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温州蜜柑园中优势蜘蛛和主要害虫时间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的宽度桔树挂果后均大于挂果前。空间生态位: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和黑刺粉虱随着桔树生长发育,其生态位逐渐下降;斑管巢蛛、鳞纹肖蛸和柑桔潜叶蛾随着桔树生长发育,其生态位宽度逐渐增大;而柑桔全爪螨的生态位宽度比较稳定。生态位重叠指数:挂果前柑桔全爪螨与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柑桔潜叶蛾与鳞纹肖蛸和斑管巢蛛,黑刺粉虱与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重叠指数较高。挂果后柑桔全爪螨与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柑桔潜叶蛾与鳞纹肖蛸和斑管巢蛛,黑粉刺虱与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重叠指数较高。重叠指数高,表明蜘蛛与害虫相遇的几率大、蜘蛛控制目标害虫的作用强。提出了以蛛控虫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南京地区为害蓝莓的果蝇种类及发生动态规律,利用诱集剂连续监测果蝇的年发生动态,同时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了果蝇为害情况。结果显示:南京地区为害蓝莓的果蝇主要有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巴氏果蝇Drosophila busckii、伊米果蝇Drosophila immigrans;在南京地区蓝莓园全年皆有果蝇活动,果蝇种群数量变化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5—6月,单次最多诱集虫口数量达1 076头/点,7月下旬,果蝇种群数量开始回落,之后持续保持较低的虫口量;蓝莓园果蝇种群数量的自然对数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高土温、最低土温及平均土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果蝇成虫种群数量的关键气象因子为最高气温;蓝莓不同成熟期的虫果率差异显著,虫果率高低按果实成熟期排序为盛熟期>尾果期>始熟期。  相似文献   

3.
连续两年的脐橙园生草栽培试验表明:利用秋季播种草种,夏季草体自然干枯形成的一层覆盖层,高温季节能显著地降低脐橙果园的地表、地下20 cm处的温度,能极显著地提高脐橙园田间持水量,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显著地改善脐橙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4.
罗伯逊脐橙果园土壤脲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罗伯逊脐橙果园土壤脲酶的活性及其与土壤农化特征的关系 ,试图探索利用土壤脲酶活性作为评价脐橙果园土壤肥力的指标。结果表明 :低产园土壤脲酶活性显著低于高产园土壤脲酶活性。该土壤脲酶活性的水平规律是 :在树冠滴水线 R处最高 ,在树冠内半径 1 /2 R处次之 ,树冠滴水线外 R 1 /2 R处最低。该土壤脲酶活性的垂直分布规律是 :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降低 ,0~ 2 0 cm最高 ,2 0~ 4 0 cm次之 ,4 0~ 6 0 cm最低。根据相关性分析 ,该土壤的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 ,全氮 ,全磷 ,全钾 ,碱解氮 ,速效磷 ,速效钾均呈极显著相关。因此 ,可以利用土壤脲酶活性作为评价该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肥力水平的纽荷尔脐橙根际土壤酶的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产园的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低产园土壤酶活性。而且酶的活性在土壤中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均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水平分布是在树冠滴水线处,酶的活性最高,由此处向内外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其垂直分布是0-20 cm土层酶的活性最高,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降低。经统计分析,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伏旱高温期不同品种柑桔果面温度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州蜜柑、脐橙和椪柑为材料,在重庆伏旱高温期间,选择晴天和阴天分别测定树冠南面朝天果顶部和基部表面温度的日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果面温度为温州蜜柑>脐橙>椪柑;晴天果实顶部日最高温一般出现在12:30—14:30;果实表面温度与气温和太阳辐射极显著正相关,气温对果面升温有显著影响,但太阳辐射对果实持续高温甚至发生日灼有更重要作用。在气温38.3℃时,温州蜜柑果顶最高温度达55.2℃,脐橙次之(54.1℃),椪柑最低(50.2℃);日灼果比例也以温州蜜柑最高,脐橙次之,椪柑最低,说明高温季节果面温度不同是这3个品种日灼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褐斑病是苹果早期落叶病中为害叶片数量最多、为害极为严重的病害。近几年来我县大面积发生,严重削弱了树势,影响当年产量和花芽形成。1症状病斑初起很小,发病部位失绿,随后扩大变为黑褐色。有些病斑较小,呈放射状称针芒型;有些病斑较大,近圆形,上有隐约排成同心轮纹状的黑色小点,称为同心纹型;还有以上两种病斑混在一起,称为混合型。红富士苹果以针芒型居多。2发生规律及发病条件病害以菌丝在受害的叶片、枝条、芽鳞中越冬。次春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传播,从皮孔侵入成为初浸染。病原菌的潜育期为6~12d,从浸染到病叶脱落需13~55d。…  相似文献   

