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茶世界》2009,(11)
为了深入挖掘中国石阡苔茶的历史、文化、健康、品牌等诸多独特元素,树立石阡苔茶新形象,石阡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发展茶产业,着力打造中国苔茶之乡  相似文献   

2.
《茶世界》2009,(11)
一、目标全力打造中国苔茶之乡和打响中国温泉之乡。茶叶产业:2011年茶园规模达到30万亩以上,其中石阡苔茶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茶园盛产面积达到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从贵州省凤冈县有关部门获悉,全省第四届手工制茶技能大赛暨贵州·石阡第三届"中国苔茶节"日前圆满落下帷幕,来自"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的凤冈县有2名选手在比赛中获奖,选手陈世勇、陈华分获手工红茶二等奖和手工扁形绿茶优秀奖。本次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由贵州省总工会、贵州省人力  相似文献   

4.
刘玉伦 《中国茶叶》2002,24(6):32-33
近两年,在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石阡县,每到茶忙季节,苗族、土家族等山寨,名茶炒制热火朝天,来自江苏、上海、山东、安徽等地的茶商,云集石阡,争购石阡名茶,使地处我国西南山区的石阡小城充满一片生机,一改以往茶叶生产不成规模,茶叶采摘和加工粗放,地域环境封闭,与外界缺乏交流的局面。当人们在谈论这种变化时,一致认为这归功于“品牌”对石阡绿茶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对石阡名茶品牌形成的历程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5.
1962~1964年在湄潭茶场断石桥分场1段3号茶园进行了本试验。场地海拔约800米,供试茶园坡度3~5°,坡向东南,黄色粘质壤土,土层厚1.5米以上,pH值4.5~4.7。茶树是湄潭、石阡地方群体品种,属中叶型苔茶。1954年育苗,1956年等高双行单株条植。  相似文献   

6.
1936年1月,贺龙率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在石阡创建革命根据地,在此期间他不仅喜欢上了洗石阡的温塘澡,还迷上了石阡本地的茶叶,他一边饮茶一边运筹帷幄指挥红军驰骋疆场。当时,红  相似文献   

7.
净茶与祭祀     
数片小小的茶叶和一杯热气腾腾的山泉水怎么能打通阴与阳、天与地、人与神最终实现神秘的沟通呢?不妨到石阡民间寻找答案。我国以茶为祭,最早文字记载见南朝梁萧子显撰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18,(7)
正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梵净山茶源于唐代早期,因产于梵净山而得名。据茶圣陆羽《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其思、播、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黔中茶区"为唐代八大茶区之一,包括思州、费州、夷州等。《中国茶经》载:唐代名茶夷州茶、费州茶、思州茶分别产于贵州石阡、思南、德江、印江等一带。  相似文献   

9.
泉都云雾茶 泉都云雾茶产于贵州省东北部的石阡县,境内地下天然热矿泉水资源丰富,在全省40个温泉中,石阡就占13个,另有18个出露点,故有“热泉之乡”的美誉,人称“泉都”,茶也由此得名。  相似文献   

10.
石阡是贵州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八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石阡万寿宫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第一个被列入的会馆类古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标  相似文献   

11.
茶树世界自然分布区域的最北界限,是在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外喀尔巴阡州。1949年起,全苏茶及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在外喀尔巴阡州穆卡契沃进行种茶试验。试验成功后,就在喀尔巴阡山南向支脉的海拔125—300公尺的山麓地带,即乌日戈罗德、穆卡契沃、维诺格多弗和伊尔沙弗地区,扩大茶叶生产,形成世界最北茶区。  相似文献   

12.
近年以来,贵州石阡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政策机遇,引导群众实施了“退耕还茶”工程,拉开了石阡茶叶大发展的序幕。县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生态优势的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创新机制。坚持“先做大再做强、做优”的原则,从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通过建基地、培龙头、抓科技、强管理、活市场,全力推进茶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一、茶叶生产发展现状 贵州省铜仁地区有着悠久的栽茶历史,茶叶一直是该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上世纪90年代以前,铜仁地区茶树种植较为零星分散,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自上世纪90年代初,铜仁地委、行署提出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后,茶叶被作为绿色朝阳产业重点开发,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新开垦茶园2.5万亩,在石阡、印江、沿河、松桃四县成立四大茶叶公司,组建了贵州武陵山绿茶出口基地,通过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4.
《茶世界》2009,(11)
石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中部,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县境东西最大间距86.6千米,南北间距47.6千米,境域面积  相似文献   

15.
1958年的8月,周恩来总理将印有自己为石阡新华茶叶亲笔题写的茶叶生产,前途无量的奖旗,赠送给当时在京参会的生产队支书谭仁义。从那时  相似文献   

16.
行走在贵州石阡乡间。耳闻目睹,到处可见一场茶园革命,这是对草害的大革命,这是对某些弱势茶园力挽狂澜的革命。漫山遍野,随处可见辛勤的茶农  相似文献   

17.
6CW-6E型多管微波杀青干燥机杀青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良后的6CW-6E型微波杀青干燥机为研究对象,贵州栽培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湄潭苔茶的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材料,分别加工毛尖茶和扁形茶,探索该微波杀青机适合毛尖茶、扁形茶制作的最佳杀青参数。  相似文献   

18.
好茶长山野,名石埋土里,泱泱五千年,茶与石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茶以灵山秀水为宅,与明月清风相伴.茶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而石体坚贞,不以柔媚取人,石性沉静,不随波逐流,颇有君子气节.茶与石,向来深受文人雅士所喜好.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安全有效地防治茶白星病的生物药剂,开展了生物药剂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及其与赤·吲乙·芸苔混配对湄潭茶园茶白星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药剂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茶白星病的防效分别为69.36±1.63%和73.92±1.62%;将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分别与赤·吲乙·芸苔等比例混配后,防效分别为74.24±3.17%和81.39±2.29%,表明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结合赤·吲乙·芸苔联合使用对防治茶白星病具有很显著的效果,且施药2d后农残检测均可达欧盟标准,可以在我省茶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诸暨石笕茶     
诸暨石笕茶产于浙江省诸暨市东白山麓,是近年来恢复创新的名茶,1981年获浙江省优质茶称号,1984年和1985年连续被评为省级名茶。石笕茶,外形挺直微扁,色泽翠绿,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叶底翠绿匀整。石笕茶于清明前采摘,标准为一茅一叶初展,芽叶长度2~3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