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辐照花粉对玉米F_1M_1结实及后代植株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6 0 Coγ射线辐照玉米杂交种 (F1)的花粉 ,然后采取自交方法授粉 ,以探讨辐照花粉对F1M1结实及后代植株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与其亲本的光合能力比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Li 64 0 0光合测定系统对抗虫杂交棉鲁棉 1 5号杂种 (F1)及其父本 (M)、母本 (F)光合日变化的研究表明 ,F1的光合日变化在测定的 4个生育阶段皆呈单峰曲线 ,未出现午休 ,其净光合速率 (Pn)在铃期前一直高于M和F ,铃期界于M和F之间 ,表现出极强的光合能力 ,这是杂种F1生长势强、产量高的重要生理基础。文中提出 ,F1与M和F之间Pn的差异以及午休的发生可能是光合调控基因时空表达差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早籼品种浙 92 48干种子经 3 0 0Gy60 Co γ射线辐照后 ,M1代植株的育性大幅下降 ,并出现了完全不育株。选用浙 92 48M1高不育株再经人工去雄后与G93 89杂交 ,所得杂种M2 F1仍分离出雄性不育株。继续用浙 92 48回交 ,M3BC1 M6BC4群体中仍出现不育株与可育株 ,分离比为 1∶1。用早籼新品系浙辐 5 0 4、H41 6,中籼新品系长丝软占、玉占 ,三系杂交籼稻保持系辐南B、3 5 1B及恢复系IR3 6、2 0 964与BC2群体中的不育株杂交 ,所有杂交一代群体都出现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离 ,比例接近 1∶1。此外 ,回交、杂交群体中分离出的可育株与不育株进行姐妹杂交 ,后代也按 1∶1分离出不育株与可育株。然而 ,所有可育株的后代 ,不管来自杂交、回交或是姐妹交 ,均未出现育性分离 ,表现正常可育。本实验所得的不育突变株及其衍生不育株的花药瘦小 ,花粉呈典败或圆败 ,自然结实率与套袋结实率很低。上述结果表明 ,诱发产生的不育系属显性雄性不育 ,由细胞核内单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4.
以旱稻基因型旱 65(OryzasativaL .)为母本 ,稗草长芒稗 (Echinochloacaudata)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 ,获得实粒种子。连续 5年试验结果表明 :( 1 )F0 高度不孕 ,并伴有杂交种发育夭折现象。去雄 82 4朵小花 ,结实率为 1 2 1‰。 ( 2 )F1杂种优势明显 ,育性正常 ,结实率 92 2 6% ,单株产量超母本 80 3 9%。 ( 3 )F2 农艺性状分离严重 ,但育性无分离。群体 40 5株无不育株出现。选育出的优良变异单株“远F2 1” ,超亲优势为 55 64%。 ( 4)对“远F2 1”衍生F3株系 1 60株考种株穗数、株高、穗长、主茎穗一级枝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诸性状 ,平均超亲优势分别为 2 3 2 %、1 5 1 8%、47 2 6%、3 3 84%、2 4 2 6%及 2 1 62 % ,差异显著。 ( 5)F5光合速率测定 ,超母本2 9 72 %。远缘杂交对不同属间引入目的基因 ,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5.
采用6 0 Coγ射线 1 0 0Gy辐射常规粳稻海南 68 加 52的F0 干种子 ,再用6 0 Coγ射线 2 0 0Gy辐射其F1干种子 ,经多代定向筛选 ,获得粳稻优质米突变体E2 0 3。经品质鉴定 ,该突变体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明显优于其双亲及浙江省优质米品种秀水 1 1 ;与日本优质米品种越光比较 ,外观品质较优 ,食味相仿 ;且兼具产量较高、抗病性强等特点。可作生产直接应用 ,也可作为改良粳稻品质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6.
粳稻孕穗期耐冷基因突变体02428c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孕穗期耐冷性极弱的广亲和粳稻 0 2 4 2 8种子经 30 0Gy的γ射线处理 ,在M2 代群体中选育出孕穗期耐冷基因突变体 ,经M3 ~M6多代种植性状均稳定 ,至M6命名为 0 2 4 2 8c ;0 2 4 2 8c的结实率比 0 2 4 2 8高 72 34% ,即孕穗期耐冷性较强。遗传分析表明 ,0 2 4 2 8c的孕穗期耐冷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7.
以高粱(S.BICOLOR)为母本、旱稻(O.SATIVA)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F1出现双亲没有的短芒和黄色柱头新性状,并能在F2、F3及BC1稳定遗传。F3在株高、穗长、穗型、分蘖性等性状上仍疯狂分离,并出现父本白色籽粒单株。BC1在株高、分蘖二性状上接近父本,回交效应非常明显,T测定无差异,并出现多子房新性状。高梁与旱稻杂交及回交,能创造变异,产生新性状,对创造矮秆、优质、多子房新种质十分有效。然而,二者杂交后代主体性状仍似母本,只表现父本少数性状,属于部分遗传物质导入。  相似文献   

