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新叶 《中国水产》2010,(12):47-48
<正>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养殖方法的改进,很多地方实现了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但精养池塘由于雨季冲刷塘基的泥沙落塘,鱼的粪便、死亡个体、残剩饵料、有机肥料等不断积累,这些沉积物经发酵分解形成大量腐殖质,与池底土壤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生产实践证明,池塘保留12cm~20cm的淤泥是很有必要的,对池塘保肥、供肥和调节水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如果淤泥过厚,不仅会削弱这些作用,反而有害。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养鱼重在养水,池塘淤泥过多,会造成池塘水质恶化,因为淤泥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不完全,会产生硫化氢、氨、有机酸、低级胺类等有毒物质,直接危害鱼类。夏秋高温季节,池水对流将硫化氢等还原性中间产物携带到表层,促使这些物质迅速氧化而消耗大量氧气,造成整个池塘缺氧。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泛池,造成池鱼大批死亡。近年来不同品种鱼类出血病流行,也与池塘老化、淤泥过厚有关。 及时而有效的清除水下淤泥,成为养殖生产的一项重要举措。ZYQ—80型自动水下清淤机自问世以来,以其…  相似文献   

3.
刘奇飞 《内陆水产》2001,26(9):28-29
近两年,安徽省池州市将连片池塘主养鳜鱼作为渔业致富工程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当年夏花养成商品鳜鱼,一般每667米2产量100千克左右,高的可达150千克,纯收入2000~3000元,是池塘常规品种养殖效益的3~5倍。现将其饲养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良好严格清淤消毒主养鳜鱼的池塘,面积以2000~3000米2为宜,最小不能低于667米2,最大不能超过0.67公顷,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过大,饵料鱼相对分散,不利于鳜鱼的摄食。同时池塘要求背风向阳,底质平坦,砂质壤土,污泥较少或没有淤泥的新开…  相似文献   

4.
孙广策 《齐鲁渔业》2003,20(1):32-32
1 危害 精养高产池塘由于鱼(虾等)的粪便、残剩饲料、有机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细菌。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池塘下层水中本来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在淤泥中嫌气性细菌占绝对优势,对有机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大量还原性中间产物。塘底淤泥和鱼类排泄物经硝化作用产生氨,氨  相似文献   

5.
<正> 1 淤泥的危害 精养高产池塘由于鱼(虾等)的粪便、残剩饵料、有机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细菌。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池塘下层水中本来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在淤泥中嫌气性细菌占绝对优势,对有机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大量还原性中间产物。塘底淤泥和鱼类排泄物经硝化作用产生  相似文献   

6.
一、鱼塘淤泥过多的危害1郾养殖鱼类产量低由于淤泥增厚增多,池底抬高,造成池塘水体容量变小,池塘水温变化增大,饵料生物的数量就会随之减少降低,这些都不利于密养高产。2郾容易产生泛塘死鱼淤泥中存在着大量有机质,这些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水体中溶解氧。淤泥愈多,所含的有机质就愈多,则耗氧量也愈多,这将导致整个水体的溶氧量不足。特别是一旦遇到大风大雾、雷阵雨等气压偏低的不良气候,就会造成池塘鱼类严重缺氧浮头、泛塘,严重时全塘鱼死亡。3郾容易形成“老水”淤泥有机质中存在着大量的氨,导致“水体老化”,使鱼生长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精养高产池塘由于鱼(虾等)的粪便、残剩饲料、有机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细菌。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池塘下层水中本来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在淤泥中厌气性细菌占绝对优势,对有机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大量还原性中间产物。塘底淤泥和鱼类排泄物经硝化作用产生氨,氨在硝化过程中生成中间产物——亚硝酸盐;淤泥中的硫酸盐还原菌还原硫酸盐,以及由异氧菌分解有机硫化物产生硫化氢(淤泥变黑是硫化氢存在的重要标志)。氨、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8.
池塘是鱼的生活栖息场所。这一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池塘的产量。在养鱼池塘里,死亡的浮游动植物等生物体、鱼类的粪便、残剩饲料、有机肥料和泥沙等会不断沉淀、混合,而积起一层层淤泥。这种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淤泥在分解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造成鱼类缺氧浮头或死亡。而且,池塘的底层水中往往溶氧较少,这时就会使塘泥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不完全,而产生对鱼类有害的硫化氢、氨、  相似文献   

