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航天诱变筛选获得的高蛋白酶活突变菌株根霉ZG-2和黑曲霉ZM-8及米曲霉混合制曲,采用日光浴保温发酵,生产的航天生抽鲜味突出,特色明显,原料的利用率也有很大提高,节省了能源,提高了经济效益。从色、香、味、体全方位评价产品的质量,根霉ZG-2 1.0 kg、黑曲霉ZM-8 1.0 kg、米曲霉1.5 kg和生抽大曲2.0 kg添加量生产的产品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系统地评价分析引进的美国烤烟品种NC55的综合质量。[方法]通过对2个生产点引进的美国烤烟NC55品种与常规烤烟品种ZC-01进行外观、化学、感官质量的评价分析,指导工业配方使用。[结果]分析表明,NC55品种外观质量成熟度、叶片结构、油分均好于ZC-01品种;化学成分总糖、烟碱在适宜范围内,略低于ZC-01品种,;感官质量总体风格与ZC-01有显著差异,焦香、正甜香比较突出,香气质较好,量较充足,劲头适中,NC55品种烟叶工业可用性较好。[结论]研究可为引进的烤烟品种NC55作为工业原料进入卷烟产品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烤烟品种ZC-01在山东莱芜烟区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ZC-01性状稳定,抗性较好,产量适宜,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协调,可作为主栽品种在莱芜大面积推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按照生产工艺,酱油可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兑酱油。目前我国大多数酱油厂都在生产酿造酱油。酿造酱油是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过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的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市场上常有老抽与生抽的说法,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其实,生抽和老抽都是经过酿造发酵加工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培养基培养和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纳米ZnO和纳米TiO_2对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L.)和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溶磷能力、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磷酸酶活性和水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0 mg/kg剂量的纳米TiO_2+接种A.flavus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难溶性磷酸盐培养基滤液中的有效磷含量;添加30 nm粒径纳米ZnO 10 mg/kg+接种A.fumigatus处理的培养基中有效磷含量、盆栽水稻土壤磷酸酶活性以及水稻地下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添加500 mg/kg剂量的纳米ZnO抑制了真菌对磷酸盐的溶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培养基培养和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纳米ZnO和纳米TiO2对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L.)和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溶磷能力、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磷酸酶活性和水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添加100 mg/kg剂量的纳米TiO2+接种A.flavus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难溶性磷酸盐培养基滤液中的有效磷含量;添加30 nm粒径纳米ZnO 10 mg/kg+接种A.fumigatus处理的培养基中有效磷含量、盆栽水稻土壤磷酸酶活性以及水稻地下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添加500 mg/kg剂量的纳米ZnO抑制了真菌对磷酸盐的溶解能力.  相似文献   

7.
对贵烟1号、毕纳1号、中烟203、ZC-01、湘烟2号、湘烟3号、湘烟4号、秦烟98、HB023、HB032、K326共11个品种进行了小区试验。通过田间验收发现,K326、ZC-01和秦烟98综合表现较好,其余品种适应性较差。从试验结果表现形式来看,品种之间差异性较大,还需要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适合湖南省推广栽培的菜用甘薯新品种。[方法]对引进及自选的10个菜用品种甘薯茎尖产量以及薯块产量进行比较。[结果] CH-3、ZC-1的茎尖产量较高;福薯7-6、47129是较为耐采摘的品种。[结论] CH-3、ZC-1可作为菜用甘薯品种在湖南省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不同肥料配比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弢 《农技服务》2014,(5):83-85
本试验采作3414施肥方案设计,选择上等肥力黄泥土土壤田块,通过氮、磷、钾不同配比施用试验,对马铃薯产量水平、经济农艺性状、经济效益及肥料利用率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三元线性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Y=569.1+61.6003X1+26.1X2+22.7X3+0.7012X1X2-0.525X1X3+0.8435X2X3-2.21X12-3.045X22-0.56X32;最大施肥量X1(N)=12.84kg/667m2,X2(P)=8.64kg/667m2,X3(K)=20.81kg/667m2,最大产量Y=1313.74kg/667m2;最佳施肥得:X1(N)=12.41kg/667m2,X2(P)=7.21kg/667m2,X3(K)=15.24kg/667m2,最佳产量Y=1295.65kg/667m2。氮肥当季最大利用率19.25%,磷肥当季利用率最大是9.41%,钾肥当季利用率最大是17.07%。  相似文献   

10.
 对100份来自陇南、天水林区的土样进行曲霉属(Aspergillus Mich. ex Link: Fr.)菌的分离,结合菌落形态及显微镜下孢子的形态将各菌鉴定到种。结果表明:甘肃省陇南、天水林区土壤中分布有6个种和4个变种。分别是烟曲霉原变种(Aspergillus fumigatus var. fumigatus)、烟曲霉椭孢变种(Aspergillus fumigatus var. ellipticus)、土曲霉原变种(Aspergillus terreus)、杂色曲霉原变种(Aspergillus versicolor)、刺孢裸胞壳(Emericella echinulata)、构巢裸胞壳(Emericella nidulans var. nidulans)、褶皱裸胞壳(Emericella rugulosa)、四脊裸胞壳(Emericella quadrilineata)、茴香裸胞壳(Emericella foeniculicola)及矮棒曲霉(Aspergillus cavatonaicus)。  相似文献   

