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认知翻译学视角对比分析了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及戴维霍克斯和约翰闵福德对《红楼梦》栊翠庵中各种茶具英译的识解重构过程,解释了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及戴维霍克斯和约翰闵福德翻译时的认知活动。结果表明:由于译者对于我国茶文化的理解不同,因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同一茶具进行了不同的识解重构并采用了不同的译法进行翻译,结果导致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及戴维霍克斯和约翰闵福德对于茶具的译文各有优点与不足,有一些茶具两者的译文都与原文意思存在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具种类繁多,历史悠久。与商店里的茶具相比,博物馆内所展示的茶具是文化的象征,历史的见证。本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宗旨,对其翻译研究很有必要。本文拟从符号学的角度入手,在符际翻译和语际翻译原则指导下,以香港博物馆展览的茶具翻译为例,探讨展览茶具翻译的技巧,从而实现共同语境下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刘娟  覃芳芳 《福建茶叶》2016,(6):337-338
为了弘扬中国古典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对《红楼梦》译本的推广尤为重要,而翻译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作品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目前两个最有名的的英译本分别是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译者翻译的。本文通过对茶名称、茶具和烹茶之水三个方面,主要对杨宪益和霍克斯《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关于茶文化词语的翻译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马云 《福建茶叶》2016,(10):373-374
中国是茶的发源之地,有着上千年的茶文化历史。茶与茶具、茶礼等要素构成茶文化的核心内容,而茶本身又是这核心内容的重点。不同种类的茶,有不同的口感、色泽、香味,茶名则是一种表现茶的不同特点的重要方式,是了解茶的第一途径。因此,在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茶名的翻译成功与否是译文读者能否正确地了解茶文化的关键。本文首先对茶名翻译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茶名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及正确翻译茶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淋 《茶叶》2016,(4):224-225
《二之具》是《茶经》中专门介绍唐代采茶、制茶工具的篇章,详细介绍了十六种茶具的材质、大小、形状及功用等。其中对茶具"穿"的理解,各家学者的观点略有不同。通过对比总结各家观点和查阅工具书,作者对茶具"穿"有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李林蔚 《福建茶叶》2016,(8):359-360
《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书中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甚至有人称之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书籍。《红楼梦》中对茶的描述也是极为广泛的,作者曹雪芹凭借着自身的经历对茶的种类、茶的烹煮、茶具的精美、茶性的抒发、茶俗的繁多一一作了介绍和阐述,表现出了作者深厚的茶文化情怀和底蕴。当然,这样的一篇宏大巨著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对它其中茶文化的解读又是另外一番格调,无论是对茶具、茶名的翻译、茶俗茶礼的翻译、茶水、茶用的翻译以及茶诗、茶联的翻译等等都别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7.
高蕊 《福建茶叶》2016,(6):302-303
《红楼梦》素有"我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之美誉,也是我国茶文化的缩影,原著中有很多关于茶文化相关的描述,对人物塑造、氛围烘托和情节架构等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两种策略入手,首先分析了何为翻译的异化与归化,而后简要介绍了《红楼梦》中茶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从茶名、茶具和茶俗三个方面分析了跨文化视野下《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所应采取的翻译方法及其传达效果,以期为后续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茶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茶具的设计又是艺术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中外文化的不同并且分别具有独特的传统,在艺术的表现上都受不同文化的渗透,在茶具设计的审美上有共性和区别,彰显不同的魅力,体现了中外不同的茶文化内涵。随着时光的流失,文化同艺术的结合在茶具的设计上充分得到了表现,不断地逐渐成熟和多元化,也不断通过中外茶文化的交流使得文化与艺术完美结合。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外茶具设计的由来和发展,接着又概述了中外茶具设计的审美,并对中外茶具设计审美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茶具中融入设计机制,并探究合适的艺术风格,将为茶具自身的价值最大化提供基础。每一件茶具都是一件艺术品,无论是其中所使用的设计理念或者相关文化元素,都是对茶具本身艺术色彩和设计理念的综合诠释。本文拟从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入手,研究茶具本身的文化理念和艺术思维,结合茶具设计活动的实施诉求理解,从而研究融入地域特色的茶具设计与艺术风格展现。  相似文献   

