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泸优524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泸优5241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002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5241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分蘖力较强,株型集散度适中,剑叶直立,产量水平突出,适应性强,2011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泸恢5240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明恢63/泸恢602的杂交后代R0211与蜀恢527杂交,运用系统育种法育成的恢复系,具有优质、抗逆、配合力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于2009年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利用该恢复系配置的组合米质优良、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其中,绵优5240于201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香优5240和中优5240于2009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川恢1618是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利用常规杂交技术、辐照技术和花药培养技术相结合选育的优良籼型水稻恢复系,具有穗大、千粒重高、米质优、配合力强、恢复性好、抗稻瘟病力较强等特点,于201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2011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利用该恢复系配制的组合米质优良、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其中花香优1618(花香A/川恢1618)和泸优1618(泸98A/川恢1618)2个组合已分别通过四川省和重庆市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泸恢625是四川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成的大穗型籼稻恢复系,具有穗大、高配合力、抗病、强恢复力等特点,于2012年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利用该恢复系培育的杂交稻新组合川358优625于2013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中优524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中9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5240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于2010年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泸恢3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蜀恢527/多恢57的杂交后代F7优良株系与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提供的抗稻瘟病种质资源04R-1051杂交育成的籼型恢复系。泸恢37含有Pikm和Pik-1基因,具有高抗稻瘟病、恢复力和配合力强、制种产量高的特点。泸恢37于2012年8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利用该恢复系配制的组合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其中,川香优37于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陵优524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用不育系陵1A与恢复系泸恢5240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属偏大穗型品种,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于2012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广适、优质、高产杂交籼稻川优524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优5240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新近育成的恢复系泸恢5240与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川香29A配组而成。该组合分蘖较强,株型集散度适中,剑叶直立,产量水平突出,适应性强。2009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气候变暖加剧,高温干旱已严重影响中国水稻生产及可持续发展,培育耐高温干旱优质水稻品种是解决消费需求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2003年用耐热恢复系泸恢17与旱稻种质KalingaⅢ杂交F2代单株作母本,高配合力恢复系蜀恢527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选育、高温干旱胁迫筛选、南繁加速稳定的方法育成恢复系泸恢107。泸恢107集聚了耐高温干旱、高配合力、高品质等有利性状,利用该恢复系配组的5个杂交水稻组合表现出大穗大粒、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6,(6):15-16
泸恢23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泸恢602与万恢88的杂交后代与绵恢725杂交后系谱选择育成的重穗型迟熟恢复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稻米品质较优、抗性较强、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等特点。该恢复系所配组合川谷优23丰产、稳产性较好,适应性广,于201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内6优5240系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泸恢5240与内江内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香型抗病不育系内香6A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分蘖力强、株型集散适中、剑叶直立、稳产性好、后期转色好、抗稻瘟病的特点。2015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川358优625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三系新恢复系泸恢625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川358A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适应性强、稳产性好、米质较优、丰产性好、抗倒、耐寒性强、后期转色好,于2013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渝豆9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2011年从潼南搜集的地方品种经提纯复壮、单株选择及扩繁加代后选育而成。2015-2016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好等特点,2017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于重庆各区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直链淀粉型杂交中稻新品种川谷优6684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自育恢复系泸恢6684为父本,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不育系川谷A为母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稳产性好、熟期适中、抗逆性强、直链淀粉含量高等特点。201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川香优3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应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川香29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37组配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直链淀粉含量高,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能力较强等特点,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内香6优9号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泸恢9号与四川内江内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香型抗病不育系内香6A配组而成的高产、抗病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品质优良、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并于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07)。  相似文献   

17.
四川主要水稻恢复系的DNA多态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何光华  唐梅 《杂交水稻》1999,14(6):39-40
利用9 个随机引物对四川省18 个骨干恢复系进行了DNA 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18 个恢复系可分为2 类,除802、明恢63、泸恢6 号聚为一类外,其余15 个分为一类,后者又可分为5 个亚类。多数恢复系聚为一类,说明它们间的遗传差异小,要选育出超高产的强优势组合,在恢复系选育上还需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8.
K型不育系K18A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K18A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育成的具有粳稻胞质的新质源不育系,具有败良彻底,异交习性优良,可恢性好,配合力高,抗性好和稻米品质优等特点,1999年7月通过四川省成果鉴定,所配组合表现优势强,产量高,熟期早,其中K优817,K优8725,K优8149已于2000年8月通过了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