8.
以苹果的生草园和清耕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苹果果树不同树冠、不同部位果实品质与果园生草处理的相关性,及果实内部品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探寻用于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方法,进而达到果树优质高产的目的。结果表明:经过多年生草的果园,果树的上、中、下层的果实产量明显高于清耕园,生草园果实品质在不同冠层不同部位上的单果质量、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也要优于清耕果园,果实的内在与外在品质之间以及内在品质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经主成分分析处理后,2种果园果实品质的因子载荷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假植大苗定植对脐橙树体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传统的柑橘建园中,种植裸根苗比较普遍,然而,这种种植方式的成活率较低,树体生长缓慢,投产较晚。多年来,在江西赣南脐橙产区建园中,大力推广假植大苗带土定植,即将脐橙苗假植于装有营养土的袋或篓(直径25cm×高30cm),集中管理并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于第2年春梢老熟后(6月份)定植。这一改进,显著提高了成活率。对45个使用该方法的纽荷尔脐橙(Citrussinensiscv.Newhall)园共900株树进行了调查,同时,以传统的裸根苗直接定植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假植大苗定植的树体生长各项指标(干周、树高、冠径和末级梢数量、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1-5年生幼树各项指标平均值相对于同龄对照有明显增加;4年生树干周、树高、冠径和末级梢数量比对照分别增加42.1%、42.6%、34.1%和31.7%。假植大苗定植第4年、第5年平均株产分别为19.4kg和42.5kg,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的5.1kg和27.5kg。假植大苗定植的植株树势一致,树冠形成快,投产早,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Taylor幂指数法对怀柔区试验地板栗林内栗瘿蜂虫瘿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栗瘿蜂虫瘿在板栗林内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点,而且种群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栗瘿蜂虫瘿数量在树冠东、西、南、北4个方向上的分布差异显著,以南方向最多,北方向最少.树冠上、中、下层虫瘿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以下层分布最多,上层最少.采用Iwao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方位、不同层次分布特点和空间分布形式.结果表明:各个方向、不同层次上虫瘿分布普遍呈现聚集分布的特点.根据Iwao提出的新序贯抽样理论,列出了试验地区的序贯抽样表,为林间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赣南脐橙园立地条件及种植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赣南18个县的脐橙园立地自然条件和种植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82.1%的土壤为红壤;85.2%的海拔在100~300m之间;83.5%的坡度在30°以下,其中主要在10°~30°之间,比例达69.3%.另外,赣南脐橙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是纽荷尔脐橙,比例达到85%以上;定植时间为2000-2005年的脐橙园比例达到6...  相似文献   

12.
赣南纽荷尔脐橙叶片微量元素含量状况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解赣南产区纽荷尔脐橙叶片黄化原因,2008年对赣南9个县(市、区)121个脐橙园脐橙叶片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片Fe、Mn、Zn、Cu、B和Mo的含量分别为(127.90 ± 21.15)、(115.79 ± 136.72)、(16.50 ± 4.05)、(8.42 ± 9.32)、(81.88 ± 33.72)和(0.36 ± 0.14)mg · kg-1;在各脐橙园中,叶片Mo、Fe、Mn、B、Cu和Zn含量处于适量及以上水平的分别占100%、99.17%、90.91%、92.56%、62.81%和4.96%,叶片Fe、Mn、B、Cu和Zn含量处于低量水平的分别占0.83%、7.44%、7.44%、29.75%和23.97%,处于缺乏水平的仅有Mn、Cu和Zn,分别占1.65%、7.44%和71.07%。表明赣南产区脐橙叶片普遍无Mo、Fe、Mn和B缺乏问题,部分产区脐橙叶片Cu含量偏低,大多数脐橙叶片的Zn含量处于缺乏水平,生产上需要重视补充Zn肥,适量补充Cu肥。  相似文献   

