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入侵植物马缨丹叶片挥发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入侵植物马缨丹叶片挥发物对伴生入侵种三叶鬼针草、伴生土著种鬼针草,以及萝卜、生菜2种农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马缨丹叶片挥发物能够抑制4种受试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不同浓度的马缨丹叶片挥发物均显著降低了4种植物的萌发势、萌发率、苗高和根长,且随着挥发物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不断增强。但同一浓度的马缨丹叶片挥发物对4种植物的化感抑制程度不同,其对土著植物鬼针草以及萝卜、生菜2种农作物的化感抑制作用较强,而对伴生入侵种三叶鬼针草的化感抑制效应较弱。  相似文献   

2.
郑曦  季春娟  仝炜 《种子》2008,27(5):26-29
研究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悬铃木叶水提物对小麦、玉米、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的化感作用。研究表明:较低质量浓度的悬铃木落叶水提物(≤2%)可显著促进小麦和、玉米根和芽的生长,增加淀粉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小麦和玉米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在低质量浓度(≤1%)时,处理组大豆的发芽率、株高、根长、氨基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都显著较对照组的增加,有利于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当处理液质量浓度达到4%时,不利于小麦、玉米和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铅胁迫对十字花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铅胁迫下十字花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及其叶绿素含量的情况,结果表明:铅胁迫对十字花科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对幼苗苗长具有胁迫初期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转而表现为抑制效应。对幼苗根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幼苗生长状况比种子萌发更能体现铅毒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品种郑引1号为试材,探究不同浓度壳寡糖溶液(COS,5、25、50、100、200 mg·L^-1)浸种和叶面喷施对20%PEG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氧化损伤、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脯氨酸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PEG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根长、地上部和根部干重、干物质相对增长率、叶绿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ck明显降低,叶片类胡萝卜素、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葡萄糖、蔗糖、脯氨酸含量和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 5 CS)、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明显提高。外源适宜浓度的COS溶液处理可明显促进PEG胁迫下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降低叶片O·2^-、MDA含量和ProDH活性,提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P 5 CS、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δ-OAT)活性,以COS浓度为100 mg·L^-1效果最佳。可见,外源适宜浓度COS溶液处理能增强小麦幼苗的渗透调节能力,减轻20%PEG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降低叶片氧化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麦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低、中、高、特高不同浓度铅胁迫下典型十字花科种子不同品种白菜和萝卜萌发及幼苗生长及其叶绿素含量的情况,通过分析比较数十组试验研究数据结果表明:铅胁迫对十字花科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环境情况下的抑制效应;对幼苗苗长具有胁迫初期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转而表现为抑制效应。而对幼苗的根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通过大量的对比研究试验的试验数据结果的比较分析得知幼苗生长状况比种子萌发更能体现铅毒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气态挥发物对杉木种子发芽的化感作用,在半透明密闭保鲜盒内分别用25,75,225 g紫茎泽兰新鲜茎叶对杉木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处理对杉木种子发芽过程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处理质量的增加,首日发芽数量下降,达到发芽高峰的天数延迟,发芽高峰当天发芽数降低,发芽过程曲线图由对照的急升急降逐渐变缓.不同质量处理对杉木种子萌发(发芽势、发芽率、发芽速率、萌发指数)及幼苗生长(胚根长、胚轴长、鲜重、干重)均有显著的影响.25 g处理时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作用较弱,随着处理质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杉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与处理质量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这些指标随着处理质量的增加呈直线下降.紫茎泽兰在林下及林缘的广泛分布,可通过化感作用影响杉木的天然更新和生长.  相似文献   

7.
噻虫啉拌种对小麦种子及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噻虫啉拌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小麦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培养箱平皿法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噻虫啉不同浓度拌种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与未拌种相比,24 g a.i./10kg种子处理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4.49%、38.76%和66.23%,小麦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下鲜种、根冠比分别增加了4.66 cm、16.64 cm、0.05 g/株、0.12 g/株、0.19,同时拌种可以增加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以及幼苗叶片POD、SOD、CAT酶活性。噻虫啉拌种明显促进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提高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起到壮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低聚壳聚糖对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分子量为1500,2000,3000,4000,10000,20000的低聚壳聚糖为材料,研究了其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低聚壳聚糖能够有效地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促进作用的大小随低聚壳聚糖的分子量、浓度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以平均分子量为1500、浓度为0.2%的低聚壳聚糖的促进效果最好,可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胚乳α-淀粉酶活性,使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干物重分别提高26.2%和28.2%,叶片几丁质酶活性提高2~6倍。  相似文献   

9.
摘要:化感作用在植物入侵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以裂叶月见草入侵早期直接与之竞争的草本植物(小蓬草和阿拉伯婆婆纳)以及农作物(小麦和小白菜)为材料,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裂叶月见草植株各器官浸提液对这四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其化感作用的强弱、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化感作用与其入侵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裂叶月见草具有化感物质,不同器官内化感物质含量不同,叶片和根内最多,茎次之,枯叶内含量最少;。裂叶月见草提取液对4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化感作用,不同浓度浸提液对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不同,高浓度时较强,低浓度时较弱,高浓度的提取液能降低种子的萌发率、发芽速率和胚根长度,其中发芽速率和胚根长度更敏感,可能是衡量化感作用的最敏感指标;不同植物对裂叶月见草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阿拉伯婆婆纳的种子萌发对化感物质最敏感,小白菜的幼苗生长对化感物质最敏感,小麦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油茶凋落物浸出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来判断在油茶中林套种绿豆是否合适。本研究以不同浓度的浸出液来处理绿豆种子和幼苗,并测定绿豆的根长,测量绿豆幼苗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等多项生理指标来探讨油茶凋落物浸出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凋落物的浸出液处理绿豆种子后,种子萌发形成的根长降低,这说明油茶凋落物对绿豆种子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发现油茶凋落物浸出液与对照组相比会减少绿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增加绿豆幼苗中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综合这些因素表明,油茶凋落物浸出液对绿豆幼苗的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因此认为在油茶林下套种绿豆不合适。  相似文献   

