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不同肠段中氨基酸螯合锌吸收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5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 ,以体内原位结扎肠段灌注技术结合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通过与氯化锌比较 ,研究了十二指肠和空肠对氨基酸螯合锌 (以赖氨酸螯合锌和蛋氨酸螯合锌为代表 )的吸收特点。试验中观察了向结扎肠段灌注含不同形态锌的灌注液后 ,不同时间 (5 ,1 5 ,30 ,60 ,90 ,1 2 0min)血液中6 5Zn比放射性的动态变化 ,1 2 0min (试验结束 )时结扎肠段6 5Zn的消失率 ,不同组织器官中6 5Zn的比放射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和空肠相比 ,十二指肠对 3种锌源的吸收率高 ;和氯化锌相比 ,十二指肠和空肠对 2种氨基酸螯合锌的吸收率高  相似文献   

2.
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吸收和转运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用4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120只,设定两种日粮背景(纯合日粮和常规日粮),利用直接灌胃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与相应摩尔浓度的氨基酸与氯化亚铁混合物比较,研究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以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为代表)的吸收和转运情况。试验结果表明:①赖氨酸和甘氨酸都能促进缺铁大鼠对铁的吸收、转运和利用。②与相应摩尔浓度的氨基酸和氯化亚铁混合物比较,缺铁大鼠更易于吸收、转运和利用氨基酸螯合铁中的铁,不同组织器官中^59Fe的比放射性也支持上述结论。③体内铁营养状况良好的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中铁的吸收、转运和利用优于氯化亚铁。④综合分析整个试验得到的结果,可以认为氨基螯合铁是优秀的铁添加剂。⑤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结合直接灌胃技术,同时监测血液、红细胞、血清球蛋白和十二指肠中的比放射性的动态变化,能更直接反映被研究铁化合物中的铁被动物吸收、转运和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不同肠段中氨基酸螯合锌吸收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内原位结扎肠段灌注技术结合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肠段对氯化锌、氨基酸和氯化锌混合物及氨基酸螯合锌的吸收情况及特点;三种锌源都表现在十二指肠的测值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空肠的测值;两个螯合物组在不同肠段锌的吸收都大于氯化锌组。  相似文献   

4.
内源配体对氨基酸螯合锌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vans(1975)提出了锌的吸收机制,认为锌必须和胰腺分泌的小分子量蛋白配体(二肽)形成络合物才能被动物吸收。许多研究表明锌不能以离子的形式转运,必须与内源或外源配体形成络合物后,才能被吸收。Seal(1983)、Joerg(1984)、Sandstrom(1985)、Raul(1986)、Scholnerich(1987)等研究表明,组氨酸、色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等能促进动物对锌的吸收。关于氨基酸促进锌吸收的机制,研究者多认为,在肠道中,氨基酸和锌可以形成螯合物,使分子内电荷趋于零,易于通过富含阴离子的小肠上皮细胞膜,或通过氨基酸转运系统转运氨基酸螯合锌。本…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微波螯合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在不同复合氨基酸与锌的配位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及反应pH条件下人工养殖鲟鱼皮复合氨基酸螯合锌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螯合的最佳工艺为:反应体系pH为8,微波功率为340W,微波时间为10min,氨基酸与七水硫酸锌配位比为2:1,在此条件下复合氨基酸螯合锌产量为0.6172g,螯合率达68.72%。同时,对复合氨基酸螯合锌进行了红外表征及紫外吸收测定,发现复合氨基酸螯合锌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15nm。  相似文献   

