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苦楝提取物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苦楝提取物的提取及提取物对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剂种类、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等因素对苦楝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楝素优选提取条件为:以6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9,在60℃条件下提取4次、每次80min,苦楝素的得率为1.08%。用苦楝树皮和果实的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两种真菌(黑曲霉、绿色木霉)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发现苦楝树皮和果实不同浓度的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有很大区别;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也不同。从整体看苦楝树皮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制效果比苦楝果实好。苦楝树皮乙醇提取物对两种供试菌的生物活性最强,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的试验表明:苦楝树皮乙醇提取液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5%,其中甲醇提取物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  相似文献   

2.
以核桃青皮、核桃粕和核桃壳为原料,用水和不同比例的甲醇、乙醇超声提取,测定了多酚提取率、还原力和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使用40%乙醇为提取剂,多酚提取率最高,纯水的提取率最低。3种核桃副产物多酚醇提取物都具有体外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核桃青皮>核桃粕>核桃壳。核桃青皮醇提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作为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水和苯-乙醇提取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叶,用杯碟法测定2种提取物对木材腐朽菌、霉菌及变色菌的抑菌性。结果表明:樟树叶苯-乙醇提取物抑菌测试效果不明显,但樟树水提取物对木材腐朽菌和霉菌具有抑制作用。当测试浓度为5%时,对木材白腐菌黄孢原毛平革菌、褐腐菌密粘褶菌、哈慈木霉菌、产紫青霉菌、烟曲霉菌均有明显抑制,高浓度(10%)时能抑制蓝变菌可可球二孢菌。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条件下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毒杀活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计算不同浓度、温度和时间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蚜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确定不同因素对核桃青皮毒杀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提取物浓度为100mg/mL、温度为25℃、时间为48h时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蚜毒杀活性最高。提取物浓度对核桃青皮毒杀活性影响最大,其次为时间因素。研究可为开发以核桃青皮为原料的植物性杀虫剂,实现安全高效的防治玉米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比了10种植物干叶的50%乙醇提取物对4种常见木材腐朽菌的抑菌活性,筛选出具有广谱杀菌性且效果较好的植物来源,为后续开发植物源木材防腐剂提供依据。以白腐菌采绒革盖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和褐腐菌密粘褶菌、绵腐卧孔菌为供试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初步测定香樟、侧柏、闽楠等10种植物醇提物对木腐菌的抑菌效力,比较其不同时间段的(3、5 d和7 d)菌落直径和抑菌率,聚类分析优选出抑菌植物。结果表明:1)在供试浓度为20 mg/mL的条件下,10种植物醇提物对白腐菌和褐腐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时间延长大多数植物醇提物抑菌活性明显下降,总体抑菌效果褐腐菌比白腐菌更强;2)当菌落培养至7 d时,飞龙掌血、猴樟、圆柏等6种植物对白腐菌和褐腐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飞龙掌血和香樟对4种菌均有抑制作用;3)飞龙掌血抑菌率均高于70%,总体抑菌效果较香樟好,而香樟对采绒革盖菌的抑制效果较差,对其他3种菌的抑制效果达到70%以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飞龙掌血(1)和香樟(10)的抑菌效果最佳,在不同时间段对4种木材腐朽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效力,说明这2种植物具有开发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侧柏心材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抑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侧柏心材不同部位及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依次提取的心材活性成分对白腐菌、褐腐菌、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侧柏心材从髓心向边材根据年轮所划分的3个部位对3种真菌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且靠近边材的2部分抑菌效果更明显些.气质联机技术对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分析鉴定表明: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中有14种化合物,大部分化合物属于萜烯类物质及其衍生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为罗汉柏烯(25.564%)和雪松醇(19.743%);侧柏心材二氯甲烷提取物中鉴定出24种化合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也为罗汉柏烯(15.429%).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对褐腐菌、白腐菌和黑曲霉菌第14 d时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0,9.3和8.3 mm,大于二氯甲烷提取物抑菌圈直径(0,2.7和1.3mm),表明正己烷提取物对3种真菌的抑制生长作用明显优于二氯甲烷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湘西虎杖抑菌成分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乙醇作溶剂,对湘西虎杖抑菌活性物提取条件进行研究,通过抑菌实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A3B2C3,即90%乙醇、60℃、3h, 该条件下的提取物对细菌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强,但对酵母菌无明显的效果,对三种受试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25~ 0.5g/ml。提取物经85℃、100℃,15 min 或pH2~8 处理后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三个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核桃干外果皮为材料,研究核桃外果皮提取液对蚜虫的杀虫活行。