9.
<正>复养技术也称为一年养两茬鱼技术,就是在一年内重复两次养殖,养一茬商品鱼上市后,再养一茬鱼种,产量是传统养殖模式的两倍,大大提高了养殖池塘利用率。福瑞鲤复养技术实现了商品鱼提早上市和淡季上市,鱼价相对较高,避免了秋季商品鱼大量集中上市,提高了养殖效益。一、商品鱼养殖(第一茬养殖)1.池塘条件池塘条件因地理区域而异,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通常单个池塘面积为0.3~0.7公顷,水深为1.5~2.5米,池底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鱼种放养前应做好池塘的维修、清整、消毒、注水、施基肥及试水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万年县池塘养鱼有800多hm2,一般都采取春季投放鱼种冬季捕捞成鱼,所以,冬季整修鱼塘是改善鱼类生活环境,提高池塘单产的重要措施。但由于池塘生态条件千差万别,致使养鱼单产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一是有部分池塘年久失修,塘浅埂塌1既不能蓄水防旱,又不能深水养鱼,水体生产水平低。二是池塘连续二三年养鱼,塘内沉积大量的残物和淤泥,使池塘由深变浅,由大变小。据测定鱼塘一年沉积的淤泥大约有13—15cm厚,一般鱼塘单产越高,沉积的淤泥越厚,鱼群活动空间也随之变小,不利于密放精养高产。为了池塘达到水宽、水深、水活、水肥养…  相似文献   

11.
池塘集约化养殖鳜鱼是一项投资大、效益高,同时风险也大的生产模式。为避免经营者的盲目性,笔者现根据本地实践,借鉴外地经验,总结鳜鱼池塘精养的几点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1、选择适宜池塘 主养鳜鱼的池塘不宜过大或过小,面积过大饵料鱼难以满足,鳜鱼个体生长差异大;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一般,鳜鱼主养池塘面积以1000—3335m~2为宜。要求选择背风向阳、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或没有淤泥的新开池塘,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水深2m左右,灌排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需经干塘曝晒,放养前  相似文献   

12.
池塘集约化养殖鳜鱼是一项投资大、效益高,同时风险也大的生产模式。为避免经营者的盲目性,笔者根据本地实践,借鉴外地经验,将池塘主养鳜鱼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选择适宜池塘主养鳜鱼池塘不宜过大或过小,面积过大,饵料鱼难以满足,鳜鱼个体生长差异大;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一般鳜鱼主养池塘面积以1000~3335米2为宜。要求选择背风向阳、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的池塘,水深2米左右,排灌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需经干塘曝晒,放养前10~15天进水10厘米左右,每667米2用生石灰100千克,隔日另用漂…  相似文献   

13.
实施生态渔业,就池塘养鱼而言,就是把养鱼和养猪、牛、禽以及种植牧草等结合起来,利用畜禽粪便肥水,繁殖浮游生物,满足鳝编鱼的饵料需求;最大限度的利用牧草、剩菜饲养草编自,以减少人工饲养的投入,降低养鱼成本。在畜禽粪便和牧草等向池塘输入的同时,把池塘内剩余能量的淤泥,向林果、农田、菜旱田等地输出。一般亩产在700~800kg的精养池塘,每年可输出底层淤泥25吨左右,这些淤泥,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还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其它微量元素。可作为林果树的基肥、菜旱田的面肥,能起到改良土壤、增加肥效之功效。同时,池塘…  相似文献   

