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红松是我国东北乡土树种之一,又是我国重要经济树种,在我省森林更新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保证足够的种源,应在种子丰收之年,积极组织采收种子,有计划的进行贮藏。对红松种子的贮藏问题,我们于1963年开始了红松种子贮藏试验,经过长期观察,初步获得下面的结果: 一、试验内容红松种子在同一温度条件下,不同含水量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同一含水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二、试验条件试验从1963年开始,1971年又补充了高温试验。种子采自安图县。试验时,将种子装入密封铁桶中,分别放在地下和地上库中。除中断过三年外,每年定期观察一次。三、初步试验结果 1.地下库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2.
将不同含水量的白术种子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1a,测定种子内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较低含水量的种子在较低温度下贮藏,白术种子的蛋白质含量较高。随着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的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且含水量对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温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林木种子贮藏是在种子丰年确保采集到的一定数量的种子,以备欠年或无收获年之需。落叶松、红松树种,分布面广、结实周期长、大小年明显,其种子贮藏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选用草河口常温库、机械冷藏库、山洞库3处,对种子贮藏因子中的3个要素——种子含水量、贮藏环境的温度、不同容器密封对落叶松、红松生命力的影响,采用直观描述法,经7年观测,初步了解到的一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杉木、马尾松、黄山松、柏木、木麻黄等5个树种的种子,进行长达16年的贮藏研究,确定了各个树种适宜的贮藏温度和含水量,分析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含水量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发芽率的变化及其最佳贮藏效果年限、较好贮藏效果年限和可贮藏年限等。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测定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种子在五种温度和五种空气相对湿度条件下的种子平衡含水量,并根据测定数据选配回归方程,通过回归方程,可以计算出在任何温度和任何空气相对湿度下的平衡含水量数据。种子平衡含水量数据为种子贮藏,特别是开放贮藏的条件和种子干燥条件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寻水杉种子贮藏的适宜含水量、温度和时长,以期为水杉种子的科学贮藏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水杉原产地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小河村的原生水杉母树上采收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种子含水量、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长试验,比较了入库和出库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子含水量在10.00%~10.99%时,贮藏期间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降低值最小,贮藏效果最佳。种子含水量为10.00%~10.99%,在-5℃贮藏1 a时,发芽率、发芽势降低值最小,贮藏效果最佳;-5℃贮藏1 a、2 a、3 a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水杉种子贮藏入库含水量应控制在10.00%~10.99%,贮藏温度推荐-5℃,在-5℃条件下可以贮藏3 a。  相似文献   

7.
桢楠主要通过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种子贮藏方法与活力保持是播种育苗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试验以桢楠种子为材料,设置不同温度进行贮藏试验,通过研究种子发芽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等,初步探讨了桢楠种子的耐贮性。结果表明,桢楠种子的含水量为27.33%±1.52%。贮藏0 d时种子的发芽率为79.5%;贮藏至60 d时,25℃、4℃、-20℃、-70℃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已经分别降低到17.5%、20%、0和0;贮藏至180 d时,4个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全部降低为0。贮藏期间,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亦明显不同,25℃与4℃条件下的上升幅度显著小于-20℃、-70℃条件下的上升幅度,与种子发芽率的变化规律一致。可见,桢楠种子含水量为27%左右时,贮藏期间容易丧失活力。  相似文献   

8.
香椿种子特定贮藏条件下活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椿种子发芽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等测定分析,探索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香椿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香椿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100%湿度环境获得9.1%、12.2%、14.0%、15.8%和17.8%五个含水量的香椿种子,在10、15、和20℃下分别贮藏90 d,每30 d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在相同贮藏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逐渐上升。经90 d贮藏,随种子含水量或贮藏温度的升高,香椿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种子中SOD、POD和CAT活性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结论]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与香椿种子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抗氧化系统酶活性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膜质过氧化作用是引起香椿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得出的香椿种子安全贮藏条件为:当温度不超过15℃时,含水量应控制在12.2%以下,当温度在15~20℃时,含水量应低于9.1%。  相似文献   