试验采用乙醇、乙酸乙酯、水、氯仿、丙酮5种不同的溶剂从核桃青皮中制备提取液,测定其对麦蚜、菊蚜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水提液对蚜虫无毒杀作用;乙醇、乙酸乙酯、氯仿、丙酮提取液对蚜虫具有较高的毒杀活性,其中以乙醇提取液的毒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喜树叶乙醇提取物对所选15种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并对筛选出抑菌效果较明显的11种植物病原菌做了不同浓度的抑菌效果试验。其结果表明,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对各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呈上升趋势,且对黄瓜菌核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193.6675、198.1948和256.4144μg/mL,各样品对植物病原菌的毒力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为优选出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采自吐鲁番市恰特喀勒乡的葡萄叶为材料,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法提取葡萄叶乙醇提取物;工艺优化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分别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做抑菌试验,并以其中抑菌效果最明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以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了正交试验,并用K-B琼脂扩散法测定其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葡萄叶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70℃、料液比1︰30、浸提时间3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获得的葡萄叶提取物对4种菌的抑菌作用大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葡萄叶中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大,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不太显著。本文所建立的葡萄叶乙醇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具有渐变快速、仪器设备简单、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可用于葡萄叶中具有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箬竹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水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八叠球菌(Sarcina)、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Penicillium)、木霉(Trichoderma)7种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2种提取物对细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丙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2 mm,水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也达到10 mm,但对霉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2种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781%,对其它几种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也都不超过3.125%,但对霉菌的最小抑制浓度要高于细菌,并且水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普遍高于丙酮提取物;2种提取物对水果和豆腐干均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提取法浸提核桃楸叶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相对杨树叶枯病菌和樟子松枯梢病菌有抑菌活性,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相对杨树叶枯病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3.12g/L,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的MIC为6.25g/L。采用GC-MS分析了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相经柱层析后集分I和集分Ⅱ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相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相对含量较高的5-羟基-1,4-萘醌(胡桃醌)、D-阿洛糖、5,8-二羟基-1,4-萘醌、1,5-萘二酚、2,3-二氢苯并呋喃、7-甲氧基-1-四氢萘酮、1-萘酚、8-羟基-2-甲氧基-1,4-萘醌和4-甲基-2,6-二羟基喹啉等。  相似文献   

13.
柿叶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柿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和抗菌活性的研究.通过系统预试,初步确定柿叶中含有生物碱、皂苷、氨基酸、多肽、有机酸、酚类和鞣质、糖类、甾体、总黄酮、强心苷、蒽醌、挥发油等物质.抑制活性试验结果显示: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供试的6种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水相对供试的5种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细菌有较小抑制作用;石油醚相对真菌和细菌几乎无抑制作用;正丁醇萃取物对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真菌无抑制作用.用不同质量浓度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质量浓度越高,其抑菌能力越强,而且,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测试的6个细菌的抑制活性的大小顺序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活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常规提取法浸提核桃楸叶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相对杨树叶枯病菌和樟子松枯梢病菌有抑菌活性,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相对杨树叶枯病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3.12 g/L,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的MIC为6.25 g/L。采用GC-MS分析了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相经柱层析后集分I和集分II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相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相对含量较高的5-羟基-1,4-萘醌(胡桃醌)、D-阿洛糖、5,8-二羟基-1,4-萘醌、1,5-萘二酚、2,3-二氢苯并呋喃、7-甲氧基-1-四氢萘酮、1-萘酚、8-羟基-2-甲氧基-1,4-萘醌和4-甲基-2,6-二羟基喹啉等。  相似文献   

15.
