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全球花椰菜生产与贸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椰菜世界贸易市场主要被欧美国家占据,截止2011 年全球花椰菜进口贸易总额为8.701 78 亿美元,比1961 年增长39.30 倍;出口贸易总额为11.363 3 亿美元,比1961 年增长68.79 倍。近50 年来,我国花椰菜种植面积增长11.28 倍,总产量增长22.09 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椰菜生产国,但我国花椰菜单产水平及在全球贸易市场中的地位均不高。本文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数据,对全球花椰菜生产、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我国花椰菜生产现状,并对我国花椰菜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花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花菜 Broccoli(Brassica oleraceavar.italica P.)国内又称绿菜花、嫩茎花椰菜或木立花椰菜,近年来在国际上受欢迎的程度已超过花椰菜(Brass7ca oleraceayar.botrytis L.)。 我所1980年后大量引入嫩茎花椰菜品种。其食味鲜美,胜过花椰菜。试销后极受欢迎。但由于其食用部分是  相似文献   

3.
1 温州花椰菜产业基本情况 花椰菜别名花菜、菜花,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花椰菜在全世界范围内种植面积约81.6万公顷,年总产量1442万吨,我国花椰菜种植面积在23万公顷以上,年总产量达450万吨左右,占世界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7%和31%.近几年,浙江省花椰菜种植面积约为1.5万公顷,基本上以温州生产的花椰莱种子为主.温州市的花椰菜大面积栽培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种子从福建引入,70年代中期开始选育新品种,80年代以来开展了花椰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温州花椰菜良种的生产和推广一直以来是我省种业界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一个拳头产业.  相似文献   

4.
<正>生产机械化技术滞后已成为限制花椰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品种选择、耕种收主要作业环节农机农艺配套难是影响花椰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难点。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典型农业生产生态园为试验基地,开展系统设计并提出宽垄双行、宽垄三行两种花椰菜机械化作业模式。近年来,中国花椰菜产业发展迅速,2011年花椰菜总产量900万t,占全球花椰菜总产量的43%,排名第一(李文萍等,2014)。花椰菜是劳动密集型作物,其田间生产环节主要包括育苗、耕  相似文献   

5.
花椰菜是以花球为食用器官的蔬菜种类之一,花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值的高低。2010年秋季在河北省及其周边地区种植的花椰菜品种,部分地块出现毛发球现象,严重影响当地花椰菜生产。花椰菜毛发球属  相似文献   

6.
花椰菜分为硬花型和松花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为硬花型花菜.松花型花椰菜花球松大洁白、生脆可口、鲜美甜爽、久煮不糊,品质明显优于硬花型花椰菜,倍受消费者青睐.松花型花椰菜的蕾枝较长,花层较薄,花球松散,适宜在城市近郊地区种植、市内销售.为筛选出适合在浙江及周边地区种植的松花型花椰菜品种,2008年我们特引进早、中、晚熟22个松花型花椰菜品种,在杭州市种子总站乔司试验基地和浙江大学试验农场同时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为松花型花椰菜的推广提供技术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花椰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在地中海东部沿岸演化出的1个变种,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于19世纪中期引入中国。其由于营养丰富、质地柔嫩、味道鲜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栽培面积和消费量迅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花椰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据FAO统计,2019年我国花椰菜栽培面积达54.67万hm2,约占世界总栽培面积的40%,花椰菜成为我国的一种重要蔬菜[1,2]。紫色花椰菜颜色鲜艳,外形美观,观赏、食用皆宜,与白色花椰菜、青花菜为餐桌增添了不同的色彩搭配。紫色花椰菜富含花青素,花青素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不仅赋予植物斑斓的色彩及抗逆性,而且由于抗氧化能力较强而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具有保健功能的蔬菜需求逐年上升,因此紫色花椰菜的市场需求空间巨大,价格更是普通花椰菜的2倍以上,经济效益高,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  相似文献   

8.
水稻与花椰菜一年三茬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周群  粟俊 《中国蔬菜》2002,1(3):46-47
为优化城郊粮区种植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笔者于 1999~ 2 0 0 1年在贵州省凯里市的城郊稻作坝区开展了“水稻、花椰菜一年三茬丰产栽培技术示范”。经连续两年对 2hm2 示范田进行现场实测 ,平均每 6 6 7m2 年产稻谷 5 40kg ,年产商品花椰菜(或青花菜 )花球 2 0 73kg(其中冬茬 997kg ,春茬10 76kg) ;比 1999年前 3a (年 )年平均产量每6 6 7m2 新增稻谷 38kg ,商品花球 82 2kg (净增 1季 )。1 茬口安排在确保完成一季中稻正常生产的前提下 ,通过迟栽冬花椰菜、适播春花椰菜来实现水稻、花椰菜表 1 水稻、花椰菜一年…  相似文献   

