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铅蓄电池厂遗留场地污染分析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重庆地区某铅蓄电池厂搬迁遗留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法,对场地污染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场地Pb的质量浓度为15~166 000mg/kg,均值为8 774.98mg/kg;通过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得到污染主要集中在极板生产、化成车间及堆放区域;内梅罗指数评价得到铅为重度污染,As为中度污染;场地铅的生态危害为较强,砷为轻微危害;场地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的致癌风险HI为3.21×10~(-5),超可接受的阈值10~(-6);危害熵HQ为3.56,大于阈值1,对人体存在较严重的致癌和非致癌危害风险;使用IEUBK模型计算得到儿童受体血铅质量浓度超过100μg/L的概率为99.756%,大于安全概率5%,铅污染的区域存在较高环境健康风险,场地必须经过修复治理才能规划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新疆喀什市境内克孜勒河和吐曼河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该2条河流喀什境内的流域上分别设置了5个采样点,并对每个采样点采集到的水样进行了浮游植物物种鉴定及水体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1克孜勒河和吐曼河喀什段流域水体中,硅藻藻类物种数最多,其次是绿藻和蓝藻.2本次调查中,吐曼河各采样点的水体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克孜勒河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这说明吐曼河水体中藻类生物量大于克孜勒河中的藻类生物量,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吐曼河已经开始受到污染,但其污染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及检测.若不及时对吐曼河流域加以保护与治理,很有可能影响其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水体质量也会恶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重庆市巴南区2009年、2013年、2016年3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矢量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采用土地利用功能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用地功能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等研究方法对巴南区2009-2016年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2009-2016年间巴南区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以农业生产用地、林业生态用地、农村生活用地、草地生态用地向城镇生活用地、工矿生产用地、服务以及其他生产用地转化为主;(2)各功能用地重心在2009-2013年转移幅度相对较小,2013-2016年转移幅度相对较大;城镇生活用地重心一直沿西南方转移,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逐渐减小,其余各功能用地均先向东北再向西南转移,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先增大后减小;(3)农村生活用地复垦为农业生产用地、农业生产用地转化为湿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退耕还林是巴南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主导因素,林业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转换为城市生活用地是巴南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垦利、镇赉和察布查尔3县468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信贷对每个区域每一种盐碱地治理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耕作治理技术而言,垦利县受到信贷期限和信贷年利率影响;镇赉县和察布查尔县农户信贷对农户采纳耕作治理技术行为没有影响.2)对于水利工程治理技术,垦利县受信贷期限和信贷金额影响;镇赉县受信贷来源和信贷金额影响;察布查尔县受到信贷担保和信贷期限影响.3)对于化学治理技术,垦利县受到已还信贷金额和信贷年利率影响;镇赉县受到信贷来源和已还信贷金额因素影响;察布查尔县受到已还信贷金额影响.4)对于生物治理技术,垦利县受已还信贷金额影响;镇赉县受信贷来源影响;察布查尔县受到已还信贷金额和信贷用途影响.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建设对农业持续发展、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等带来了重大影响.为减轻和避免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国家战略性淡水资源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三峡环库屏障区、消落区和水域区作为整体,实施以屏障区柑橘、消落区耐淹牧草、水域区天然鱼场为重点的环库特色产业带建设工程,构建三峡库区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依托特色生态农业带阻控面源污染.实证证明,应用柑橘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果园营养元素利用率显著提高,果园出口端径流可达到地表Ⅱ-Ⅲ类水质标准;消落区耐淹草场底端的入库径流NH_4~+-N未检出,NO_3~--N较果园径流降低1.5%,可溶性总磷减少48.6%;水域区实施鱼类增殖放流工程,觅食绿藻浮萍等,固定富集水域中的氮磷.项目通过农业生产-产品销售途径,将富集的氮磷大量移出库区.扭转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退化、农业萎缩和环境污染加剧的势头,保护了国家淡水资源库安全,可为同类地区修复退化生态系统、发展循环生态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生态压力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干扰,其值的降低预示着地区的森林转型和植被恢复.基于重庆市山区1 015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本地生态足迹的方法来度量农户尺度山区的生态压力,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山区生态压力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生态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区人均生态压力为1.590hm~2,农户的薪柴采集活动是山区生态压力的主要来源;2)家庭总人口、非农劳动力年均工资水平、家庭农业收入、家庭拥有电器数量以及地区哑变量武隆县和巫山县对山区的生态压力产生显著影响;3)山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确实能够降低地区的生态压力,但是在作用路径上,并不是通过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数量,而是通过提高非农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增加农户务农的机会成本发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3个演替阶段的乔木层优势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方调査,运用Levins和Pianka公式计算各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樟叶槭、革叶铁榄、翅荚香槐、石岩枫、齿叶黄皮、皱叶海桐、狭叶润楠7个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大,在3个演替阶段均有出现.樟叶槭、石岩枫和齿叶黄皮分别是演替早期、演替中期和演替晚期的优势种群,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演替早期重叠值大于0.70的种对有55对,而演替晚期重叠值大于0.70的种对有98对,表明随着演替的进展,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增强.在演替过程中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之间的关系复杂,生态位宽度呈下降趋势而生态位重叠值呈上升趋势,二者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成都市2000-2015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历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值在2000-2012年呈上升趋势,受成都市节水政策和产业转型影响,2013年相对降低,2014年和2015年趋于平缓;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52,旱情灾害影响成都市生态承载力水平,2006年与2009年的干旱使成都市水资源产生生态赤字;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值逐年下降,成都市水资源利用效率16年间增长6.8倍.成都市各区县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分布不均且在2013-2015年变化较大,成都市规划发展的工业城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值高,各区县处于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状态,但数值逐年下降,水生态安全保障降低.改变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水利设施对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是成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生态承载力相关理论,从生态弹力、承载压力和承载支撑力3个子系统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库区生态承载力进行综合测算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承载力总体处于中等稳定状态,生态弹性力处于中等水平,承载压力较大,承载支撑力较弱;2)总体来看,由于退耕还林及渝东南渝东北生态保护措施,研究区生态承载力平均水平呈稳步上升状态,2011年为0.500,2015年为0.521,承载力标准差较小,离散度不高,生态系统相对稳定;3)局部来看,研究区东北部巫溪、巫山、奉节等地生物丰度、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承载力最好,而主城区及江津区生态承载力水平最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与恢复能力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远不如渝东北地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模式及经济增长速度,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对库区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力学响应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跨隧道施工力学行为极为复杂,明确其力学行为及应力水平对大跨隧道设计与施工有积极意义.以某四车道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建立了三维围岩-结构隧道施工力学模型,对不同开挖方案下四车道公路隧道施工力学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得了大跨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位移、应力及塑性破坏区等的分布特征与演变规律,提出了适合Ⅴ级围岩条件下大跨隧道合理开挖方法和控制措施,研究成果可以为同类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文人无行”说由来已久,其前提为儒家品文模式“文如其人”。潘岳成为“文人无行”代表人物纯属偶然。“文人无行”现象揭示了封建社会文人人格被肆意扭曲和无情蹂躏的悲剧,文与人的矛盾普遍存在。而透视潘岳人格系统自身的矛盾,则发现文与人又存在某种一致性。因此,肯定“无行”文人情辞俱佳的成功之作,既是对文学创作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类向善之心的褒扬。  相似文献   

13.
14.
Peking Man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NASA Mystery Man     
《Science (New York, N.Y.)》1992,255(5051):1506-1507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