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康情  卢艳敏 《绿色科技》2019,(16):253-255
通过对水螅的培养探究了温度与光照对水螅种群增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螅在培养前期(3~13 d)30℃条件下,其种群密度和瞬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在培养后期(14~15 d)25℃条件下的种群密度和瞬时种群增长率最大。不同的光照时间对水螅种群增长具有明显的影响,光照时间9 h实验组的水螅种群密度及瞬时增长率最大,其次为6 h和12 h实验组,光照0 h实验组的种群密度及瞬时增长率均低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水螅在教学中是良好的试验材料,养好水螅对教学和科研十分重要。分别采用7种不同的培养液对水螅进行培养,探究了不同培养液对水螅生长和再生的影响。试验中每种培养液设置3组平行试验,每皿初始培养水螅个数为5只。结果表明:(1)水螅在自来水中生长速度最快;水螅在白开水和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中生长速度较快;水螅生长速度较慢的是凉白开包装饮用水、纯净水;超纯水中的水螅几乎不生长;苏打水中水螅全部死亡。(2)整体来看,试验初期水螅生长速度较慢、出芽数量较少;试验中后期水螅生长速度较快、出芽数量较多。通过试验可以得出:水螅最适生长和再生的培养液为暴露一周左右的自来水,其次是白开水和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不适合水螅生长和再生的培养液是纯净水和凉白开包装饮用水:不能用于水螅生长和再生的培养液是超纯水、苏打水。  相似文献   

3.
云南松毛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松毛虫自然种群数量动态规律的研究,组建了自然种群生命表,并采用排除控制指数法(EIPC)对其进行了关键因子和阶段的分析,结果表明:种群消长趋势指数(I)大于1,种群呈上升趋势;自然死亡对种群密度发展趋势起关键作用,其次是幼虫的迁移;幼虫期是种群消长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4.
对松扁叶蜂(AcantholydapinivoraEnslin)卵在油松林中的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群为具密度依赖性的聚集分布,接近适合负二项分布。给出在分布型基础上的资料代换方法。求算出不同种群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室内测定后斑小瓢虫[Scymnus(Pullus)posticalis(Coleoptera:Coccinellidae)]对竹茎扁蚜[Pseudoregma bambusicola(Homoptera:Hormaphididae)]的最佳捕食密度、最大捕食量、干扰系数、瞬时攻击率、处理时间等参数,研究后斑小瓢虫对竹茎扁蚜的控害潜能,通过后斑小瓢虫生命表的测定,探明利用竹茎扁蚜饲养后斑小瓢虫的种群增长趋势,为开发利用后斑小瓢虫防治竹茎扁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温度(23±1)℃,相对湿度70%~73%条件下,采用塑料盒定时定量饲养观察方法测定后斑小瓢虫对竹茎扁蚜的捕食功能,测试后斑小瓢虫自身密度的干扰效应;使用DPS软件,分别用Holling-Ⅱ型、汪世泽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和金开正捕食者-猎物功能反应统计模型等昆虫生态学方法进行拟合,分析后斑小瓢虫对竹茎扁蚜的最佳捕食密度、最大捕食量、干扰系数、瞬时攻击率、处理时间等参数,研究后斑小瓢虫对竹茎扁蚜种群的调节作用;通过在林间设置纱网笼罩饲养法测定后斑小瓢虫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后斑小瓢虫内禀增长力等种群数量特征。【结果】在实验室特定条件下,捕食功能反应测定得出后斑小瓢虫3龄幼虫和成虫对竹茎扁蚜平均日捕食量最大可达75头和81头,表明后斑小瓢虫3龄幼虫和成虫对竹茎扁蚜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后斑小瓢虫自身密度的干扰效应测定结果反映,后斑小瓢虫释放比例为1∶38.8时可以达到最大的控害效能;生命表参数测定结果表明,室内饲养雌成虫的存活率可以达到63%,经过1个世代种群可以增长85.3638倍,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种群周限增长率(λ)均大于1,后斑小瓢虫在实验室内饲养的种群成几何级数增长。通过生命表参数比较和功能反应模型分析,表明后斑小瓢虫对竹茎扁蚜具有较强的取食及繁殖能力,对竹茎扁蚜种群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结论】用竹茎扁蚜饲养的后斑小瓢虫种群成几何级数增长;后斑小瓢虫对竹茎扁蚜具有较大的控害潜能。  相似文献   

