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蔗糖》2006,(4):50
5010月下旬,广西区物价局下发了《关于2006/2007年榨季糖料蔗收购价格的通知》,内容如下。12006/2007年榨季糖料蔗收购价格。1.1糖料蔗收购价格继续实行蔗糖价格挂钩联动、二次结算的管理方式,适当调整蔗糖价格挂钩联动比例和联动价加价系数值;提高蔗农的分配比例,将糖料蔗收购价格每吨提高10元,即每吨普通糖料蔗收购价格260元与每吨一级白砂糖平均含税销售价格3900元挂钩联动,联动加价系数值由5%调整为6%。1.2全区统一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和二次结算办法。为了统一步调,维护蔗区正常的收购价格秩序,2006/2007年榨季,全区每吨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统一确定为260元,制糖企业一级白砂糖平均含税销售价格超过3900元/吨部分,在每吨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260元的基础上按6%的联动价加价系数值与蔗农实行二次结算(具体实施办法见桂价格〔2006〕207号文);当一级白砂糖平均含税销售价格低于3900元/吨时,糖料蔗收购价格不再实行二次结算,蔗农也不需将多得的蔗价款退还制糖企业。各地不得以提前兑付二次结算蔗价款、提高运费等方式变相调整糖料蔗收购价。如确有必要在榨季期间提前兑付二次结算蔗价款,由自治区统一部署...  相似文献   

2.
《广西蔗糖》2006,(1):7-7
2月9日,广西自治区物价局下发了《关于再次提前兑付糖料蔗挂钩联动价款的通知》,通知主要内容如下。1.蔗糖价格联动水平重新确定为每吨普通糖料蔗收购价格280元与每吨食糖平均含税销售价格4500元挂钩联动。本通知下发后,各制糖企业收购入厂的糖料蔗,按新的联动价格执行:在此之前各制糖企业按原规定的联动价格水平收购入厂的糖料蔗,按本通知规定再提前兑付的每吨30元的二次结算蔗款,需在一个月内结清给蔗农,不得延误。  相似文献   

3.
林跃 《广西蔗糖》1997,(2):36-39
蔗价政策是我国蔗糖业兴衰的关键。影响蔗价政策的两大因素是:农产品的比价和塘蔗比价关系。根据当前的国情,制定糖料蔗保护价是蔗糖业生存的基本保证,按质论价走市场经济的路子是最终解决蔗价问题振兴我国蔗糖业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贵糖规模的不断扩大,甘蔗生产成了企业发展的关键,而贵糖95%的原料蔗由农户种植,蔗区分散,经营难度大,糖厂的原料蔗及价格难以保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贵糖采取新的管理机制,实行“订单糖料”。按照传统的分配方式,农民在每吨甘蔗销售中得到的利益额度,全部由政府和制糖企业根据大米、食糖等农产品与甘蔗的比价一次性确定下来,这样的交换分配方式有失公允。农民进行原料蔗生产应得到最低利益以及糖价上涨带来的追加利益,制糖企业与蔗农的分配形式需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实现企农双赢。按照…  相似文献   

5.
甘蔗的市场特性决定了糖厂与蔗农的稳定的协作关系,实际上应把糖厂和蔗区视为广义上的制糖企业。而对广义上的制糖企业的利益分配以及生产的平衡和协调只有依靠政府的调控来实现。甘蔗收购价调控是对制糖企业糖厂与蔗农的利益合理分配,而税收调控是使松散性的糖厂和蔗农成为紧密型制企业的关系纽带,使蔗农自觉担负起原料生产的重任,和糖帮共同承担市场风险,促进蔗糖生产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20 0 0 / 2 0 0 1年榨季 ,区内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抬价抢购原料蔗风潮 ,特别是榨季的后期更为严重地扰乱了蔗区的管理秩序 ,伤害了企业、蔗农的利益 ,当地财政流失严重 ,引发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影响到蔗糖支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 ,原料蔗的收购价格和蔗区的管理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和议论的热门话题。认真研究及处理好甘蔗价格和蔗区管理问题 ,将对崇左县、对南宁地区乃至全区今后的蔗糖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1  2 0 0 0 /2 0 0 1年榨季我县原料蔗被抢购的基本情况  蔗糖业是我县的经济支柱产业 ,2 0 0 0年我县甘蔗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6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联合印发了《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云、桂两省(区)蔗糖业将实现可持续发展。广西、云南是我国最大的糖料蔗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糖料蔗面积和产量的80%以上,蔗糖业也是两省(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近年来,受生产条件差、良种研发滞后、品种单一、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增加以及国外进口食糖冲击等因素影响,糖料蔗种植效益持  相似文献   

