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息 :北京时间2004年2月24日 ,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NDSU)的官员近日表示 ,该校的科研人员已经研究出了使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来检测疯牛病的方法 ,从而为美国公众食品安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保证。该校负责科研工作的副校长菲尔 -布德杰克(PhilBoudjouk)对外宣布了上述消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标签是安装了天线的微小计算机芯片 ,这种标签能存储并传输电子产品编码(EPC)。自美国发现了疯牛病病例后 ,不少美国国会议员及农业部官员一直对相应的技术检测问题非常关心 ,RFID由此也成为最受到关注的技术之一。该校的研究人员表示 ,通过在牛的耳朵上植入RFID标签 ,该标签可以记录下这头牛的详细资料 ,如它的饲养情况、年龄、体重及患病治疗情况。同时这些标签可以自动读取 ,并能将这些数据直接送入到计算机数据库中去。菲尔 -布德杰克表示 ,目前美国只有少数大学拥有产品追踪技术的开发与制造能力 ,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就是其中的一所。他还表示 ,NDSU此前已经与Alien科技公司建立了伙伴合作关系 ,Alien计划在2005年制造这种新型RFID产品。美科学家称可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检测疯牛病$《上海科...  相似文献   

2.
李科 《江西饲料》2005,(3):41-41
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最近研究出一种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检测疯牛病的标签。  相似文献   

3.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本文主要研究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本文主要研究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优缺点、国内外图书馆应用情况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智能化管理起到的促进作用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前言: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进入各行各业,世界也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技术竞争的时代。国内、国际的养猪业都在研究和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等。本文综述了养猪业中无线射频识别和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阐述了无线射频识别和视频监控的工作原理。中国作为养猪大国,应当在规模养猪管理设备设施的研发方面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7.
编码定义标准对RFID技术在动物身份识别上应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在应用RFID时,把标签附在被识别物体的表面或内部,当被识别物体进入识别范围内时,阅读器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读取标签中的物体识别数据,从  相似文献   

8.
无线射频识别(RFID)模块主要包括应答器和阅读器,其中,天线扮演着发射和接收信号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部件。本文结合实际课题对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天线的5种小型化方法如加载短路探针、表面开槽、提高介质基片相对介电常数、附加有源网络及采用特殊结构进行了比较,论述了各自优缺点,这为天线设计及小型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养犬》2010,(4)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作为动物个体识别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被国家确立标准推广应用。RFID电子芯片技术的应用发展给动物个体识别带来新的天地,与之配套的硬件、软件技术的开发应用也在深入研究,本文侧重探讨RFID电子芯片技术在犬个体识别中应用,为电子芯片技术应用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信息·资讯     
<正>中国建立肉牛全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全国肉牛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近日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技术鉴定会,标志中国肉类食品的全程质量和安全追溯管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无线通讯技术(RFID)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已在各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无线射频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也在迅猛发展。虽然在奶牛养殖领域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但由于一些技术和价格的原因,这项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和全面推广,本文就无线射频技术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和作用进行探讨,为无线射频技术在奶牛养殖中应用提供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2.
正无线射频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在阅读器和射频卡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无线射频卡(皮下植入式芯片)具有非接触、阅读速度快、不受环境影响、寿命长、便于使用、不易丢失等特点,并具有防冲突、能同时处理多个数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马岗鹅个体产蛋行为规律的监控记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探讨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以研发马岗鹅的个体产蛋记录技术,为研发促进鹅产蛋性能的选育和在种鹅生产中及时淘汰低产个体的新技术提供基础。试验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进行产蛋种鹅的身份识别、视频确证鹅产蛋事件,结合数据筛查软件,精确记录散养状态下共7批69只鹅的527个产蛋行为事件。结果表明:马岗鹅一个周期平均产蛋8个,约6%的鹅蛋产蛋序列长达11~12个蛋。鹅的连产间隔平均接近48 h,连产序列长短与间隔延长和紊乱有关。母鹅产蛋个体记录可用于种鹅产蛋的无应激精确记录,以提高种鹅生产管理水平和研发鹅产蛋性能选育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奶羊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物联网人工智能奶羊生产系统,主要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各种传感器设施装备,采集奶羊生产的各种数据信息,经无线网络传递至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经智能管理系统处理后,实时反馈相应指令数据信息,实现智能化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5.
奶牛个体采食量测定仪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嵌入式系统设计了奶牛的个体采食量测定仪,利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识别奶牛身份,称重传感器实时将槽内饲料重量通过以Zig Bee为核心的无线网络传送到电脑,实现奶牛个体采食量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该采食量测定仪射频识别正确率为100%,并且采食量的测定准确,计量误差小于5%,能够满足测定奶牛采食量的要求,同时具有奶牛个体采食量数据分析和打印功能,并支持奶牛个体采食量数据在线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是一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相关协议,连接物品同网络,使得人们可以了解物品的情况,并且操纵物品,是一种可以进行物品识别、跟踪、定位、监控的网络。因此RFID技术则成为了物联网感知前端的五官和皮肤,用药对物体进行识别,并对信息进行采集。物联网运用的主要技术有:RFID(射频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Aigbee传感等技术。但是后两者无法识别物品,端内的技术职称,未来必然会获得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行为是动物个体情况重要体现,监测动物个体行为可有效预防动物性疾病,而传统动物行为监测一般通过录像或直接视觉观察,费时费力,可能因为主观意识或疏忽出现判断错误情况。随着物联网科技迅猛发展,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应用逐渐渗入到各行各业,包括动物行为在内的个体识别应用需求也不断提高。文章主要阐述了RFID技术在动物个体行为信息获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8.
RFID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被公认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以实验为基础,研究了RFID的识读过程。  相似文献   

19.
电子标签是无线射频识别的俗称,主要由存有识别代码的大规模集成线路芯片和收发天线构成。  相似文献   

20.
正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在动物养殖、库存控制、资产跟踪和交通物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养殖业中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并结合相关技术可获取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