6.
铜和锌作为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动物生命活动的各个时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是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络合形成的环状结构物质,这类物质结构比较稳定,在肠道中可以利用氨基酸的吸收通道使其完整吸收,效率高且避免了与其他金属元素的吸收竞争,有机微量元素以完整的形态被吸收后在体内易于转运,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或参加生化反应.试验拟研究蛋氨酸铜、蛋氨酸锌对乌苏里貉冬毛生长期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探讨蛋氨酸铜、蛋氨酸锌在乌苏里貉生产中替代无机微量元素铜、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氨基酸螯合锌对育肥猪生产性能、抗氧化力和锌含量的影响,选用长白阉公猪28头,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氨基酸螯合锌,对其生产性能和抗氧化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试验2组可显著提高长白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试验3组可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添加氨基酸螯合锌可提高肌肉和血清的抗氧化力能力,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逐渐提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CA)以试验3组最高,且肌肉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中抗氧化力试验2组和3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在肌肉中以试验1组最高,血清中以试验3组最高,但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丙二醛(MDA)在肌肉和血清中均以对照组最高,但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3)肌肉和血清中锌含量随饲料中氨基酸螯合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锌可提高大白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并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锌沉积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7,(3):514-518
选用初始体质量(61.4±1.4)kg相近的长白阉公猪28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养期45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40、80、120mg/kg的氨基酸螯合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均可显著提高瘦肉率、胴体斜长、45min肉色(P<0.05);试验2、3组的24hpH值显著提高(P<0.05)。试验3组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3组花生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各试验组花生-烯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3组二十四碳-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添加氨基酸螯合锌可提高钠钾泵运转能力(P<0.05);肌肉中Mg、Ca和Cu含量随着氨基酸螯合锌添加量的提高呈峰值规律,分别在添加量为40、80、40mg/kg时达到峰值(P<0.05);锌含量随氨基酸螯合锌添加量的提高而升高,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锌可提高长白肥育猪的屠宰性能,改善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且对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具有一定的影响,提高机体钠钾转运机能,加强Mg、Ca和Cu在肌肉中的沉积效率。  相似文献   

9.
不同锌源对蛋用种鸭营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产蛋高峰期蛋用种鸭山麻鸭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6个不同锌源或含量的试验处理组分别为氧化锌、纳米氧化锌、碱式氯化锌、氨基酸螯合锌、50%纳米氧化锌+50%氨基酸螯合锌、50%纳米氧化锌+50%氨基酸螯合锌,锌添加量分别为80、80、80、80、40、20mg/kg,研究了不同锌源、不同锌添加水平对蛋用种鸭营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锌源不同锌的添加水平对山麻鸭的平均蛋重、平均产蛋率、料蛋比、受精率以及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有机锌与无机锌联合使用时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生长小鼠对氨基酸螯合钙吸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氨基酸螯合钙对小鼠生长发育和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小鼠对饲料中钙的营养吸收试验,研究氨基酸螯合钙的生物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钙中Ca、P营养元素含量较高。试验组(Ⅱ)小鼠血清Ca含量(10.16±0.73mg/100ml)高于对照组(Ⅰ)(9.00±0.800mg/100ml)。氨基酸螯合钙的补钙效果显著,其制备简单,价格低廉,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的生物钙源。  相似文献   

11.
氨基酸铁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及组织中沉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用5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采用体内原位结扎肠段灌注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氯基酸螯合铁(以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为代表)的吸收特点。试验中观察了向结扎肠段灌注含不同形态铁的吸收液后,不同时间点(5、15、30、60、90、120分钟)血液中59Fe比放射性的动态变化;120分钟(试验结束)时不同组织器官中59Fe的放射性大小和总铁含量以及主要血液学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①赖氨酸和甘氨酸都能促进大鼠对铁的吸收。②与相应摩尔浓度的氨基酸与氯化亚铁的混合物相比,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能更有效地被大鼠吸收。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认为,氨基酸螯合铁都是一种优秀的铁添加剂。从本试验结果看,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结扎十二指肠段灌注技术不失为一种研究动物对微量元素吸收情况的理想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12.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钟国清 《饲料工业》2004,25(1):47-49
以氨基酸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通过调节pH值并加热使金属离子与氨基酸螯合,利用有机溶剂沉淀分离法制备了甘氨酸铜、甘氨酸锌、赖氨酸锌螯合物,以螯合率为指标考察了影响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试验确定的工艺条件为:投料摩尔比2∶1、pH值6.5、反应温度70~80℃和反应时间1h。并用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螯合物进行了研究,确证了氨基酸螯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正>锌广泛分布于动物体内的所有组织,以骨骼、肝脏、毛皮等组织器官含量最高。锌是影响动物毛皮的重要微量元素,与体内的300多种酶和功能蛋白组成有关[1]。锌的种类包括无机锌、有机锌、螯合锌。有研究表明,所有螯合物能以肽/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其结构中的金属离子能直接通过肠绒毛,以胞饮形式被吸收。螯合物还能直接通过细胞膜,以载体的形式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2],其生物利用率高于无机锌和有机锌,并能有效促进动物生长[3]。螯合  相似文献   

