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迪卡蛋鸡     
迪卡蛋鸡原由美国迪卡公司所培育,是世界闻名的优良鸡种。大江公司生产的迪卡父母代种鸡,20周龄开产,产蛋期长达48周,72周龄时平均每羽产有效种蛋244枚,可得85羽雌雏鸡;可根据羽色鉴别后代的雌雄;产蛋期存活率在90~95%;黄嘴、黄脚,身披光亮棕红色羽毛,体型健美,发育匀称。大江公司提供的迪卡商品代蛋鸡,20周龄开产,产蛋期长达55周,78周龄时(按母鸡饲养日产蛋量计算)累计产蛋数为28.5~310枚/羽,平均蛋重63~64.5克/枚,料蛋比2.58:1;蛋壳呈红色,壳质坚强,蛋黄呈桔黄色,外观色佳,食之味美;产蛋期存活率92~97%;开产时体重1650克,36周龄以上时体重2125克;羽色和体型基本上与种鸡相似;淘汰鸡仍有较高的商品价值。大江公司为帮助客户养好迪卡蛋鸡,除保证苗鸡质量、代办托运手续、提供运雏纸箱、代购  相似文献   

2.
正大群饲养方式的种鸡群体在饲养过程中难免因为种种因素导致不断有种鸡个体在生产中期被淘汰或死亡。种鸡在产蛋舍的死淘情况直接反映了产蛋舍的管理水平,同时影响着入舍母鸡的生产成绩。一般蛋鸡产蛋期存栏率能达到90%以上,一流肉种鸡公司产蛋期存栏率可以达到88%。立华公司饲养种鸡数量大,从近期生产情况看,影响鸡群存栏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鸡笼导致脚爪外伤饲养设备在进鸡前需要用消毒药喷洒消毒,进鸡后笼具长期浸没在氨气存在的环境,有时存在于高热高湿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蛋鸡产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18~21周龄开产,开产后3~4周产蛋率达到50%,6~7周达到90%以上(高峰期)。高峰期维持一般为3~6个月,产蛋量与蛋鸡品种、开产时体质以及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条件密切相关。本文介绍延长蛋用鸡产蛋高峰期的技术措施。1加强育成期饲养管理,培育优秀青年母鸡(1)控制鸡只体重。优良种鸡都有标准体重,在饲养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肉种鸡经过长达24周的培育期进入产蛋期,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包括早期蛋重、种蛋质量、产蛋高峰水平及产蛋持续性;管理好种公鸡的体重及公母比例,提高受精率是产蛋期的中心工作。因此,AA+肉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在蛋鸡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或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每个鸡群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休产鸡。这些体产鸡我们习惯上称它为“白吃饱”,它们每天吃掉很多饲料,但是不产蛋,势必影响养鸡业户的经济效益。饲养蛋鸡,大多数业户都采用“全进全出”制,仅饲养一个产蛋年就全部淘汰。这些体产鸡如果不及时淘汰,一部分会逐渐死亡,提高死亡率;一部分换羽,大约40天左右才能进入下一个产蛋期,这40天所耗饲料在5干克左右,价值7~8元,即使进入下一个产蛋期,随着整群全部淘汰,也失去了利用价值。因此及时而准确选出并淘汰休产鸡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龚冬仙 《浙江畜牧兽医》1995,20(4):39-39,17
伊莎蛋种鸡高产技术措施义乌种鸡场自1990年起先后引进几批伊莎父母代蛋种鸡。生产性能连连突破法国伊莎公司标准,产蛋高峰上得快,持续时间长,整个产蛋期日产蛋率在90%以上平均维持119天,饲养60周每只入舍母鸡累计产蛋数均超过品种标准。现将伊莎蛋种鸡高...  相似文献   

7.
现代培育优秀种鸡的观念,是建立在肉鸡个体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为了获取高产的母鸡群,应按照鸡体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培育。从育雏开始,首先要根据雏鸡初生重和强弱情况将鸡群分群饲养,在产蛋前对肉种鸡进行体重控制是产蛋期稳产、高产种蛋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调整鸡群关。将低产鸡、停产鸡、弱鸡、僵鸡、软脚鸡、有严重恶癖的鸡、产蛋期短的鸡、体重过大过肥或过小过瘦的鸡、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鸡,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二人工强制换羽关。秋季成年蛋鸡停产换羽,在自然条件下,蛋鸡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鸡在换羽期间产蛋量大大减少,且因个体换羽时间有早有迟,换羽后开产也有先有后,产蛋的高峰来得晚,给饲养管理带来不便,所以必须人工强制换羽,促使蛋鸡同步换羽,同时开产。实行强制换羽前1-2周,对鸡舍要彻底清扫,…  相似文献   

9.
良凤花鸡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和效果韦云百色地区畜牧研究所533000我所种鸡场于1994年7月26日从南宁市养鸡厂引进良凤花鸡父母代种鸡6000套,实行开放式平地饲养。其中第一种鸡舍饲养1400套。到1995年11月底饲养68周。产蛋期43周。最高产蛋...  相似文献   

10.
肉用种鸡育成期和产蛋期的饲养方法与蛋用种鸡有很大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饲养肉用种鸡注意育成和产蛋阶段容易肥胖而造成繁殖力下降,蛋用型鸡无论在育成期还是产蛋期通常不会过肥;二是要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和减少向用种鸡腿病发生。育成期死淘总数的50%~60%...  相似文献   

