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杨、水曲柳种群密度与种群性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白山次生杨桦林及次生针阔混交林中各建立1块5.2hm2固定样地,于2006—2008年的4—10月观察繁殖器官(花、种子),据此判断样地内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成熟植株的性别,研究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性比与种群密度及林分密度间的关系,并利用随机区块抽样技术,建立种群性比与取样面积、种群密度和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GLM模型检验种群性比的密度依赖性。结果表明: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雌雄植株数均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山杨和水曲柳种群性比具有显著的密度依赖性(P0.001),种群性比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次生杨桦林样地中,繁殖植株密度及种群密度与山杨种群性比呈显著负相关,与水曲柳种群性比呈显著正相关,次生针阔混交林样地中,繁殖植株密度和种群密度与山杨性比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曲柳种群性比呈显著负相关。可见,不同林型内山杨和水曲柳种群性比对繁殖植株密度及种群密度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雌雄个体对自然坡位适应性的性别差异,以紫色土丘陵区人工建植6年后的3个坡向的边坡草坪为对象,通过测定坡上、坡中、坡下及坡底4个坡位上次生演替构树幼树种群的种群面积、种群密度、年龄结构、雌雄性比、分布系数等特征参数及雌雄个体株高和地径,研究坡位对次生构树种群特征和雌雄个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4个坡位的坡度和土壤理化性状有显著差异(P0.05),构树均可入侵形成次生种群,随坡位降低种群面积、种群密度成倍增加(P0.05);(2)坡位显著影响种群年龄结构,随坡位降低一年生苗树比例增加,幼树和成年树比例降低(P0.05),坡上和坡中年龄结构为衰退型,下坡为稳定型,坡底为增长型;(3)坡位显著影响幼树和成年树的性比,坡上和坡中偏向雄株,下坡和坡底偏向雌株,坡位对成年树性比影响大于幼树;(4)坡位显著影响各龄构树的空间分布格局,坡位越低一年生苗和幼苗树越呈集群分布,随树龄增加分布系数均为下降,雌株趋向均匀分布,雄株趋向随机分布;(5)坡位对各龄构树的株高影响大于地径,株高随坡位降低而增加,地径随土层厚度增加而增加。综上,边坡草坪演替成构树+草本的混生群落,雄株对资源匮乏的耐受力强于雌株,雌株对资源的竞争力强于雄株,表现为与坡位的坡向和土壤理化性质相匹配的次生种群特征和个体生长策略,适合在裸露边坡植被恢复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水曲柳种群性比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雄异株植物的雌雄植株在营养和繁殖结构的大小、颜色及寿命,资源获得与分配,与群落其他物种相互作用等方面均存在差异(Delph et al.,1996;2002;Pickering,2000;Gehring et al.,1994).种群性比是雌雄异株植物的一个重要结构指标,尽管雌树多于雄树(Opler et al.,1978;Alliende et al.,1989),以及性比不显著偏离1:1(Morellato,2004)的种群结构已经被发现,但大量研究显示雄树通常多于雌树(Pickering,2000;Gauquelin et al.,2002;Pickering et al.,2002).  相似文献   

4.
杉木林分蓄积生长的密度及立地效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3参数Weibull生长方程,对15块杉木密度试验林26年连续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了林分材积年平均生长量(MAI,包括净材积年平均生长量(MAInet),总材积年平均生长量(MAIgross));利用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林分净材积(Vnet)和总材积(Vgross=Vnet+枯死木材积累积(∑Vm))年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及峰值林龄与初植密度、立地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MAInet峰值与立地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而受林分密度影响很小,其在立地指数级22 m的样地内平均值比立地指数级12 m的样地增加了8.33 m3·hm-2·a-1;MAIgross峰值与立地质量及林分初植密度均呈正相关(r=0.813 5,p=0.000 4;r=0.926 1,p=0.000 0);(2)MAInet峰值林龄主要受初植密度的影响,初植密度太大或太小对MAInet峰值林龄有显著影响,E密度(1 m×1 m)样地的MAInet峰值林龄平均值比A密度(2 m×3 m)样地的小3.88年,而中间密度的MAInet峰值林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森林土壤碳库是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受到众多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2 m×2 m、2 m×3 m和4 m×2 m)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人工林(2015年4月种植)土壤有机碳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测定,研究种植密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小于2017年,但其空间变异高于2017年。2017年种植密度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2019年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种植密度减小呈增大趋势,且种植密度间差异显著。2017年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和有效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019年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林木冠幅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林木幼小时,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受抚育施肥的影响,而林分进入快速生长期后,种植密度通过影响林木生长、林木冠幅和土壤呼吸等因子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低密度种植会提高单木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  相似文献   

6.
