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同县马尾松毛虫发生趋势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2~2005年会同县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状况,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马尾松毛虫发生趋势与其生存环境的相关性,提出了抑制马尾松毛虫发生趋势的建议及今后控制马尾松毛虫发生趋势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气象因子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广东省多年的马尾松毛虫林间发生面积和气候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气象因子对马尾松毛虫种群的影响,模拟广东省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方程。分析结果表明:在年气象因子中,主成分因子是年总降雨量,但其与马尾松毛虫年发生面积的相关性不显著;在月份气象因子中,3月的月均温度、4月和6月的月均湿度、7月的月均温度和月总降雨量、10月的月均温度和月总目照时数与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省张家界永定区2003—2018年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发生情况的历史数据为材料,探讨了不同等级划分体系对应用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混合发生面积的历史符合率的影响,并对2019年张家界永定区的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发生等级及发生面积进行预测,从而指导防治工作科学、及时、有效地开展。结果表明,当原始数据集中于某一级别时,用3等级分级可以增加历史符合率。本文数据分为3个等级,历史符合率为76.9%。利用概率矩阵对2019年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混合发生面积进行预测,结果为1级,即发生面积为0~1 033.3 hm~2。  相似文献   

4.
选取广西兴安县2005~2015年春季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a)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研究温度与春季马尾松毛虫轻、中、重度发生面积发生关系。以2004—2015年的每月的温度因子为自变量,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出与兴安县春季马尾松毛虫轻、中、重度发生面积相关的重要因子,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回归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准确率分别高达81.036%、99.991%、58.658%,其中,中度平均准确率近100%。  相似文献   

