布于胸腺髓质;胞体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少许突起,胞核圆形,椭圆形或新月形,核仁明显;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细胞器和大量的膜包分泌颗粒,颗粒多呈圆形,大小不一。根据其超微结构特征,可将颗粒分为4型:A型颗粒内含细颗粒状物质;B型颗粒内含粗颗粒状物质;C型颗粒内含同心性念珠链状物质;D型颗粒为均质状高电子密度。颗粒内部均未见结晶状,涡卷状或板层  相似文献   

12.
鹅甲状旁腺实质仅主细胞构成,没有嗜酸性细胞,H-E染色。产蛋鹅主细胞较大,胞质深染,胸核大而圆,核仁明显,停产 细胞质淡染,较清亮。电镜下产蛋期主细胞电子密度中等,胞人含有丰富的细胞器;线粒体多,常膨大成圆形;高尔基复合体发达;南网稍扩张;脂质滴与分泌前颗粒均较多,成熟的分泌颗粒大而少,细胞这样期主细胞的细胞较和,核常染色质少,其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3.
褐牙鲆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阿利新兰—过碘酸雪夫氏反应(AB-PAS)染色法和不同pH(1.0、2.5、3.1)的AB染色法,对褐牙鲆进行显微观察,发现褐牙鲆食管、胃、幽门垂和肠道均有粘液细胞分布.根据AB-PAS染色结果将褐牙鲆粘液细胞分成Ⅰ-Ⅳ4种类型:Ⅰ型呈红色,AB呈阴性反应,PAS呈阳性反应,含中性粘多糖;Ⅱ型呈蓝色,AB呈阳性反应,PAS呈阴性反应,含酸性粘多糖;Ⅲ型呈紫红色,AB和PAS均呈阳性反应,主要含有PAS呈阳性反应的中性粘多糖,同时含有少量AB呈阳性反应的酸性粘多糖;Ⅳ型呈蓝紫色,AB和PAS均呈阳性反应,主要含有AB呈阳性反应的酸性粘多糖,同时含有少量PAS呈阳性反应的中性粘多糖.AB(pH 2.5、3.1)染色显示,粘液细胞含酸性粘液(蓝色);AB(pH 1.0)染色显示,粘液细胞含弱的和强的硫酸化酸性粘液(蓝色).食管、胃、幽门垂和肠道含有大量粘液细胞,食管和中后肠以Ⅲ型和Ⅳ型细胞为主,幽门垂和前肠含有许多Ⅰ型细胞,胃只含大量的Ⅰ型细胞.通过对各部位粘液细胞的分类和比较可以看出,粘液细胞的分布和类型与其所在部位执行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小鼠急性缺氧后心肌肥大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对对照组、缺氧组、雌激素预处理缺氧组小鼠心肌肥大细胞的数量、活性及组化性质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缺氧组小鼠肥大细胞和脱颗粒数目均极显著地高于同期对照组和雌激素预处理缺氧组(P<0.01),随着急性缺氧时间的延长,缺氧组小鼠肥大细胞和脱颗粒也呈直线上升趋势.雌激素预处理缺氧组小鼠的肥大细胞和脱颗粒极显著地低于同期缺氧组(P<0.01),而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AB-S染色显示,心肌肥大细胞多数为黏膜肥大细胞,少数为结缔组织肥大细胞.试验结果为:肥大细胞参与急性缺氧造成心肌损伤的病理过程,雌激素对心肌缺氧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改良甲苯胺蓝(MTB)、阿利新蓝—沙黄(AB-S)、甲基绿—派洛宁(MG-P)、天青Ⅱ—伊红—瑞特、硫堇及PAS-HE等6种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虎纹蛙消化道肥大细胞(MC)的组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虎纹蛙消化道中食管、胃贲门、胃体、胃幽门、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直肠等部位均有MC分布;MC呈长梭形、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主要存在于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内,有沿血管和腺泡周围分布的趋向.在6种染色法中,用MTB染色效果最好,MC易定位,组织结构清晰可辨,胞质呈紫红色;其次为AB-S染色,而MG-P及天青Ⅱ—伊红—瑞特的染色效果一般,硫堇染色效果差,PAS-HE染色则不着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甲苯胺蓝(TB)染色法和Alician蓝·藏红(AB—S)染色法研究了甲基胆蒽诱发的小鼠宫颈鳞癌间质中肥大细胞的分布和组化特征。结果显示,癌旁间质和深层间质中肥大细胞数量较多,颗粒致密。癌巢之间的癌间质中肥大细胞数量较少(p<0.05),颗粒稀疏,似为功能活跃的脱颗粒肥大细胞。宫颈鳞癌间质肥大细胞对Alcian蓝,藏红的亲和力随Alcian蓝染色时间的不同而变化。Alcian蓝染色时间延长,Aician蓝阳性肥大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本实验结果表明,Alcian蓝阳性或藏红阳性并不能说明肥大细胞颗粒中含有生物胺还是肝素。影响肥大细胞颗粒中糖胺多糖和Alcian蓝和藏红结合的因素可能是颗粒中的蛋白质,并非肝素或生物胺  相似文献   

17.
Myotonic muscular dystrophy: abnormalities in fibroblast cultur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kin fibroblasts in culture, derived from four unrelated patients with myotonic muscular dystrophy, contain abnormally large amounts of material with the st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acid mucopolysaccharide. These cells also differ from normal cells in their pattern of growth at a high density in culture.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猪淋巴结内一种特殊的嗜伊红性颗粒细胞(暂定名)的超微结构和几种酶的电镜细胞化学特征.该细胞主要分布于猪淋巴结的髓质和皮质一髓质交界区,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也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中含有较多的特殊颗粒,其它类型的细胞器较少.特殊颗粒有单层膜包裹.内容物电子致密度高,Mg2+-腺苷三磷酸酶(Mg2+-ATPase)、酸性磷酸酶(ACPase)、非特异性脂酶(NSE)、5'-核苷酸酶(5'-AMPase)细胞化学反应均呈阳性.Mg2+-ATPasc主要定位于细胞膜,ACPase均匀分布于特殊颗粒内,NSE分布在特殊颗粒膜和颗粒内,5'-AMPase主要定位于颗粒膜。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及其显微与超显微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土池饲养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成鱼在室内养鱼系统中充分恢复,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及结构进行观察。在血涂片上可鉴别出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电镜观察可确认这些细胞类型。血涂片上还观察到幼红细胞及正在分裂的红细胞。血栓细胞是数量仅次于红细胞的血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占78%。淋巴细胞是核质比最高的血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占17.5%。一种与斑点叉尾鮰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相似的淋巴细胞被观察到。嗜中粒细胞是所观察到的唯一一种有粒细胞,是最大的白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占3.7%。在嗜中粒细胞中只观察到一种有丝状内涵物的特殊颗粒,呈椭圆状或杆状。单核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不超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