8.
以往每年榨季糖料蔗砍收后,在田间留下大量的蔗叶(叶梢),通常以就地焚烧的方式处理。但近年来因污染环境已被明令禁止。如何有效处理利用糖料蔗叶,已成为糖料甘蔗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糖料蔗叶的营养成分,以及蔗叶还田、蔗叶作为饲料、栽培食用菌、生产木糖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存在问题。建议通过研究开发小型实用多用途的蔗叶粉碎机械设备,形成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蔗农提供蔗叶粉碎还田作业服务;研发推广蔗叶回收机械,扩大利用蔗叶处理加工生产规模,形成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多头并进,有效处理利用糖料蔗叶,以促进蔗糖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全国甘蔗基地县--仙游县的蔗糖生产问题的专题调查,深入基层与主产蔗区缚镇,糖厂,蔗农进行多层次座变研讨,并对甘蔗生产的严峻形热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思考。对于仙游县蔗糖生产如何走出低谷的对策问题,在糖厂,政府,蔗农者之间取得较业致的共识,寻找并探索出一条恢复了发展的有效途径,解决一套“过桥”,“走路”的切实办法,即走“贸工农利益相结合”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广西糖业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跃 《广西蔗糖》2000,(1):63-64,F002
本文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提出广西蔗糖业要充分利用比较利益优势,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来发展广西的蔗糖产业。在蔗价政策上提出农产品的比价关系和糖蔗比价关系是制定蔗价的主要依据。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现代企业制度是制糖企业的基本制度,糖厂应按《公司法》全部改制,并主张强强联合,通过重组和兼并发展广西的蔗糖业,还主张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成立原料蔗公司,把原料蔗作为商品来经营。作者还认为广西要把蔗糖作为  相似文献   

11.
龚德勇  谢惠珏 《广西蔗糖》2000,(2):57-59,63
本文针对近年来食糖市场走势低迷、生产效益急剧下滑、制糖企业及蔗农背负沉重的现状和特点,论述了科技进步是贵州蔗糖业适应市场竞争、解决生产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三高”生产的根本所在,并提出了贵州科技兴蔗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明清以来尤其是解放后广东省徐闻县甘蔗糖业的发展概况,并提出了徐闻县甘蔗糖业未来发展的建议:大力推广节水型农业,解决干旱问题;实施科技兴蔗战略,落实栽培技术;调动蔗农积极性,提高甘蔗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设农工贸一体化技术创新示范区,将政府的服务、新技术的制订及推广,蔗农的新技术应用,优质原料生产,糖厂(企业)的技术改革及创新、新产品的开发及生产、产品的销售及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统一体,取得了可喜的整体效益,为蔗糖业摆脱困境,迎接新的挑战,实现蔗糖业稳定发展作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14.
甘蔗价格是发展糖业生产政策中重要的一环,它与国家、企业和蔗农三者利益紧密相关。1991/1992年榨季以前,蔗价一直由国家统一制定。1991/1992年榨季开始.糖业生产体制由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食糖价格全面放开,结束了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统购包销”体制。原料蔗价格也由国家统一制定向指导价转变。为了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兼顾好蔗农与糖厂两者利益,建立起蔗农与糖厂之间平等互利、协作经营、同舟共济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5.
湛江已建成了全国蔗糖重要商品生产基地,甘蔗生产朝着“三高”方向迈进。制糖工业已有一定基础和规模,建立了和完善了蔗糖生产综合服务体系,近年来蔗糖生产滑坡,种蔗面积下降,原料蔗不足,糖厂欠债亏损。恢复,稳定和发展蔗糖生产,必须认真抓好完善糖料政策,积极推进蔗糖生产产业化,增加投入,建设高产稳产原料蔗基地。  相似文献   

16.
《广西蔗糖》2013,(1):3
各市物价局:2012/2013年榨季糖料蔗收购价格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现就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一、继续执行全区统一的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政策。2012/2013年榨季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定为475元/吨。二、糖料蔗收购价格继续采取蔗糖价格挂钩联  相似文献   

17.
蔗糖业是驮卢蔗区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90%和地方财政收入的80%来源于蔗糖业。因此蔗糖业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对蔗区内的产业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受到其它高效益作物的影响与冲击,甘蔗种植面积有逐年萎缩的趋势。针对驮卢蔗区蔗糖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本文对驮卢蔗区蔗糖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解决蔗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蔗糖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西蔗糖》2008,(4):36-36
2008年11月中旬,广西发布了《关于2008/2009年榨季糖料蔗收购价格的通知》,内容如下: 一、200812009年榨季糖料蔗收购价格。 1、糖料蔗收购价格继续采取蔗糖价格挂钩联动、二次结算的管理方式,挂钩联动的比例关系不变。每吨普通糖料蔗收购价格260元与每吨一级白砂糖平均含税销售价格3800元挂钩联动,联动价加价系数值6%,  相似文献   

19.
冯晓善 《广西蔗糖》2012,(2):50-51,54
糖料蔗是糖业的基础,是糖业发展的“第一车间”。本文分析了制约广西糖料蔗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快糖料蔗发展,需要加强糖料蔗基地建设、提高单产、加强良种培育和推广、加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机械化水平等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蔗糖生产是龙州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注重大力发展蔗糖业,甘蔗产量一年上一个台阶,农民人均收入也逐年增加。据县糖业局统计,1997/1998年榨季我县甘蔗种植面积达1.57万公顷,平均公顷产61.5吨,入厂原料蔗96.5万吨,白砂糖产量为lO万吨,蔗农种蔗收入20265万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从1993~1997年甘蔗成本、收益的各单项调查指标指数对比来看,形势相当喜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