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6月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和营口市应用10%虱螨脲悬浮剂开展美国白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效成分含量为50,100,150 mg/kg的10%虱螨脲悬浮剂7 d后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8.8%以上,且两试验地之间,有效成分不同含量之间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明显优于对照药剂25%灭幼脲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为125 mg/kg的防效。建议生产上采用有效成分含量50 mg/kg的10%虱螨脲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  相似文献   

2.
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公害,研制成功无公害噻嗪酮油剂和通用油剂。1%噻嗪酮油剂或2%通用油剂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使用1%噻嗪酮油剂或2%通用油剂防治柳蛎蚧卵,防效均在91%以上;使用噻嗪酮通用油剂加水稀释到100ppm防治柳蛎蚧初孵若虫,防效为96%。试验证明对蚧虫主要天敌红点唇瓢虫安全。噻嗪酮油剂和通用油剂是目前防治蚧虫的一种理想、安全、高效的新型杀蚧剂,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园林行道树介壳虫的有效防控药剂,筛选了3种农药对介壳虫进行了防控实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均对介壳虫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15d调查可发现介壳虫均已死亡,防效达100%,但其中毒死蜱为中高毒农药,矿物油用量较大,为此,推荐噻嗪酮为介壳虫防治的最佳药剂,并可适当混用毒死蜱、矿物油等,以增强防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公害,研制成功无公害噻嗪酮油剂和油剂。1%噻嗪酮油剂或2%通用油剂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使用1%噻嗪油剂或2%通用油剂防治柳蛎蚧卵,防效均在91%以上;使用噻嗪酮通用油剂加水稀释到100ppm防治柳试验证明对蚧虫主要天敌红点唇瓢虫安全。  相似文献   

5.
山地橄榄星室木虱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亨平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130-133,153
应用不同药剂、浓度对橄榄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 canariumYang et Li)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功夫菊酯乳油对橄榄星室木虱的毒力最高,其相对毒力是苦.烟乳油的1.7倍;复合药剂的防效明显高于单一药剂,最佳组合以功夫乳油5 500倍液+木虱净乳油6 000倍液+苦.烟乳油5 000倍液林间喷雾效果最佳,药后3 d、7 d、14 d、21 d的防效分别为73.63%、90.54%、93.51%、95.43%;连续施用复合药剂7 d的防效达100%,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持效长,可有效地控制星室木虱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为精准有效防控额济纳旗胡杨林区蔡氏胡杨个木虱的发生,通过田间树干注药试验,研究了15%的乙酰甲胺磷注剂和12%的阿维菌素注剂2种药剂对胡杨林区蔡氏胡杨个木虱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2种注干药剂对蔡氏胡杨个木虱均有一定的防控作用,并且持续时间长。施药后的10、20、30、40 d,通过观察危害的叶片得出15%的乙酰甲胺磷注剂对于蔡氏胡杨个木虱的防治效果均较12%的阿维菌素注剂防治效果好;2种注干药剂在施药30d后防治效果达到最好。同时由于胡杨林区木虱与网蝽混合发生,在胡杨林区防效调查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树干注药对胡杨林区的网蝽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20%苍耳素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苍耳素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具有很好的防效,20%苍耳素乳油500倍、300倍和100倍3种处理剂量在春稍停止生长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69.7%、81.6%和85.9%,其中100倍液防治效果与20%的多菌灵防效80.9%呈显著差异;在末次施药后10 d供试药剂3个处理剂量的防效分别为65.5%、76.2%和78.8%,对照药剂50%多菌灵则为77.5%,方差分析表明,20%苍耳素乳油300倍、100倍液防效与对照药剂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和春雷霉素4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旨在有效防治核桃黑斑病的发生,探讨4种杀菌剂的田间药效,筛选出防效较好的杀菌剂。结果显示,4种杀菌剂对核桃黑斑病有较好防效,显著高于对照处理,除春雷霉素防效略差外,其他3种杀菌剂对核桃黑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效。中生菌素对果实和叶片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24%和83.27%;噻霉酮对果实和叶片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18%和81.74%;氟啶胺对果实和叶片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82%和79.08%。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可作为防治核桃黑斑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9.
几种生物药剂防治梨木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态健康理念出发,以沙依东生态健康果园为研究对象,利用0.5%藜芦碱水剂可溶性液剂、0.3%苦参碱水剂和0.6%乙基多杀菌素对香梨树上的梨木虱进行了药效和药害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0.5%藜芦碱原药、0.3%苦参碱原药、0.5%藜芦碱和0.3%苦参碱混合原药对香梨树叶片和枝条产生明显的药害反应。在加入助剂时,0.5%藜芦碱稀释500倍加稀释1 000倍的洗洁精处理防治效果最好,达到了82.9%,与其他3种处理存在显著的差异;在不加助剂时喷施乙基多杀菌素稀释1 250倍防效最好,5 d后对梨木虱的平均防效为75.9%,药后10 d药效维持在87.8%以上。  相似文献   