8.
玉米自交系辐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用 2 0 0Gy6 0 Coγ射线辐照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干种子 ,引起玉米自交系各性状的较大变异。M1表现出明显的辐射生理损伤效应 ,M2 、M3的质量性状未发现有明显的变异 ,但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等数量性状出现较高的突变频率 ;M3开始出现黄、白化苗、矮生株等隐性突变和雄性不育株 ,同时在粒色上也产生了有明显变异的个体。再次证明异花授粉作物的辐射诱发突变导致M2 形成杂合的植株 ,而诱发突变大多为隐性的 ,需在M3纯合后才表现出来 ,M4 代测交种试验结果表明 ,自交系经辐照后 ,有选择出高配合力个体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60)Coγ射线、激光及两者复合处理小麦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60Coγ射线、激光及两者复合处理小麦皖科0101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及其与激光复合处理的小麦M1代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苗高、根长、活力指数、出苗率、成株率均比对照低;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比对照分别推迟4、11、11、6和9d;越冬蘖、最高蘖、穗数、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产量比对照显著降低,而千粒重和成穗率比对照显著增加。60Coγ射线单一处理和与激光复合处理的M2代,均有少数植株发生株高、穗型、熟期、粒重、抗赤霉病变异。激光单因素处理的M1和M2代生育期及农艺性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了水稻M1代性状与M2代变异频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M2的总变异频率,以M1代结实率40—50%组、抽穗晚的组和秧苗矮的组出现的频率较高。M2代早熟变异则以M1代结实率90%以上组、早熟组和秧苗矮的组出现的频率较高。M2代矮秆变异则以M1代结实率20%以下组、迟熟组和矮苗组出现的频率较高,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按不同的育种目标,从M1代中选取相关性状的植株,提高M2代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用60 Coγ射线照射开花期盆栽小麦 ,结果表明 ,小麦籽粒性状变异明显 ,对改良豫麦 5 7的籽粒品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讨论了该方法的应用要点和育成新品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乳酸钙辐照灭菌的剂量、辐照工艺等 ,有效地解决了乳酸钙的灭菌问题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可为乳酸钙灭菌的辐照商业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建昌  肖艳 《核农学报》2003,17(4):269-272
用 4 1 5~ 2 0 75Gy的6 0 Coγ射线辐照菊花插条 ,存活率和生长量随剂量增大而减少。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微核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均随剂量增大而增大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花期延迟 ,枝叶变异增加 ,初步筛选出 4个矮壮型优变单株。  相似文献   

14.
利用60 Coγ射线辐照豆科决明属 5个牧草品种的种子 ,通过盆栽试验观测其辐射效应。结果表明 ,辐射处理 5个决明品种的出苗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3472 1品种的茎长有显著下降、2 2 1 9品种的茎粗有显著增长、2 2 1 9品种的叶宽有极显著增长 ,其余无显著差异。供试 5个品种的分枝数、叶数、叶长都无显著差异 ,但大多数经辐射处理的种子的叶子在早期出现黑褐色斑点。供试品种的地上部植株干重表现为双向性 ,既有增长又有下降 ,其中 92 985品种有极显著增长、3472 1品种有显著减少 ,其余 3个品种无显著差异 ;2 2 1 7品种植株全N含量有显著提高、92 985品种全P含量则显著下降。供试的 5个品种的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 ,初荚期、盛荚期、成熟期改变表现为双向性 ,既有提早 ,也有推迟。  相似文献   