14.
池塘清淤一法池塘经多年养殖,池底的淤泥会越来越厚,这样既降低了池塘水位,减少池塘载鱼量,又会大量消耗溶氧,恶化水质,直接影响鱼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每隔数年,必须进行一次清淤。目前国内各厂家生产的清淤机械,形式多样,品种规格齐全,但价格昂贵。现介绍一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渔业的发展,池塘养殖中鱼病发生率越来越高,鱼病种类也越来越多,给渔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本人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池塘养殖过程中鱼病综合防治措施,供水产同仁们参考。1 鱼病预防措施1.1 苗种投放前的防病措施1.1.1 清除过多淤泥池塘淤泥一般以10~20cm为宜,过厚的淤泥是导致鱼病频发的重要因素。底泥中孳生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底泥过厚池塘消毒和水体消毒都不能彻底。另外,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高温季节氧化分解,消耗水中大量的溶氧,造成水体缺氧引起鱼类浮头,甚至发生泛塘死鱼事故。淤泥中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毒性很强的氨态氮及硫化氢气体,轻则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重则引起氨中毒,特别是精养池塘在秋末初冬季节较易发生,我县已发生多起氨中毒事例。  相似文献   

16.
万年县池塘养鱼有1.2万多亩,一般都采取春季投放鱼种冬季捕捞成鱼,所以,冬季整修鱼塘是改善鱼类生活环境,提高池塘单产的极好时机。但由于池塘自然生态条件千差万别,致使养鱼单产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一是有部分池塘年久失修,塘浅埂塌,既不能蓄水防旱,又不能深水养鱼,水体生产水平低。二是池塘连续二三年养鱼或更长时间,塘内沉积大量的残饵与淤泥,使池塘由深变浅,由大变小。据测定鱼塘一年沉积的淤泥大约有13—15厘米厚。一般鱼塘单产越高,沉积的淤泥越厚。鱼群活动空间也随之而小,不利于密放精养高产。为了池塘达到水宽、…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末,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关于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和试验,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黄颡鱼的池塘主养也得以普遍展开。根据我们及养殖户近年来的养殖经验,池塘主养黄颡鱼每亩产量可达350kg以上,亩利润能达到6000~10000元,是目前淡水鱼品种中经济效益较好的品种之一,且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养殖前景广阔,现将黄颡鱼池塘主养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仅供参考。1、塘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池底平坦、不宜使用淤泥过厚的老化池塘;池塘面积3~5亩,最大不超10亩;水深1.5~2m,进排水方便。2、设备条件由于高密度主养,因…  相似文献   

18.
北方池塘水质改良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北方池塘水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高产池塘一旦出现水质问题,会严重影响渔民的经济效益。如何改良池塘水质呢?建议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一、彻底进行池塘改造池塘底泥是影响池塘水质的主要因素,过厚的淤泥不仅大量耗氧,还会产生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危害鱼类。目前,北方地区许多池塘多年没有清淤,淤泥过厚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甚至厚达1m多,养殖池塘越来越浅,水质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养殖效果。池塘清淤是改良水质的关键措施。黑龙江省巴彦县渔民通过池塘改造,彻底改良了池塘养殖环境,显著提高鱼产量和效  相似文献   

19.
鱼塘淤泥的危害及改良据测查,精养鱼塘的积淤厚度一般以每年10厘米左右的速度递增。生产实践表明,池塘保留适宜厚度(15~20厘米)的淤泥能起到保肥、供肥和缓冲水质等作用。但淤泥过厚,不仅会削弱它的有益作用,而且会对水产养殖带来以下危害:1.使池塘有效蓄水深度变浅,水体容量下降,水产品生活空间减小、降低鱼产量。  相似文献   

20.
浅谈池塘淤泥过厚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鱼池塘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的粪便、残剩饲料和有机肥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沉积,使池塘逐渐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鱼池中保留一定厚度的淤泥是必要的,它能起到供肥、保肥和调节、缓冲池塘水质肥度的作用。但是,自池塘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大多数承包户为了片面地追求短期效益,只注重利用,而忽视维护池塘日常生产所需的环境条件,导致淤泥越积越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造成许多不良的后果。淤泥过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鱼产量下降。由于淤泥增厚,池底抬高,造成池塘的容量变小,池塘水温的日变化就会增大,饵料生物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