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养鱼重在养水,池塘淤泥过多,会造成池塘水质恶化,因为淤泥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不完全,会产生硫化氢、氨、有机酸、低级胺类等有毒物质,直接危害鱼类。夏秋高温季节,池水对流将硫化氢等还原性中间产物携带到表层,促使这些物质迅速氧化而消耗大量氧气,造成整个池塘缺氧。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泛池,造成池鱼大批死亡。近年来不同品种鱼类出血病流行,也与池塘老化、淤泥过厚有关。 及时而有效的清除水下淤泥,成为养殖生产的一项重要举措。ZYQ—80型自动水下清淤机自问世以来,以其…  相似文献   

2.
<正>池塘是养殖鱼类生活栖息的场所,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残饵、鱼类粪便等有机物质以及泥沙不断地沉积池底而产生淤泥,但淤泥过厚会使水体污染,若不及时清淤消毒,就会成为各类病原体的贮藏场所,继而引发鱼病甚至死亡,影响了池塘的生产水平,因此要提高池塘养殖水平,积极开展池塘的清塘消毒工作是渔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精养高产池塘由于鱼(虾等)的粪便、残剩饲料、有机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细菌。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池塘下层水中本来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在淤泥中厌气性细菌占绝对优势,对有机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大量还原性中间产物。塘底淤泥和鱼类排泄物经硝化作用产生氨,氨在硝化过程中生成中间产物——亚硝酸盐;淤泥中的硫酸盐还原菌还原硫酸盐,以及由异氧菌分解有机硫化物产生硫化氢(淤泥变黑是硫化氢存在的重要标志)。氨、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4.
丁理法 《水产养殖》2006,27(4):26-28
1放养准备1.1清淤养殖塘中的残饵、对虾排泄物、动物的尸体、有机碎屑、死亡的藻类、枯死的水草以及沉积的泥沙等是形成淤泥的基础,也是造成池塘老化和低产的原因之一。大量有机沉积物在冬季分解很慢,翌年水温升高后便大量分解,既消耗大量溶解氧,又产生各种有毒物质,轻则影响对  相似文献   

5.
一、鱼塘淤泥过多的危害1郾养殖鱼类产量低由于淤泥增厚增多,池底抬高,造成池塘水体容量变小,池塘水温变化增大,饵料生物的数量就会随之减少降低,这些都不利于密养高产。2郾容易产生泛塘死鱼淤泥中存在着大量有机质,这些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水体中溶解氧。淤泥愈多,所含的有机质就愈多,则耗氧量也愈多,这将导致整个水体的溶氧量不足。特别是一旦遇到大风大雾、雷阵雨等气压偏低的不良气候,就会造成池塘鱼类严重缺氧浮头、泛塘,严重时全塘鱼死亡。3郾容易形成“老水”淤泥有机质中存在着大量的氨,导致“水体老化”,使鱼生长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6.
随着渔业的发展,池塘养殖中鱼病发生率越来越高,鱼病种类也越来越多,给渔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本人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池塘养殖过程中鱼病综合防治措施,供水产同仁们参考。1 鱼病预防措施1.1 苗种投放前的防病措施1.1.1 清除过多淤泥池塘淤泥一般以10~20cm为宜,过厚的淤泥是导致鱼病频发的重要因素。底泥中孳生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底泥过厚池塘消毒和水体消毒都不能彻底。另外,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高温季节氧化分解,消耗水中大量的溶氧,造成水体缺氧引起鱼类浮头,甚至发生泛塘死鱼事故。淤泥中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毒性很强的氨态氮及硫化氢气体,轻则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重则引起氨中毒,特别是精养池塘在秋末初冬季节较易发生,我县已发生多起氨中毒事例。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鱼长三伏,猪长秋”。目前正值鱼类生长的旺季,为保证鱼类迅速生长,满足鱼类大量摄食的需要,池塘必须施肥。池塘施肥,能促进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繁殖生长,为鱼类提供足够的饵料。但由于目前水温较高,如果施肥不当,肥料中的有机质迅速分解,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引起鱼类泛塘而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8.
养过鱼的池塘,由于残渣、污物很多,在池底积满了致密的淤泥。这些淤泥中又因为没有空隙,不能保存氧气,一些有机质在缺氧的情况下不仅不能很好的进行分解,反而还会产生大量有毒的硫化氢气体,一旦水温升高就会消耗掉池水中的大量溶解氧,对鱼危害很大。所以养过鱼的池塘在第2年鱼种放养前,首先要把池塘清整好,这是改善鱼类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养鱼池塘经过多年使用、由于在饲养管理中施放大量有机粪肥.投喂许多精饲料和青饲料,加之养殖鱼类的排泄粪便底池水中死亡的生物体和每年由塘埂坍塌冲刷流入塘中泥砂相结合,在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成分十分复杂的淤泥。据测算鱼池每年池底要增加10公分左右厚的淤泥,年复一年,过多的淤泥使鱼池变得越来越浅。池底淤泥堆积过厚,即减少池水水体容积、影响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科学养鱼》2001,(8):47-47
在成鱼精养池塘中,一般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高,水中有机物质和耗氧因子多,鱼类常因缺氧而到水面吞食空气中的氧气,称“浮头”,严重浮头时,发生大批池鱼死亡,称“泛池”。池塘鱼为什么会发生浮头甚至发生泛池呢?浮头的原因:①天气变化,在炎热的晴天下午突然遇大阵雨或南风天突然转吹北风时,就会使池水表层水温急剧下降,比重增大而下沉,底层水温高,比重小而上浮,池塘上下水体形成对流,带动池底腐殖质上浮,腐殖质氧化时大量耗氧,使池水在短期内因缺氧而导致鱼类浮头或死亡。②光照不足,连续…  相似文献   