喜树叶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片法研究喜树叶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茼(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杆茼(Bacillus subtilis)、八叠球菌(Sarcina ventriculi)、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木霉(Trichoderma virid)和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喜树叶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好;喜树叶乙醇提取物对3种霉菌都有抑茼效果,水提物对霉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苍耳根、茎、叶作为试验材料,以丙酮、80%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作为提取溶剂,利用滤纸片法研究了苍耳不同器官4种不同溶剂提取液对2种细菌和1种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苍耳各器官的不同溶剂提取液抑菌效果不同。对溶剂来说,苍耳叶丙酮、乙酸乙酯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16.32mm、15.66mm,叶的乙酸乙酯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5.64mm,4种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总体抑菌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丙酮、乙酸乙酯、80%乙醇、蒸馏水;对不同器官来说,苍耳各器官提取液抑菌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叶、根、茎,尤以叶的丙酮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乙酸乙酯次之。苍耳叶的丙酮、乙酸乙酯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苹果轮纹病菌均表现为较强的抑菌活性,但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17.
为高效利用蒜头果资源,以蒜头果根的粗提取物对13种人体致病细菌进行抑菌活性实验。采用滤纸片法,对蒜头果根的乙醇及丙酮粗提取物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同时,对其抗菌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及在酸碱环境中的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蒜头果丙酮粗提取物对蜡样芽孢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具有抗菌活性(MIC值分别为:14.450mg/mL,7.225mg/mL,7.225mg/mL),丙酮粗提物通过不同温度(30℃、50℃、70℃、90℃、100℃)、不同pH值(3、5、7、9、11)和紫外光不同照射时间(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处理后,对蜡样芽孢杆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依然有抑菌效果,而对无乳链球菌却没有抑菌活性。这说明蒜头果根含有多种抗菌化合物,且有不同的抗菌活性及稳定性。蒜头果根丙酮粗提取物在分段纯化后,只在50%乙醇洗脱部分具有抗菌活性。研究结果为蒜头果根的抗菌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土壤有益微生物的分离、筛选中获得一株拮抗细菌Bs-03,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对供试的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表现较为广谱的抑菌活性。通过对菌株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试验项目,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Bs-03菌株抑菌活性,结果表明Bs-03对供试的14种植物病原真菌,除花生白绢病菌外,都具有抑菌活性。其中对核桃炭疽病菌、苹果轮纹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冬枣黑斑病菌效果最好,与其他处理在P0.05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该菌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直接提取法和分步提取法对哈茨木霉T28发酵液进行萃取,获得6种提取物;将各提取物对致病疫霉进行抑菌活性研究,并对具有最佳抑菌效果的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步提取法和乙酸乙酯为萃取液的提取物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萌发、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具有最佳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67.06%,71.71%和76.25%;采用直接提取法获得的提取物抑制效果次之.2种方法的提取物中分别含有10个和15个组分,其中相同组分为2,5-二叔丁基酚、邻苯二甲酸二叔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十八碳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单(2-二乙基己基)酯,这些组分可能为对致病疫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20.
核桃炭疽病生物防治菌株YB-4-15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炭疽病给云南核桃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给核桃炭疽病生物防治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以核桃炭疽病菌为指示菌,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及对峙培养法,对生防菌株进行了分离与筛选,结果表明:菌株YB-4-15、YB-8-11-1、YB-7-9-1对核桃炭疽病菌均有80%以上的抑菌活性,其中,抑菌作用最稳定、抑菌效果最佳的菌株为YB-4-15。然后对YB-4-15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和ITS分析,鉴定结果表明:YB-4-15菌株为钩状木霉菌。最后,对该木霉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次生代谢产物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温度为28℃,其菌丝生长对光照条件不敏感,适合在p H为4~8的PDA培养基上生长,其无菌滤液的热稳定性较差,仅在45℃及以下温度条件下才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