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采用无人机跟踪调查及访问调查对云南江城县、思茅区和景洪市交界活动的野生亚洲象群的种群数量、种群结构及分布动态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分布有3个象群,种群数量总计为45头,其中,成年雄象7头,亚成体雄象3头,幼体雄象2头;成年雌象27头,亚成体雌象1头,幼体雌象4头(含一头新生象)。根据中国亚洲象种群、亚种群的划分方法,将该区域活动的亚洲象群体命名为西双版纳-普洱种群中的江城亚种群。年龄结构和性比分析结果显示,该亚种群中雌象占比(72.7%)明显高于雄性(27.3%),性比适当;处于繁殖(75.6%)和未繁殖(24.4%)年龄的个体比例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呈增长型亚种群。数量大、年龄结构、性比合理、活动范围较大,且与其他亚洲象群之间交流频繁是本亚种群长期保持数量稳步增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掌握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的林分结构特征,设置了3个100m×100m样地,对其中的6个30m×30m样方,进行群落和林分调查。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中树种种类多,优势树种为小叶白辛树和锐齿槲栎,林分树种组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林分株数密度平均为1511株/hm2,林分样地间差异不明显。胸径分布呈典型的倒"J"型;树高主要集中在4-9m的树高级,分布则呈偏左的正态分布。林分结构总体上具有多树种复层异龄的基本特征,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两种林分密度D1(1 156株/hm2)和D2(820株/hm2)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0~6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整体均表现为较高密度林分D1显著高于较低密度林分D2,D1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分别比D2增加了11.30%和15.78%。两种密度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主要集中在表土层(0~20 cm),具有表聚性特征,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表层土壤碳储量分配比例较高(52.31%~54.25%),表明林分密度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有重要影响。D1和D2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储量与土壤容重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D1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储量与土壤含水量和总孔隙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D1和D2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储量与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相对D2而言,D1密度经营下林分可获得较高土壤碳储量,其土壤固碳能力更突出。适当提高林分密度对于增加中龄林分土壤碳储量有积极作用,是提升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次改林地鼢鼠种群年龄结构和繁殖特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次改林地鼢鼠种群结构和繁殖参数的11 a研究发现,鼢鼠种群是一个稳定而略有增长的种群。其成年Ⅱ组和老年组个体数量少,亚成年组和成年Ⅰ组的数量较多。亚成体和成年Ⅰ组的组成比与雌雄比呈显著的正相关,成年Ⅱ组的组成比与雌雄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老年组的组成比与雌雄性比呈显著的负相关。林地鼢鼠种群是通过雌雄鼠的数量关系来调节种群繁殖。在鼢鼠密度下降阶段,可以用前一年林地鼢鼠的成亚比预测下一年林地的鼢鼠种群数量。林地鼢鼠种群繁殖力在造林后第2—4年有一个增加的过程,第4年以后,繁殖力逐年降低。繁殖参数与成亚比呈负相关,与雌雄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兴国县现有油茶林分进行群体结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兴国县现有油茶林分品种(类型)混杂,以黄球球类型最多,依次为青球,红球、黄桃、青桃,这5种品种(类型)分布约占全县94.8%。林分生长发育存在差异,综合表现以黄桃最好。全县平均单位面积株数78株/667m2,林分密度基本合理,但同一地段不同林分、不同地段林分间密度存在显著差异。林相不齐,疏密不均,植株大小不一,表现在全县平均整齐度仅为2.44,为现有油茶林栽培管理和低产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