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生长期牦牛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18头1.5岁生长牦牛分为Ⅰ、Ⅱ、Ⅲ三组,分别饲喂含CP6.71%,10.14%,13.43%的日粮,用比较屠宰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饲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氮代谢。结果表明:Ⅰ、Ⅱ、Ⅲ组日增重分别为54.06g,193.67g,247.47g,其中Ⅱ组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Ⅲ组与Ⅰ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Ⅲ组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相应的尿氮(UN)排出(g/d·W ̄(0.052))分别为0.562,1.291,1.762,其中Ⅱ、Ⅲ与Ⅰ差异极显著(P<0.01),Ⅱ与Ⅲ差异显著(P<0.05);在氮沉积(NR)、采食氮利用效率方面,三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生长牦牛的维持需要量RDCPm=6.093W ̄(0.52),增重需要量RDCPg=(1.1548/△W+0.0509/W ̄(0.52)) ̄(-1)。得出的三个回归方程均呈强直线相关(P<0.01):1.UN与进食氮(NI)的回归方程UN(g/d)=-0.11W ̄(0.52)+0.4732NI(n=9,r=0.928)2.粪氮(FN)与干物质进食量(DMI)及NI的回归方程FN(g/d)=-0.7510(1+0.8  相似文献   

2.
多糖微量元素络合物添加剂对肉鸡的试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逐波  曾子建 《饲料工业》1996,17(10):25-29
以含Fe、Cu、Zn、Mn等无机微量元素(Ⅱ组),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Ⅲ组)和自制多糖微量元素络合物(Ⅳ组)分别添加于相同的基础日粮中试喂肉鸡。结果表明:Fe、Zn、Mn的吸收利用率以Ⅳ组最高,Ⅱ组最低,而Cu的吸收利用率却与之相反,Ⅳ组与Ⅱ组间差异显著(P<0.05)。肉鸡生长率以Ⅳ组最高,与Ⅱ组差异极显著(P<0.01),料重比Ⅳ组最低,与Ⅱ组差异显著(P<0.05)。Ⅳ组与Ⅲ组间吸收利用率、生长率、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鸡肝、胃、肌肉中这4种微量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都符合FDA卫生标准。饲用经济效益,Ⅳ组分别比Ⅱ组和Ⅲ组提高20.22%和3.89%。  相似文献   

3.
采用 1,6二苯基1,3,5己三烯(1,6diphenyl1,3,5hexatriene, P H, Sigm a Chem ical Co)分子荧光偏振法研究了内毒素诱导山羊红细胞膜的流动性( P),膜脂区微粘度(η)及脂双层分子排列有序性系数( A)的变化及6542 的影响。结果表明, E T 处理组(Ⅱ组) E C M 的 P、和 A参数除在1h 高于对照组(Ⅰ组)和654 Z2处理(Ⅲ组)且差异不显著( P> 0.05)外,在 3,5,7,9,12h 均高于Ⅰ组和Ⅲ组( P<0.05), P< 0.01);Ⅲ组 P、和 A 参数在1 h低于Ⅰ组且差异不显著( P> 0.05),在3 h显著低于Ⅰ组( P< 0.01),在5 和7 h 高于Ⅰ组( P< 0.05, P< 0.01),在9 h,12 h 虽高于Ⅰ组但无显著差异( P> 0.05)。结果显示, E T 可使 E C M 荧光偏振度( P)、微粘度(η)和脂双层分子排列有序性( A)增加。膜流动性降低,而6542 能有效地改善 E T诱导的这些损伤变化,支持了6542 具有维护膜结构和功能的生理作用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日粮烟酸水平对肉鸭后期生产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72只21日龄樱桃谷鸭平均分成4组,分别添加0、30、60、90mg/kg烟酸进行3周饲养试验。测定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血清总胆固醇(TCH)、血清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表明:①日粮烟酸水平不影响ADFI、ADG、F/G(P>0.05),但与ADFI、ADG、F/G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P<0.01)。②日粮烟酸水平可能影响TCH、TG、LDL-C、HDL-C,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基础日粮烟酸和色氨酸水平分别为35mg/kg和0.16%时,建议肉鸭后期烟酸添加水平为60mg/kg。  相似文献   