11.
李碧菲 《北京农业》2011,(6):198-199
在发酵过程中靠多种微生物的酶系对原料中蛋白质、淀粉等分解、转化、合成形成酱油的色、香、味、体。为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风味,对控制酱油成曲质量、色素形成及香气成分的工艺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改良酱油生产的传统工艺,生产出添加北虫草的营养丰富的特色酱油。[方法]在酱油生产工艺不同时期内添加北虫草培养基,经过淋油后继续发酵10 d,对所制得的酱油半成品进行还原性糖、总酸、氨基酸态氮以及虫草多糖的测定。[结果]北虫草培养基添加量为10 g,米曲霉按0.3%接种到发酵基料中,盐分浓度为16%时,发酵生产北虫草特色酱油比较适宜。北虫草培养基与发酵基料共同发酵时的工艺4比前3个酱油发酵工艺营养物质含量多,此时所测得的总酸含量2.23 g/ml、氨基酸态氮含量0.89%、还原糖含量3.11%、虫草多糖含量为260 mg/ml。[结论]研究提出了北虫草特色酱油的总的发酵工艺,为实际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曲霉菌种固态发酵产游离氨基酸水平。[方法]以11种豆类为固态发酵培养基,研究其对米曲霉、黑曲霉、毛霉产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同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米曲霉产氨基酸的培养条件。[结果]在以黄豆为培养基时,米曲霉产氨基酸最多,达64.65mg/g,其次是毛霉。11种豆类培养基在接种米曲霉后,其氨基酸的含量明显提高,尤其是黄豆、蚕豆、绿豆,相对提高率依次为824.9%、785.9%、761.3%。正交试验表明,培养时间对游离氨基酸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装料量,再次是接种量。[结论]最佳的生产工艺是接种量10%,装料量40 g,培养时间8 d。  相似文献   

14.
对教学常用的五株典型霉菌,即根霉,毛霉,河内白曲(米曲霉),黑曲霉和黄曲霉经分离、纯化、培养后,对它们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其结果是根霉的假根发达,毛霉的囊轴清晰,河内白曲的足细胞健壮,黑曲霉和黄曲霉的顶囊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半化学酱油新工艺,对牛肉等5种蛋白质原料经米曲霉发酵前后的游离氨基酸的种类、数量进行了测定;并对照原料的游离氨基酸组成,探讨了米曲霉对发酵液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限氧与通氧条件下米根霉ADH突变株的碳代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乙醇脱氢酶(ADH)是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代谢途径中的支路关键酶,选育米根霉ADH突变株,降低ADH活力,可以提高乳酸转化率。【方法】利用亚硝基胍(NTG)诱变米根霉As3.3462,在含丙烯醇的YPD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获得ADH突变株,研究了突变菌株在限氧与通氧条件下的乙醇、乳酸、ADH与L-乳酸脱氢酶(LDH)的特性。【结果】 获得11株ADH突变株,其中mut-2突变株在通氧和限氧条件下对乳酸的转化率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84.6%和175%,而对乙醇的转化分别下降了39.5%和59.8%。mut-2突变株的最大ADH活力在通氧和限氧条件下均比出发菌株降低,而LDH活力在限氧条件下显著增加,通氧条件下变化不明显。【结论】氧气的供给对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产物组成比例影响很大,限氧发酵条件下ADH活力提高,乙醇积累。结果还表明,通过筛选米根霉ADH突变株,是获得L-乳酸高产菌株的一种简单快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花粉生物破壁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米曲霉、酵母、平菇、香菇4种微生物对混合花粉进行生物发酵破壁研究。结果表明,其破壁率分别为:米曲霉89.3%、酵母61.5%、平菇90.9%、香菇58.8%;平菇与香菇的发酵提取液风味较好,米曲霉发酵提取液有明显酱色与酱味,风味最差;可溶成分含量,米曲霉最高,平菇其次,香菇最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混菌固态发酵法降解菜籽粕中硫苷及中性洗涤纤维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米曲霉与绿色木霉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含水量40%,接种比例(米曲霉∶绿色木霉)1∶1,发酵时间96h,接种量30%和培养温度30℃。在此条件下硫苷的降解率达到90.71%,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达到20.65%。[结论]该研究可为固态发酵法生产高品质菜籽粕饲料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吕伟  李会荣  张岸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75-13076
[目的]研究纳豆激酶酱醪制作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整合纳豆激酶发酵工艺与酱油发酵生产工艺,使单次原料发酵产出2套产物,利用两者发酵原料的相同性,通过调整发酵条件实现2种发酵工艺的整合。[结果]该工艺成功制得含有纳豆激酶的酱醪。[结论]该研究证明整合纳豆激酶发酵工艺与酱油发酵生产工艺,单次原料发酵可以产出含有纳豆激酶的酱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