13.
脐橙果皮内裂发生的解剖结构和矿质营养元素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果皮内裂严重的和正常的枳砧‘纽荷尔’和‘卡拉卡拉’脐橙为材料,研究盛花后不同时期果皮厚度和果皮显微结构,以及果实和叶片N、P、K、Ca、Mg和S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与果皮内裂的关系。结果表明,盛花后80 ~ 140 d果皮厚度下降,果皮厚度下降速率与内裂有关;盛花后80 d,两个品种内裂果园植株的果实海绵层细胞出现裂隙,盛花后140 d裂隙进一步扩大,在果皮横切面上肉眼可见裂口或小空洞,从果实外观可见陷痕;裂隙或小空洞的形成从解剖结构上可见细胞撕裂和细胞皱缩两种形式;两个品种在盛花后80、140及217 d,内裂果的果皮Ca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果,果肉Ca含量均低于正常果且多数达显著差异,N、P、K、Mg和S元素无明显变化规律;两个品种的内裂果园植株叶片Ca含量也均显著低于正常果园,而S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果园,其余N、P、K和Mg元素无明显变化规律,显示Ca不足与果皮内裂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纽荷尔和清家脐橙果实大量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与累积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庆北碚,以30年生枳砧清家脐橙和纽荷尔脐橙为材料,分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N、P、K、Ca、Mg和S等6种大量营养元素含量和累积量变化。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纽荷尔和清家果实中N、P、Mg和S含量4月最高,Ca在10月最高,纽荷尔和清家K含量分别在9月和7月最高;Ca的主要累积时期,纽荷尔脐橙果实为6—7月和9—10月,清家脐橙果实为6月、8月和10月;除Ca外的其他大量矿质营养元素累积量较大的时期,纽荷尔和清家脐橙果实的总体上均为6—9月和11月,但清家脐橙累积最高峰一致出现在6月,纽荷尔脐橙累积最高峰至少推迟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5.
昆明地区甜菜夜蛾种群动态与成灾原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虫信息素对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甜菜夜蛾发生从3月下旬开始上升,10月下旬下降,最高峰值出现在4~6月,冬季发生量小。大棚蔬菜作物幼虫发生高峰期为5~6月,露地蔬菜幼虫发生高峰期为6月;大棚切花作物上甜菜夜蛾幼虫周年发生,为害高峰期为6~9月。并根据种群动态分析得出,昆明地区甜菜夜蛾成灾原因除了甜菜夜蛾种群变化的扩散特点外,认为与昆明适宜的气候条件、栽培习惯和作物布局及防治措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从赣州市10个县(市、区)的沙质红壤、黏性红壤、紫色土和黄壤等131个枳砧纽荷尔脐橙园采样测定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分析营养丰缺状况。结果显示,赣南脐橙园普遍存在叶片氮、钾偏高而镁、锌不足的问题。土壤类型对叶片氮、磷、钾、钙、镁、铁和锰含量有显著(P<0.05)影响:沙质红壤果园磷、铁更为丰富;黏性红壤果园氮含量最高,钾的过量程度和镁的缺乏程度都最轻;黄壤果园磷更丰富,钙更缺乏,锰最容易过量;紫色土果园氮、磷含量最低,钾易过量,钙较丰富,镁最缺乏,有部分pH值较高的果园植株缺铁。叶片硫、锌、铜、硼和钼在不同土壤类型的果园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相当比例的脐橙园叶片缺铜,少量果园叶片缺硼,大多数果园叶片硫含量适宜,所有果园叶片钼含量适宜。  相似文献   

17.
对从日本引进的2号、8号枇杷及秦巴山区当地麦后黄枇杷果实、树体、枝条等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月上旬至3月下旬为枇杷果实横径缓慢增长阶段;4月上旬至4月下旬为果实横径快速增长阶段;5月上旬后枇杷果横径呈现为缓慢增长直至停长。枇杷果实纵径生长发育与横径相似;枇杷枝条抽长生长呈现2个高峰,第1个高峰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第2个高峰在7月上旬至9月下旬;10月中旬以后缓慢生长直至停止。枇杷枝条增粗生长由4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一直呈缓慢增长趋势,无明显峰值,11月中旬后停止生长;枇杷树体高度年生长趋势为,3~5月为缓慢生长期;6~9月为迅速生长期;10~12月为缓慢生长期。枇杷树体径粗年生长趋势为,3~4月为缓慢生长期;5~10月为迅速生长期;11~12月为缓慢生长期。  相似文献   

18.
以1年生盆栽枳砧纽荷尔脐橙为试材,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叶片氮含量,春梢、夏梢和秋梢落叶率,以及春梢、夏梢和秋梢叶绿素含量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植株当年萌发的春梢和夏梢的落叶率在次年5月有减少的趋势,秋梢落叶率则有增加的趋势,其余时期施氮量与落叶率关系不明显;叶片氮含量与施氮量极显著正相关(r=0.97);施氮在大多数时期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不同枝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整个测定时期内保持较为稳定,在单株施氮量6.5g范围内这种效应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强,对照(不施氮)植株不同枝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从当年10月开始明显下降且次年4月锐降。由此可见,充足的氮肥不仅可提高纽荷尔脐橙叶片叶绿素含量且可减少其季节性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物质叶面肥配方对脐橙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生物质叶面肥对脐橙叶片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优化出能促进脐橙叶片生长的最佳配方:生物质提取液稀释500倍、硼酸0.05%、硫酸锰0.05%。  相似文献   

20.
赣南脐橙产区果园土壤有效硼含量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赣州市18个县市区1275个脐橙果园土壤样本中的有效硼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为0.16 mg/kg,缺硼比例为87.1%;土壤硼状况最好的龙南县,其有效硼平均含量为0.26 mg/kg,缺硼比例是64.7%;缺硼最严重的章贡区,其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仅为0.09mg/kg;南康县缺硼比例高达97.8%;脐橙的3个产量大县,信丰、寻乌、安远的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分别为0.18、0.16和0.15 mg/kg,缺硼比例各占77.3%、86.2%和9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