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建设的主体,草原保护与建设事关国家生态安全。过去草原长期超载过牧,滥垦草原,滥采乱挖草原植被,草原建设严重滞后,草原火灾和鼠虫害频繁发生,导致草原严重退化。目前,我国90%的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每年退化面积达3000万亩:80年代以  相似文献   

2.
我国草原监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草原监理机构的成立,源白基层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需要。早期的草原管理工作主要由当时草原行政主管部¨和草原工作站来完成。随着对草原保护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破坏草原案件的不断升级,各地开始考虑设立专门管护草原的监理机构。1983年,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的新巴尔虎右旗.率先成立了草原监理所,有草原监理人员9名,负责本旗的草原监督管理工作,由此开启了我国草原监理机构建设的先河。之后,新疆、宁夏等草原牧区大省(区)也陆续开始设立草原监理机构。  相似文献   

3.
草原生态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草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草原植被具有覆盖地表、涵养水分、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抗旱防涝、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但多年来,人们忽视了草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作用,对草原掠夺式经营,盲目进行草原开垦,导致草原植被破坏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草原生产力降低。  相似文献   

4.
草原围栏是草原保护、建设和科学利用草原的重要措施之一。草原围栏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此,我们到草原围栏比较好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鄂托克前旗、杭锦旗等4个旗就草原围栏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5.
李学武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7):15-15,25
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是通过围栏建设、草种补播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基本建设性草原工程项目。通过实施以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草场补播为主要措施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明显提高,“三化”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有效遏止,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加强草原监督管理有效遏制草原退化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遏制草原退化、沙化的根本保证是加强草原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彻底落实草原“双权一制”,全面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同时加大草原执法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工作,使依法保护草原、遏制草原退化、沙化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7.
张瑛 《草业科学》2006,23(7):14-14
经过3年多草原围栏建设,宁夏自治区91万hm^2天然草原得到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植被覆盖率分别增加了50%、20%、25%,草原沙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相似文献   

8.
1 加强草原承包的监督管理 草原承包给个人后.近几年来出现部分承包草原者私自开荒、私自转卖草原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草原承包的面积和边界与合同、草原与耕地界线不清的混乱情况。这就要求草原主管部门,尤其是县级草原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查清、查实草原承包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9.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简称《草原法》)的颁布实施,使草原保护与建设的法律法规更加健全,草原政策更加完善;草原执法队伍正在壮大。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对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青海省西宁市草原监理站自新《草原法》颁布实施一年多来,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认真做好《草原法》宣传工作的同时,草原执法队伍建设、草原监理、草原防火等多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开创了西宁市草原监理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贵南县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草原生态环境现状衣草原生产能力的调查分析,指出盲目开荒,超过牧,鼠虫危害,管理不当,建设缓慢,执法不严是造成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加大执法力度,落这承包责任制,加快草原建设速度,营造护牧林,合理利用草原,严格控制载有量才能使草原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天似穹庐,覆盖着内蒙古锡林郭勒已经泛黄的草原。黄了绿,绿了黄,草原在季节交替中见证着牧民越来越红火的日子。优先保护草原生态,在增收减畜的草原改革政策引导和扶持下,牧民赢收入,又赢生态。草原改革在深刻地改变着草原,改善着草原民生。  相似文献   

12.
唐芳林  杨智  王卓然  孙暖  韩丰泽  赵金龙 《草地学报》2021,29(11):2381-2390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推进草原保护修复和高效利用,本研究结合"十四五"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草原监测评价体系、草原保护体系、草原生态修复体系、草原执法监管体系、现代草业体系、支撑保障体系等草原治理体系,旨在为推进草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白锋哲 《草业科学》2006,23(8):49-49
近年来,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草原保护制度稳步推进,草原执法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目前全国已有县级以上草原监理机构790个,草原监理人员7400多人,为进一步做好草原监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军花  马寿福 《青海草业》2008,17(1):59-61
草原承包图纸与草原监理工作密不可分,草原监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是否能够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草原监理工作者对草原承包图纸的认识和应用。因此,有必要对草原承包图纸在草原监理工作中的应用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2003年天然草原生产力监测及载畜能力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天然草原占全区国土面积67%,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2%,及时了解天然草原生产力现状,对草原畜牧业及草原生态建设实行动态管理至关重要。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于2003年8月,在对全区天然草原生产力进行监测的基础上,进行了天然草原暖、冷季载畜能力测算,旨在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对草原生态及畜牧业生产进行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四川草原》2005,(2):3-3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消息,宁夏全区323万公顷草原禁牧后,380多万只羊实行舍饲圈养,草原生态得到了极大改善。据对不同类型草原观测,干草原植被覆盖度增加了50%,荒漠草原增加了30%,草原化荒漠增加了25%,单位面积草原产草量增加了3~5倍,一些近乎灭绝的草灌植物死而复生。  相似文献   

17.
辽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草原区之一,草原是我省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资源。恢复和保持草原的自然生机,保护全埔生态环境安全,是全体草原战线工作者责无旁贷的绿色使命,是历史赋予的无上重任。近年来,草原确权承包、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优质苜蓿示范区建设、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等一系列草原生态建设项目在我省全面展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经过全体草原战线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各项草原生态建设项目成效卓著,草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不久的将来山清水秀、生机盎然的绿色草原将再现辽沈史地,我们正在一步步宽成着我们的绿色使命。  相似文献   

18.
数字     
目前我国草原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年均吸收二氧化碳约21.7亿吨,年均碳汇约1300万吨,草原生态价值巨大。碳汇主要是指森林、草原、湖泊等从空气中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生态环境良好和完整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是碳汇的基础。目前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约为427.3亿吨,约占世界草地总碳储量的7.5%。从区域看,青藏高原碳储量较高,约占全国草原碳储量的50%。在我国不同类型的草原中,热性草丛类草原固碳效率最高。近年来,我国加大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力度,在草原牧区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草原保护制度,控制草原载畜量,遏止草原退化。同时,通过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加强人工饲草地和灌溉草场的建设,提高草原覆盖度,增加草原碳汇。  相似文献   

19.
兰州地区草原植被的植物群落类型——干草原和荒漠草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有资料和野外70多个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兰州地区草原植被现存的主要的群落类型和各群落的外貌、结构、生态分布等特征。其中,干草原群落包括:(1)长芒草草原,(2)大针茅草原,(3)冷蒿草原;荒漠草原群落有:(4)短花针茅草原,(5)无芒隐子草草原,(6)蓍状亚菊草原,(7)灌木亚菊草原,(8)中亚紫苑木草原。用Whittaker提出的β多样性指数较好地反映了草原植被的动态特征。这一研究对黄土丘陵地区植被的改造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草原承包是草原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草原档案在草原承包工作中又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草原档案建设已成为草原承包后期的中心工作。如何把这项工作搞得更好,笔者在具体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1正确认识草原档案工作草原档案也同其它各类档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