5.
不同超排方法对中国美利奴羊超排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32只中国美利奴成年母羊(5~6岁)分5组进行不同超排药物的超排试验,凭借腹腔内窥镜观察卵巢的反应,并借助其进行手术取卵。经观察:FSH各组超排效果好于PMSG组,超排有效率也高于PMSG组(P<0.01);使用FSH各组的超排效果不尽相同,其中C组FSH(7.5mg)+LH,D组FSH(11.5mg)+LH和A组FSH(7.5mg)+LRH-A3组的可用胚比单用FSH的B组高,未排卵泡数则显著低于B组(P<0.01);在A、C、D三个处理组中,C、D两组的可用胚数高于A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用FSH+LH处理的C、D两组超排效果较好,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冬毛期水貂胃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选择 90日龄的健康公貂 60只,随机分成 6组(每组 10个重复,每个重复 1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 28%(Ⅰ组)、30%(Ⅱ组)、32%(Ⅲ组)、34%(Ⅳ组)、36%(Ⅴ组)和 38%(Ⅵ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 7d,正试期 115d。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制备胃肠道内容物上清液,用于测定消化酶活性;制备空肠组织切片,用于观察空肠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Ⅴ组水貂的胃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P<0.01),与Ⅳ和Ⅵ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水貂的十二指肠和空肠胰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Ⅴ和Ⅵ组(P<0.01)。Ⅳ和Ⅴ组水貂的回肠胰淀粉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或 P<0.01)。Ⅳ组水貂的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Ⅴ和Ⅵ组(P<0.01),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Ⅴ和Ⅵ组(P<0.01)。Ⅲ组水貂的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Ⅵ组(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水貂的十二指肠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Ⅳ和Ⅴ组(P<0.05或 P<0.01),空肠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Ⅳ和Ⅴ组(P<0.05或 P<0.01)。Ⅰ、Ⅲ和Ⅴ组水貂的回肠胰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Ⅱ和Ⅵ组(P<0.01),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36%时,水貂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黏膜厚度以及肠壁厚度均处在较高水平。由此得出,饲粮蛋白质水平可影响冬毛期水貂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并可调节其空肠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7.
助阳中药粗提物对粤黄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1日龄健康雌性粤黄鸡120只随机均分为4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淫羊藿粗提物、2%补骨脂粗提物、1%淫羊藿粗提物+1%补骨脂粗提物。在14日龄时给每只鸡接种1次鸡新城疫Ⅰ系疫苗。试验期(8周)末,与Ⅰ组比较,Ⅱ、Ⅳ组胸腺指数显著减小(P<0.05),脾脏指数显著增大(P<0.05),Ⅳ组的法氏囊指数也显著增大(P<0.05);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百分率以Ⅱ、Ⅳ组升高极显著(P<0.01),Ⅲ组升高显著(P<0.05);血清中NDV抗体滴度Ⅱ、Ⅳ组升高显著(P<0.05);血清中T3含量Ⅱ、Ⅲ组升高显著(P<0.05)、Ⅳ组升高极显著(P<0.01);T4含量仅Ⅳ组升高显著(P<0.05),Ⅱ、Ⅲ组升高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提示,淫羊藿粗提物和淫羊藿粗提物+补骨脂粗提物均能增强粤黄鸡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而补骨脂粗提物只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健兔灵”对仔兔驱虫增重效果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80只60~70日龄的仔兔分成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健兔灵”中药添加剂、投服百球清和复方新诺明,并设对照组进行30d的驱虫、增重的比较试验。结果试验Ⅰ、Ⅱ、Ⅲ组的球虫转阴率分别为10%、60%、0%,球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7.5%、98.5%、53.6%;对照组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0和-8.5%。经χ2检验,试验Ⅰ、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与试验Ⅲ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增重效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淫羊藿——蜂胶佐剂对小白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DH(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了淫羊藿-蜂胶佐剂(以下简称Y-F佐剂)对小白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Y-F佐剂组小鼠NK细胞活性极显著地高于阴性对照组(Y组)和环磷酰胺组(CY组)(P<0.01);Y-F佐剂/环磷酰胺组极显著高于CY组(P<0.01),但与Y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Y-F佐剂不仅能极显著提高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而且能抗CY的免疫抑制作用,使CY抑制小鼠NK细胞活性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给山羊静注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内毒素休克,探讨内毒素休克时血液流变性的变化规律,并观察山莨菪碱(654-2)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山羊内毒素休克时,低切率全血比粘度(LBV)和低切率全血还原比粘度(LBRV)明显升高(P<0.05),血浆比粘度(P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AI)均显著增高(P<0.01,P<0.05),红细胞变形能力(RCD)显著下降(P<0.05,P<0.01),当静注内毒素前10min给予654-2(2.5mg/kg)山羊的LBV和LBRV在1~5h显著高于对照组,5h前PV和AI值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第7h后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且显著低于休克组(P<0.05),其RCD亦趋于正常。提示山羊内毒素休克时血液流变参数明显改变,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聚集加剧,而应用654-2具有显著改变血液状态,缓解微循环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