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柚皮中提取分离纯化活性物质柚皮甙可以促进柚果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乙醇-水体系从柚皮中提取了柚黄酮类化合物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对其进行纯化。采用熔点、紫外、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精制的柚黄酮单体进行检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水体系和大孔吸附树脂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柚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和纯化;熔点及四大谱图确证了分离纯化精制得到的柚黄酮单体为柚皮甙。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对骨碎补中的柚皮苷进行辅助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设计,得到最适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按1∶24的料液比加入55%(V/V)乙醇溶液,在500W功率、70℃的温度下超声处理32min,在此条件下骨碎补中的柚皮苷的提取量为15.07mg/g。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分析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果实中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柚皮素和维生素E这7种酚类物质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关系,为探讨酚类物质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以沙棘丰宁和向阳2栽培品种3个时期(绿果期、变色期和成熟期)的果实为实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柚皮素和维生素E这7种酚类物质含量,同时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沙棘果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后将7种酚类物质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丰宁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向阳,且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在绿果期、变色期和成熟期依次降低,而向阳在绿果期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变色期最弱;丰宁果肉中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和柚皮素6种酚类物质含量高于向阳,其中,芦丁和杨梅素含量在3个不同时期均显著高于向阳(P0.05);另外,果实3个不同发育时期中槲皮素、异鼠李素、柚皮素和杨梅素这4种物质含量在2沙棘品种中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芦丁、维生素E和山奈酚这3种物质在2沙棘品种中变化趋势不同。相关性分析发现: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和柚皮素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6,而维生素E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系数仅为0.17。[结论]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和柚皮素的含量与羟基自由基的清除具有正相关性,有助于促进沙棘果实中羟自由基的清除。  相似文献   

4.
微波辅助提取柚皮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行了微波辅助提取柚皮精油的实验。结果表明,石油醚是微波辅助提取柚皮精油的最佳溶剂,液料质量比、物料含水率、粒度、微波功率等因素对微波辅助提取柚皮精油有较大影响。通过实验得到了柚皮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物料粒度60目,物料含水率7.4%,总液料质量比14:1,微波功率300w,提取两次,每次微波辐射时间3min。提取液进行真空浓缩至不再有溶剂蒸出,得精油粗产品。往精油粗产品中加入乙醇溶解,放入~15℃冰箱中冷冻48h,离心分离去除树脂状物质,过滤,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后,即得精油,产率约2.09%,精油纯度99.0%。与传统的直接加热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法所用时间仅为直接加热提取法的1/20。  相似文献   

5.
《林业科学》2021,57(10)
【目的】鉴定胶孢炭疽菌侵染核桃青皮后酚类物质种类以及变化规律,筛选潜在抗炭疽病有效成分,为探究核桃抵抗炭疽病发生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香玲’和‘泰勒’2个品种核桃为试材,对其青皮体外接种胶孢炭疽菌,通过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侵染后核桃青皮中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变化。【结果】随着胶孢炭疽菌侵染天数增加,‘香玲’青皮病斑逐渐增大,在第6天发生明显变化,而‘泰勒’青皮病斑基本不变。‘香玲’和‘泰勒’青皮中酚类物质总量基本一致,划分为9大类,其中以原花青素/花青素、苯甲酸及其衍生物、黄酮醇和苯丙素类为主。‘香玲’中苯甲酸类最多,占60%以上,主要以没食子酸、丁香酸、鞣花酸和香草酸等为主;‘泰勒’中黄酮醇类最多,接近30%,主要以金丝桃苷、槲皮苷、扁蓄苷和杨梅苷等为主。炭疽菌侵染第6天,与‘香玲’相比,‘泰勒’青皮差异代谢物为60个,上调差异代谢物有52个,下调为8个,其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香豆酸、原花青素B1/2/3、根皮苷、丁香酸、鞣花酸和阿魏酸等差异显著。分析炭疽菌侵染4~6天‘香玲’和‘泰勒’青皮差异代谢物发现,咖啡酸、柚皮素、(S)-圣草酚、扁蓄苷、槲皮苷和没食子酸6种物质出现明显变化,这可能与青皮病斑出现明显变化有关联。【结论】鉴定抗炭疽病品种‘泰勒’和感病品种‘香玲’130种酚类物质,代谢组学分析炭疽菌侵染后物质动态变化,筛选到原花青素B1/2/3、咖啡酸、柚皮素、(S)-圣草酚、扁蓄苷、槲皮苷和没食子酸等潜在抗炭疽病有效成分,可为后期开发炭疽病相关天然药物,探究炭疽病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松多酚资源林的优选、营造、调控及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更好地开发松多酚资源。研究了不同外界因素对松多酚、柚皮素含量影响,发现松多酚含量受光照、营养、激素的影响比较明显,而柚皮素含量变化不明显。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松多酚的含量呈上升趋势,最高含量到达43.06mg/g。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加,松针中多酚的含量也明显增加,最高含量到达42.21mg/g。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生长激素浓度的增加,松针的生长速度加快,松针中松多酚的含量也不断增加,松多酚含量最高值达到44.35mg/g。  相似文献   

7.