6.
亚洲象种群动态是研究者和管理者关注的最基本点,是种群研究的核心内容。以个体增长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为研究指标,2015年9至2016年12月,通过跟踪调查和定点观察,采取全事件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西双版纳地区的亚洲象种群内禀增长力进行初步研究。调查结果,共观察到17个种群的227头亚洲象,其中幼体21头、青少年体37头、亚成体68头、成体101头。研究结果表明,亚洲象种群的雌雄比为3.39∶1,年度出生率、死亡率分别为26.92%、1.32%,均生殖率(Ro)为28.096,平均世代时间(T)为37.5 a,内禀增长率(rm)为0.038 6,周限增长率λ为1.039 3,实际增长率r为0.079 3。综合亚洲象的数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内禀增长率等参数,得出西双版纳地区亚洲象种群有较强的增殖潜力,但由于种群间的相隔,互不相连,阻碍了基因交流,不利于种群的繁殖,甚至面临近交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2016年4-6月,采用鸣音样点法和固定带宽样线法对秦岭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并以样线法得出的种群密度作为统计下限,样点法得出的种群密度作为统计上限,计算得出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密度为36~48只·km-2;采用鸣音刺激调查分布范围,GPS标注定位,现场勾绘分布图,求积仪求得分布面积5.25km2;利用所得数据推算秦岭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数量在189~252只。目前,黑喉歌鸲属于狭域分布,繁衍状况良好,应继续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保护区内多年来的羚牛种群数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牛背梁自然保护区1998年至2012年羚牛种群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7.32%~7.33%,2007~2012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最高,达到9.21%~9.34%。  相似文献   

9.
运用静态生命表、生殖力表和Leslie矩阵模型,研究澜沧江下游黄竹的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种群存活曲线表现为Deevey—Ⅰ型。种群表现出幼龄个体数量较多,但死亡率较高;中龄级个体数量虽少,但存活质量较高,说明幼龄阶段曾受到较大的人为、动物的干扰。种群的净增长率(R0〉1)、内禀增长率(rm〉0)和周限增长率(λ〉1)的数值表明,黄竹种群上升,能完成自我更新,表现为发展种群。Leslie矩阵模型分析表明,在未来25年中种群各龄级的个体数及种群总数均表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由于环境有限,生物本身也是有限的,加之外界人为采挖和动物的取食,种群将会在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后趋于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10.
在种群发展的某一阶段,若组成种群的个体数量超过一定临界密度,就会产生密度—竞争效应。随着种群的发展,这个临界密度将会变得愈来愈小,这种密度—竞争效应是促进种群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胸径是最容易测定的森林调查因子。在正常情况下,森林种群个体按胸径分配应趋向于正态分布。本文运用偏态分析方法,通过偏态指数和偏态比来表示偏离正态分布的程度,可随时检验密度—竞争效应,以便采取调节措施。对森林种群来说,当偏态指数为“0”时是典型的正态分布,而偏态比在-3—+3范围内,基本上属正态分布:当偏态比>+3为“L”型群体,必须采取下层抚育间伐措施;当偏态比<-3为“J”型群体,应采取下层和上层相结合的综合抚育间伐。这样调节密度—竞争效应和林木种群结构,就可提高森林生产率,文中举了不同密度的刺槐人工纯林和接近天然状态的飞播马尾松林作为实例进行论证,说明偏态分析对检验种群密度—竞争效应是一个较简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初步调查了冷兰在兴隆山的分布范围和密度,并对物候期进行了观测。通过建立保护小区,以期恢复适合冷兰生长的栖息环境,促进冷兰种群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山杨、水曲柳种群密度与种群性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白山次生杨桦林及次生针阔混交林中各建立1块5.2hm2固定样地,于2006—2008年的4—10月观察繁殖器官(花、种子),据此判断样地内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成熟植株的性别,研究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性比与种群密度及林分密度间的关系,并利用随机区块抽样技术,建立种群性比与取样面积、种群密度和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GLM模型检验种群性比的密度依赖性。结果表明: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雌雄植株数均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山杨和水曲柳种群性比具有显著的密度依赖性(P0.001),种群性比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次生杨桦林样地中,繁殖植株密度及种群密度与山杨种群性比呈显著负相关,与水曲柳种群性比呈显著正相关,次生针阔混交林样地中,繁殖植株密度和种群密度与山杨性比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曲柳种群性比呈显著负相关。可见,不同林型内山杨和水曲柳种群性比对繁殖植株密度及种群密度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对四川省阿坝州四川牡丹分布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置19个样方进行调查,根据其数据编制静态生命表,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大渡河干旱河谷四川牡丹种群结构、种群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四川牡丹种群年龄级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在以灌木为优势种的群落生境中,由于郁闭度低、透光率高,四川牡丹幼苗数量多,种群的更新状态较好,属于增长型或稳定型种群;在以乔木为优势种的群落生境中,四川牡丹幼苗死亡率高,种群属于衰退型;主成分分析表明,四川牡丹平均基径和种群密度受环境因子影响显著,其中坡度是影响四川牡丹种群特征的首要环境因子,其次是土壤自然含水率。  相似文献   

14.
1985—1987年,浙北龙山林场松、栎混交林大山雀繁殖种群的年平均密度为每公顷0.85对,明显高于纯马尾松林的0.57对(t=3.50,P<0.05)。1987年招引区的平均密度为每公顷1.48对,分别比同期混交林和纯林内的密度高2.6倍和3.4倍。通过分析大山雀的繁殖生物学,雏鸟食物中松毛虫比率并结合松毛虫种群密度变化,估计在松毛虫种群密度高的年份,大山雀对越冬后松毛虫幼虫的捕食作用约为0.29%,而在松毛虫种群密度低的年份,捕食作用则增加11.24倍,招引区内捕食作用增加29.19倍。  相似文献   

