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节节麦是一种恶性杂草,对小麦生长危害大,其发生面积在鲁南地区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分析了节节麦的发生规律及逐步蔓延的原因,提出了草害的有效防治对策,对防控鲁南地区节节麦草害的恶性蔓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节节麦是近年来焦作市小麦田上升危害的恶性杂草。根据2年的系统调查和田间试验结果,明确了节节麦在麦田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提出了田间测报调查取样方法。通过小区试验测定了不同节节麦密度下的小麦产量损失率。经数学模拟,确定了小麦产量损失率与节节麦密度间为双曲线函数关系,数学模型:y=x/(0.737 3+0.0259 3x)。根据Chiang的经济阈值计算公式,确定了河南省焦作市不同小麦产量水平和不同防治水平条件下的节节麦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3.
张凤景 《植物医生》2009,22(2):41-41
冀州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为2万hm^2,历年以来,并未发现节节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在麦田造成危害。2002年首次发现节节麦危害,之后逐年增多,到2008年发生面积达1,4万hm^2,其中重发生面积2666.7hm^2,发生范围已遍及全市11个乡镇,全市草田率38.5%,一般密度每m^2为2.3株,最高密度7.2株。从调查情况看,目前节节麦、雀麦恶性杂草虽然密度较低,但由于该草多发生在高水肥麦田,适应性强,繁殖快,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加重,部分麦田已成为优势杂草种群,对冀州市的小麦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是麦田难治杂草,研究环境条件对节节麦发芽的影响对预测其适生区域及综合治理有重要意义。以采自陕西、山东和河南的3个节节麦种群为对象,通过室内和室外萌发试验研究了水势、pH、盐分和播种深度与节节麦萌发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节节麦种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相似的萌发及出苗特性,其萌发对水势敏感,发芽率随水势的下降而降低,当渗透势小于-1.0 MPa时,种子不萌发;节节麦萌发对pH要求不高,在pH 3~10条件下发芽率均超过70%;其萌发具有一定的耐盐性,盐浓度为0 mmol/L时,发芽率最高,盐浓度大于420 mmol/L时,节节麦不能萌发;节节麦出苗率随播种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播种在土壤表面时,出苗率最高,播种深度大于10 cm时,未发现节节麦出苗。3个节节麦种群发芽对上述不同环境因子的反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4种途径远距离传播节节麦的能力。结果表明,商品麦种是节节麦最重要的远距离传播途径,携带率为20%,平均携带量0.51个小穗/kg;联合收割机携带量随疫区节节麦发生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不同部位携带量不同。割台、粮仓(含卸粮筒)2个部位携带量最大;小麦秸秆和收获的籽粒可以大量携带节节麦种子,但其一般不直接进入农田,危险性略低。  相似文献   

6.
有害杂草——节节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节麦AegilopssquarrosaL.属禾木科(Gramineae)山羊草属(AegilopsL.),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杂草之一。我国原无节节麦,后在我国西安,新乡、山东及山西零星发现,最近河北苍州地区的小麦地里也发现不少此草,对小麦的产量和质?..  相似文献   

7.
节节麦防除药剂及其增效助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能有效防除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的除草剂及助剂,通过室内盆栽法评价11种除草剂对节节麦的防除效果,分析比较15种不同助剂对其中2种除草剂甲基二磺隆和异丙隆的增效作用,并明确其最适配比。结果显示,在供试11种除草剂中,甲基二磺隆和异丙隆对节节麦具有较的好防除效果,当其施药量分别为13、1 000 g(a.i.)/hm2时,对节节麦的鲜重抑制率分别达68.40%和76.46%,其余9种除草剂的防除效果较差,鲜重抑制率在4.62%~35.95%之间;筛选到对甲基二磺隆有显著增效作用的2种助剂——乙基和甲基酯植物油、有机硅408,其最适用量分别为甲基二磺隆喷液量的0.5%和0.2%(体积比),增效分别为15.21%和26.52%;筛选到对异丙隆有显著增效作用的3种助剂——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聚醚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乙基和甲基酯植物油,其最适用量分别为异丙隆喷液量的0.1%、0.05%、0.25%(体积比),增效分别为26.24%、21.80%和25.99%。表明甲基二磺隆、异丙隆可用于防除节节麦,添加助剂可进一步提高其对节节麦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麦田节节麦的识别及防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农户自行串换麦种,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先后传入丰县赵庄、师寨、欢口、凤城等乡镇。该草小穗头极易逐节自然脱落掉人土壤,成为田间主要感染源。节节麦分蘖力强,繁殖率高,人工防除难,加之其遗传基因亲缘关系与小麦较近,多年来未找到防除它的特效药剂,  相似文献   