14.
微波螯合工艺研究了人工养殖鲟鱼皮复合氨基酸螯合钙的制备工艺,对复合氨基酸与钙的配位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及反应体系的pH值对螯合反应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正交试验表明,螯合的最佳工艺为:反应体系pH值为12,微波功率为120W,螯合时间为10min,氨基酸与氯化钙配位比为2:1。在此条件下得到复合氨基酸螯合钙(0.9561g)螯合率达69.58%。对复合氨基酸螯合钙进行了红外表征,同时,测定了复合氨基酸螯合钙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15nm。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螯合锌作为新一代的含锌饲料添加剂,具有化学结构稳定、消化吸收率高和生物学效价高等优点,随着科学家对氨基酸螯合锌合成工艺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完善,目前氨基酸螯合锌在动物饲料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范,它的应用与开发不仅会在饲料与养殖生产方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会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概述了氨基酸螯合锌的定义、合成方法、特点、吸收机制、检测方法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饲料用复合氨基酸螯合锌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桂生  沈国新  黄华 《饲料工业》2005,26(16):48-50
利用饲料级豆粕通过硫酸水解来获得复合氨基酸,与硫酸锌反应制备复合氨基酸螯合锌,作为新一代饲料添加剂。通过pH值滴定曲线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复合氨基酸螯合锌合成的影响。确定了在pH值7.1,游离氨基酸总量与锌摩尔比为2:1时,螯合率可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17.
氨基酸螯合锌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氨基酸螯合锌(Zn-AA)的定义根据美国饲料管理委员协会(AAFEO)(1996)的定义,金属氨基酸螯合物(Metal amino acid chelate)是由1~3mol蛋氨酸、赖氨酸或甘氨酸与1mol铁、锌、锰和铜等微量元素按比例经配位键形成的一类具有独特环状结构的螯合物,是一种类似动物体内吸收形式和生物  相似文献   

18.
氨基酸螯合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氨基酸螯合锌是一种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与无机锌相比,氨基酸螯合锌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如能减轻锌对其他矿物元素的颉颃作用,促进锌和其他矿物元素的吸收,减少锌排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际生产中,氨基酸螯合锌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还具有抗生物氧化、抗应激和提高机体免疫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蛋氨酸螯合锌是第三代微量元素添加剂,它克服了一代、二代产品吸湿性强、易结块、营养物质间存在化学颉颃作用、降低生物学效价等缺点,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和较高的生物学效价,适口性好,有助于吸收利用,还具有杀菌作用.试验以绿头野鸭雏为材料,在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蛋氨酸螯合锌,以添加等锌水平的硫酸锌作对照,观测蛋氨酸螯合锌对绿头野鸭免疫器官及血液指标的影响,以便扩大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在特种经济禽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肽吸收的影响因素及其营养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近年来 ,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的认识 ,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发现 ,肽吸收的特点与氨基酸混合物的吸收特点有很大的不同 ,小肠粘膜对以肽形式存在的氨基酸 ,其吸收速度比以混合游离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氨基酸吸收速度更快 ,肽的吸收与氨基酸的吸收之间不存在竞争 ,而存在两种相互独立的转运机制。此外对反刍动物而言 ,瘤胃和瓣胃是其肽吸收的主要位点。本文就肽吸收的影响因素及肽对动物的营养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肽吸收的特点Newey和Smyth (1 959,1 960 )首次提出了肽可被完整吸收的观点 ,证实了完整双甘肽的转运。以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