五指毛桃黄酮和香豆素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五指毛桃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补骨脂素(Ⅰ)、伞形花内酯(Ⅱ)、 5,3',4'-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Ⅲ)、 5,7,2',4'-四羟基黄酮(Ⅳ)、 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Ⅴ)、山柰酚(Ⅵ)、紫云英苷(Ⅶ)、金合欢素 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Ⅸ)、柚皮素(Ⅹ)及胡萝卜苷(Ⅺ).经检索,化合物Ⅱ~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Ⅳ、Ⅴ、Ⅷ、Ⅸ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研究油茶枯饼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产品得率的影响,并采用DPPH法和FTC法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较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 h,乙醇体积分数60%(v/v),液料比30:1(mL:g),提取温度90℃。在此条件下黄酮苷1和黄酮苷2得率分别为12.56%和13.03%,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果实套袋生产的机制及操作规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果实套袋是生产绿色果品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机制是套袋影响果实花皮素苷的形成、含量与分布,并就套袋与除袋的时期、方法、套袋前后的树体管理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0.
以低共熔溶剂为提取溶剂,用球磨法从毛竹叶中提取黄酮碳苷类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测定竹叶中4种黄酮碳苷(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苷和牡荆苷)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低共熔溶剂的含水量、提取时间、液料比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从竹叶中提取黄酮碳苷的最佳工艺为:低共熔溶剂(氯化胆碱和乙二醇构成)含水量50%、提取时间150 s、液料比6∶1(mL∶g)。在该条件下,从竹叶中提取4种黄酮碳苷的总提取得率为1.55 mg/g,其中,异荭草苷0.99 mg/g、荭草苷0.23 mg/g、牡荆苷0.04 mg/g、异牡荆苷0.29 mg/g。该方法提取得率比浸渍提取法提高了7.6%,且节约了时间和有机溶剂。利用该优化工艺,结合LC-Q-TOF-MS检测,成功应用于以毛竹叶为原料制成竹茶样品的黄酮碳苷提取与测定。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以三线建设文化为主题打造的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和126文化创意园是绵阳市两处具有代表性的后工业景观。对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和126文化创意园的建筑、植物、景观设施等景观元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处景观在满足市政服务和改善生态环境功能需求的同时,通过创意景观元素,实现了现代文明与三线建设文化的融合,得以三线建设文化为主题的后工业景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传承城市文化精神:诠释城市文化形象、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于2016—2017年采用查阅资料结合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成都10个星级公园开展蔷薇科木本植物种类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0个星级公园应用蔷薇科木本植物种类共计34种14属。常绿木本植物6种,占17.6%;落叶木本植物28种,占82.4%。李属应用最多有8种,其次是蔷薇属5种。并针对星级公园中蔷薇科木本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成都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及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城市园林植物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出现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频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景观效果及城市面貌。