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马褂木不同种源苗期光合特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利省  徐立安  王章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22-3224,3233
[目的]研究马褂木不同种源苗期光合特性,为马褂木种源选择、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及遗传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3个种源马褂木1年生幼苗为试材,研究其光合特性种源差异。[结果]马褂木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率在种源间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最高种源为最低种源的2.36倍;大部分种源光饱和点在800~1 200μmol photons/(m2.s);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三者均与光补偿点呈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马褂木种源苗木光合特性种源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气孔导度可能是导致马褂木净光合速率差异的重要因素,马褂木苗木的良好生长需要较高的光强和较充足的水分支持。  相似文献   

2.
饲料型刺槐幼苗的光合生理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刺槐幼苗的光合生理特征。[方法]对3个饲料型刺槐无性系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3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导度(Gs)之间差异明显。相关分析发现,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一定的相关性;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呈极显著相关。[结论]该研究为饲料型刺槐的栽培和耐旱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5个云南松种源2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光合特性,揭示云南松种源间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除光能利用率(LUE)外,其他光合参数在云南松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对不同种源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当光照强度刚开始增强时,各种源间净光合速率(Pn)的差异较小,但随着光照强度的继续增加,不同种源间出现很大的差异;大部分光合参数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和Gs的相关系数均较大,是影响光合能力的主导因子。综合比较发现,保山(BS)种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和水分利用率(WUE)较高,Tr、Gs和光补偿点(LCP)较低,该种源具有较高的潜在光合能力,抗旱能力也较强,表明保山种源具有较强的适应光环境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高山杜鹃品种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红粉玉蝶、井岗紫霞等5个从河北石家庄等地引进的高山杜鹃优良品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光合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g)、胞问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和光饱和点(LSP)之间的差异明显,各品种的光补偿点(LCP)均较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有3个品种呈"中午降低型"的双峰曲线,2个品种呈单峰曲线.品种红粉玉蝶、井岗紫霞具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现出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和牛产潜力;同时这2个品种又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光饱和点,表现出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和强光利用潜力.因此,从光合特性角度考察,这2个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索早巴梨和玉露香梨的光合作用规律,[方法]以新品种中最有代表性的早巴梨和玉露香梨为试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两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光合指标。[结果]在相同光照条件下,玉露香梨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早巴梨,并且两品种梨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不对称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呈现双谷型;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玉露香梨的光补偿点(66.8μmol·m-2·s-1)高于早巴梨(47.3μmol·m-2·s-1)。玉露香梨的光饱和点(1 300μmol·m-2·s-1)低于早巴梨(1 487.5μmol·m-2·s-1)。[结论]早巴梨在较弱的光照下,能更高效利用光能。两品种梨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两品种梨的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小叶女贞秋季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小叶女贞秋季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研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胞间CO2体积分数(Ci)的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小叶女贞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于12:00左右,其净光合速率达到14.14μmol/(m2·s),蒸腾速率的峰值达到4.91 mmol/(m2·s)。相关分析表明,小叶女贞的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r=0.875*、r=0.973**),与胞间CO2体积分数(Ci)呈显著负相关(r=-0.872*);在温度、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空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对小叶女贞的光合作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名山白毫、名山特早芽213和福选9号3个四川川西茶区主栽品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和光合日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呼吸速率,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均有较明显的差异,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比,福选9号、名山白毫品种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表现出较高的光合性能和生产潜力,光合特性优异。各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它们的光补偿点(LCP)均较低[25~50μmol/(m2.s)],有较强的利用弱光的能力。因此,从光合特性角度考虑,这3个品种适宜在四川茶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北热带岩溶区优势树种蚬木幼苗的光合与蒸腾特性。[方法]利用野外生长正常的1~2年生蚬木实生苗,经盆栽和控水试验,研究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正常供水和长期干旱处理的幼苗,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极显著差异,长期干旱将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结论]蚬木具有光合、蒸腾速率较低,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抗旱性较强的生态特性。  相似文献   

9.
