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茶学专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茶学专业教学中对于成本核算学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成本核算学可以和高职茶学专业教学良好融合,共同实现高职专业教学的推进和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茶学专业教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对成本核算在高职茶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科学分析了当前成本核算在高职茶学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探讨了成本核算在高职茶学专业教学中的相关实践,希望对相关的高职院校茶学专业教学管理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刘新超 《福建茶叶》2016,(5):265-266
在高职茶学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满足现如今社会中对于茶学人才的需求,在制定茶学专业教学目标时,将财务会计学应用到茶学专业教学之中,两者相互融合推进专业发展。在下文中,笔者就财务会计学在高职茶学专业教学中的地位进行探讨,并且结合相关的具体实践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唐敏 《福建茶叶》2016,(7):276-277
茶学思想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个领域的完美结合,内容既涉及到我国传统茶学、茶人文化也涵盖了现代茶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方面面。本文比较国内外高职院校的教育现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重点对现行的茶学思想、文化进行详细的解析,解析了茶学思想(茶礼、茶人精神)在高职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务实、创新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培养学生人文涵养,提高知识水平,提供有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从实施了创新驱动战略之后,全国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狂潮。高校也纷纷开始专注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意识的树立、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了教学目标的框架之中。本文在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茶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后,又分析了我国当前高职茶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引领高职茶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5.
茶产业一直是我国农业当中较为传统并且极具优势的产业。据史料记载,茶文化在国内已经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可见其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渊源。现阶段,茶学专业已经被纳入到了国内高等院校的教学范畴之内,其是一个具有鲜明色彩的专业。这就使得教育界有专门从事该领域的教育工作,对茶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促进其发展的机遇。本文从茶学专业课堂评价的角度对当前高职院校开展茶学专业的情况进行探析,主要分析高职院校茶学专业课堂评价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探索高职院校茶学专业课堂评价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进茶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是促进茶学本科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适应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由之路。本文对在茶学本科教育中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对如何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创业教育进行了探讨,为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构建面向社会、立足行业的茶学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创业教育师资的成长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树红  董尚胜 《茶叶》1998,24(3):123-125
我国高等茶学教育从创立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现已形成了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不同层次的高级茶学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乃至世界茶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的高等茶学教育将面临21世纪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世界茶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高等茶学人才培养应重视专业素质、人文素质、思想首先素质、以及外语和工具性技能素质四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评估高职茶学专业建设程度,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教学条件。除了基础的教学硬件设施之外,师资力量、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无一不影响着茶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如果师资队伍不完善,茶学教学、专业建设就无从谈起,人才质量更无法保障。因此,笔者着重围绕师资队伍这一教学条件的核心内容,在详细调查教师的专兼职比例、文化程度、职称水平的基础上,对高职茶学专业建设做出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9.
本科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茶学是中国的特色专业,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量茶学创新型技术人才。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本科专业为例,分析了茶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教学科研互动的茶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茶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进一步深化茶学专业创新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茶学是从茶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滋生出来的,其包孕着丰厚的历史底蕴。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其在与英语相结合的过程中浸润着现代教育的人文气息。本文以高校茶学专业的英语教育为例,对其开设的茶学专业英语教育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后,又从教学目标、教材选用以及考核体系三个角度对其陷入的误区进行了概述,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是茶叶产业的成熟发展,决定了当前茶学专业教学活动在具体实施时,必须注重完善教学元素的应用,同时补充合适的教学内容,特别是通过补充体育教学板块,从而满足茶叶专业知识教育与身心素质培养的全面提升。本文拟从当前茶叶专业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欠缺认知入手,结合功能属性应用分析茶学专业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特点,通过分析茶学专业的各项元素内容诠释与理解,从而尝试性去探索实现茶学专业体育教学活动实现最佳效果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与茶学传统的思政教育之间既有共同性,也存在差异性。过去的高校思政教育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识教育逐步被注重。社会也给高校茶学专业思政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如今,诸多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以专业技能为主,更多的是达到育人的目的。为更好地实现高校茶学专业思政教育"大思政"的转型创新,我们将从通识教育的视角进行分析。众所周知,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学专业学子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高校茶学专业思政教育课程为例,探究了高校茶学专业"大思政"的转型之路。分析了高校茶学专业在通识教育视野下进行"大思政"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有效推进高校茶学专业思政教育的"大思政"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也是高职食品专业人文教育的重要资源。茶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引入茶文化,对于提高高职食品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教学过程中通过茶理论与茶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高职食品专业学生的人文修养、道德素质、人格理想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无疑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进一步地与网络数字信息靠拢。在这个背景下,高校的教育有必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茶学专业是随着茶文化的普及和进步而衍生出来的专门研究跟茶有关的包括文学、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下,茶学专业的思政教育工作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正确掌握和利用多媒体来更加有效地展开。对此,本文立足于新媒体发展的层面,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的应用对于高校茶学专业思政教育的作用,并在结合高校茶学专业思政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教育改革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吴觉农先生是我国高等茶学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本世纪40年代初,他亲自创建了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茶学专业。这是我国高等茶学共有的起步期。50~7O年代,系茶学本、专科生教育发展期,全国共有10所高等农业院校设置某学专业。80年代后.我国高等茶学教育进入全面、健康发展期。现在我国已建成培养茶学专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不同层次高级茶学人才的教育体系。这是全世界唯一的、完整的高等某学教育体系。据统计,至今我国高校已培养出茶学本、专科生8000余名,硕士研究生160余名,博士研究生3名,外国留学生与进修生40余名。  相似文献   

16.
对于茶学思想的价值内涵,以及其实践特性来说,将这一思想的本质内涵进行充分挖掘,其将在优化教学体系的基础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认知。本文拟从当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欠缺认知出发,结合茶学思想的具体内涵理解,通过研究茶学思想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结合点理解,从而分析融入茶学思维创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17.
赵若尘 《福建茶叶》2017,(12):185-186
茶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力对茶文化思想的教育价值做出充分的挖掘与认知,对于高校创业教育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茶学思想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述,对如何利用新媒体对茶学思想进行广泛传播,以及茶学思想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具教育意义的独特文化,对于茶学专业英语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将其有效应用到茶学专业英语教学中,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茶文化内涵,可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茶学专业高素质人才。文章简要描述了茶文化与茶学专业英语教学概况,分析了茶文化在茶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意义,探讨了茶文化下的茶学专业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茶学人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楼策英  魏瑚  陈令梅 《茶叶》2005,31(4):254-255
浙江大学茶学系以学校学分制改革为契机,通过大农专业的整合改造,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促进茶学专业建设和发展。茶学专业采用前期按应用生物科学大类培养,后期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茶学人才的社会适应度。  相似文献   

20.
就业价值取向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目前,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发展,新形势下,茶学专业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面临着很多问题。为了提升茶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对近茶学专业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促进措施,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茶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