因此,在城市林业工作中制定科学有针对性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对于集约化管理绿植、提高城市形象、减少不必要经济损耗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广汉市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项目,通过进一步踏查和标准地调查,将研究范围聚焦于广汉市中心城镇——雒城镇,分别考察、整理了该地园林植物的病害、虫害,从而归纳出了对应的寄主植物、病害部位、分布范围、发生范围、发生面积以及成灾面积等季节性规律,可用以制定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治计划、全面开展防治工作,从而推动广汉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杜仲中龄林的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开展了杜仲中龄林间伐试验以及合理经营密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杜仲林分胸径、树高、冠幅、单株皮质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2)间伐后2 a,不同保留密度林分间胸径、树高、冠幅、单株皮质量生长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 <0.01),胸径、冠幅、单株皮质量及林分皮质量均以密度2 130株/hm^2生长量最大,与1 620株/hm^2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5400株/hm^2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 <0.01);3)以1 620~2 130株/hm^2种植密度最有利于促进杜仲中龄林的生长和杜仲皮产量的增加,但后续还需要继续进行间伐调整;4)根据调查的平均胸径和冠幅数据建立了杜仲人工林不同径阶林分密度表,利用该表,可以根据林分的胸径和冠幅生长情况确定合理的经营密度,通过多次对林分密度进行调整,促进杜仲林分的生长及皮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种子园是获得林木良种的重要基地。文中简述三台县国家柏木良种基地建设情况,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少经费、经营停滞不前,按生产营林模式建设、种子产量低,以“表型”性状显著的优树作为建园遗传材料,未开展遗传测定等问题进行分析;对种子园实施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留优去劣疏伐、树体管理和升级换代等集约化精细化经营管理措施效果进行总结。提出对种子园进行升级换代,加强种子调剂,完善储备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炉霍县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在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和职工福利方面取得的成效,总结了组织领导、统一认识、科技运用、现代管理和林业改革的经验,指出了造林、管护、农牧矛盾和资金缺口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对天保工程二期工程实施提出了建议,以巩固天然林保护成果,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以成都市区内不同位置具有代表性的5所综合高校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分析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校区的植物种类以及乔、灌、草以及地被植物、针叶植物、阔叶植物、落叶植物、常绿植物应用比例;记录和测算不同植物在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公共活动区出现的频率,比较和区分不同植物在不同功能区应用的差异;对成都市高校校园植物种类构成、植物出现频度及类别、树种丰富度、植物观赏性的多样性及植物生活型结构多样性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水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物质,是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一切物质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对于维持生态功能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城乡基础建设严重滞后,水污染也来越严重。为了改善河道水质和水环境,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以某县D河为研究区,于2018年8月,运用无人机、实地踏勘和定点监测的方法获取了一手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结合污染物超标倍数法对D河主要断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D河流域各个出境断面水质处于劣Ⅴ类,但是较往年有所改善。对实施"河长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花叶青丝’Bambusa eutuldoides ‘Huayqingsi’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箣竹属Bambusa Retz.corr.Schreber的大眼竹B.eutuldoides McClure,发现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望江楼公园和泸州市纳西区白节镇的大旺竹海。零星分布于大眼竹另一品种‘青丝黄竹’B.eutuldoides ‘Viridi-vittata’的栽培居群中,是‘青丝黄竹’变异植株经进一步分离培育而成的竹类新品种。‘花叶青丝’与‘青丝黄竹’特征近似,关键区别在于其叶绿色,但部分叶片具宽窄不等的黄白色纵条纹,因而更具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淑华  苏琳  冷爽 《吉林林业科技》2019,48(1):12-13,17
本研究通过对初选6个三年生白刺优良类型(A1~A6)进行植株直径、株高和株产量等生物学参数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白刺A5优良类型在匍匐和高产方面均具明显优势,选育出的适应吉林省西部地区生长的白刺优良类型具有较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白刺属植物大面积推广示范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