引进茶树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平阳特早、乌牛早和元宵茶等11个从浙江和福建引进四川茶区的茶树良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光合日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和光饱和点(LSP)[430.61~1738.39μmol/(m2.s)]之间的差异明显,各品种的光补偿点(LCP)均较低[9.4256~37.3298μmol/(m2.s)]。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有7个品种呈“中午降低型”的双峰曲线,其余4个品种呈单峰曲线。平阳特早、元宵茶、乌牛早、春波绿和龙井长叶等5个品种具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现出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和生产潜力,同时这5个品种又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光饱和点,表现出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和强光利用潜力。因此,从光合特性角度考察,这5个品种适宜在四川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玄参光合日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玄参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特性,为玄参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不同时段、不同光合有效辐射下的净光合速率,以及环境因子对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玄参的光响应曲线为一单峰曲线,玄参光饱和点为1 624μmol/(m2.s);光补偿点为21.16μmol/(m2.s)。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典型的"午休"现象。经相关性分析,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温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玄参为阳生植物,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蒸腾速率是影响玄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我国特有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香椿Toona sinensis种源间光合特性的差异,为优良种源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11省14县(市、区)的1年生香椿种源苗木5个瞬时光合生理指标进行Li-6400测定和分析。【结果】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5个指标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Gs变异系数最大,Ci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27.52%、4.24%。各指标的重复力以Pn最高,WUE最低,分别为96.08%、78.52%。Pn与Gs、Tr、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地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Gs与Ci、Tr、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i与Tr呈显著正相关(P0.05),Tr与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地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广西兴安、广西那坡、四川蓬安种源的Pn较大,广西兴安、广东乐昌种源的WUE较大。【结论】对5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2个主成分,可以把14个香椿种源分为3类:光合参数中蒸腾速率最小;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都较高;光合作用较强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种源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光合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LI-6400XT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测定3个不同地理种源滇黄精植株的光合日变化,为良种选育以及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种源滇黄精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云南永德种源滇黄精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四川会理、云南金平种源滇黄精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金平种源具有典型的"午休"现象。3个种源滇黄精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均不规则。3个种源之间光合特性存在差异,Pn日均值依次为:云南永德种源四川会理种源云南金平种源;除云南永德种源的Tr未出现下降外,其余各光合参数在午后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相关分析表明,云南永德种源的Pn与Gs呈显著正相关;云南金平种源的Pn与Gs、Tr均呈显著正相关;四川会理种源的Pn与Gs、Tr和空气相对湿度(RH)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温度(Ta)呈显著负相关。此外,3个种源滇黄精的Gs与RH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各种源的Pn与Gs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RH对3个种源滇黄精的Pn影响也较大。3个种源滇黄精的光合日进程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不同种源对同一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差别在引种栽培时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特征,比较不同种源刨花润楠光合作用的差异,为刨花润楠良种选育与造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建瓯种源(MJO)、福建顺昌种源(MSC)、广东乐昌种源(YLC)、广东仁化种源(YRH)、广西灵川种源(GLC)、广西恭城种源(GGC)6个在广东有推广潜力的刨花润楠种源为材料,观测刨花润楠的光响应曲线特征,并计算出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及暗呼吸速率等光响应特征参数。