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保护各种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植被类型、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年来,先后建立了13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其中珠峰、羌塘、雅鲁藏布大峡谷3个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保护区总面积发展到3847万公顷;区内9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增殖。目前,有的种群数量如藏野驴、盘羊等已开始回升,一些消失多年的珍稀动物如孟加拉虎等又开始重返家园,出没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自然保护区。西藏自然保护区总数增至13个面积3847万公顷@林力  相似文献   

2.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辽宁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植被和植物区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物种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20科1141种;区系成分复杂,包含有东亚一北美成分、北温带成分、温带亚洲成分、旧大陆温带成分等多个分布区类型;植被类型多样,有5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24个群系,其中包括在该区典型的跳石塘植被。  相似文献   

3.
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雾灵山有高等植物166科、645属、1809种;已记录到野生动物152种,昆虫800多种;有10个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分划成1300多个自然片段。文章还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至2003年底,黑龙江省已建有森林类型、草原与草甸生态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类型、野生动植物类型及地质遗迹类型等五大类型自然保护区166个,面积5179041hm^2,占全省总面积的11.39%.分别论述了各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保护对象等基本情况,并介绍了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事业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森林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事业的实际,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事业应注意的六个法律问题;一是必须贯彻“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的方针,以保护区内环境和资源为前提;二是必须依法经过批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三是必须依法限定在实验区内;四是必须依法与宣传教育相结合;五是必须依法加强游人及旅游秩序的管理;六是依法实行经济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6.
2001年12月,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为达茂旗)成功申报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巴音杭盖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7月,达茂旗申请报批巴音杭盖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项目申报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从2009年开始,达茂旗将实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战略。达茂旗保护区建设力度将不断加强,使当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切实地保护。  相似文献   

7.
官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闽楠林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闽楠林群落结构、植被类型、生长环境以及闽楠树种的生长进程进行了全面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群落组成复杂,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群落中以闽楠占绝对优势,且更新幼苗多,将来有演替为闽楠纯林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业》2009,(24):I0006-I0007
贵州黔东南州建有自然保护区23个,总面积225,126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44%。按保护区级别分: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即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47,300公顷;州级自然保护区9个,  相似文献   

9.
一、巴彦淖尔市保护区建设现状 巴彦淖尔市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起步于国家启动实施的林业六大工程,到目前,全市林业部门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7处,总面积58.17万公顷,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8.8%。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自治区级保护区3处,市旗县级自然保护区2处。按保护区类型划分,为荒漠生态类型保护区3处,湿地生态类型保护区2处,野生生物类型保护区2处。  相似文献   

10.
信息窗     
国家林业局提出自然保护区建设要求要求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领导。对辖区内的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实行统一管理,今后不得在同一区域重复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已经重复建设的,要根据批建时间的先后逐步清理,取缔重复设置的管理机构。有条件的保护区要成立公安分局或派出所;对于具备执法条件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委托其在保护区内行使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的行政处罚权,同时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对于侵占…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与社区居民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加,厘清自然保护区人口分布情况是化解冲突的基础。基于2020年WorldPop世界人口格网数据集,对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内部及周边人口情况进行空间分析,从自然保护区等级、功能分区等角度分析全省自然保护区人口分布现状。结果表明:全省377个自然保护区中分布社区居民约57.95万人,平均人口密度约为0.35人/hm2,总量不大,平均人口密度较低,但不同自然保护区之间人口分布不均衡。不同级别、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及功能区内人口分布状况呈较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曹顺伟 《西部林业科学》2004,33(2):46-51,68
通过对糯扎渡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植物科属组成、属的分布区类型、植物特有现象等的分析,得出了本保护区植物区系的主要特点为:(1)植物种类丰富;(2)地理成分复杂多样;(3)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为主;(4)为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一个部分;(5)具热带北缘的性质;(6)特有类型不突出。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5年环境保护部公布数据,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地理分布和生态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2 740个,总面积为105 418 889.673hm~2;广东省数量最多为384个;黑龙江省在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数量上,均排在第一位;面积最大的为青海省占中国保护区总面积20.45%;中国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体,占自然保护区总数的52.04%。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陕西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基础资料,分析了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发展特征。截至2015年12月,陕西省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61个,总面积11 718.48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69%。陕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指数(NRI)为75.67,处于中上水平。数量上野生动物类型最多,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和古生物遗迹类型最少,面积上野生动物类型最大,古生物遗迹类型最小。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存在保护区基础资料缺乏、管理体制不清、经费短缺和保护区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分析结果有助于陕西省自然保护区未来建设管理的科学决策,并为全国其他地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力的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ESD)、管理可持续发展(MSD)和社区可持续发展(SSD)3个方面对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测度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构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综合可持续发展力(FSD)值为0.84,低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值0.90,判定为非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保护区。其中ESD值为0.78,判定为生态中可持续发展;MSD值为0.79,判定为管理中可持续发展;SSD值为0.89,判定为社区非可持续发展,是影响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影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以湖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成果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结果表明:湖南省2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得分87.8分,其中分数在85分以上的自然保护区有15个;不同保护区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平均得分相对较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平均得分虽处于优等级,但也存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整体上,湖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随着规模的增大而提高;根据评分结果来看,湘东片区的自然保护区平均得分最低,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管理成效差、缺少亮点工作或特色经验;湖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建设的现象还少量存在,在社区发展和综合执法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人员配置、基础设施、科研监测、科普宣教、信息化建设5个指标是影响湖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因子。最后,从提高管理水平和巩固管理成效方面提出了建议,期望为自然保护区实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雪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面积为15310.6hm^2,森林覆盖率为87.28%;分析了大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特点,根据森林资源的特点及主要的生态功能作用,从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养护土壤肥力、粮食增产和净化空气等5个功能指标,估算出该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的年价值为12742.4万元,为其立木经济价值的8.67倍。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观光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高层次的旅游,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生态旅游也将越来越感兴趣,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福建省已有15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0.5万公顷。国家级主要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13个大省级自然保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04年,我省已建有森林类型、内陆湿地和高原湖泊生态类型、野生动植物类型、地质遗迹类型等4大类型自然保护区181个,总面积3 267 432hm2,占全省总面积的8.3%.分别论述了各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保护对象等基本情况,并介绍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和今后强化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取线路调查和典型取样以及卫星影像数据分析,得出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共有7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17个群系组和28个群系。其中寒温灌丛是轿子山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占保护区面积的29.37%。在水平分布上,轿子山片以保护区最高主峰和山脊为界,东、西两部分植被类型差别较大;温性针叶林、寒温灌丛和寒温草甸是保护区山地垂直带上最主要的植被类型。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具有大面积连片存在的多种原生植被类型,且地理分布极为特殊,因而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