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用1对合成的特异性核苷酸片段,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以鸡致病性大肠菌20个血清型菌株提取的染色体进行扩增,标准阳性对照(pSLM-400)及扩增到16个大小的为150bp的DNA阳性片段,其它自株及阳性对照株pEWD299未扩增到产物,斑点杂交表明,所扩增的阳性条带与标准耐热肠毒素基因(ST)杂交后呈强阳性。  相似文献   

2.
两对寡核苷酸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大肠杆菌志贺样毒素I(SLT I)和志贺样毒素Ⅱ(SLTⅡ)基因,在单一反应中,两对引物分别扩增出130bp(SLTⅠ)和346bp(SLT Ⅱ)的DNA 片段,扩增片段经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探针Southern 印迹杂交分析,证实为SLT Ⅰ和SLT Ⅱ基因产物。同一扩增反应中应用SLTⅠ和SLTⅡ复合引物进行扩增,不同基因型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从样品中鉴定出。869份牛、猪腹泻粪样DNA 样品通过PCR进行了测定,其中,3% 检出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与牛出血性腹泻、猪水肿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6片段的cDNA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表的PRRS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扩增ATCC VR-2332株的ORF6的基因的引物,以ATCC VR-2332基因组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出586bp的cDNA产物。将该cDNA片段经T-A连接插入pGEM-Teasy载体中,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氏菌JM109,获得重组质粒转化菌。对重南粒DNA进行PCR及酶切鉴定,证明插入的DNA片段与PCR扩增的DNA片段大小相  相似文献   

4.
聚合酶链反应扩地大肠杆菌志贺样毒素基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两对寡核苷酸经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大肠杆菌志贺样毒素Ⅰ(SLTⅠ)和志贺样毒素Ⅱ(SLT Ⅱ)基因,在单一反应中,两对引物分别扩增出130bp(SLTⅠ)和346bp(SLTⅡ)的DNA片段,扩增片段经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探针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证实了SLTⅠ和SLTⅡ基因产物。  相似文献   

5.
K700bp 是高产蜜西蜂引物K(5’- CGGCCCCTGC- 3’) ,通过RAPD- PCR 扩增出来的一个特有DNA 片段。然后将K700bp 制备成探针再与高、低产蜜西蜂的PCR 产物及它们的基因组进行杂交。结果K700探针只与高产蜜西蜂的PCR 产物及其基因组杂交,证明K700bp 确实是高产蜜西蜂的一个特有DNA 片段。  相似文献   

6.
K700bp是高产蜜西蜂引物K(5’-CGGCCCCTGC-3’),通过RAPD-PCR扩增出来的一个特有DNA片段。然后将K700bp制备成探针再与高、低产蜜西蜂的PCR产物及它们的基因组进行杂交。结果K700探针只与高产蜜西蜂的PCR产物及其基因组杂交,证明K700bp确实是高产蜜西蜂的一个特有DNA片段。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构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BamHI和HindⅢ双酶切含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B)基因的质粒pXLT1-1,回收505bp的LTB基因片段,再用BamHI和HindⅢ双酶切含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ST1)基因的质粒pXST1,与上述回收的LTB基因片段连接,转化至受体菌JM109中。经EcoRI、BamHI、HindⅢ酶切反应鉴定重组子质粒,得到了理想重组子质粒pXSLT1。ELISA检测到了ST1-LTB融合蛋白,而且该融合蛋白无天然ST1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蛋白酶K法从母牛肝中提取染色体DNA,将其纯化后作为PCR扩增模板。以引物设计软件从牛β-酪蛋白基因上游600bp至第1个外显子设计引物,引物长度19nt,跨度637bp。扩增产物电泳结果显示,在分子量Marker657bp带附近,出现一明显亮带,这一结果与设计产物大小基本一致。用低温冷冻法纯化PCR产物,煮沸裂解法提取载体pBluescriptⅡKs+质粒,EcoRV酶切质粒DNA,T4DNA连接酶连接PCR扩增片段和质粒DNA。将重组质粒DNA转化到JM101大肠杆菌中,经筛选、酶切、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所克隆的片段为牛β-酪蛋白基因上游调控序列。  相似文献   

9.
绵羊SRY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利用常规方法提取绵羊基因组DNA,根据人的SRY基因核心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P1、P2。用PCR技术对公、母绵羊基因组DNA进行体外扩增,将所扩增出的公绵羊特异性SRY基因片段重组到质粒DNApUC19的SmaI部位并转化到E.coliDH10B中。挑选阳性克隆进行微溶分析,并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HindⅢ酶解。鉴定结果表明,插入片段长度与PCR扩增带相符,约203bp。用Sanger的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绵羊SRY基因核心序列的部分序列,结果表明,用PCR分离并重组到质粒载体中的绵羊SRY基因核心序列部分序列长度为203bp,这与设计完全相符。其中该序列的155个bp与人的SRY基因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82.58%(128/155)。可见哺乳动物SRY基因的核心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种间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0.
用PCR技术从同一兔出血症病料扩增和检出2种病毒核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 P C R 和 R T P C R 技术,对兔出血症病毒核酸作了鉴定。分别设计合成 2 对 P C R 扩增特异性引物,即按兔出血症病毒中国分离的 N J株核酸序列合成 1 对引物( N J引物),按德国分离的 F R G 株核酸序列合成另 1 对引物( F R G 引物),进行 P C R 和 R T P C R。从纯化的病毒核酸样品和感染 D J R K 细胞的病毒核酸样品中,均扩增出 2 对引物范围内的特异性核酸片段, N J引物扩增产物为 364 bp, F R G 引物扩增产物为 513bp。模板用 R Nase 消化后,仍出现 364 bp 带,用 D Nase S1 消化,则此带消失;反之,用 D Nase S1 消化,出现513 bp 带,用 R Nase 消化,则此带消失,证实前者模板为 D N A,后者为 R N A。 Southern 杂交试验证实, P C R扩增出的核酸片段与各自的地高辛标记特异性探针发生强阳性杂交反应。由此认为,在兔出血症病毒感染中,同时存在着 2 种不同核酸型的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