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香菇品种"931"具有出菇温度范围广、菇型大、肉厚、柄短、抗高温及抗病能力强等优势,是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主推香菇品种之一。北京市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宋庄镇双埠头食用菌田间学校工作站林地塑料大棚中对"931"进行了试种,种植规模3 000袋,每袋0.9 kg干料,6月30日完成菌袋覆土,7月8日开始采菇,截至8月上旬,第一潮菇采收已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黄岩、仙居等地在成林的柑桔园、枇杷园和松树林中,大面积套种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黄岩市食用菌开发公司,1989年将首批13万袋袋栽香菇、金针菇放置在柑桔园和枇杷园中,一茬就收鲜菇4万多公斤。仙居县下各镇香菇种植专业户张卫军,1989年将1.6万袋袋栽  相似文献   

3.
露地袋栽香菇,脱袋转包后即进入出菇期管理。本文分秋冬菇和春菇管理两个阶段进行介绍。 (一)秋冬菇管理从11~1月间长出的菇称为秋冬菇。秋季和冬季因菌筒营养丰富,早中熟品种一般脱袋后8~10天即可出菇(边转色边出菇),俗称“开袋菇”。  相似文献   

4.
反季节地栽袋料香菇起源于福建,现已北移至河南、湖北、陕西等省。采用覆土技术栽培香菇,一是菇质佳、产量高,产量高出传统方法20%左右,二是管理省工,平常的管理就是采菇,一个人可管2万~3万袋,三是在气温高的地方也能很好地出菇,使反季节香菇从高山走向平原。为了弥补夏季香菇市场空缺(香菇是中低温食用菌品种,常规栽培一般上市期为10月至翌年5月),提高香菇生产的经济效益,通过在宁强县舒家坝镇成功引种试验,总结出反季节地栽香菇夏季上市的袋料栽培技术。夏季鲜香菇价格比平常价格高l~5倍,而且供不应求。现将香菇反季节袋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定向出菇新技术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传统免割保水膜袋法为对照,开展了定向出菇新技术的出菇试验。试验选用2个香菇品种L808和兴农1号,统计香菇产量,测量子实体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定向出菇新技术在产量上的表现因品种而异,对于品种L808,采用2种栽培方式,其产量持平;而对于品种兴农1号,采用定向出菇技术栽培的产量显著高于传统免割保水膜袋法;新技术在单菇重、菌盖直径等子实体形态特征指标方面优于传统的免割保水膜袋法。研究表明定向出菇新技术可用于香菇栽培。  相似文献   

6.
人造菇木栽培香菇,一般都是在塑料袋上打眼接种,不但操作烦琐费时,且橡皮膏会脱落造成污染.我们在实践中,采用线绳扎口两头接种法,菌丝长满袋只需45天,成品率达95%以上.1988年9月用此法培养2000袋香菇,污染仅37袋.现将其做法介绍如下:(一)装袋扎口先将长55~60cm的塑料筒的一  相似文献   

7.
野外袋栽香菇,浸水催菇是整个管理过程的关键。现将浸水期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简介如下:(一)区别品种,适时浸水。①早熟品种浸水:在正常温度下,一般58~65天脱袋,常常脱袋后即可出菇。这类品种大部分具中、低温型特性,在较  相似文献   

8.
我厂以往袋栽香菇都是在室内养菌室内出菇,商品菇不高.从1989年开始改为室内养菌玉米地出菇,经两年的实验,商品菇达95%以上.现将其栽培方法介绍如下:(一)制作栽培料袋培养基为木屑60%,玉米芯粉20%,麸皮18%.石膏粉和糖各1%.另加多菌灵0.1%,水55%,pH自然.采用大锅装料灭菌,即见大气撒料,锅装满后,用塑料薄膜密闭锅盖,保持2~3小时后出锅装袋.先把规格为50×20cm的聚乙烯塑料袋放在5%的石灰水中消毒,趁热装袋,料装至袋的1/3,用手把袋口拧上,3~5个摞起来准备接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香菇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出菇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筛选的5号品种为中低温品种,抗杂能力稍差,产量高,可适度规模作春栽试种;而18 cm×60 cm的栽培袋常压灭菌、手割出菇的出菇方式,增产最为显著,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它种植的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野外袋栽香菇,在福建古田县大甲乡研究成功后,发展迅猛。1985年全省仅2千多万袋,1987年已达4亿袋,产量近2万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春菇产量占65%左右,菇薄质差,优质的秋冬菇少,经济效益较低,出口率也低;二是香菇当家品种多属出菇快的中温品种,制棒多在七、八月份的高温季节,污染率高,影响成品率。因此,选育高温型香菇,旨在育成能在较低温度季节制袋(棒),菌丝生长好,污染少,又能在秋季出菇的优良菌株(高海拔地区搭配品种,可周年生长香菇),以提高香菇品质。  相似文献   

