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筛选适宜陕西太白高山冷凉地区种植的松花菜品种,为该地区松花菜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引进15个供试松花菜品种,以高山宝75为对照品种,运用DTOPSIS法对参试松花菜多个性状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台松90、松不老80、正能松80、正能松90和松美80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其中,松不老80主要性状接近理想值,综合排名第1位,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台松90综合排名第2位,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优;正能松80综合排名第3位,可作为优良品种推广。综上所述,15个参试松花菜品种中,台松90、松不老80和正能松80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在陕西太白及周边生态环境相似的地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丁祖明  李剑峰 《蔬菜》2014,(5):9-10
为探讨松花菜在铜陵地区种植的适应性、产量和效益,引种了天使散花80天松花菜品种,与本地普通花菜品种进行秋季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天使散花80天松花菜比普通花菜增产增效明显,适宜在铜陵地区作秋季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在浙北松花菜保护地越冬产区进行松花菜品种比较试验,以期为浙北地区松花菜冬季保护地栽培提供一定技术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均适合在浙北地区冬季保护地栽培,与对照白玉80相比,浙农松花88天成熟期早、商品性好,但产量相对偏低;庆农S100、青梗松花108成熟期迟,但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上海崇明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松花菜制种生产中容易出现开花不结籽或结籽少等问题,为此作者筛选出6个符合育种目标的松花菜品种,并以其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再生植株培育及留种技术研究,以解决松花菜制种难的问题。该文分别研究了松花菜的定植期、割球时间、割球后管理对松花菜植株再生率的影响,并对比再生植株和小株作父本的制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植株主要适合早中熟松花菜品种(生育期小于80 d)的提纯和杂交制种;播种期应适当提早,建议生育期70~80 d的中熟品种宜在7月15日前播种、生育期50~60 d的早熟品种宜在7月25日前播种;花球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根茎基部的老叶和病叶,早熟品种保留8张健壮叶片、中熟品种保留4~5张健壮叶片,留存的叶片长度以30 cm左右为宜;花球采收后,浇水施肥间隔时间为7~10 d;适时盖棚保温,最低气温在0℃以上时夜间不闭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花球松散型花椰菜(松花菜)以嫩绿的花梗、脆甜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松花菜最早在福建及台湾进行种植,尔后迅速向华东、华北、华中地区蔓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渐形成了长江中下游,闽、浙、鄂高山地区,兰州、坝上高原地区,华北地区等生产区,基本形成了我国松花菜周年供应市场的生产格局。目前松花菜品种与类型繁多,本刊编辑部在调查咨询的基础上,向读者介绍几个目前我国松花菜主栽品种和潜力品种,并请育种或种子经销单位提供这些品种的特点、优势、推广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燕  蒋娟 《长江蔬菜》2011,(11):32-33
松花菜(青梗松花型花椰菜)花球松散、梗青花白、生脆可口、煮而不烂、味道鲜美,植株适应性和抗逆性比普通花菜强,在福建、浙南等地区推广速度极快。松花菜因其品质好、口味佳,近年来已逐渐获得我国南方地区消费者的青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逐渐代替紧花菜,成为消费主力。同时,由于高山松花菜的较快发展,基本保证了松花菜一年四季的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7.