11.
在成鱼精养池塘中,一般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高,水中有机物质和耗氧因子多,鱼类常因缺氧而到水面吞食空气中的氧气,称“浮头”。严重浮头时,发生大批池角死亡,称“泛池”。池塘鱼为什么会发生泽头甚至发生泛他呢?浮头的原因①天气变化,在炎热的时天下午突然遇大阵雨或南风天突然转吹北风时,就会使他水表层水温急剧下降,比重增大而下沉,底层水温高,比重小而上浮,池塘上下水体形成对流,带动地底腐殖质上浮.腐殖质氧化时大量耗氧,使池水在短期内因缺氧而导致鱼类浮头或死亡。②光照不足,连续阴…  相似文献   

12.
养鱼池塘施肥的目的在于繁殖池塘中鱼类所需的各种饵料生物,从而提高池塘鱼产量。然而,池塘养鱼由于长年施肥、投饵而没有充分分解的有机肥料、残饵以及鱼类的排泄物不断沉积池底,加上泥沙混合,使池底逐渐形成一层淤泥。淤泥中含  相似文献   

13.
养殖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生产,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类的粪便、残饵和有机肥料等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淤积成厚厚的淤泥,很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既破坏了养殖水体的生产能力,又对水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养殖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也是造成养殖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是池塘改造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血病的生态预防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从创造鱼类健康生长的生活环境及改进养殖方法和技术方面着手的综合防病方法。它是传统养鱼方法和现代生态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由于生态预防鱼病可结合生产,所以应用方便,成本低,无副作用,是一种值得开发、推广的防病方法。现将其主要措施概括如下:1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淤泥不仅是病原体的滋生和贮存场所,而且淤泥在分解时要消耗大量氧,在夏季容易引起泛池;在缺氧情况下,产生大量还原性物质(如有机酸以及有害气体化氢、氨等),直接或间接引起鱼类发病或死亡。因此产鱼池应年年清淤消毒,或排干…  相似文献   

15.
孙广策 《齐鲁渔业》2003,20(1):32-32
1 危害 精养高产池塘由于鱼(虾等)的粪便、残剩饲料、有机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细菌。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池塘下层水中本来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在淤泥中嫌气性细菌占绝对优势,对有机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大量还原性中间产物。塘底淤泥和鱼类排泄物经硝化作用产生氨,氨  相似文献   

16.
池塘虾蟹高产高效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单一养殖青虾,不但造成池塘利用率下降,而且还存在其他一些不利因素。据本地区青虾养殖实践,池塘单养青虾的主要缺点有:一是池塘单养青虾以种植苦草为主,净化水质的能力较弱,在青虾高产养殖模式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青虾生长最旺盛的高温季节,池塘的日投饵量常很大,因此进入养殖水体中有机污染较严重,易产生大量的蓝藻,死亡的蓝藻会分解产生有毒的蓝藻素,轻则影响青虾体质而使青虾滋生疾病,重则造成青虾中毒死亡;大量的蓝藻还会阻碍阳光透入水中而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而造成水草死亡,  相似文献   

17.
<正> 1 淤泥的危害 精养高产池塘由于鱼(虾等)的粪便、残剩饵料、有机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细菌。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池塘下层水中本来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在淤泥中嫌气性细菌占绝对优势,对有机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大量还原性中间产物。塘底淤泥和鱼类排泄物经硝化作用产生  相似文献   

18.
《内陆水产》2006,31(1):11-11
池塘施用的有机肥料主要有粪肥、绿肥、厩肥、堆肥等。这些肥料含有氮、磷、钾等多种无机盐类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等有机物质。肥效全面而作用持久。但施用后见效较慢,所以又称为“迟效肥料”。有机肥料在水中腐烂分解,会消耗水中溶氧,放出有毒气体(硫化氢、氨、二氧化碳等)对鱼类生长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不宜将大量新鲜的有机肥料直接施入鱼池.而应事先将其封闭发酵腐熟后再施。  相似文献   

19.
优质鱼类养殖池过厚淤泥对水质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池塘的淤泥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水体范围内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所产生的沉降物质,主要是残饵,鱼类排泄物,死亡生物以及尘埃泥沙混入沉积于地底,并随着养殖的延续不断加厚。据调查,池塘底泥每年以6-8cm的厚度逐年增加;池塘是小型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而生态环境是以水为基础,水质的变化通常是由底质引起的;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淤泥(约20cm),不仅可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是有益微生物和底栖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但过厚的淤泥会给养殖水体带来极大危害:(1)池水变浅…  相似文献   

20.
本市十二万亩池塘大部分是八十年代开挖建成,经过十多年的高密度养殖,在饲养管理中施放大量有机粪肥,投放许多精饲料和青饲料,加之,养殖鱼类的排泄粪便,池水中死亡的生物体和每年塘埂坍塌冲刷流入塘中泥砂相混合,在鱼塘底部形成一层很厚有机质淤泥层,使鱼塘变得越来越浅。淤泥中包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