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蓖麻蚕是多化性不休眠的昆虫。在我国温带和亚寒带地区,冬季寒冶,饲料缺乏,给多化性蓖麻蚕种的过冬带来一定困难。过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一)各季温室饲养过冬;但饲料缺乏,费用浩大。(2)蓖麻蚕与二化性樗蚕杂交育种,可以得到休眠过各蛹;但孵化率低,繁殖系数小,茧丝少。(3)南种北调;但因卵期短,往往半路出蚕,造成损失。都不便于大面积推广运用。为此,我们试图用低温环境驯化方法使蓖麻蚕休眠  相似文献   

2.
蓖麻蚕休眠蛹蛹期干物质、脂肪、总糖和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肯定了以连代驯化法培育的蓖麻蚕休眠蛹的鲜蛹体重和干物质、脂肪、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同品种不休眠的正常蛹,而水分及蛋白质含量降低,它在营养代谢等方面表现出一系列与天然休眠昆虫相同的特征.提示了用连代模拟深秋环境诱导休眠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编后语     
蓖麻蚕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昆虫。原产热带,具有多化性,不休眠,因此障碍它向温带和亚寒带发展。培养休眠越冬种,是国际上还未解决的问题。河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从1961年起开始研究蓖麻蚕越冬问题,经过实验、失败、再实验,反复实践,终于培育出两个具有休眠态的蓖麻蚕新类型。这不仅对我省今后发展蓖麻蚕有重大意义,而且推翻了国外多年来所谓蓖麻蚕不能休眠越冬的结论,在学术上也是一个巨大成果。本期发表了刘廷印同志  相似文献   

4.
我们几个年轻小伙子接受了蓖麻蚕越冬研究的任务以后,听从党和毛主席的教导,依靠群众,在设备条件极差,研究人员很少的情况下,本着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精神,苦战四年,进行了反复试验,一连培育了十代,终于创造了连代低温驯化蓖麻蚕的方法,培育出越冬新类型。闯过了蓖麻蚕不能休眠越冬的难关。并初步查明了蓖麻蚕蛹的休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金鱼草、千日红、矮串红、紫菜莉等25种草本花卉种子休眠时间与打破休眠方法连续试验观察,大概总结了其休眠时间范围,并根据生产实践及种子特性对影响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种皮油脂、坚硬种壳、种毛、干燥、内源激素成分水平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同时对打破休眠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仙客来花期长,四五年的球茎能开花近百朵以上,壮观夺目。它也是切花佳品,深受人们喜爱。在莳养过程中,有不少人将落叶休眠的仙客来,误认为死了把它丢弃,实为可惜。现将一种莳养休眠仙客来的方法提供给爱好者作参考。仙客来开花以后,随着季节变化和温度的增高,叶子逐渐枯落,进入休眠。这时可将球茎从盆中倒出。为防止病虫害,可把球茎放在800—1000倍的敌百虫液中浸一下,稍凉干,再用600—800倍的多菌灵  相似文献   

7.
水稻种子休眠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明水稻种子休眠的生理机制,以强休眠品种4628和休眠性差品种996抽穗后30天的种子为材料,对颖壳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种子透水性、透气性、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强休眠品种4628种子的透水性、透气性较差,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脱氢酶、淀粉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休眠性差品种996。强休眠品种4628种子内源激素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含量低于休眠性差品种996,而脱落酸(ABA)含量则显著高于休眠性差品种996。颖壳扫描电镜显示,强休眠品种4628种子颖壳背面细胞排列紧密,茸毛较少,且孔洞小,萌发孔也比较小,不利于种子透水、透气。  相似文献   

