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0种中药提取物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研究中药提取物对耐药菌的抑菌作用,采用纸片法和倍比稀释法研究10种中药水提取液对耐氟喹诺酮类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用点种法和药敏纸片法研究耐药抑转作用。结果显示,10种中药水提物中黄芩水提取物对耐氟喹诺酮类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明显。耐药性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只有黄芩水提取物对Sa1的耐药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65%,但对其他菌株的抑制作用则表现不明显;药敏纸片法显示黄芩对细菌耐药性有最强抑制作用。表明中药水提取物对耐氟喹诺酮类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且部分药物抑菌作用明显;黄芩水提取物对Sa1菌株具有耐药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2.
益生乳酸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在分离选育出一批抗逆性较强的乳酸杆菌之后 ,测定了从胃粘膜分离筛选出的三株乳酸杆菌的乳酸产量、乳酸杆菌前期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和乳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的协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 ,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中乳酸不是唯一起抑菌或灭菌作用的代谢物。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和乳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联合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相似 ,即抑制或杀灭大肠杆菌K88和K99较强 ,而对 987P的抑制作用较弱。同时 ,乳酸杆菌的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有多种抑菌作用,抑菌效果受到动物消化道环境的影响。益生菌不但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而且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文章综述了益生菌的抑菌作用,以及其受动物消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抗病毒颗粒的抑菌、抗病毒、解热及抗炎作用,采用平皿法考察抗病毒颗粒的体外抑菌作用;以流感病毒株接种小鼠,研究抗病毒颗粒体内抗病毒作用;用大鼠干酵母致热模型、小鼠二甲苯致炎模型研究抗病毒颗粒的解热、抗炎作用。结果显示,抗病毒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抑菌作用;对甲型流感病毒FM1引起的小鼠死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发热模型动物体温;能明显抑制小鼠的耳肿胀度。提示,抗病毒颗粒具有体外抑菌、体内抗病毒、解热、抗炎作用,可为其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纸片法和倍比稀释法研究黄芩水提取物与醇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用点种法研究黄芩水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耐药抑制率。结果:黄芩水提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强于醇提取物。耐药性抑制试验结果表明,黄芩水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结论:黄芩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Sa1菌株具有耐药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中药与西药对肉鸽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以及药物抑菌活性MIC和MBC,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扩散法进行8种西药与4种中药对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观察。结果显示,西药的抑菌率都在55%以上,而中药的抑菌率都在55%以下,表明西药总体的抑菌活性相对比中药总体的抑菌活性强。西药中氧氟沙星抑菌作用最好,其次是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拉定、青霉素钠和庆大霉素的抑菌作用相当,利福平的抑菌作用最弱,四环素完全没有抑菌作用。中药里五倍子的抑菌作用在4个中药中最好,其次是黄连,黄柏和石榴皮的抑菌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7.
从10日龄健康小鸡的小肠中成功分离筛选出有抑菌作用的嗜酸乳杆菌M16。颉颃病原菌试验表明,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在体外具有抑制杀灭鸡大肠埃希氏菌O78、鸡白痢沙门氏菌O7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C58000的作用,是微生态制剂可选用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8.
1 药理作用 泰地罗新抗菌作用与泰乐菌素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泰地罗新的抑菌作用机理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相同,能与敏感菌的核蛋白体50S亚基相结合,抑制核蛋白肽链的合成,进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泰地罗新特有的两种哌啶成分的相互作用使这种药物作用机理有别于泰乐菌素和替米考星,20-哌啶...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将所选中草药按常规法制备水提取物,用平板打孔法、试管法和中药平皿稀释法检测中草药煎液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所选中草药中,有6种中草药对鸡O5型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有5种中草药对鸡O8型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其中,对于鸡O5型大肠杆菌,以黄芩和连翘抑菌作用最强;而对于鸡O8型大肠杆菌,以地榆和连翘抑菌作用最强。因此,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中草药与抗生素联用对猪源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20味中草药水提物、醇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用常量棋盘稀释法测定20味中草药水提物、醇提物与抗生素联用对猪源链球菌的部分抑菌浓度( FIC)。结果显示,所选20味中草药的水提物、醇提物对猪源链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瓜蒌醇提物等对猪源链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较强;败酱草水提物等对猪源链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较弱。瓜蒌醇提物、乌梅醇提物、乌梅水提物与环丙沙星联合用药的抑菌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板蓝根醇提物等与环丙沙星联合用药的抑菌作用表现为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连素对灰绿曲霉、黑曲霉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浓度为0.5 mgml、1.0 mgml、2.0 mgml、4.0 mgml和8.0 mgml的黄连素药液制成相应的药敏片,检测黄连素对灰绿曲霉、黑曲霉的抑菌活性,并与制霉菌素进行比较.结果黄连素和制霉菌素对灰绿曲霉、黑曲霉均有抑菌活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活性明显加强;相同浓度的黄连素对黑曲霉的抑菌活性强于灰绿曲霉(P<0.01),相同活力单位的制霉菌素对灰绿曲霉的抑菌活性(9.0 万u ml组除外)强于黑曲霉(P<0.01);浓度为8.0 mgml的黄连素对灰绿曲霉中敏,对黑曲霉高敏(P<0.01).  相似文献   

12.