10.
茶具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其中也包含了地域文化等诸多文化形式,合理理解这些文化内容,才能为整个茶具设计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提供新动力。新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其通过有效调动学生自身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创造出的更多有文化内涵和价值底蕴的茶具作品。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的具体内涵认知入手,结合茶具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诉求理解,通过探究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本质化内涵和应用价值,从而具体分析地域文化视阈下茶具设计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通过对茶名、茶具、茶水等的描写充分展现了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风俗画卷。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杨宪益和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两个译本中一些关于茶文化的翻译,以便于目的语读者在赏析茶文化的同时,领略我国饮茶的情趣。  相似文献   

12.
姚泽卿 《福建茶叶》2016,(9):131-132
茶具的魅力不仅在于是饮茶不可缺少的器具,更在于茶具作为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以及不同习俗下的人的追求是一致的,在文化取向上具有一致性。茶具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并且茶具制作以及茶具形制的改变也是文化变迁的结果。因此,可以指出的是,在我国流传下来的茶具中,每一件茶具都可以被看做是文化的创作物,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将茶具看做是我国历史各时期的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至清朝伟大著作《红楼梦》诞生之际已近成熟阶段。《红楼梦》这部古典巨著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茶文化展示的淋漓尽致,书中多处都对我国的茶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描述。本文以杨宪益与霍克斯两位翻译大家的英译本为基,从茶具翻译、茶名翻译以及茶水翻译这三方面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对我国茶文化翻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潮州是“中国瓷都”。枫溪是潮州陶瓷最集中的产区,也是茶具的集中产区。枫溪的茶具分为工夫茶具和中茶具两大类。这里的工夫茶具又分陶茶具和瓷茶具两大类,有纯陶制、纯瓷制、陶茶船冲罐配瓷茶杯、瓷茶船杯配陶冲罐等组合。现在的茶具装饰已与本地独特的地域化特别是陶瓷化结合在一起。以冲罐而言,目前能见到前人笔记所述宜兴(惠)孟臣壶两只,皆用竹刀刻款,一行书一未注明书体,一盖内尚有“永林”二字篆书小印。竹刀刻款“须乘泥半干时,用竹刀  相似文献   

15.
我国茶文化不仅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而且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断发展变化。对于每一个国家而言,都有独特的饮茶习惯和茶文化,因此在对陶瓷茶具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结合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以及相关因素开展设计,确保设计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本文通过从不同角度入手对陶瓷茶具造型中多元化材料结合设计展开的详细分析,使茶具设计具有的趣味化绿色化人性化特征更加明显,从而使陶瓷茶具具有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得到充分结合。  相似文献   

16.
周燕 《福建茶叶》2016,(12):354-355
中国的茶文化发展至今有数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茶文化发展到清朝时期已经趋于成熟,《红楼梦》的诞生集合了千年来的茶文化精髓,在书中深刻的描述了相关的茶文化。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古典文学《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从茶具、茶名、茶水这三个方面进行翻译,深入的探析了《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对我国的茶文化翻译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况敏 《福建茶叶》2016,(8):144-145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在人民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茶文化当中除了茶叶之外,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茶具,一套好的茶具,可以让普通茶叶散发出幽远的香气,相反,一套不合时宜的茶具,则可能会埋没一壶好茶。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具文化也随着茶文化逐渐流传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不同的时期,茶具虽然都蕴含着同样的意义,但是设计理念却完全不同,本文基于现代茶具的设计理念走向进行研究,通过对茶具文化的曲折历史和宏观未来进行对比后,研究现代茶具的设计理念应该朝着时尚化、市场化及人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文化历经数千年,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神农氏发现茶之后到明清时期,茶文化达到鼎盛时期,在中国名著《红楼梦》诞生之时已是成熟阶段。在《红楼梦》这部古典巨著之中,内蕴有诸多茶文化知识,它将中国茶文化描绘得酣畅淋漓,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也是深入骨髓。在杨宪益和霍克斯的《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有大量的翻译,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和对文本的差异性理解,对《红楼梦》中的一些与茶有关的词语进行了翻译,得到的效果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尤其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茶具作为"茶文化"的载体,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在"茶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我国茶具的材质主要分为四大类:瓷器茶具,紫砂茶具,竹木茶具,玻璃茶具。下面笔者就不同材质的茶具外观设计要素进行简要归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是两者的核心价值观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和语言表达习惯不同。这些差异对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造成的主要影响有:学生对作品主题思想把握不准确,对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不理解,以及对翻译作品最后呈现的特点有争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树立跨文化交流意识、学习语言知识和明确本土化为主的翻译教学建议。其中树立跨文化交流意识是首要内容,语言知识的学习放在中西文化对比中进行,翻译归化与否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