8.
结缕草种子的休眠机理及其打破休眠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郭海林  刘建秀 《种子》2003,(3):46-48
结缕草种子的深休眠特性,是其开发利用的最大障碍。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结缕草种子的休眠机理及打破休眠的方法进行综述,总结了导致结缕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条综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水稻种子破休眠处理与发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种子发芽前是否进行破休眠处理和采用什么样的破休眠方法,对种子发芽影响很大.在国家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上谈到几种破休眠的方法.我们几年的试验表明,不同品种及不同批次的水稻种子宜采用不同的破休眠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实生桑种子次生休眠原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玉娜  张立军  马积彪  林凤 《种子》2007,26(4):24-26
从种皮透性、胚的发育、是否存在萌发抑制物等方面,对产于黑龙江省的实生桑种子休眠原因进行了研究,初步认为,胚的生理性休眠是实生桑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两优培九原名65002,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两系法育成的水稻优质杂交组合。近几年来我公司一直进行两优培九的制种,在种子收购进行发芽检测时发现两优培九有休眠现象。为了解决该品种种子的真实发芽率,对2000年收获的新种子进行破除休眠的比较试验,以探讨最佳发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种子的休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子休眠被认为是一种生长停止的状态,它受内源激素的调节控制。随着休眠的起始,代谢活动减弱,而且随休眠深度的加深,出现代谢停滞的现象。从解剖结构上看,休眠是胚轴生长受抑制,由引起胚轴生长受抑制的原因和时间不同,休眠可分成若干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两优培九原名65002,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两系法育成的水稻优质杂交组合.近几年来我公司一直进行两优培九的制种,在种子收购进行发芽检测时发现两优培九有休眠现象.为了解决该品种种子的真实发芽率,对2000年收获的新种子进行破除休眠的比较试验,以探讨最佳发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溴乙烷破除马铃薯休眠的效果及激素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溴乙烷破除马铃薯休眠的效果及其在此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并在激素水平上初步探讨了溴乙烷破除马铃薯休眠的机理,以期为生产上应用溴乙烷破除马铃薯休眠提供参考。以‘薯引1号’、‘大西洋’和‘克新1号’3个马铃薯品种的试管薯为材料,利用溴乙烷打破块茎的休眠,测定休眠强度、休眠幅度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溴乙烷使3个品种的休眠期分别缩短了33天、45天、46天,效果显著。另外,在休眠过程中,块茎的内源IAA和ABA含量比较高,而GA和ZR的含量较低。GA和ZR的含量呈现单峰曲线变化,溴乙烷处理会使波峰出现提前;在处理起始阶段,GA的含量高于对照。溴乙烷可能通过调节GA和ZR的含量来破除试管薯的休眠。  相似文献   

15.
兰海  冷亦峰  周树峰  刘坚  荣廷昭 《作物学报》2014,40(10):1865-1871
以强休眠性玉米自交系08-641为材料, 2个弱休眠性玉米自交系为对照, 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 对处于休眠状态下的新鲜收获种子和经过15 d后熟处理破除休眠的3个自交系种子进行了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 在3次重复试验下共检测到9个与休眠相关的蛋白点, 其中新增诱导表达蛋白质1个, 缺失表达蛋白质2个, 上调表达蛋白质5个, 下调表达蛋白质1个。在9个蛋白质中, 有5个蛋白点得到鉴定。包括3个globulin-1 S allele precursor、1个2-isopropylmalate synthase B和1个translationally-controlled tumor protein。种子休眠破除过程中的蛋白质的变化说明种子经历了一系列生理生化活动, 深入研究这些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将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玉米种子休眠问题。  相似文献   

16.
观赏植物种子的休眠因素和破眠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种观赏植物的种子都具有休眠特性,表现为新收获的种子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发芽速度慢,发芽不整齐,发芽率低,甚至不能发芽。这种特性是观赏植物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其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但在应用时,却给种子发芽试验和播种育苗带来很大的困难,有时会造成种子的大量浪费。分析观赏植物种子的休眠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打破休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观赏植物种子的休眠因素1.1胚休眠主要是胚发育不完全或生理休眠造成的。胚发育不完全有些观赏植物种子虽外观形态已成熟,但种胚并未发育完全,不具备发芽能力。如兰…  相似文献   

17.
休眠是许多植物种子的一种重要的功能性状,但对许多观赏植物的种苗培育是十分不利的.为了查明落地梅种子的休眠原因及萌发行为,本研究以我国特有的观赏植物落地梅(Lysimachia paridiformis)的种子为材料,充分分析了低温层积和赤霉素溶液在休眠解除中的效果,比较了光照和黑暗下的种子萌发行为.结果表明:落地梅种子的休眠是非深度生理休眠,且是光中性.90 d或120 d的低温层积(4℃)能有效地打破休眠;在20℃/10℃且光照的条件下,其萌发率分别为77%和75%.此外,赤霉素(GA3)溶液能促进种子萌发,其中500 mg/L的GA3能将种子的萌发率从20%提高到71%.无论是在光照下,还是在黑暗中,非体眠的落地梅种子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萌发温度偏好,以20℃/10℃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种子休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影响种子休眠的因素众多,其中ABA在种子休眠的形成和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总结分析了水稻种子休眠相关QTL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同时探讨了水稻种子休眠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以期为进一步发掘、利用控制水稻种子休眠的基因和选育抗穗发芽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种子的休眠是植物经过长期演化而获得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特性,研究其休眠原因,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读了贵刊1986年第7期金春林同志《五针松真的会休眠吗?》一文,也想对多年生植物的“休眠”状态作一浅解。我以为,植物的生长过程,总是从休眠开始(含种子采摘后至入土前阶段)到胚芽萌动(含老叶脱落)、进入生长及旺盛生长期,并逐渐转入缓慢生长和体眠、半休眠状态,周而复始,波浪式发展的。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