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德合作陕西造林项目,是利用德国政府无偿援款和中方配套资金,在我省实施的林业合作造林项目.从1993年开始,先后实施了中德合作西部(一期)造林项目和中德合作陕西延安(二期)造林项目,在咸阳、宝鸡两市7县和延安市3县,共计63个乡(镇)288个行政村范围内,营造了41397.3公顷高标准的防护林、经济林,并实施可持续经营活动.它是国际先进的林业建设理念、思路和方法在我省大规模应用和实践,也是我省林业推进改革开放、加速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中德合作陕西(二期)延安造林项目造林地立地类型划分、树种选择、混交造林技术、造林方法和幼林抚育管理,并对项目实施10年后的造林成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中德合作生态造林(延安)项目概况、造林技术、管理措施,并总结提出了项目实施经验和今后应改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德合作生态造林项目的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德合作陕西延安造林项目,是我省林业部门与发达国家合作实施管理生态造林项目一次十分难得的实践机遇.通过6年的项目管理实践,来自国内外林业技术、经济管理和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咨询专家,每年有几个月的时间同我们一道工作,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林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形成了中德合作生态造林项目的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德合作陕西二期延安造林项目,从2001年正式启动实施至今,已完成人工造林15519.69公顷。完成计划任务18000公顷的86.2%。经省、市项目监测中心监测,合格面积累计达15205.86公顷,合格率为97.9%。中德合作造林项目的建设。填补了延安林业史上利用外资的空白,对延安的林业机制、管理模式的转变,技术刨新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德合作陕西延安造林项目,是我省林业部门与发达国家合作实施管理生态造林项目一次十分难得的实践机遇。通过6年的项目管理实践,来自国内外林业技术、经济管理和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咨询专家,每年有几个月的时间同我们一道工作,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林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  相似文献   

7.
中德合作陕西延安(二期)造林项目是由德国政府提供财政无偿援助,中方省、市、县三级配套实施的国际合作项目,也是安塞县实施的第一个中外合作造林项目。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营造防护林、经济林和庭院林业;建设作业区林道,发放节柴灶,建设护林点,改善苗圃设施,培训技术人员:配备项目实施与监测所必须的野外、办公、培训和交通设备。  相似文献   

8.
继中德合作陕西西部造林项目之后,我省又一大型中外合作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中德合作陕西延安造林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基本结束,日前正式启动实施。 该造林项目共投资8848.8万元人民币,其中德国政府无偿援助1200万马克(合人民币5400万元),国内配套资金2700  相似文献   

9.
延安市目前正在实施的林业外援项目有中德财政合作生态造林项目和日元贷款植树造林项目,这两个项目于2001年启动实施。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项目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为延安生态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过四年多的精心准备,由德国政府无偿援助1200万马克的我省延安合作造林项目,9月6日正式宣布进入关键实施阶段。这是继中德台作陕西西部造林项目之后,我省林业部门又一次承担的一个大型中外林业合作项目。该项目涉及延安市辖区内的吴旗、志丹、安塞三个县。项目总投资为8848.8万元,其中德国政府无偿援助  相似文献   

11.
中德合作陕西延安造林项目造林技术,通过在造林实践中的反复验证,取的了很好的效果,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德合作造林项目以其科学的组织、严格的管理、扎实的施工成为当地人工造林的示范工程。其显著的效果,受到项目区干部群众的广泛欢迎。中德合作造林项目的实施,不仅在引进资金、加快我国植树造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的实施,笔者学到了德国在项目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林业发展在观念、思路、管理创新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希望能为国内造林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德合作陕西西部造林项目涉及宝鸡市的陇县、千阳、麟游、宝鸡和咸阳市的彬县、永寿、旬邑7个县,由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以下简称KfW)提供1300万德国马克无偿援助。1993年开始实施,2002年KfW对项目进行了验收。 国家林业局2002年12月在给陕西省政府的文件中对本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德合作陕西西部造林项目是第一个中德政府间的财政合作造林项目,完成了规定的23000公顷造林目标,90.1%的林分营造成功,造林区森林覆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延安市先后启动实施了中德合作生态造林项目、日元贷款植树造林项目、中比合作经济林建设项目和GEF-OP12能力建设示范点项目,中外合作项目总投资达1.5亿多元人民币,其中利用外方投资9000 多万元人民币。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经验有机结合的林业建设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成为新时期延安林业对外开放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自1986年10月实施平山县防护林项目,截至2010年10月,24年间已竣工验收的有3个国际合作林业项目和4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项目,包括中国政府和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的河北省平山县2811防护林项目、中德财政合作河北省一期林业项目、中日民间合作(小渊基金)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造林项目、河北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的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和林业持续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项目的规划、实施、项目主体参与性、项目执行后管理方式等方面将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与国内其它造林项目进行了比较,意图找出值得今后借鉴的先进方法和经验,为做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从1993年9月正式实施的中德合作陕西西部造林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开始,截止2003年底,我国和德国政府共同措筹资金已经实施了21个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先进经验有机结合的林业发展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推进了项目的实施并最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人们认识到生活用柴成为林业资源减少,土地植被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有效控制农民用柴对树木造成的破坏,延安老干局干部李建强同志配合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在延安的实施,研究发明了“农用高效节柴灶”,并申请了国家专利(专利号95245231.6)。目前,中德合作延安造林项目区正推广应用这种“高效节柴灶”,旨在通过节柴灶来减少资源的破坏,开源节流,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 1.“农用高效节柴灶” 具有以下特点: (1)体积小(43cm 543cm520cm),重量轻(15kg),移动方便。与普通灶相比具有节能省时,污染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湖南林业》2014,(7):14-15
夏初,我们来到位于"湘西门户"的慈利县,在巍巍青山中,在款款碧水间,深切地感受到,这方景色秀丽、山佳水美之地,绿色是鲜活的生态名片,更是真真切切的发展福利。生态建设如火如荼走进零阳镇楠竹村,眼前是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画中美景,这里是慈利县中德造林项目实施地之一,2007年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国际监测专家卡尔先生在此监测时连声称赞“Very very good!”。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是慈利县第一个国际合作造林项目,于2005年开始实施,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开展了用材防护林、工业原料林、经济林、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等建设内容。2013年,慈利县实施了3770公顷森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20.
日元贷款陕西造林项目是国务院批准的陕西省第一个利用国外政府优惠性贷款实旋的造林项目。项目涉及西安、宝鸡、成阳、渭南、铜川、延安6市34个县,总投资为4.5亿元,其中贷款4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项目实施的年限为2001年7月至2006年7月,2008年7月付款结束。2001年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