15.
小麦抽穗期和株高的辐射遗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用0、20、30、40krad的137Cs和60Coγ射线辐照,探讨其抽穗期和株高的辐射遗传效应,比较两种辐射源的差异。结果表明:137Cs和60Coγ射线均能诱发早熟和矮秆突变,辐射遗传效应显著并相似。说明两种辐射源均可采用,但性状的平均表现与遗传方差、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相对遗传进度等遗传参数值随品种、辐照剂量和辐射世代的不同而异。诱变效果较好的品种是77中-2882,剂量为30krad;在M2、M3代的辐射遗传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6.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M_1代变异的SSR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试验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次级混合粒子场,模拟次级宇宙射线,分别以0、109、145、195、284和560Gy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并与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相比较,研究混合粒子场辐射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和微卫星(SSR)标记谱带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粒子场处理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生长受到的损伤逐渐增加。SSR标记分析结果发现,小麦B基因组的多态性位点频率占总多态性频率的46%,在3个基因组中最高,可能为“热点”突变基因组。高能混合粒子场对冬小麦幼苗的生长抑制和微卫星DNA的损伤效应大于γ射线。  相似文献   

17.
切花月季无性系60Coγ射线离体诱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月季叶片愈伤组织和再生的不定芽2种材料为外植体,对其体细胞无性系进行离体辐射诱变, 研究了60Coγ射线对叶片愈伤组织再生率、不定芽增殖率及后期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处理大大降低了叶片愈伤组织的再生频率,叶片再生不定芽更适宜作为离体辐照诱变材料。不定芽的适宜诱变剂量为50~60Gy,由回归方程导出其致死剂量为122 Gy,半致死剂量约为76 Gy。  相似文献   

18.
60Coγ射线辐照对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维生素C是水果蔬菜中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但很多因素会影响水果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有关60Co γ射线辐照对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文献报道差异性较大,一些报道辐照能降低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有一些文献则认为辐照对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影响。导致辐照对水果蔬菜维生素C影响结果不一致的因素主要有抗坏血酸氧化酶、水果蔬菜本身化学成分、辐照剂量、辐照环境、水果蔬菜生理代谢等。辐照处理是果蔬保藏的重要技术手段,虽然辐照对维生素C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足以影响辐照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方面的应用,况且通过合适的技术处理还可以避免或减少其影响的程度。本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分析,为更好地利用辐照技术在水果蔬菜保鲜加工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用两个突变体杂交,并用200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杂交干种子,经9个世代定向选择,于1995年育成了中矮秆、大穗、粒重、品质优良的小麦新品系95-γ728。该品系2003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西辐十二号。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20.
~(60)Coγ射线辐照蜜环菌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6 0 Coγ射线辐照对蜜环菌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发现 :1 0~ 80Gy低剂量辐照能提高蜜环菌的生活力 ,促进其生长 ,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对细胞膜脂过氧化无明显影响 ,2 0Gy辐照效果最显著 ,菌丝体生长量较对照增重 3 1 2 0 % ,MDA含量较对照低 2 7 4% ;大于 80Gy辐照则随剂量增大生长受抑制 ,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1 0~ 80Gy辐照还提高了菌丝体中SOD活性 ,高于 80Gy则随剂量增加酶活性降低 ;POD活性随辐照剂量递增酶活性提高 ,与MDA含量呈正相关。6 0 Coγ射线辐照提高了蜜环菌中核酸含量 ,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较对照分别提高 3 1 %~ 2 84 3 %和2 40 %~ 1 61 41 %。 2 0Gy剂量辐照使DNA、RN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提高 ,3者呈明显正相关 ;2 0 0Gy辐照使DNA、RNA含量提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呈下降趋势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3 89和 -0 73 40。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 ,2 0Gy辐照对DNA链无明显影响 ,而 2 0 0Gy辐照则出现严重拖尾 ,表明DNA链有严重断裂。DNA断裂主要发生在辐照后 6h之内 ,以后能自动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