蜂王浆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蜂王浆的抗菌活性 ,发现新鲜蜂王浆对10种试验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根据抑菌斑的大小判断 ,蜂王浆对各种试验菌株的抑制程度为 :枯草杆菌>威克氏酵母>蜡状芽孢杆菌>隐球酵母>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11>福氏志贺氏2型菌>假单孢杆菌>N1 米曲霉>霉菌W15。  相似文献   

13.
用24株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对21种药敏试纸进行抗药性测试。结果表明24株E.coli抗药性相当严重,每种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 21种药物只有 2种药最敏感, 8种药完全不敏感,其余 11种药也只对 3- 8个菌株产生高度敏感, 1-9个菌株产生中度敏感,对8-19个菌株产生完全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中药口服液治疗人工感染仔猪大肠杆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茜草秧、穿心莲、大青叶等13味中药组方,制成口服液口服给药,对仔猪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进行体外抑菌及临床治疗试验.结果,中药口服液对两菌株都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法制备的中草药原液对抑菌试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煎煮法、加水研磨法、乙醇浸提法制取大蒜、苦参、白头翁、蒲公英原液,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试验菌株做抑菌试验。结果:加水研磨法制备的四种中草药原液都没有抑菌作用;大蒜原液以乙醇浸提法制备最好,与煎煮法相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差异极显著(P<0.05),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抑菌作用差异极显著(P<0.01);苦参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以乙醇浸提法制备最好,与煎煮法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乙醇浸提法、煎煮法制备的白头翁及蒲公英原液对两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复方中药制剂防治鸡白痢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复方中药制剂(泻痢康)对鸡白痢进行防治试验,并对泻痢康的作用机理和毒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泻痢康对鸡白痢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预防保护率为96.7%;对沙门氏杆菌有明显的抑杀作用;对肝、肾、心等主要器官没有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微生态活菌制剂候选菌株的益生特性,将筛选出的牛源嗜酸性乳杆菌NL0908进行体外抑菌试验,通过共培养和上清液抑菌试验,分析发现,菌株NL0908对病原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将其上清液进行相应的热处理、蛋白酶处理、中和酸等,结果表明,其抑菌物质主要是由有机酸和抗菌小肽物质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中药复方对3种鸡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中药复方对3种鸡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采用纸片法对自拟的6个中药复方进行敏感性试验,并用试管二倍法测定中药复方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6个中药复方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复方4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1.2 mm,平均MIC值为62.5 mg/mL;复方1对沙门氏菌效果较好,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9.8 mm,平均MIC值为41.7 mg/mL;复方3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效果较好,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3.3 mm,平均MIC值为3.92 mg/mL,3个复方均呈高度敏感。表明中药复方可以用于鸡细菌性腹泻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为证明益生菌候选菌株具有益生特性,将筛选的鲤鱼源粪肠球菌YL-1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YL-1对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通过对YL-1上清液进行热处理,蛋白酶处理,中和酸等方式分析发现,其抑菌物质主要是对有机酸和胰蛋白酶敏感的一类物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食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代谢产物抑菌和抗病毒的作用机制并确定其成分,试验采用过酸、过氧化氢酶及蛋白酶等处理食淀粉乳杆菌培养上清液,并利用琼脂扩散法(牛津杯法)和MTT法分别检测了食淀粉乳杆菌培养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及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经过氧化氢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处理后的食淀粉乳杆菌培养上清液的抑菌效果显著降低(P<0.05),但抗病毒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经酸、蛋白酶K处理后的食淀粉乳杆菌培养上清液的抑菌效果和抗病毒活性都显著减弱(P<0.05),表明食淀粉乳杆菌培养上清液中抑菌与抗病毒成分有一致性,且为酸性物质和对蛋白酶K敏感的蛋白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