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南采茶戏盛行于赣南客家聚居区,又称"灯子戏"、"茶蓝灯"、"三脚戏",是客家文化滋养出来的戏剧形式。戏中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特色鲜明的音乐是赣南采茶戏的一绝,在全国有很大的知名度。本文以赣南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为视角,在阐述赣南采茶戏的剧目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赣南采茶戏的音乐形态特征。同时,提出了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以助推赣南采茶戏复兴发展,创出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2.
张婷 《福建茶叶》2016,(3):337-338
采茶戏音乐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规律,在对人物的塑造与剧中特色唱腔的设计中,其发展规律都符合传统到发展,再反复运用,对其中的精髓进行保留,继而形成新传统的过程,这是一个继承、发展以及创新的规律程式。时代在变化,采茶戏音乐的文艺内容与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将对新时期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遵循的规律以及新时期采茶戏音乐代代相传的创新方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雁  胡虹娟 《福建茶叶》2016,(5):335-336
赣南采茶戏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瑰宝,需要得到继承和发扬。然而,在现代文化的熏陶下,赣南采茶戏却一度与新时代的观众需求脱节,从而导致市场不景气,后继无人。针对这一现象,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中国民俗经典文化不再流失,并得到继承和发扬才是根本。本文主要从赣南采茶戏的来源着手,研究了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现状和发展,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赣南采茶戏音乐承载着赣南客家人的审美情趣与情感性格,是极具地方文化色彩的音乐艺术形式。将赣南采茶戏音乐应用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当中,无论是对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文化内涵的提升还是对于赣南采茶戏音乐艺术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赣南采茶戏音乐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赣南采茶戏音乐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红英 《福建茶叶》2017,(12):299-300
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传承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艺术元素也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而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寻找到很多与其本地区发展有着重要关联的音乐艺术元素。本文拟从赣南采茶戏音乐的表现方式和展现特点分析入手,结合采茶戏音乐传承发展的具体价值,通过分析赣南采茶戏音乐的具体价值内涵,结合赣南采茶戏音乐的创新发展要求,进而探究赣南采茶戏音乐的创新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6.
如今我们认识到各种传统音乐艺术的价值色彩和人文内涵日益突出,而这实际上,也成为我们对其进行合理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本文拟从传统茶文化理解与认知视角出发,切合实际的探究赣南采茶戏艺术的发展来源与传承状况,通过具体认知赣南采茶戏艺术中所展现的音乐艺术形态,当然也要对赣南采茶戏的音乐艺术特征形成精准认知,并且尝试性寻找到多元价值观下赣南采茶戏音乐的传承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赣南采茶戏是我国民间采茶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赣南采茶戏所具有的乐理特征做出分析,对于了解民间采茶音乐的乐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赣南采茶戏的唱词特征、唱腔音韵特征、唱腔结构特征、唱腔演唱特征四个方面,对我国民间采茶音乐所具有的乐理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海燕  梁婧 《福建茶叶》2016,(8):297-298
江西赣南采茶戏是在赣南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地方小戏,其以通俗易懂的客家语言,优美动听的民间音乐,欢乐明快的节奏,曼妙的舞姿和妙趣横生的表演,成为享誉全国的江西两大剧种之一,曾被田汉先生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本文通过对赣南采茶戏中音乐特点、类型以及艺术特色的分析,旨在揭示音乐在戏中的重要性,促进人们对赣南采茶戏音乐的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赣南客家人采茶戏的音乐特质及其表演艺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倩 《福建茶叶》2016,(2):240-241
赣南客家人采茶戏是我国灿烂的戏曲文苑中的一支奇葩,它是由赣南地区客家人先民创造的反映其生产生活、审美情趣、内心情感的一种地方戏剧,来源于山歌小调的赣南客家人采茶戏,具有与众不同的音乐特质和独特的表演艺术,本文从茶腔、灯腔、路腔、杂调、勾筒正反弦伴奏、唱腔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其音乐特质,并从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喜剧扇子花、矮子步、单水袖、两旦一丑三角戏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其表演艺术。  相似文献   

10.
从赣南采茶戏看江西传统民间音乐的器乐伴奏,在人员数量、乐器数量、语调和声调上有着鲜明的特点。从赣南采茶戏看江西传统民间戏曲音乐的内容,在腔格段式、句格增减、"手调变化"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当前江西传统民间音乐面临着内容缺乏创新、财力和人力投入不够、观众群体越来越少等问题。对此,必须创新剧情内容,加财力和人力投入,创新运作机制,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江西传统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11.
宗莉加 《福建茶叶》2016,(5):371-372
采茶戏是江西赣南地区特有的一个戏种,是在当地文化、历史、人文风俗的基础上赋予歌唱的形式表现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心情的一个曲调。赣南采茶戏的历史悠久,后经过代代相传和继承发展,形成了当地独特成熟艺术形式,并且作为传统艺术文化被国家列为保护对象。赣南采茶戏的唱腔是结合歌曲和戏曲两种形式的结合体,所以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着重对赣南采茶戏的唱腔特点进行详细分析,以希望对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丰富而具体的茶文化造就了赣南客家的采茶戏艺术,也让我们对客家文化和赣南地域文化形成了全面认知。本文拟从文化角度出发来理解赣南采茶戏艺术的产生背景,通过分析赣南客家采茶戏的艺术形式,进而诠释赣南客家采茶戏艺术中具体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3.