【结果】广西恭城种源刨花润楠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了12.20μmol·m~(-2)·s~(-1),而且其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之间的差值最大,为604.60μmol·m~(-2)·s~(-1),而福建建瓯种源刨花润楠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仅为5.32μmol·m~(-2)·s~(-1),福建顺昌种源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间差值最小。【结论】参试的6个种源刨花润楠中,广西恭城种源的刨花润楠利用弱光、强光能力和对光适应能力最强,光合潜力较大,具有较好的生长潜力;刨花润楠的造林可适度密植或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香椿苗木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广元、洞口、随州、西峡、安康6个种源香椿苗木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香椿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6种源香椿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皆有不同幅度的下降,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规律不一致.随着胁迫的持续进行,Pn下降幅度减小,抗性较弱的洞口种源的下降幅度最大,复水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夏玉米(Zea mays L.)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的影响,为该地区完善和推广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传统翻耕无覆盖(CT)为对照,研究西北旱作地区免耕不覆盖(NT)和免耕秸秆还田(NTS)处理对夏玉米抽雄-吐丝期叶片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的影响。[结果]夏玉米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日均Pn为NTSCTNT。气孔导度(Gs)早上出现高峰,中午和下午降至低水平小幅波动,日均为NTSNTCT。WUE变化趋势与Pn相似,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R2=0.701*),玉米叶片WUE日均值NTSCTNT,NTS处理效果显著,说明免耕秸秆还田处理提高玉米WUE作用较好。胞间CO2浓度(Ci)与Pn变化表现出负相关性,蒸腾速率(Tr)日变化也为"单峰"型曲线,与Pn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R2=0.895**),日均Tr值为NTSCTNT。[结论]免耕秸秆还田措施下玉米Pn、Gs、WUE均高于传统翻耕。因此在西北旱作夏玉米田实施免耕秸秆还田既有利于作物对有限降水的高效利用,也可促进农田系统生产力可持续提高,是较为适宜的一项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日本无刺蔷薇(A)、美国多花无刺蔷薇(B)、美国M1号(C)为砧木嫁接妙峰山玫瑰(D),通过大棚盆栽对比试验研究妙峰山玫瑰嫁接苗与自根苗的光合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嫁接苗与自根苗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14:00,其中B+D的P。最高,D最低;由综合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指标可以看出,4种苗木的光合性能,以B+D最优,A+D最弱;C+D叶片光合色素各项指标的测定值最低,D最高;嫁接苗的保护酶活性略高于自根苗,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是自根苗较高。  相似文献   

17.
芍药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了5年生大田芍药‘大富贵’(Paeonia lactiflora‘Da Fugui’)开花期的光合作用。结果显示:芍药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1.8μmol·m-2·s-1,出现在11∶00;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出早晚高、中午低的变化规律。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芍药光合速率主要控制因子为非气孔限制。芍药的光饱和点为100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34.98μmol.m-2.s-1,光合表观量子效率为0.0409,表明芍药属阳性植物,且耐荫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研究黄栌叶片光合特性对氮磷钾配施处理的响应,探讨光合特性与氮磷钾肥的关系,为黄栌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黄栌盆栽苗为试验材料,根据 L9(34)正交设计进行氮肥(N为0、6、12 g/株)、磷肥(P为0、10、20 g/株)和钾肥(K为4、8、12 g/株)试验,设置10个处理,分别为T1(N1P1K1)、T2(N1P2K2)、T3(N1P3K3)、T4(N2P1K2)、T5(N2P2K3)、T6(N2P3K1)、T7(N3P1K3)、T8(N3P2K1)、T9(N3P2K1)和T10(N0P0K0)。测定不同配施下黄栌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叶面积、光合参数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分析氮磷钾与黄栌叶片光合特征参数的关系。  结果  各处理黄栌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呈双峰型曲线变化,蒸腾速率(Tr)呈单峰型曲线变化。T5、T6和T8的叶绿素总量(Chl s)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较高;除T2外,其余处理的Pn日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P < 0.05),其中T5、T6和T9较高。T9的光合日变化参数值(Pn、Tr、Gs和光能利用效率(LUE))以及光响应参数值(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日平均值最高。冗余分析结果表明,肥料贡献率大小为磷肥 > 氮肥 > 钾肥。其中磷对光合色素(Chl s和Car)的影响大,与Pn、Pnmax和LSP正相关程度较显著。氮钾对LUE的影响大,同时LUE与LCP、Tr和Gs正相关程度较显著。  结论  本研究T9(氮肥施用量12 g/株、磷肥施用量20 g/株、钾肥施用量8 g/株)是本试验的最优处理,进一步说明磷肥对提高黄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起重要作用,从而显著促进黄栌叶片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