15.
2017年7~12月,采用样带调查、红外相机法和访问调查的方法,对广东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种群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夏季野猪种群的平均密度为2.9~4.5头/km~2,保护区野猪个体总数量在64~99头之间,冬季野猪种群的平均密度为1.6~3.3头/km~2,保护区野猪个体总数量在35~72头之间。野猪日活动高峰期为2:00~4:00,其次为20:00~22:00。野猪主要危害果园、菜地;假人、家犬、围栏是当地村民的主要防治措施,其中假人和家犬的防治效果不明显,围栏的防治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初植密度对中国沙棘林木生长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初植密度对中国沙棘林的林木生长过程及主要生长特征的影响,在毛乌素沙地布设了初植密度为2 500株/hm2、4 444株/hm2、10 000株/hm2、40 000株/hm2的中国沙棘林田间观测试验。根据测定结果,分析了中国沙棘林的林木生长过程及主要生长特征(生长量上限、生长量增长率、速生期迟早、速生期长短)与其初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植密度的变化没有改变林木树高、地径、冠幅的"慢-快-慢"生长节律,采用Logistic方程回归结果可分别解释其变异的99%、98%、93%。(2)初植密度的变化改变了林木生长过程的主要特征。其中,树高生长量上限及树高生长量增长率随其初植密度的增大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态势,地径生长量上限、地径生长量增长率、冠幅生长量上限随其初植密度的增大呈下降的态势,冠幅生长量增长率随其初植密度的增大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3)初植密度变化对林木冠幅生长特征的影响最大,对地径生长特征影响次之,对树高生长特征影响最小。且在不同初植密度下均是林木的冠幅首先进入速生期,其次是树高,最后是地径。  相似文献   

17.
在100 m×140 m固定样地中检验黄连木种群性比与繁殖植株密度、种群密度和林分密度的关系,分析微生境因子对黄连木种群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连木雌、雄植株数随取样面积的增加而增大,且种群性比显著偏雄性(检验,p0.05);黄连木种群性比表现出显著的密度依赖性(p0.001),雄株比例与繁殖植株密度、种群密度、林分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在10 m×10 m研究尺度上,雌树和雄树株数均与土壤全氮、有机碳、有机质以及枯落物厚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黄连木种群雌雄植株具有相似的资源需求;黄连木雄树株数与土壤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全磷含量对黄连木种群性比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土壤湿度则对种群性比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岩羊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内蒙古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物种,为准确了解保护区内岩羊的分布及种群数量,2022年4~5月,采用样线法开展岩羊分布和种群数量调查。通过调查得出:岩羊主要分布在格尔敖包(岩画沟)和鸡鹿塞,其次是苏木图沟和阿贵庙沟,零星分布在鸡鹿塞西沟、乌斯台沟和查斯口沟;种群数量估算为490±140只,密度为0.008±0.002只/hm^(2),遇见率为37.5%。  相似文献   

19.
利用种群密度效应模型N=exp(aln2S+blnS+c)对南方铁杉种群密度变化过程进行拟合,其中N为单位面积株数;S为林分单株平均胸高断面积;a、b、c为待定参数,模型拟合结果为N=exp(4.38515ln2S+11.94198lnS+10.73876),相关系数r=0.8895,拟合效果较好;同时,对伴生树种的种群密度进行拟合,发现伴生树种的相关系数r=0.5532,拟合效果不佳。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南方铁杉种群密度变化机制既受其自疏作用的影响,也受其伴生树种他疏作用的制约,但自疏是影响南方铁杉种群密度减少的主要原因。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南方铁杉种群密度效应规律,可应用于指导其密度调节与控制。  相似文献   

20.
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种群密度效应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承祯  洪伟 《林业科学》2002,38(4):157-161
植物种群的调节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通过对种群的出生、死亡和生长等过程的控制,使种群的数量维持在生境可以容纳的最大水平上.尽管影响种群动态的因素可分为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但在植物中,尤其对木本植物,主要是密度制约起着种群调节与控制的作用,这种调控的过程反映了种群对群落结构及相应环境条件的适应与利用,主要表现为植物种群密度效应(江洪,1992).种群密度效应一直是种群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前人在研究植物种群密度拥挤效应规律时,提出了大量理论或经验的表达式(Yada et al.,1963;唐守正,1993;方精云,1995;Hozumi,1977;1983;John et al.,1994;张大勇等,1985;吴承祯等,2000c;2000d;安藤贵,1968;洪伟等,1996;陈辉等,1992),反映了植物种群数量动态受多种限制因素影响,如有限的资源、空间以及种内、种间植物个体对资源的竞争,导致种群数量发生变化,即为密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