江西的客家人不仅在劳动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采茶戏便是这些精神财富中的瑰宝。赣南采茶戏则是江西采茶戏中的重要代表。本文以赣南采茶戏为切入点,在对赣南采茶戏的音乐表现形式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江西采茶戏的艺术特征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赣南采茶戏是中国独具特色的剧种采茶戏之一,它主属于江西采茶戏。清代诗人陈文瑞曾在《南安竹枝词》中写道:"谣哇小唱数营前,裘扮风流美少年;长日演来三角戏,采茶歌到试茶天。"可见当时赣南采茶戏的盛行。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有一百多种,但随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发展,现已有一部分丢失,现存的《卖杂货》、《山歌情》、《补皮鞋》、《女人河》、《茶童河》等剧目流传广泛。一直以来戏剧家、艺术家们也不断在各个方面创新赣南采茶戏,虽然赣南采茶戏的内容是反映日常生活的,但在艺术性上来说,它影响着许多剧作家的创作思维,也为他们提供了不少灵感。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来讨论赣南采茶戏的艺术性以及传承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地域环境、文化精神、民族历史差异逐渐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音乐文化,随着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加,地方音乐资源开发日益受到关注。音乐美学是独立艺术学科具备完整理论体系,通过对音乐艺术进行多项美学特性分析,确定不同特性间内在联系,充分认识到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赣南采茶戏是传统客家劳动人民思想文化成果,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和两江文化烙印,戏曲音乐的艺术价值研究有助于传统茶文化的保护传承,使地方音乐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当前我国高校自发开设专门地方音乐课程,增加对传统民俗音乐介绍,但是由于现代采茶戏受众较少,相关作品艺术价值探讨还很不足,学生无法充分理解采茶戏的文化内涵。鉴于此,本文针对赣南客家采茶戏展开,首先概述音乐美学视域下采茶戏发展现状,其次分析赣南采茶戏艺术特点及音乐美学视域下赣南采茶戏艺术价值,以期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传承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坚 《福建茶叶》2016,(8):311-312
赣南采茶戏与赣南民歌根植于同样的文化土壤,二者在艺术表现特点方面具有明显的共同之处。但类别上赣南采茶戏与赣南民歌属于两种不同的声乐艺术形态,因此在艺术表现特点方面会体现出一定的差异,从而为二者之间的相互借鉴、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本文在对赣南采茶戏与赣南民歌艺术特点的异同做出论述的基础上,以推动赣南采茶戏与赣南民歌的协同发展为出发点,对二者的相互借鉴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内容中包含民间的采茶戏。民间采茶戏也丰富了我国的文化传统,它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魅力。在我国的采茶戏发展过程中,采茶戏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就是赣南采茶戏。并且,这部分采茶戏具有非常浓郁的异域风情,也是形成我国民间茶文化,茶艺术的重要形式。它融入了很多客家文化的精髓,也吸收了外地和本地之间所流传的很多民间的舞蹈,灯彩艺术和歌曲等形式。所以它具有非常独特的美感,不仅是在他的音乐形态上,还表现在他的舞蹈美感方面,已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就对民间采茶戏的音乐形态特点和舞蹈美的共性进行分析,探索其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浩 《福建茶叶》2016,(12):347-348
据我们所知,采茶戏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其中一种就是粤北采茶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在中华灿烂的茶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粤北采茶音乐是一种典型的音乐方式,其来源出自采茶戏,十分巧妙地继承了属于采茶戏的音色特点。基于此,本文将对粤北采茶音乐的发展史进行简单的概述,从而归纳总结出粤北音乐的特点,并探寻未来粤北采茶音乐改革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李洁 《福建茶叶》2016,(4):346-347
采茶戏是江西赣南客家特有的文化产物,其特有的音乐特色和丰富的表演艺术,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客家的现实生活、风土人情以及社会历史,同时反映客家人的内心情感、审美情趣、性格特征以及精神世界等。文章分析了江西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艺术,希望为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和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采茶戏主要起源于赣南地区,赣南自古以来茶风盛行并且民间艺术非常丰富,产生了大量与茶文化相关的艺术表演,采茶戏就是其中的代表。起源于赣南地区的采茶戏经过不断的发展传播到了全国各地,成为了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之一,并且于2006年正式被列入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也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采茶戏中主要是音乐与舞蹈相互结合以喜剧的形式为观众们进行表演,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表演者声腔的运用。在采茶戏中人们主要把声腔的运用共分为三种,茶腔、路腔与灯腔,每一种声腔都有着十分独特的魅力,既有地域风情又有着人文特色。本文通过对采茶戏音乐中声腔运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其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