9.
土壤处理防治小麦田杂草节节麦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节麦是我国冬小麦田中的一种恶性杂草。本文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了有效防治节节麦的土壤处理剂,为冬小麦田节节麦的化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温室试验结果发现:氟噻草胺、噁草酮和异丙隆对节节麦毒力较高,GR50值分别为37.2、15.7和349.3 g/hm2,均低于各自田间推荐剂量,但其在小麦与节节麦之间的选择性指数为0.6~1.1 (< 2),说明安全性差。异丙隆与噁草酮按不同质量比复配后,对节节麦联合作用类型均呈现加成作用,其中以质量比4 : 1复配后的除草活性高于异丙隆单剂,且各单剂对小麦的安全性有所提高,选择性指数达2.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异丙隆与噁草酮复配后在有效成分600~900 g/hm2剂量下于杂草出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药后60 d对雀麦、节节麦、猪殃殃和播娘蒿的防除效果达86%以上,增产效果明显,达13%以上,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麦田节节麦等杂草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北省常年种植冬小麦250万hm2。长期以来,并未发现节节麦(A egilops squarrosa L.)、雀麦(B rom us japonicus Thunb.)等禾本科杂草在麦田造成危害。2001年,在盐山县麦田首次发现节节麦危害;2002年,在定州市麦田首次发现雀麦危害。从全省调查结果看,目前常发性杂草仍以播娘蒿、荠菜、麦瓶草为主,但节节麦、雀麦等恶性禾本科杂草在部分地块已成为优势种,并造成严重为害。2004年调查,节节麦、雀麦已经成为本省小麦稳产、高产的严重威胁。1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发生特点1郾1发生面积大节节麦和雀麦的发生面积在首次发现时,均不足600m2,而目前已…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体组织内普遍存在各类内生菌,这些内生菌有的可提高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有的可抑制或延缓植物病原菌的侵染危害,而且它们定植于植物体内,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传统生防菌的防病效果更稳定和持久。  相似文献   