9.
为了找到影响山核桃属植物种子活力的因素,探讨了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山核桃属植物种子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种子的含水量、种子中过氧化氢酶含量、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等方面探讨了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山核桃属植物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含水量和过氧化氢酶含量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的含水量、过氧化氢酶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毛竹种子为材料,进行生活力、发芽率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1 a左右种子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保存条件下,毛竹种子的发芽率均先下降后升高,但就近1a的保存效果来看,种子发芽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推测毛竹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二次休眠.不同保存条件下毛竹种子的生活力与相对电导率呈负相关,与发芽率呈正相关.相对电导率和发芽率的负相关性较为明显,特别是在冷冻条件下,各指标相关性均较强.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毛竹种子相对电导率之间的差异最先表现出来,可能是反映毛竹种子质量的敏感指标.经过近1 a的贮藏,现有保存条件对毛竹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影响较小,其保存效果还需要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究贮藏温度对南京椴种子耐贮性的影响,揭示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旨在探寻种子适宜贮藏温度,为南京椴种子贮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含水量为9.80%的南京椴种子为试验材料,存放在室温(23~27℃)、4、-5和-40℃等4种温度条件下开展种子贮藏,对贮藏0、180、360、540、720 d的种子分别测定种子绝对发芽率和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 O2-·含量、OH·产生能力与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协同影响南京椴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贮藏温度条件的种子发芽率均下降;随着贮藏温度的下降,种子发芽率显著上升;至720 d贮藏试验结束时,在室温、4、-5和-40℃贮藏条件下的种子绝对发芽率分别为43%、49%、60%、62%。贮藏时间延长导致种子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变,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种子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在贮藏前期,种子SOD和POD活性升高,后期均有所下降;种子O2-·含量、OH·产生能力和MDA含量整体均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室温贮藏180 d时,南京椴种子仍可保持较高的活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成熟的垂柳种子为材料,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下垂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生活力指标的变化,以探索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垂柳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低温-10℃、-5℃、4℃可以延缓垂柳种子的劣变,延长其贮藏时间;常温20℃与极低温-20℃条件下会降低种子的生活力,表现为活力指数降低;随贮藏天数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速则是先降低后升高。常温20℃贮藏7天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在-5℃贮藏3天的条件下种子生活力最强,可应用于垂柳种子萌发及人工种苗培育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种子的发芽率除受树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影响外 ,还受贮藏条件 (温度、温度、通气状况 )和贮藏年限的影响 ,贮藏期间种子的含水量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重要因子。白榆、桑树种子适宜随采随播 ,否则 ,会降低发芽率。不能及时播种应密封干藏。为探讨白榆和桑树种子在密闭、低温条件下长期贮藏 ,种子含水量对发芽率的影响 ,做了以下试验。1 材料与方法试验用的白榆和桑树种子于 1 995年装入小广口瓶 ,封蜡密封后放在温度为 1~ 4℃的冰箱冷藏室贮藏 ,种子装瓶时含水量 :白榆种子分别为 6 .8%、4 .1 %、2 .7%、,桑树种子分别为 4 .9%、3.4 %、2 .0…  相似文献   

14.
树木种子在贮藏期间同贮藏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它经常进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其变化的程度主要受种子本身的水分和大气的温度、湿度的影响。而水分、温度与湿度还影响菌类的发生与发展,又间接影响着种子的安全贮藏。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种子含水量降到什么程度才能够使种子的生理代谢达到最低限度,这亦是安全贮藏的首要条件。为此,我们研究了杉木、柳杉、马尾松和金钱松种子,在恒定的相对湿度与温度中,种子的平衡水分及安全水分,作为种子安全贮藏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阿拉善盟几种常用沙生灌木种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对发芽率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梭梭与花棒种子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20℃,小叶锦鸡儿为0~25℃;梭梭的适宜贮藏湿度为10%~30%,花棒和小叶锦鸡儿为10%~40%。在该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子生理活动较弱,能长期地保持其生活力,发芽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枫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种子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枫香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枫香种子阴干至含水量为10.54%,然后分别贮藏于室温(25±2)℃、4℃、-20℃和-70℃的温度条件下,于贮藏0、60、180、300、360、520、730 d分别测定种子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并将种子于室内播种,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及播种1个月后萌发幼苗的苗高和根长。[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4种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苗高与根长均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贮藏至360 d时,4种温度均能较好地保持种子活力,相互之间差异不明显;至730 d时,4℃、-20℃和-70℃的贮藏效果明显优于室温,-70℃的贮藏效果最佳。[结论]枫香种子在含水量10.54%时,若贮藏时间在360d以内,则室温贮藏即可有效保持种子活力;若贮藏时间进一步延长,则需要采用低温进行贮藏;贮藏730d时,4℃、-20℃和-70℃均可有效保持种子活力,其中,-70℃的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不同家系光皮桦种子贮藏寿命差异及耐贮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家系(3、20、22号)光皮桦种子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贮藏寿命.结果表明:各处理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呈下降趋势.其中3号家系下降最显著,贮藏5个月后,发芽率降至原来的一半;20和22号家系在贮藏11个月后,发芽率降到原来的一半,3个家系的发芽势时间都明显推后.方差分析表明,3与20、22号家系的耐贮藏性差异显著,而20和22号差异不显著.不同含水量对种子的耐贮性影响不明显,原因是种子含水量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8.
将含水量为3.19%的白皮松种子超干贮藏,然后对其最佳引发条件进行筛选,筛选结果表明:引发处理对白皮松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其中,在20℃的温度下进行24h的处理,是对超干贮藏后的白皮松种子引发的最佳条件。而各GA_3浓度在-0.3 MPa的KNO_3溶液中并没有对种子的萌发起到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木棉 Bombax ceiba 和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混合种子,在0、4、和8℃条件下贮藏135d,每隔45 d测定一次种子场圃发芽率和活力指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TTC法)测定种子的初始和贮藏135 d的生活力。结果如下:木棉种子在相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种子活力逐渐下降,贮藏135 d后种子发芽率在8.33%以下,基本失去发芽能力;美丽异木棉种子在不同温度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种子发芽率为新鲜种子发芽率的67.46%以上;利用TTC染色法(1.0%浓度)能反映出木棉的种子生活力;木棉种子0℃贮藏90 d发芽率好于4和8℃,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TTC染色法检测木棉的种子生活力;美丽异木棉种子0、4、8℃贮藏135 d的发芽率差异很小,0℃贮藏发芽率和活力指数较优。  相似文献   

20.
种子贮藏的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来最大限度地延长所贮藏种子的寿命.为此我们对贮藏在我院种质库中的三种麦类的种子做了贮藏测试.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982年以本院繁殖的小麦资源15份,莜麦13份,皮燕麦17份,在自然风干条件下干燥,入库前用红外线水份快速测定仪测含水量.小麦、莜麦、皮燕麦含水量分别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