夏秋季松花菜在萧山区种植面积较大,而种子市场上松花菜品种较多,品种表现不一,早花、小花、毛花、畸形花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松花菜的产量和质量,为此对2017年筛选试验表现较好的秋玉70天松花菜品种进行了适宜播期及密度筛选试验,同时引进了8个品种与常规品种长胜65天F1进行比较以筛选更多优良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秋玉70天松花菜在7月下旬播种,表现为单球质量高、黑斑病发病率低、产量高,以667m2种植2200株为宜,单球质量高,虽然发病率略高,但不影响产量。品种筛选试验中明珠65天花球洁白、球形美观、发病率低、产量高,有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台湾青梗松花菜花球大,花梗青绿,产量、品质和营养价值都优于普通花菜,倍受消费者的青睐.2010年,杭州舒兰农业有限公司引进台湾青梗松花菜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合台湾松花幕生产模式,总结出一套在萧山地区行之有效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兰州地区大面积种植青梗松花菜的农业生产情况,结合兰州地区气候条件和青梗松花菜种植环境条件要求,对兰州地区青梗松花菜高产栽培技术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松花菜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松散型花椰菜简称松花菜,因花球松散、梗青球白、甜脆可口、久煮不烂、味道鲜美逐渐赢得消费者的喜爱。福建、浙南地区的居民早已将松花菜作为主要的花椰菜消费类型,并且其加工产品松花菜干在市场上也供不应求。研究表明,松花菜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比紧花球花椰菜高。近年来松花菜已逐渐向浙江的台州、宁波、杭州和江苏等北方发展,将有可能成为我国花椰菜消费的主要类型,发展潜力与前景十分看好。现将松花菜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饶阳县为中国设施葡萄之乡,葡萄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而松花菜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喜爱,经济效益高。因此,当地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生产效益,摸索总结出春大棚葡萄套种松花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葡萄品种为维多利亚,松花菜品种为津松75。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因口感清脆,易于栽培,且种植效益高,我国松花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松花菜生产趋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设施化、机械化的高效现代农业方向发展.随着民众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中对松花菜栽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京津冀平原地区松花菜可进行春季和秋季两季栽培,相比秋季栽培,春季栽培松花菜对苗期管理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3.
华北平原地区松花菜秋季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6):84-85
松花菜因其梗青花白、营养丰富、口感清甜、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和种植者喜爱。华北平原地区一直是我国传统型普通紧花菜的主产区,近几年来,松花菜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与传统型普通紧花菜相比松花菜有一些不同的种植技术。笔者从良种选择、培育壮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介绍松花菜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赵前程  佟志强 《蔬菜》2014,(2):60-61
松花菜近两年来在北京、山东等地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市场价值高。目前市场上的松花菜品种较多,鱼目混杂,应该选择熟期适当,花球大小适中的品种。保护地栽培要选择早熟品种,以松不老86天较为适合,露地栽培以松不老90天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5.
龙钲  朱瑶 《长江蔬菜》2016,(16):60-61
正台湾青梗松花菜因品质佳、营养丰富、商品性好,为松花菜中的臻品,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武汉世真华龙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一系列优质台湾青梗松花菜品种,根据国内市场需求,严格筛选,在武汉、云南、甘肃等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示范,成功选择出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的台湾有机花菜系列优新品种,现将有关新优品种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1.1台湾有机花菜55天引进台湾一代杂交种,优秀青梗早熟品种。生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海拔400~700 m山地西瓜后茬搭配种植的商品性好、抗逆性强、经济效益高的松花菜品种,引导当地山区农民发展山地蔬菜和瓜菜高效种植模式,于2014年对11个早、中熟松花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浙农松花50天、庆农65天、台蔬青梗松花65天、台松65天可作为海拔400~700 m山地西瓜后茬搭配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松花菜别称花椰菜、花菜、椰菜花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甘蓝的变种。近年来松花菜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维生素A、B、C、E、P、U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它还具有抗癌防癌、清化血管、解毒肝脏等功效,因此松花菜的种植也成为农民种植作物的首选,下面介绍松花菜种植技术的要点。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抗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产量高的松花  相似文献   

18.
正松花菜是白花菜的1个变种,与普通白花菜相比,其花茎翠绿、花球松散,且食用口感脆嫩,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65d的松花菜品种一般在6月底~8月中旬播种,播期较长,深受各地种植户欢迎。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65d松花菜品种,我们在2014年引种试验的基础上,2015年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9.
松花菜蕾枝较长、梗青球白、花层较薄,花球肉质松软柔嫩、爽脆可口、味道独特,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高于普通紧实型花椰菜,未来松花菜将逐渐取代普通紧花,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1松花菜对生长环境有什么要求? 松花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属半耐寒性蔬菜,营养生长期要求温暖,适宜温度20~25℃;花球形成时,要求凉爽,适宜温度17~18℃.不同品种对花球发育的温度要求差异很大,早熟品种要求不严格,22~23℃即可;中熟种,13~14℃;晚熟种,10℃以下.  相似文献   

20.
俞刚翔 《蔬菜》2014,(6):38-39
总结了莴笋—鲜食大豆—松花菜高效栽培模式,从合理安排茬口、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做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分别介绍了莴笋、鲜食大豆、松花菜的栽培技术,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