11.
草地早熟禾对多年生黑麦草种苗化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地早熟禾8个品种为供体,按照培养皿生物检测方法,研究其浓度为10%的茎液浸提液对多年生黑麦草两个品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茎叶浸提液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发芽率、根长、苗长及幼苗鲜重等均存在化感作用的潜势,其中肯塔基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化感抑制最强,普拉蒂尼对荣誉种子萌发、公园对荣誉的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根部病害化感作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时期提取玉米秸秆腐解液,并通过测定其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株高、茎叶干重、根干重等生长指标及对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病原菌的影响,室内模拟研究了还田玉米秸秆对小麦根部病害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腐解液对小麦种子萌发、根干重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随腐解液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高浓度腐解液对小麦幼苗株高、茎叶干重的抑制作用较强。小麦根系活力随玉米秸秆腐解液浓度增高而降低,不同时期提取的腐解液对三种小麦根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绿豆种子为受体,采用室内生测法,探讨黄花蒿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绿豆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蒿各部位(根、茎、叶)水浸提液随处理浓度增加,对绿豆的化感效应增强,对种子萌发的抑制强弱为:叶>茎>根,且随处理浓度升高,发芽率降低;对幼苗的根系生长表现为低浓度(20mg/mL根、茎水浸提液)促进,当浓度高达40mg/mL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幼苗高度总体降低,最高降幅分别为46.29%,47.67%和56.48%;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也不同程度减少。可见黄花蒿影响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因此大面积栽培黄花蒿或绿豆种植应考虑黄花蒿的化感效应。  相似文献   

14.
滇真冈种子萌发的生态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苏文华  张光飞  张诚 《种子》2001,46(5):29-31
由于种皮的抑制作用,滇青冈种子有休眠现象,新鲜种子萌发率极低,变温有利于克服种皮障碍,提高萌发率。砂藏可解除休眠,不同种子解除休眠的时间长短不一,种子种群有较宽广的可萌发时限。滇青冈林地上种子在落到地面后的9个月内,由于虫害和鼠害全部损失萌发能力,没有种子萌发转化成幼苗。滇青冈种子直播造林,应在10月采种,杀虫处理砂藏至次年雨季前播种。  相似文献   

15.
测定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地上部水提液对两种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一些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对独山种子发芽速率、萌发率没有影响,高浓度延迟种子发芽,降低种子发芽速率影响最终萌发率,高浓度抑制幼苗的生长;低浓度对福泉辣椒种子提高发芽速率最终提高萌发率,低浓度时幼苗根和苗生长增加,高浓度抑制根长和苗高的生长,有明显的化感作用特征.两种辣椒幼苗丙二醛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叶绿素a/b值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梁颖  李邦秀  王三根 《种子》2002,(2):16-17
采用自制复合型小麦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并研究了其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种衣剂不影响小麦的出苗,并能提高小麦种子的出苗率和a-淀粉酶活性,降低幼苗株高,增加干物重、根冠比及幼苗健壮度,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和SOD、CAT、POD的活性,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的生长和抗性的提高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黄芪根水浸液对4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影响。结果表明,黄芪根水浸液对4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化感作用,其中根受到的化感抑制大于地上部分,种子萌发阶段受到的化感抑制大于幼苗生长阶段。不同受体的发芽势、最长根长和根冠比受到的化感抑制最强。4种作物的化感敏感性为小麦>板蓝根>大麦>大豆。因此,选择与黄芪轮作、套作的作物时,优先选择大豆和大麦,其次为板蓝根。  相似文献   

18.
空心莲子草化感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李洁  蒋娜  范雪涛  马丹炜  邹玉辉 《种子》2007,26(12):32-35
测定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地上部和地下部水浸提液对小麦和油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一些生理过程的影响,研究空心莲子草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延迟发芽,而对最终萌发率影响不大;在油菜种子的萌发过程中,高浓度的水浸提液延迟了种子发芽,同时影响最终萌发率;在低浓度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的影响下,小麦幼苗植株生长增加,高浓度地下部分水浸提液则抑制了小麦幼苗根和苗的生长;在油菜幼苗的生长过程中,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均抑制了油菜幼苗的生长;另外,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处理过程中,小麦和油菜体内的超氧化物歧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周艳  韦小丽  陈训 《种子》2015,(3):8-11
为明确迷人杜鹃凋落叶是否具有化感作用,采用培养皿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迷人杜鹃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液对迷人杜鹃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在浓度为1 mg/m L时,促进了种子萌发、胚芽和胚轴长度的伸长,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67%、17.71%和8.64%。在浓度为50 mg/m L时,发芽率降低77.88%,胚芽和胚轴长度降幅为65.82%、78.37%,抑制了植株生长。用浸提液浸种,在浓度为1 mg/m L时幼苗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提高,随着处理液浓度的提升,幼苗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均可视为防碍生长的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浓度的PIPA处理予浸泡的小麦种子,对小麦萌发种子细胞内代谢有明显的影响。低剂量(40-80ppm)的PIPA能提高幼苗淀粉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叶绿素和核酸含量,从而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而高浓度(120-160ppm以上)表现出上述各项生理指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实验表明,一定浓度PIPA能提高酶活性,增加叶绿素和核酸含量,促进幼苗生长良好,为后期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