11.
该户1984年5月16日从山东省家禽研究所引进B×C(83828)良种雏鸡500只。自21周开始统计产蛋数(此鸡19周龄见蛋),至72周龄未统计结束。经济效益显著,现整理汇报如下: 一、育雏及育成阶段(0—20周) 此间共淘汰公雏221只死亡29只,育成母鸡209只,成活率94.2%。此期鸡群耗料总数为2160.25公斤,平均每只鸡耗料6.65公斤,每只鸡耗料折款2.36元,每公斤料折款0.354元。二、产蛋阶段(21—72周): 21周入舍产蛋母鸡209只,72周末存活177只,产蛋期淘汰23只,死亡9只,产蛋期  相似文献   

12.
关于后备种鸡的限制饲养问:本地鸡种的后备鸡要不要限制饲养?(邕宁五合李新)答:本地鸡种的后备种鸡也应进行限制饲养。因为本地鸡种性成熟较早,容易肥胖,限制饲养可以推迟性成熟期15-20天,避免开产时过肥。从而使日后的产蛋情况趋于正常,保证稳产。限制饲养...  相似文献   

13.
肉种鸡经过长达24周的培育进入产蛋期,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管理好种公鸡的体重及公母比例,最大限度的提高受精率是产蛋期的中心工作。因此,AA+肉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肉种鸡经过长达24周的培育进入产蛋期,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管理好种公鸡的体重及公母比例,最大限度的提高受精率是产蛋期的中心工作。因此,AA+肉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父母代肉种鸡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虽不象育雏,育成,高峰期那样繁琐,那样严格,但有些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父母代肉种鸡的饲养阶段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虽然在名称上是产蛋后期,听以来好象是不太重要,但产蛋后期的产出是计算一批肉种鸡饲养利润的关键时期,理论上父母代肉种鸡从25周见蛋,到27周产蛋可以入孵,30周达到产蛋高峰,43周开始为产蛋后期开始,一直到66周淘汰,产蛋后期持续23周左右,在父母代肉种鸡饲养过程中占有很长一段时间.本文主要谈的是父母代肉种鸡产蛋后期的减料管理,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一所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种鸡场,鸡舍是全封闭,遮黑式鸡舍,采用高低高的饲养方式,肉种鸡的品种是爱拔益加(AA).  相似文献   

16.
蛋鸡转群是指蛋鸡通过育成期(7~20周龄)的饲养向产蛋期的转群。在生产实践中,产蛋鸡一般在18~19周龄提前转群或入笼,让鸡对新的环境有个习惯或适应的过程,在此期间应做好以下工作。1转群3周前的准备工作1.1要检查鸡群的整体情况,如鸡只发育不好或者体重达不到标准,应加强饲养,适当增加喂料量,对发育差的鸡要适当调整,给予必要的照顾,从而赶上群体的总水平,为将来开产整齐、达到好的产蛋高峰作准备。1.2对有病的个体要淘汰,对伤、残、弱的鸡只挑出单养或加强护理,或淘汰掉。这种不合格的鸡将来转入产蛋鸡舍,…  相似文献   

17.
在众多祖代肉用种鸡的饲养企业中,公母系生产不配套始终困扰着祖代种鸡的生产水平突破,造成大量的母系种蛋无效浪费,其主要问题出在公系产蛋期的产蛋维持上。由于母系的生产水平可达到或超过美国AA标准,产蛋率在80%以上的产蛋周可维持7-10周;产蛋率在70%...  相似文献   

18.
(一)淘汰低产鸡寒冷的冬季,应将低产鸡、伤残鸡、有严重恶癖的鸡及时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身体健壮、产蛋正常的鸡,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鸡效益。(二)防寒保温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23℃,低于5℃,产蛋量明显下降,饲料消耗增加,低于0℃,则停止产蛋。因此,寒冬蛋鸡要高产,首先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养鸡户可根据所在地区  相似文献   

19.
蛋鸡的产蛋期一般是指20至72周龄共52周的时间,也即蛋鸡的第一个产蛋年,是蛋鸡产蛋最多的一年。现代蛋鸡由于产蛋性能的提高,产蛋期已提前,有的品种产蛋期已从18周龄算起,而蛋鸡的淘汰期也延长到78周龄或80周龄,到淘汰时产蛋率仍保持70%左右,这充分反应了现代蛋鸡的高产性能。蛋鸡产蛋期的延长,明显的提高了蛋鸡的经济效益。蛋鸡在产蛋期一般分阶段饲养,根据蛋鸡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分预产期、产蛋前期、产蛋中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饲养阶段,应给以不同的营养和相应管理措施。实行分阶段饲养,不仅最…  相似文献   

20.
产蛋期肉种鸡冬季饲养管理要点@蔡娟¥中国家禽业信息中心产蛋期肉种鸡冬季饲养管理要点■蔡娟(中国家禽业信息中心225003)冬季的低温、高湿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肉种鸡的产蛋。此时,对产蛋期肉种鸡的管理,主要应做好:防寒、防风、保温、供给正常的饮水,防止种蛋冻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