5.
基于预测克立格方法的马尾松毛虫空间发生量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83年9月至1989年9月马尾松毛虫的虫情调查资料,用预测克立格方法研究全县各调查点的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的空间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用该方法预报全县马尾松毛虫空间发生量具有很好的预报效果,对未参与建模的1989年3代的虫口密度、有虫面积的预报准确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6.
广西马尾松毛虫发生类型区的划分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广西马尾松毛虫发生类型区的划分与应用庞正轰,杨秀好,文凤芝梁修达(区森防站)(柳州地区森防站)马尾松毛虫是广西最重要的森林大害虫。1980年至1995年,年均发生面积20万hm2以上,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马尾松毛虫灾害已成为我区巩固造林绿化...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马尾松毛虫是祁东县松林的主要针叶害虫,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最高年份全县发生面积高达20万亩,成灾面积达13万亩。研究了对祁东县马尾松毛虫虫源地防治措施,探索了马尾松毛虫虫源地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全县马尾松毛虫的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8.
两种主要森林害虫发生面积预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马尔可夫链和灰色系统GM (1,1)预测模型对宁化县 2种主要森林害虫—马尾松毛虫和黄脊竹蝗的年度发生面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 :马尔可夫链对马尾松毛虫和黄脊竹蝗发生面积预测效果较好 ,灰色系统GM (1,1)预测模型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效果较好 ,而对黄脊竹蝗发生面积预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基于气象因子的马尾松毛虫发生率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预测未来我国马尾松毛虫的潜在变化趋势,以2002-2012年全国范围内马尾松毛虫的地级逐年平均发生率作为预测指标,[方法]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获得马尾松毛虫平均发生率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并结合地理空间数据与未来气象数据,得到马尾松毛虫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模型.[结果]表明:以筛选后的12个气象因子建立的马尾松毛虫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模型精度达到86.98%,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据此预测2020s,2050s,2080s的马尾松毛虫平均发生率空间格局,并与2002-2012年的空间格局相比,结果显示:华东及华中地区虫害中度和重度发生面积均明显增加,有扩散的趋势;华东地区的轻度发生面积总体为缩减;而华南部分地区虫害轻度发生面积扩增.[结论]以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所得的空间格局模型具有实际预测意义,可以预测我国未来马尾松毛虫平均发生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毛虫是为害马尾松树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河南省信阳市有马尾松林300万亩,占全市有林面积的60%。占全省马尾松林的80%以上。他们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使马尾松毛虫发生周期从3年延长到4年-5年。八十年代末,他们在武汉大学病毒系两位教授的帮助下,开始采取白僵菌 CPV(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15年来,共防治马尾松毛虫近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国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森林害虫。发生范围北起河南南部与淮河流域,南抵海南岛,西自四川西部,东至台湾,遍及我国15个省区。据文献报道,在马尾松毛虫分布区内,随着纬度增加,松毛虫由一年发生4代逐渐减少到一年发生2代。笔者于1984年在湖南西南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总结有关马尾松毛虫的科研成果和实际经验,建立了反映了马尾松毛虫,松林、自然条件与环境状况,人类社会行之间本质关系的结构模型,通过对影响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因子的分析,提炼及数量化表示,建立了马尾松志虫时间域及空间域种群动态模型,两者结合可以对松毛虫群种动态进行系统模拟,预测松毛虫的发生量、发生面积及分布状况,以安徽省潜山县黄铺试验区调查数据验证此模型,与松毛虫实际发生规律吻合。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祁阳县1990~1999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及松毛虫的年发生面积为依据,应用因子筛选、聚类分析、统计检验方法找出了影响马尾松松毛虫减灾的关键气象因子,为预报和防治马尾松松毛虫的成灾提供了合理和实用的方法,有助于为防治灾害作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83—2010年马尾松毛虫发生数据特点的分析,应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将混沌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相结合,提出了1种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理论的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当输入层神经元个数(即嵌入维数)为7、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5时,预测未参与建模的2009年越冬代、2010年第1代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50%。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毛虫计算机预测预报系统—FIMS-1,是在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系统模型基础上建立的。该系统能够模拟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及空间区域的迁移扩散,能估算马尾松毛虫对针叶造成的损夫,进而可以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量、发生地、发生面积及针叶被害程度进行预测。为马尾松毛虫的综合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通用性、显示的直观性及预测预报输入要求的灵活性,非常适于在广大林区推广。用安徽省潜山县黄埔试验点数据输入该系统,运行结果与该地松毛虫发生规律基本吻合,说明该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马尔柯夫链的原理,把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资料划分为四个等级状态,建立了马尔柯夫链预测模型。文章以柳城县马尾松毛虫危害面积的19年资料为例,介绍了建立模型的方法。用该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所作的两次预报与实际观测完全吻合;该方法对于危害面积、虫口密度的预报都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马尾松毛虫灾害与松林林分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灾害与松林林分状况关系密切,松阔混交林、国外松占40%以上松林和植被覆盖度达90%以上的松林一般不发生松毛虫灾害。松林蓄积量越大,松毛虫发生面积越小。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毛虫是国内危害最严重的森林病虫害之一。湖北省随州市有松林面积 2 7万多hm2 ,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70 % ,占全省的 1/8,在随州市马尾松毛虫危害曾十分严重 ,最大发生面积达到 40 %以上 ,每隔 3~ 4a为一猖獗周期 ,大发生年份松针几乎全部被吃光 ,成片青山变成一片焦枯 ,是全省马尾松毛虫严重危害地区之一。以往主要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得不到有效根治 ,年年防 ,年年发生 ,大发生周期不断缩短 ,到 80年代中期连续几年松毛虫发生面积达到防治指标的都超 7万hm2 以上。随州市林业科技人员 ,从 70年代开始运用…  相似文献   

19.
对湘西南山区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山区温、湿度和降雨量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都有影响,但不是单因子发生主要作用;在山区南坡山脊、林缘、8~15年树龄的松树中马尾松毛虫分布较多;海拔500m以下、东坡和干燥林地中的松林,马尾松毛虫为害严重,纯林和混交林为害同等严重。  相似文献   

20.
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有特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马尾松毛虫多发生区域,全区平均每年发生面积300多万亩,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的安全。为了防治马尾松毛虫,广西推广应用白僵菌作为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重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地控制了马尾松毛虫的成灾和危害,减少了虫灾造成的林木损失。广西生产和使用白僵菌已有30多年的历史,早在初年代就开始了白鹰菌生产和用它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1970年后,随着林业部应用白僵菌防治害虫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广西发展更快。从1971年到1995年、全区累计生产白僵菌原粉452万公斤,平均每年生产17.38万公斤,使用白僵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