10.
韦伯虫座孢菌对柑橘黑刺粉虱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寄生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的韦伯虫座孢菌(Agrerita webberiFaweett)进行了室内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温度下生长量的测定,以及室内和田间防治柑橘上黑刺粉虱的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结果表明:该菌在马铃薯琼脂(PDA)和胁本培养基上均能很好生长,培养温度以20~28℃最适宜;室内不同浓度防治效果可达66.4%~74.1%;田间防治效果在药后25 d调查对黑刺粉虱1龄若虫为58.5%,对2龄若虫为64.0%;大面积防治效果为35%~41%,且能在田间自然增殖,表现出较长时期的控制作用,可作为柑橘黑刺粉虱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的生物防治措施应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LX-J1及其复合微生物肥料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和对花生苗期生长的影响。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LX-J1对强致病性花生白绢病菌的拮抗效果;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用LX-J1发酵原液及其复合微生物肥料处理了接种花生白绢病菌的培养基质,并测定了二者对白绢病菌的防效及苗期花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LX-J1抑制白绢病菌菌丝生长,共培养第4d的抑菌率为75.6%;培养30d时,LX-J1菌肥处理菌核数量比对照减少了63.7%,恒重降低了60.2%;LX-J1及其菌肥300倍稀释处理基质对花生出苗和前期生长具有良好促生作用,出苗比对照分别提前2d和4d,出苗率分别提高6.1%和18.2%;LX-J1菌肥处理对花生白绢病防效优于LX-J1,防效高达83.36%,并可促进花生植株生长,利于增产。  相似文献   

12.
球孢白僵菌林间防治油茶黑褐盗毒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球孢白僵菌不同剂型进行林间防治油茶黑褐盗毒蛾试验,通过林间施菌,套笼法检查防治效果,调查防治后油茶植株的虫口数和油茶叶片新增受害率,综合评价白僵菌林间防治该虫的效果。结果表明,以108孢子·mL-1白僵菌孢子悬浮液喷雾(B处理)防治效果最佳,施菌10 d后黑褐盗毒蛾幼虫死亡率达92.8%,防治效果达91.0%。白僵菌粉炮处理中,60个粉炮·hm-2(A2处理)、90个粉炮·hm-2(A3处理)2个处理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10 d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2.4%、85.3%,但显著高于30个粉炮·hm-2(A1处理)。白僵菌不同剂型防治后各处理组的虫口数、防治期间新增受害率均较防治前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其中虫口数下降最多的分别是A3、B、A2处理,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8.6%、88.4%、81.5%;B、A3、A2处理在防治期间新增受害率仅为5.3%、6.0%、8.3%,而对照的新增量为21.0%,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孙霞 《绿色科技》2023,(17):141-144
为研究生物农药对刺槐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试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选择4种生物农药,分别是0.3%苦参碱水剂、40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和5%除虫·苦参碱可溶液剂,进行了室外试验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均对美国白蛾有防治效果,其中5%除虫·苦参碱可溶液剂处理的效果最好,在药剂处理10 d后林间防效和室内测试防效分别达到88.75%和100%,其次是40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林间防效和室内测试防效分别达到85.19%和100%,因此,在刺槐美国白蛾防治中,可使用5%除虫·苦参碱可溶液剂和40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设计19个处理对樟雪盾蚧(Chionaspis camphora Chen)化学药剂喷雾防治试验。据不同药剂处理后48、120、216、360h死亡率及防治效果分析可知,噻嗪酮15%·杀扑磷5%、飘绿蚧止、吡虫啉在指导比例范围内对樟雪盾蚧防治效果较好;飘绿蚧止和噻嗪酮15%·杀扑磷5%药效持续时间长于吡虫啉,增加哒螨矿物油没有明显的增效;不同药剂处理48、120、216、360h樟雪盾蚧死虫条数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根施杀虫剂对梧桐木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吡虫啉、氧化乐果、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4种杀虫剂不同剂量根际或根冠施药。树干直径8~12cm的梧桐树,用10%吡虫啉WP4、6、8g/株根际或根冠施药,对梧桐木虱的防治效果良好,药后5d相对防效均达90%以上,且持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3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和72%锰锌·霜脉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第2次药后7d防效均在79%以上,第3次药后14d防效均在81%以上。72锰锌·霜服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第2次药后7d防效均在65肠以上,第3次药后14d防效均在76%以上。35氢氧化铜氯化钙重盐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不理想,施药3次后的防效达59%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有效防治桃树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的危害,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5种不同植物源农药对桃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2%苦皮藤素水剂和0.3%苦参碱水剂是防治桃山楂叶螨的较好生物药剂。其中0.3%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最好,可以达到97.5%,持效期较长,药后15d防效仍在92.8%以上;0.2%苦皮藤素水剂速效性最好,药后1d,防效就达到88.4%,3d后防治效果最佳,达96.3%。  相似文献   

18.
在室内对扶桑绵粉蚧分别进行了土壤药剂处理和熏蒸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处理效果均效差的8种药剂毒力最高的为480g/L毒死蜱乳油,防治效果40.24%。熏蒸处理供试的5种药剂对扶桑绵粉蚧的毒力作用最大的为40%丙溴磷乳油。从施药方法上比较,熏蒸处理的防效要明显好于土壤处理,其中40%丙溴磷乳油和42%阿维·毒死蜱乳油的熏杀效果明显,防治效果可达97.8%和91.1%。  相似文献   

19.
田间测定了30%百磷3号乳油和40%水胺硫磷乳油喷雾对梨树梨木虱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对梨树梨木虱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5天的防治效果为83.3~79.4.好于对照药剂,速效性好,持效性著.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对核桃膏药病防效较好的药剂,进行子代森锰锌、噻霉酮、松脂酸钠3种药剂防治核桃膏药病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核桃树膏药病发病初期,分别使用代森锰锌、噻霉酮、松脂酸钠800倍稀释液对核桃树进行整株喷施,对核桃膏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5%、65.9%、77.5%。试验使用的3种药剂对核桃膏药病都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松脂酸钠的防效最好,代森锰锌的防治效果次之,噻霉酮在3种试验药剂中防效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