12.
禾本科山羊草属具有多种农田杂草,其中具节山羊草和节节麦是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杂草,我国检验检疫部门在进口粮谷检疫中经常会截获具节山羊草和节节麦。由于检疫性山羊草属杂草在植株及种子形态上与其近似种不容易区分,给检疫鉴定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研究了一种PCR-RFLP分子鉴定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将检疫性山羊草属杂草与非检疫性种类区分开来,解决了该类杂草鉴定难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小麦抗叶锈病资源和发掘新的抗叶锈病基因,对由抗病波斯小麦Ps5与感病粗山羊草Ae38合成的双二倍体Am3进行了单体分析。将中国春单体和二体分别与Am3杂交,测定杂交F1植株的染色体条数以及F1、F2群体对叶锈病的抗/感病性。结果表明:在18℃条件下,Am3对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DHS/GD的抗病性由1对隐性抗病基因控制,该基因来自四倍体亲本波斯小麦Ps5,具有剂量效应,位于5A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4.
类病变(lesion simulating disease, LSD)基因编码锌指蛋白家族, 在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和其他生物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鉴定了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其3种亚基因组供体乌拉尔图小麦T.urartu、野生二粒小麦T.dicoccoides和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中LSD基因家族。结果表明, 普通小麦、乌拉尔图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和节节麦中分别含有24、4、10个和5个LSD基因; 同源性分析表明, 普通小麦相关的同源物共70对, 有38对旁系同源物(54%)。蛋白质特征显示, 13个(54%)TaLSD基因含有3个zf-LSD1结构域, 大部分TaLSD为碱性蛋白质、不稳定蛋白质和非亲水蛋白质; 转录组分析表明, 小麦LSD基因的表达量与禾谷镰刀菌、白粉菌和条锈菌的侵染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5.
麦田新型除草剂砜吡草唑的除草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草严重影响小麦的丰产丰收, 而使用除草剂是麦田杂草防除中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砜吡草唑是新型广谱、高活性的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明确砜吡草唑对麦田杂草的除草活性是该药剂在麦田应用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其对麦田常见杂草的杀草谱及除草活性。研究结果表明: 砜吡草唑土壤处理对麦田禾本科杂草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雀麦Bromus japonicus、棒头草Polypogon fugax、蜡烛草Phleum paniculatum, 阔叶杂草大巢菜Vicia sativa、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麦家公Lithospermum arvense、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 但对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和野燕麦Avena fatua的防除效果略差。在推荐剂量180 g/hm2下, 对鹅观草、多花黑麦草、雀麦、棒头草、蜡烛草、大巢菜、播娘蒿、麦家公、泽漆的株抑制率和鲜重抑制率均可达到90%以上。而对节节麦和野燕麦的ED90分别为209.54和886.43 g/hm2, 高于砜吡草唑的田间推荐剂量。砜吡草唑具有广泛的杀草谱及较高的除草活性, 可作为小麦田杂草化学防除的重要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16.
河南西部小麦红吸浆虫禾本科寄主植物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在河南省洛宁县调查了小麦红吸浆虫的禾本科寄主植物,发现麦田地头的节节麦和邻近麦田的沙杨林地中的纤毛鹅观草均被小麦红吸浆虫侵染。纤毛鹅观草被侵染的水平仅次于小麦,虫穗率超过50%。节节麦、大麦、雀麦也有较低的侵染水平。纤毛鹅观草有较晚的抽穗期,抽穗期长达10 d,是小麦红吸浆虫比较合适的交替寄主。  相似文献   

17.
小麦-粗山羊草双二倍体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及其遗传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春单体分析表明,四倍体小麦-粗山羊草双二倍体Am6的抗白粉病基因位于1A染色体上,与24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比较说明,Am6可能为一新的抗白粉病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表明,在分布小麦7个部分同源群的36个探针中未找到与此抗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节节麦小穗上不同粒位种子萌发对环境因素的响应差异, 采用培养皿法测定了小穗基部小花形成的第1粒种子(S1)和相邻上部位置小花形成的第2粒种子(S2)萌发对酸碱胁迫?盐胁迫和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显示:S1和S2萌发均对pH要求不高, 但在供试pH为3~10时, S2的萌发速率大于S1?与S1相比, S2萌发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在不同盐浓度下, S2发芽率相对较高, 而S1的发芽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显著降低?此外, 盐胁迫对S1和S2的萌发速率有一定影响, 两者的萌发速率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但S2较S1萌发快?水分胁迫对节节麦S1和S2萌发均有抑制作用, 但S2萌发对水分胁迫的耐受性显著高于S1, 在渗透势为-1.28~-0.69 MPa时S1的发芽率达到最大发芽率的50%, 而S2在渗透势为-1.75~-1.56 MPa时发芽率达到最大发芽率的50%?此外, S1和S2的萌发速率均随着渗透势的下降而降低, 但S2的萌发速率大于S1?以上结果表明, 节节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第2粒位种子S2比第1粒位种子S1更具有耐受环境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