9.
解秉源  黄健国 《蔬菜》1998,(4):25-26
秋花椰菜的再生栽培44404山西夏县种籽协会解秉源黄健国根据花椰菜生长习性,笔者连续3年对秋花椰菜进行了再生栽培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再生后的花椰菜茎秆粗壮,生长速度快,一级花椰菜率提高10%以上,667m2产花椰菜2200kg以上,增值10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花椰菜尤其是春季花椰菜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北方市场往往是供不应求.带动了越冬花椰菜的发展。在黄淮流域的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地,露地越冬花椰菜栽培获得了初步成功,在正常年份可获得理想的效益,并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但在生产上也经常发生冻害现象.严重影响了露地越冬花椰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商丘市1994-2004年11年中,就有7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冻害。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申报了国家气象局科技扶贫项目,开展了越冬花椰菜气候适应性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晚熟花椰菜于春节前后上市,正值晚冬早春季蔬菜供应空白期.此时菜价高,经济效益好,深受广大花椰菜种植户欢迎.因晚熟花椰菜生长期长,跨越秋、冬、春三季,易发生冻害、病害,所以对品种和栽培技术有严格的要求.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选育和品比试验,于2016年选育出晚冬早春茬口的花椰菜新品种东海明珠135天.经过近几年浙...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适合漳平市种植的高山反季节花椰菜新品种,2014年我们引进10个花椰菜新品种,在海拔640m的永福镇文星村开展高山反季节花椰菜新品种展示试验,通过对其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进行分析对比,认为农福CC-65天、长胜65天表现抗逆性强、品质较好、产量较高,适宜在漳平市作高山反季节花椰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正>花椰菜,又称花菜、菜花、椰菜花,为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白花菜目十字花科蔬菜,是甘蓝的变种,其产品器官是由花蕾、花枝、花轴等聚合而成的花球,洁白肥嫩,粗纤维含量少,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花椰菜已成为崇明县名副其实的拳头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市场不断拓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崇明县花椰菜生产现状作为我国主要的花椰菜生产基地之一,2001年崇明县中兴镇被全国农村特殊经济之乡推荐宣传活动组委会评为中国花菜之乡。2013年,崇明县花椰菜种植面积逾6666.7hm~2,占整个崇明县蔬菜种植面  相似文献   

14.
黑斑病是十字花科蔬菜常见的一种病害 ,一般大白菜黑斑病较普遍 ,而花椰菜黑斑病较少。近两年我地花椰菜的早中熟品种更新换代较快 ,目前的主栽品种为温州系列杂交花椰菜 ,如李远甫 50天、瑞雪 50天~ 90天等 ,这些花椰菜叶大 ,开展度大 ,且农民喜欢密植 ,致使通风透气不良。 1998年我地花椰菜黑斑病有零星发生 ,而 1999年的 10~ 11月发病的面积达到 6 0 %左右 ,发病较重的田块病株率高达10 0 %。1 症状黑斑病能为害十字花科蔬菜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梗及种荚等部位 ,以为害花椰菜叶片为主。叶片发病多从外叶开始 ,病斑圆形 ,灰褐色或褐色…  相似文献   

15.
正据《天津日报》2018年9月6日报道,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研究所花椰菜育种团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花椰菜全基因组测序。我国是世界上花椰菜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据2016年FAO报告,全世界花椰菜种植面积约134.33万hm~2,年总产量约2 523.37万t;我国种植面积约52.01万hm~2,年总产量约1 026.37万t,分别占38.72%和40.67%。通过三代pacbio SMART测序技术得到花椰菜contig总长为584.60 Mbp,contig N50达到2.11 Mbp。花椰菜基因组共预测出47 77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其中97.6%可根据已知蛋白库预测出功能。  相似文献   

16.
名优品种     
耐热花椰菜新品种——夏雪40南通农校与南通市蔬菜研究所联合从天津市蔬菜研究所引进极耐热、速生的花椰菜新品种——夏雪40在当地试种,经1995、96年两年试验,夏雪40花椰菜表现出极早熟、耐热、商品性好、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  相似文献   

17.
周志龙  陈婧 《中国蔬菜》2011,1(5):54-56
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属大陆性寒温带干旱气候,是西北高原夏菜种植的优势区域,2010年种植面积逾2.7 万hm2,其中花椰菜种植面积已达到0.7 万hm2,收入3 亿多元,产品销往南方多个省市,2010 年还供应到上海世博会,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张掖市种植的花椰菜花球偏大,单球质量1 000~2 000 g,已不能适应南方市场花椰菜单球质量750~1 000 g 的标准,销售价格明显较低。为探索生产标准花椰菜的适宜栽培密度,提高产量和商品率,笔者于2009~2010 年展开了花椰菜高密度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甘肃河西干旱地区紧凑型花椰菜品种种植密度由每667 m2 栽2 700~3 300株增加到4 100~4 500 株,其花球质量在750~1 000 g的商品率可提高20.6 %~29.9 %;配套高垄全膜覆盖、后期控水等技术可控制病害发生;紧凑型花椰菜品种雪龙花比太白更适宜密植。  相似文献   

18.
卢文坚 《中国蔬菜》2006,1(11):46-47
福建省花椰菜常规栽培以夏秋播、冬春收为主,主要上市期为11月~翌年5月。7~9月是本地花椰菜的上市淡季,此间上市的夏花椰菜经济效益较高,2005年等级中上的夏花椰菜7-8月的均价为每千克5.7元(福州市场零售价),2006年为每千克8.0元。近年来,由于市场销路畅、效益好,农民种植夏花椰菜的积极性很高。通过早中熟品种的高海拔山区栽培或耐热品种的低海拔地区栽培,均可在夏季进行花椰菜生产,实现淡季上市的目的。适时推广这一技术,既可以丰富夏季蔬菜市场,又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花椰菜营养丰富,是一种药食同源蔬菜,深受消费者欢迎。花椰菜的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效益较好,常年连作、管理粗放等导致花椰菜真菌性病害频发,造成花椰菜产量和品质下降,影响了菜农的种植积极性。该文总结了花椰菜常见真菌性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20.
蔡军  刘世海 《蔬菜》2011,(2):4-7
榆中县南部二阴地区海拔2000~2500m,年降雨量400~600mm,年均温度6.3℃,无霜期90d左右。该区域气候冷凉,病虫害较轻,而花椰菜生育习性喜冷凉,因此在该区推广种植花椰菜,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同时该区生产的花椰菜品质好、无公害,远销全国各大城市,甚至出口。为使该区域种植花椰菜品质更好,产量更高,技术人员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