11.
袋栽香菇生产中,因条件、设备不同及技术水平高低,培制香菇菌袋的成功率相差甚大,如何提高培制菌袋的成功率?是菇农所关心的问题.1988年,我们与新风司茅坪香菇厂合作,培制香菇菌袋3.6万袋,脱袋出菇3.57万袋,成功率达96%以上.现将培制菌袋技术简述如下:(一)备料:(1)杂木屑要过孔径约2毫米的筛,以免刺破薄膜袋.(2)麸皮要干燥、无霉变和结块.(3)薄膜筒要与装袋出料口相适应,用出料口径9厘米的装袋机,薄膜筒规格应为15×55厘米.(4)常压灭菌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宁夏香菇产业发展,通过调整菌袋配方组分和比例、选择适宜的香菇品种和种植模式、严格控制出菇时间等关键技术,在形成相对稳定的含水量之上降低了杂菌污染率,在彭阳成功引进种植了香菇品种L808。通过技术示范,香菇产量为0.5~1.0 kg/袋,纯收入3.8元/袋,每茬收入8 000~10 000元/棚,填补了宁夏香菇生产的空白,且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品种、菇房、床架、培养料、脱袋、转色和出菇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香菇的栽培技术要点,并简述了香菇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1986~1987年,我区利用收香菇后的闲菇棚,大面积袋栽黑木耳,变一季单一种植为常年生产,不仪提高了菇棚的利用率,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利用菇棚种耳,生物效率达到96.4%,比传统老法栽培产量提高一倍多。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利用香菇棚袋裁黑木耳,时间一般应提前到3月中旬培育菌种,4月下旬装袋、投料、接菌和室内培育,5月底早熟香菇生产结束即可移至棚内栽培。(二)料袋制作每百公斤培养料配比为:阔叶树木屑55公斤,棉籽壳27.5公斤,麸皮15公斤,白糖0.8公斤,石膏粉1.4公斤,碳酸钙0.3公斤,混合后加水拌匀,随即装袋。袋规格为17×33厘米,每袋干  相似文献   

15.
香菇135品种是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早年从日本引进的香菇品种,因其具有花度好,菇脚锥形、短小,菇盖圆整且菇体大等优良性状,深受广大菇农和消费者喜爱,已成为我国香菇主栽品种之一,每年应用量在3~5亿袋左右。香菇135是典型的弱抗品种,菌龄要求达180d以上,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种性有所退化,近年夏季烂棒十分严重,产量也有所降低,总体趋于淘汰。但由于该品种产  相似文献   

16.
富硒香菇栽培技术与效益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丽水地区富硒香菇是由地区农办与地区科委联合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1995年开始立项,1996年在丽水试种,共40000袋全部成功.1997年又在部分县(市)推广5000000袋,开发势头很好.产品经北京中科院和浙江省医科院检测:含硒量和17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均符合国家标准.1 富硒香菇栽培技术①硒菇栽培方法:备料→拌料→装袋→扎袋→灭菌→冷却→接种→翻堆→刺孔→培  相似文献   

17.
夏香菇出菇期管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生产上因菌袋补水而发生坏袋的现象屡有发生。通过对夏香菇出菇期一、二茬次的菌袋适宜补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补水量对夏香菇菌袋坏袋率及出菇产量、质量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地区段木栽培香菇历史较长,但不少菇农还是得不到高产、优质的香菇。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就段木栽培香菇中后期管理的要点简介如下: (一)清理菇场 春末夏初段木出菇后,应清除菇场和四周杂草等杂物。对被霉菌污染严重的段木应彻底烧毁,并喷敌敌畏、乐果等驱除害虫。 (二)菇木成堆 按品种、树径大小分别上架成堆,一般“井字”堆放,菇木间距3~5cm,堆高因气候而异,气候干燥堆高不宜超1m,气候湿润可堆高些。  相似文献   

19.
林佩瑛  林晖 《食用菌》2000,22(4):31-31
层架栽培香菇虽花菇率较高,占地面积较小,但管理费工、产量低、菇形差,难以进一步推广。为此,我们研究所承担了县科技局下达的“覆土袋栽花菇优质高产技术研究”的科技项目,通过三年的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覆土袋栽花菇新模式简介如下:1选用良种 通过10个香菇菌株两年的覆土袋栽花菇品比试验,筛选出939、9015、沪农1号(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选育的段木香菇良种)三个菌株表现突出,其中939为最优菌株,该菌株中温偏低,菌丝生长极旺盛,出菇较早,菇体大,菇肉厚实,菇形圆正,产量高,花菇率也高,可作当家品种,缺点…  相似文献   

20.
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佩瑛  林海芳 《食用菌》2000,22(5):31-31
覆土袋栽香菇是我县首创的香菇栽培新模式,誉称 长汀模式 "。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具有菇形特佳,产量极高,高温易出菇,管理极省工等突出优点,是目前较先进的香菇栽培模式。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盛产优质夏秋菇,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简介如下:1 选用良种 本所选育的 南山 1号"优良香菇菌株为首选良种,该菌株具有高温型,菇大圆正,肉厚实,柄中生,产量高,盛产优质夏秋菇,适宜保鲜或干制出口。2 季节安排 菌筒制作,1 2~ 2月;覆土转色,3~ 4月;出菇管理,5~ 1 2月。3 菌筒制作 ①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